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cb123y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陪锐儿一起读经——3岁男儿读经路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1-18 09:55:55 | 只看该作者
锐儿妈妈的心态和我真的很象,当初看到很多孩子都会读了,而我家的毛毛还是在我读得时候,东跑西跑,没有一刻坐在我旁边,那是,我真觉得我就象个傻子,座在客厅里一个人在念。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毛毛会自己读了。
接着我又有新的烦恼,为啥念错的那么多呢,这个烦恼也烦了我好一阵子。
接着又有指读的烦恼,
现在在念论语,我也在烦恼,每周念一篇,毛毛是否记得住,记忆力是不是加强了等等。。。。
做妈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烦恼越来越多,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坚持了就有效果。
大家一起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wcb123yf + 1 + 1 谢谢,你的话给了我动力,以后还要指教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50:46 | 只看该作者
锐儿这两天,你要求他读时偶尔会跟我读上几段,也算是个进步,今天带他到公园里玩带了论语过去的,他要求读为政第二,跟着读到了半章左右,后来每读一句都要加个“不”字,如,“子不曰”、、、、我请他认真读,读两句又开始了,我怕他这样读顺口了,留下错误的记忆,所以我就加快了速度,自己读完的。锐儿现在可能是逆反期,“不”都成了口头禅了,真有点无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加油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0:05:17 | 只看该作者
锐儿很喜欢英语,主要是锐儿喜欢看书,喜欢玩游戏,所以我教锐儿英语引采取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读绘本,把体验英语上的故事,以澈的方式跟他玩。对读经我却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好的方式来引导他,锐儿现在也愿意念,但都只喜欢读唐诗或是儿歌(我从来没有教他儿歌,他听到小朋友念就想跟着学),也想过找一个有趣的方式来读经,就是还没找到,请大家给点建议,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还是反复听,反复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1-22 15:22:22 | 只看该作者
锐儿跟兜兜可能差不多大,共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wcb123yf + 1 + 1 一起加油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2:16:08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在床上读经的时候,锐儿虽然不读,但有时会安静的坐在我怀里看我指读,最近还是喜欢三字经,到亲子阅读时有时会提着三字经的书让我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1-26 09: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wcb123yf 的帖子

我发现不少小朋友都喜欢瞎念,毛毛也喜欢的,一阵子一阵的,什么桌子椅子,句子中加个啊,哦,妈,软七八糟的都有。一开始我也很恼火,干嘛不好好读呢,你生气吧,他还得意,软七八糟更加厉害。后来我就随他了,我念我的,他搞他的,过一阵子就好了。他好好读的时候,也可以读的很好。锐儿妈妈不要太担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wcb123yf + 1 + 1 谢谢毛毛妈的指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3:40: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带儿子去菜市,锐儿看到草莓吵着要买,我说可以,但回家后要跟我读经,锐儿答应了,说读“论语”好吧,我说好,回家后他自己选了“里仁第四”,前半段还是老实的跟着读,后面的就不愿读了,我从来没有强迫他读过,今天我为了让他明白“言而有信”的道理,就硬要他把后面的读完,开始他不同意,吵着要看GOGO,要出去耍,我态度很强硬,不读完哪也不能去,什么事也不能做,他哼叽了两声,看实在不行,就要求坐到窗边去读,我们又坐到窗边去读,这次锐儿认真的把后半部份读完了,读完后我自己接着读再读了2遍,没再让他读,他嘴上吵着还要读,人却跑去开电脑看GOGO了。唉,对于外语锐儿真不用我说,自己主动看,主动学,主动用,对于经典为什么就这么不开窍喃
发现贴在墙上的诗,锐儿有时会主动跑去指着读上几次,所以今天把老子第一章“论德”用80号的字打出来贴在墙上,今晚锐儿说要教吴爸读就跑去指读了一遍,中间有很多读错的,指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哪个指对的 ,不过我觉得也算是点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3:03:0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值得记上一笔,今天锐儿第一次主动跟我读经,早上我照往常一样先把读过的内容读完就顺着读今天的新内容,德道经的第11-第13章,锐儿一直在吃东西,读到最后一遍(第7遍)时,锐儿自己走到我怀里,就跟着我把这三章读了一遍,读完了又才接着吃他的饼,我真是很高兴,表扬了他,奖励了他一颗巧克力,锐儿也很开心,晚上还给爸爸说“我今天跟妈妈读德道经,妈妈奖励了我巧克力和麦片,真开心。”也许这只是昙花一现,但总让我明白坚持一定会有收获的。

