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空山泠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9-12-28 21: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0 mayavati 的帖子


将孩子摆在第一位,与 将孩子的希望摆在第一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饭碗轮不到我来砸,饭碗都是自己砸的,有些情况您在外面不了解,我也懒得细说。
是不是法病,我已经从法之根据上做了提示,根据若错了,以下皆错,不用穷举什么例证了。
最难见的就是那个“当”,说就容易说,一个字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9-12-28 21: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9-12-28 21:44:08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讀經交流網注冊名是美索,這里要發個貼真麻煩,可看到如是先生也是對牟宗三先生很了解的,還是注冊了。

對讀經最近才開始了解,似乎沒什么發言權,因為如是先生說“就拿如幻版主说吧,她何曾真的体验过“6~7小时大量读经一年”给自家孩子造成的障碍呢?她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呢?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维护权威言论”,罗列些婆罗门教育法来试图证明“法无病”——她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受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什么就看不到“老实大量读经法”极其明显的理论障碍呢?”

不過,如是先生說牟先生也是反對大量讀經的(大意,因注冊到發帖過了很長時間,也不太想回去翻找了),這好像不是切磋學問的態度。季謙先生94年開始推廣讀經,牟先生95年過世,想必他并沒有真正系統了解過季謙先生的理念,而季謙先生雖然說自己從開始就把一切都想過了,但想必也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才把道理全部說明白,畢竟看他01年的演講與08年的演講風格,就很不一樣。

在這樣的前提下,說牟先生會反對大量讀經,是不公平、不客觀的。牟先生常說現代人不會思考,不懂得學術的艱難,那種大悲慨,讓我覺得哲學不再是冰冷的。而如是先生的發言,讓我感到刺骨的寒冷,雖然,很多家長看了似乎很受益很感動,但我懷疑這是否真的理性。

況且,即使牟先生反對大量讀經,也不能因此立刻就否定大量讀經,除非看到牟先生反對的理由,并經過自己的思考,這才是學術的誠懇。至少我在如是先生的發言中,看不出十小時讀經絕對是錯的,而只看出,假如操作十小時讀經的老師有問題,所達成的教育成果可能會有問題的。

有大量讀經學堂的老師舉出過例子,如是先生曾舉出反例,并對對方的例子產生懷疑,因此否定正例,這也不是公正的態度,因為這也是不能證成的。我沒見過讀經孩子是怎么樣的,自己也沒有孩子,可以說,這件事于我本身并無切己之感,但我被季謙先生所懾服(這個詞可能用得不好,容易引起誤會,但卻很切己),從道理上,我贊同季謙先生的觀點。

現代解釋學認為,一部作品的整體和部分是存在內在統一的,應該在總體精神下去詮釋一個文本的細節,而要透過細節去了解其背后的整體。假如單拿出季謙先生某個演講稿中的一段話,的確有可指摘的地方,因為那不完全,但是假如整體了解這個教育理論后,就會發現有真諦在其中,這個真諦包括大量讀經,這是要踏下心來了解的,季謙先生有一篇關于教育哲學的講話稿,其實說得很清楚。(說實話,我沒見過其他任何人能在說話中像牟先生那樣嚴謹——假如中國哲學十九講這種文本真的是忠實記錄的話——所以找漏洞是無意義的。)

我不是和如是先生來爭辯的,開始就提到,依照如是先生的觀點,以我這樣的身份來發言是沒有任何分量和價值的,因為完全沒有體證。但人可以有一種感通的能力,可以從更超越的層面來思考問題,那其實也是一種體證,萬物皆備于我,沛然莫之能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空山泠雨 + 2 + 2 说话严谨,清晰,看这样的发言才有益!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9-12-28 22: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2 lambert 的帖子

原话在这里:

大家不是都尊奉王教授的老师牟宗三先生嘛,青羽凯文不是开口必谓“牟先生说”吗?那就仔细看看牟先生是以什么态度看待读经教育的嘛,再看看唐君毅先生的弟子霍韬晦是怎么看待读经的嘛,再看看读经教育的首倡者南老爷子是怎么看待读经教育的嘛——牟先生的观点我就不说了,您得自己慢慢琢磨,霍先生则直言反对这种单调死板的教法而倡导“性情教育”,南老爷子则倡导快乐学习,灵活教育——大德的教法必首重师资力量之培育。


你道歉吧,

1、为你“不太想回去翻找了”图这一时之快
2、为你的不诚实(在儒家,失察己意亦是不诚)
     你声称不是来与如是辩论的,那么,
     是什么使得你如此着急发言?且发言均在与你自己的误解辩论。

我不用你道歉,因为你没伤害我,你伤害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9-12-28 22: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9-12-28 22:51:11 | 只看该作者
如是你不觉得你自己就是挺偏执的么?