    今天晚上跟锐儿走到一个商铺门口时,那个铺子里装了一个光影发生器,投下来的光影非常漂亮,一朵花突然散开,就象上千只萤火虫飞散开,锐儿刚开始还以为是珠子还去捡,捡不起来,又追着跑,玩着玩着,小家伙居然念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我当时没反应过来,都回来的路上,我才回想起当时那些光影就是从一朵花散开成许多的小光点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得一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01:20:1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某大量读经班学子回忆录集萃,这是从37网那边摘转过来的。

读经四年 十本书之后

        其实随着自己性情的怠惰,此篇是不想写的,但先生命之曰:人若非生而知之者,则多是勉强而行之。经典教育在家自学,也需要一些实例,这是人之常情,这里没有夸耀,或许能给后来学人一些借鉴,实应为之。闻此则不可不写,细来想想,人本该归于理性的,不是想不想写而是应不应该写,所以我又再次翻开斜风细雨的过去,重温一下历史.算是对过去的反省和对未来的展望,对期许我的人一个小小的交代,也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读经好多年孩子的感受,可以从我身上吸取些经验,少走些弯路,亦可知道这是厚积薄发的教育。看成果不在当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抓住老实,大量,快乐读经的基本理念,不要在现实上有过高的要求,他不发倒好,只薄发一点点就足以让你大吃一惊,就足以高出同龄人一大节!
           讲我,得先从我父亲开始,父亲是硕士毕业,自小刻苦用功,他们的年代,犹其在农村出一两个大学生是极不容易的,父亲在校时主修食品工程系。毕业后,分配至山东大家乐食品公司,经多年努力,任工厂技术厂长,后又被多家中外合资食品企业聘为总经理,厂长技术顾问,后来自己开设食品厂,事业道路可谓一帆风顺,大学之学可谓学以致用,不存在专科不对路之问题,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我引以为傲,我佩服父亲能在复杂的尘世,颠倒的社会中,冷静思考,觉人生之不足。父亲说:上了近二十年学,不可谓不用功,不可谓不努力,可就没有学到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懂得怎样做人。人都立不住,纵使你有再好的技术,何以过的塌实!?于是父亲就在思考何以先让我学会做人,可能是缘分吧,上下求索的父母把我引上了这条路,而一发不可收拾。
         四年了,有过彷徨,有过挫折,而又何尝不是在彷徨挫折中长进,摆脱这个彷徨后,进入下一个彷徨,经历这个挫折后又迎来下一个挫折,而何时才能不彷徨?我想终在不远的一天,待我生命立住,学问立住时,彷徨会灰飞湮灭,那时的挫折也就并非挫折了,想孔子厄陈蔡,七日不食仍弦歌不绝,他心灵何曾感到过压抑,只是有时悲悯地感叹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方有万变无穷之妙用,此时外在的打击对他而言已不叫做挫折,世上无难事,何况所谓 的打击!?
           别人说我是持之以恒了4年,我倒不如说自己是死皮赖脸的坚持了4年。三十万字,十本书只不过是数量上可以使人起虚荣心的东西,自己心灵上的长进又有谁能看的到呢?从最初,晚上爬墙去上网,早恋,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到现在一路走来起起落落。正如前面所讲一个彷徨接着一个彷徨,一个挫折接着一个挫折,所以说,往事只堪哀。实为自作孽亦没什么真哀。若不是早期人少,要知道刚开自学班时,大孩子只有五人,要不是老师管的松,父母和老师关系好,早被学校除名了。直到现在看着以前朝夕相处的好多好朋友一路远去,真替他们惋惜。可是这些事不是自己能解决的,我何尝不想有一两同窗与我共勉。可老师说:没人和你读了呀!我想说:本来应该有的!此时心理不是骄傲而是感性上的凄凉。
        习惯了有些大人们挑剔的目光,他们用自己心目中的圣人,君子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读经的孩子,他们会失望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读经的孩子也是孩子,我很佩服欣赏一位姓康的老师,他有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孩子,让他们不犯错,使他们行为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而不知他们是否能接受,是否能真正明白,若只是做为一个习惯的直觉反应来培养,当下显现的的确很好,而真正踏入社会,接触到真实的善恶美丑,种种本末倒置,是非不明的生活,他会茫然失措,为什么?肚子里没有东西啊!”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没有真正的认识和抑制力,那些外在的好习惯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真正的通情达理是通过心灵的开发而自然自觉成全的,否则只是现实的婆气和拖沓,虚有其表,甚者,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