“有些情况您在外面不了解,我也懒得细说”每次果行和如是都是欲言又止。举了些模糊的例子,观帖人每次也都是雾里看花,感觉是确有些说服力,可又无从让人相信。

到底有什么内幕会让大量读经来背这个”黑锅“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ygf666 + 2 + 2 【内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9-12-29 02:0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石心 于 2009-12-28 22:51 发表

如是你不觉得你自己就是挺偏执的么?

“有些情况您在外面不了解,我也懒得细说”每次果行和如是都是欲言又止。举了些模糊的例子,观帖人每次也都是雾里看花,感觉是确有些说服力,可又无从让人相信。

到底有什么内幕会让大量读经来背这个”黑锅“呢?

...



石心妹妹,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冒昧地问一句,你是凭什么在儿教论坛当上版主的,不是靠学识吧?我上上下下辛苦发来的帖子,你仔细阅读了么?如实理解了么?至少仔细看一遍都不成么?你难道也要学102楼的那位朋友,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么?懂不懂什么叫做“教条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教条主义格格不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观帖人雾里看花,你的理解水平能代表所有观帖人么?你怎么会傻到质疑我举不出“十小时读经法”造成的负面例证呢?你要多少个这样的例证才肯相信?你以为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信口开河么?从始至终,我有没有反对过四小时读经法?什么事情都有个度,你懂吗?

你如果诚实的话请告诉我们,你以及你的孩子,有十小时读经体验么?坚持了多久?那一大帮八~十小时读经法的拥趸们,你们拥护的实际上是权威,而非真理,懂吗?你怎么不用这种态度去质疑季谦先生?

请你,把我当初在这个论坛支持读经的帖子翻出来看看,从始自今我什么地方有矛盾?跟你坦白讲,真正的聪明人,他如果有N条理由反对一个东西,那么他也有N条理由去支持他所反对的——他之所以做一件事,绝不是因为盲目,而是因为抉择。

骂你笨,你有没有脾气?
我也可以说你很聪明,正好给我一个以“设问方式”来解释的机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10 + 10 血性犹存。痛快!
无为而学 + 1 + 1 请平心静气的辩论,出口伤人可不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09-12-29 04:06:03 | 只看该作者
如幻,你这么被骂实在替你冤屈,比如鸟儿说你的大量读经给孩子造成的障碍,不懂教育等等,拾人牙慧故纸堆云云完全是无端妄测,胡乱开口。不知他见过你孩子几回,知道你做什么性质的工作以及你领域里的成就,随便就下这种断语?如果这种断语由其他人来套在鸟儿之女头上,不知他会怎么暴跳如雷,可是也放纵自己妄自评断他人,唉。 前面说你把帖子转到全球读经网是去搬救兵,也是以己之心妄度他人,我知道你不过是对全球读经网感情尤深,看到有价值的帖子就自然而然想两边分享而已。这种乱七八糟的话,就当是鸟儿回多帖了难免胡说吧,不要往心里去。

可是我得说,鸟儿有一半的骂,你可要认真想想啊。

这帖子真诚,我也把心底话说出来: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你是“君子可以欺其以方”(谁在“欺”你,主观的客观的都有)。你和你先生为人和学养都远超普通人,你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几乎是与世隔绝的,有时实在不免觉得,你对于世俗生活和世俗人的观念太隔膜了。你和你先生的成长方式、读书习惯和学养积淀,用大量读经的方式毫无疑问是可行,而且是最好的方式。你举婆罗门受训的例子,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鸟儿的反驳忒也成王败寇(但是如果你考虑到他的反驳并不针对你的孩子,而是指所有读经家庭,那也不算歪)。