        我把一路所见所闻所感而认为对的道理写下来,现在的学堂纪律严明,老师又善于开导学生,再加上老实大量读经之根本,学长学弟之间互相勉励提携,一片春意盎然。纵使有些小打小闹亦不足为训,我认为也像我一样,小时侯打打闹闹很正常,俩好朋友前五分钟打得鸡飞狗跳,后五分钟就跨着膀子称兄道弟了,但原则性的问题,犯则严惩,一旦集体有了大秩序,就看我们的外在表现,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是不太具备的。外在行为规范的提倡要有,但不必花太多时间心思。在生活中常纠正,多引导就好,但我知道我们现在没有的以后总会有,但现在我们有的是大部分人现在没有以后也很难有的。   
          学堂的发展和我们的长进一样,在原则之外,总是别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但没有自己经历过,真正认识到错误,是很难一步到位的,我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同样学堂也是在发展中一步步完善。
         我不是书呆子哦,随着自己理解力的增强,以前学过的才艺,全在脑子中浮现,整合,从而得到升华,每天写毛笔,闲时练琴,画画,唱段京剧,却是自己调节生活的方式,而这些才艺,也在不知不觉融贯,飞速长进着,若说这种方式会读成书呆子,只有一种可能——他本身就呆,但通过读书变成书呆子,也比呆子强好多吧!
        其实回过头来看,我的每一步,都是在验证王教授的理论,也是越走越感觉到王教授的不容易,光网络回复集成整理起来就足足有两大本那么厚,该说的都说了,该回答的都回答了,可问题还在,为什么,没有坚持去做呗!所谓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就像赵升君老师那句单纯而富有实践哲理的话:“读经,读经,读经就好!”所以老子感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王教授何等德量,何等见识,路已明朗,走就好了,难免小坎坷,只要认准目标,终会成功,你会越来越塌实,像我这种问题少年都觉得踏实都变的没问题,更何况大家。那不懂怎么办?现在我进入复习默写,什么不懂!?是越来越懂,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乐,这又印证了王教授的话,我已知自己的的路该如何走,这也是王教授早已安排好的,剩下的就是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向前走吧。
          就像一位朋友开玩笑说:“肚子里三十多万字经典,哪怕作贼,也要作像萧十一郎那样劫富济贫的大盗,作杀人犯,也要专杀贪官污吏”这固然只是个笑话。
        一路走来,沐浴着圣贤的荣光,而在背完最后一本书那一瞬间,不是狂喜,而是释然,平淡,这个句号终于画上了,而肩膀上不自觉又有了一点小小的责任感,而这又是我不忍翻开过去的另一个原因。
        对这一路,关注,期许我,和我伤害,辜负的人,尽力报答,以后偿还。

此篇仅献给我过世一年的姥姥
愿他平安谐乐

王丘山(十六周岁)
己丑九月初十

[ 本帖最后由 wcb123yf 于 2010-1-31 01: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5:58:10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把老子的第一章论德给贴到墙上去,锐儿一天会去指读一次,现在指得有点进步了,可指对40%左右,发现锐儿对贴在墙上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读经计划有点小的调整,老子还按以前的方式读(3章*3天*7遍)21遍下来我已经能背下了,锐儿还是不读不知道他的情况,我就当他已经熟悉了,论语改为(1篇*2遍*14天),论语的目的就是先让锐儿听我读有个整篇的概念,目前读到里仁第四,准备把锐儿基本会背的前两篇用大字版打出来,每次百字左右,贴到墙上让锐儿指读,进入正式的读诵,锐儿现在很喜欢三字经(以前听过前1/3),会背的要自己读,以听过的愿跟着我读,所以正式把三字经加了进来把后面没读过的给读完。
锐儿很喜欢闪卡,准备把易经卡打出来给他闪,平时放放易经的卦词给他听。
一直想买中心的德道经的字卡,等了好几个月了还没货(自己做了几十个,太麻烦了,就没接下去)锐儿蛮喜欢这个字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57 , Processed in 0.079227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