先从学堂说起。从这个版上不同读经学堂的广告或是介绍帖来看,读经内容不外乎四书,连五经都极少,竟能号称大量读经?只把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反复读来读去(有时再加个易经),五经不读,史记不读,左传战国策不读,唐诗宋词历代美文好文不读,各朝代史书不读,竟能把四书用每天10小时的时间反复去读,简直触目惊心。更别说英语方面无穷无尽的经典。更别说读经之外科学哲学头脑的训练、保持孩子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好奇等等。

这些,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呢。对你的两个孩子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大量读经(时间长、种类多、题材广)不但能够做到,而且我相信可以成为所有读经孩子的典范。更何况,他们还有两个随时可以精到指点、发起讨论的导师,这两个导师还能永远保持爱、宽容和耐心。

以上种种条件,在你家里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的,可是对众多众多的读经家庭,怎可能具备,更别说师资如此低下的读经学堂了。我认为你被“欺其以方”,正是因为你无知无觉你们家庭的极其特殊的金字塔尖般的卓绝条件,而想当然地把可以在你家里应用的方式推广到所有家庭甚至学堂去了。这是你为人宽厚,可也太容易被蒙蔽了。

从你转贴的许多帖子看,你总觉得只要大量读经就是好的,却来不及细想那后面还有种种背景,与你潜意识中的背景完全不同。你和他们隔得远,不论地理上还是思考方式、求智慧之路上;可绝大部分读经家庭是不会考虑到你的称许赞叹是带着你本人的盲点的,这是你的推荐尊崇也许不仅起不了作用,竟还会误导。

你前面提到,各家有各家选择读经方式的权利,可是你可能还没弄明白,鸟儿所批评的,是这种气势汹汹的“非大量读经不可”“若不大量读经便是伪读经、浅薄读经”的思想意识。各个私塾似乎已经奉此为圭臬,如此看来,其实送孩子读私塾家长也并无选择的余地了。何况鸟儿和果行举的几个例子,已经把读经私塾和读经老师的问题说得很清楚了,这种境地下,大量读经又有何益。

总之,我的意思是,如幻你说的大量读经,和鸟儿批评的大量读经,是否是一回事,是否是带着同样的前设、环境和实施者的一回事,恐怕很值得仔细思量。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09-12-28 20: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9-12-29 04:26:16 | 只看该作者
再说几句:读经的真正价值,有一半以上来自于指导孩子读经的这个陪伴人——他的人格品质、对读经意义的把握、各方面学养以及有效精准的教育方法。第一点和第二点尤为重要。

可是许多私塾,似乎是一条也不具备(尽管他们认为第二条是没问题了)。许多读经家庭,自谦后两条做不到,却有意无意蔑视前两条。前一阵子看着满版都是“21天读经法”“滚动读经法”,实在无比悲哀。读经这个法门,一旦被大举宣传,立刻进入体制内的教学,开始裹挟所有体制内投机取巧的窍门,变成另一种获取资源的便利之途。至于读经是为了正心、立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一点早已无关紧要了。——想起读经激辩时反对者反问:“为什么历代奸臣贼子都为饱学之士”,现在我知道饱学而为奸是怎么来的了。

话是刻薄了一些,但愿能激起家长和私塾老师一点警醒之心。大量读经与否,与为人正身,本来并无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09-12-29 04:4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鸟兄,你这些话可否经得起来日再看?包括96楼你批评如幻的语句,你是否敢说没有意气用事,以至于竟在没有什么了解的程度上随意攻击别人的事业?

“他之所以做一件事,绝不是因为盲目,而是因为抉择。”这句话赞同得不能再赞同,然而悲哀的是,这是你自指而用以讥讽他人。我毫不犹豫地说,全儿教没有比你更高明的人,论先天聪明也好,论后天积淀也好。跟你的论战帖,有时让我有种感觉,仿佛在和我一个聪明绝顶的朋友说话(女生,在斯坦福读物理博士),需万分小心地组织观点和语句,否则立刻被她看出漏洞,而这个漏洞在别的才俊看来可能还是个高妙观点呢。

然而要是你的机敏和学养用来支撑论战中的优越感,才让人心寒。本想在“论先天聪明后天积淀”后再加一个“处世真诚坦荡”,因为敬佩你敢于推翻自己几年前旦旦的论言,也敢于呼喊出旁人不敢呼喊的声音。然而此次不敢加,因为你在几番激辩之后终于按捺不住的优越感和狂妄,让人失望难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9-12-29 05:00: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12-27 23:02 发表

鸟儿真是不信人间尽耳聋呀,我现在已经提不起谈这些的兴致了......父母的决策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实大量读经法”是否正确,答案不在鸟儿那里,不在读经老师那里,不在大德那里,父母们啊,答案在孩子那里

不过,诚恳提醒一下家长们,当孩子已经学会揣摩老师家长意图回答问题时,你不要相信孩子的话语反馈,不要相信那些书面的读经心得。当一个孩子知道'“诚实”带来的结果总是不好的,再年幼,他们也会揣测父母老师的心理暗示,并用言不由衷的谎言来谋取嘉许或避免麻烦。你要一再观察,一再营造平等祥和的氛围,......一再耐心,等待又等待,一直等到孩子再次信任成人的时候。

...



鸟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观季谦先生关于“十小时大量读经法”的演讲内容(81、92楼),明显是作为一正面主张而非一可左可右之选择提出来的,即“十小时大量读经”是他内心嘉许之肯定,而“二四六小时读经法”则是一种不得已之权变。那些为先生作辩护的人对此要么选择性失明(道德感纤微),要么未能领略他的核心意旨(学思辨析粗略)。我注意到一个事实是先生周围剩下的大多是些浮弱钝根,尤以女弟子居多。

我很感佩季谦先生,正是他多年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才使得海峡两岸乃至世界华人社会的读经运动有今日之局面。但感佩归感佩,读经却不能这么读。楼上2009年那场演讲之内容只能当做“权巧善诱”而观(也只能如此观,因其主张并无严谨论证亦无法论证),“小朋友跟我读”六字真言等一些可以普被群根之法,可以当做普及推广之主张;“十小时老实大量读经法”因只适合极少数“特殊”儿童(怎样个特殊,其实我不知道),不能作为普及推广之主张——事实上,即便我不提出反对也没有几个孩子能坚持多久。

如幻应该还记得去年那位宋母吧,她孩子不是写了一篇“读经心得”被我质疑其真实性么?那篇有温玉夫妇参与论辩的帖子应该在全球读经网还找得到吧?现在走了吧?—— 走了就说明我说对了。若那孩子写的确为心得实感而非受到老师暗示,则必为大才;若那私塾当真如宣传的那么优秀,而大量读经法又真的那么令孩子快乐,此三因缘积聚合一,那孩子无论如何走不了。大才,好老师,好法门,哪能走呢?——倒贴钱我也教啊。

但这些具体事例并不能充分证明“十小时大量读经法”从根本上就是狭隘的,与中国人文教育实践之理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若普及推广一定是弊大于利的。而要从学理上论析“十小时大量读经法”的病根,却又必然会涉及到整个读经教育之根本依据。此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我在40楼就表明,有些问题需要你自己去思索,我负责提出问题但却不想直接提供答案。这不是我故弄什么玄虚,而是:问题的谜底对于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之人而言,对于那些患有偶像崇拜综合症的理性失能者而言,害处比利益要大得多。

但即便如此,我在50、57、60楼还是略就“读经之正面意义”点了一两句,之后在63楼再谈及“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意识到“真正的根本在哪里”,那个根本在你读经之前就有了,你可以一边教孩子读经,一边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活得更自由更真实。而65楼那些追问,其实都是为了引发大家对“读经”本身作一理性思考。我本人通过读经运动获得了真实受益,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益。但任何收获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心血实践。最后,我在89、96、99楼不仅再次重申63楼之“根本问题”,9也对“十小时大量读经法”之法病根源做了提示——甚至连105楼貌似对石心所说的那些话,都其实是试图引导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无可奈何的是,某些人却只顾着设想如是之凶猛而急于争辩,浑忘了他从未了解过这个人的内心。
贴“稻草人”者,岂非自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9-12-29 05:0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8 paisley 的帖子

你误会了,再仔细看看我那些帖子,去除浮躁之后仔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3:44 , Processed in 0.15287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