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空山泠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为什么要老实、大量读经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9-12-28 19:19:29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动,天高任鸟飞给出的思考。
还要思考几个问题,读经多一定等于成大才吗?如果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孩子们失去的其他方面的成长机会,如何挽回?一天十小时,读他十年,这个太可怕了。
王教授是读经领袖,如果提出的原则不严谨,产生的后果谁来承担?不能信口开河也。
我们是支持读经的,只不过不迷信读经,读经好,其他的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恭喜99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12-28 19:29:04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開辦讀經私塾


時間:2009年7月28日上午
地點:廈門市思明區黨校
主講人:王財貴 教授
一個人讀經認識得深刻不深刻,有沒有教育智慧,就是看他一聽到讀經有沒有馬上開始,如果有,合符第一個法印;如果沒有,他還是迷糊的。

所以判斷讀經教育成功不成功有四個標準,我稱為「四法印」。這是借用佛教的詞語,佛教所謂「三法印」。什麼叫法印?法者,在佛教叫佛法,什麼叫佛法?佛的教導。你學佛教要遵從佛的教導,那麼佛的教導在哪里呢?標準是什麼呢?有三個標準可以衡量。如果合符就相印了,不合符就不相印,所謂心心相印。為什麼叫印?印本來是動詞,有印章刻了花紋,或刻了字,花紋有凹有凸。最古老印章是印泥,一封信寫好了封起來,為了怕別人隨便拆封就在封口用一團泥巴把它粘起來,泥巴是軟的,然後用已經刻了文字或圖案的印章壓在泥土上。如果這個印章是凹的,泥土就凸出來;印章是凸的,泥土就凹下去,這樣印章跟泥土就相印了。印不是這樣寫嗎,這邊三個凸出來,另一邊就凹進去的,印字是這樣寫(王先生比劃),你看我這個就是印(王先生兩手手指交叉),相印就是相吻合。對於佛法,你的認識符合不符合佛陀的教導,要通過三個標準來衡量,這叫法印。佛家三法印大家都知道,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你讀那麼多的佛學時時刻刻都在想:我聽一些高僧大德講經,一場下來我要衡量衡量他合符不合符佛的教導?是不是在講「諸行無常」,是不是在講「諸法無我」,是不是在講「涅槃寂靜」。如果是他就是在講佛法,如果不是他就不是佛法。各位現在很多人都研究佛學讀佛經,聽和尚講經,請問誰在講「諸行無常」?——很少。誰講「諸法無我」?——更少,「諸法無我」很難講的。誰講「涅槃寂靜」?——幾乎沒有。所以現在沒有佛法,因為不合法印,很可惜的!

那現在我借用佛的三法印來講讀經。讀經有四個標準可以來衡量合符不合符讀經教育的標準,這叫做四法印。第一個法印就是及早讀經,我們說越早越好。各位早到什麼時候?(有聽眾說胎教。)噢!如果說胎教的人哪小心一點,你不要害人,有人會去跳樓,因為他的孩子已經出生了。(眾笑)所以從聽到的那一天開始。一個人讀經認識得深刻不深刻,有沒有教育智慧,就是看他一聽到讀經有沒有馬上開始,如果有合符第一個法印;如果沒有,他還是迷糊的。雖然他說受了震撼,震撼又怎麼樣,震撼了三天以後,就不震撼了。(眾笑)這怎麼叫法印呢?這印不上去,所以第一個(法印是)及早讀經。

老實讀經就是老實地選到經,老實地去讀。什麼叫老實讀,就是只有讀。那什麼叫只有讀?大家都知道就一直讀讀讀,不要管其他的。

第二個法印老實讀經。請問你有沒有老實讀經?什麼叫老實?第一項讀真正的經叫老實。你為什麼讀三字經,為什麼讀唐詩?不老實嘛!為什麼不老實?你自以為是嘛!你並沒有瞭解讀經教育的原理,不瞭解語文教育的道理,就是不瞭解教育嘛!你不瞭解人生嘛!不瞭解天地之道嘛!你自己想一套,所以不合法印了。這個不合法印不是不合讀經的法印,是不合天地的法印,你浪費了孩子。所以老實讀經吧!讀真正的經。為什麼要教三字經?假如你告訴我說,因為三字經是天地間最高的道理。我佩服你,你真是在讀經了;假如不敢這樣講,你就在殘害你的孩子。我們分析一下這個人的想法:這個人教三字經,我們說請問你為什麼教三字經?他說三字經比較簡單啊!我們說我們是不是教簡單的東西,讓孩子成為簡單的頭腦?他說是。那我這佩服他。(眾笑)因為他為他的教育理想奮鬥嘛!他說不是,我們要把孩子教育成高明。那我們跟他說,那你為什麼教不高明的東西?他自我矛盾。所以就沒有法印(沒有印的法)。不只沒有印讀經的法,他也違背了天地之道,違背了良心,這叫莫名其妙。所以他說我們莫名其妙,我們說他莫名其妙,因為他的妙處我們不懂。所以各位——要多想一想,想一想就知道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當然讀三字經也不錯了,有人問我:我教孩子讀三字經了。我說了不起很好。他以為這樣就很好了。他如果問我:為什麼你說很好?我會說:至少比語文課本好。(眾笑)那我們語文課本是什麼?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眾笑,王先生笑)三字經總比它好一點吧!所以叫做好嘛!我們是學孔子的,孔子很可愛,「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這個「可也」朱熹有注解的,是「可而還不到極致」。所以孔子講「可也」,如果你是子貢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慚愧?應該覺得受挫折?所以聖人講可也意思是也不錯了啦!(眾笑)你不要以為就很好了,懂嗎?所以有人問我:我們教孩子讀三字經可以嗎?我說可也!(眾笑)要懂這個意思。(王先生笑)所以見解是有層次的。我們走哪個層次呢?這就靠你的智慧了,你要讓你的孩子成為哪個層次的人,你就教他什麼東西嘛!所以老實讀經是法,是真正的法,是天地之道,不可違反的。你要合乎這個法印,要不然你就浪費孩子了。所以老實讀經吧!讀真正的經。

老實讀經的第二個意思就只有讀經沒有別的,什麼是只有讀經?你已經選到經了就剩下讀。所以老實讀經就是老實地選到經,老實地去讀。什麼叫老實讀,就是只有讀。那什麼叫只有讀?大家都知道就一直讀讀讀,不要管其他的。你不要玩很多花樣,不要做很多其他的功課,不要學很多的才藝。我說不要學很多的意思不是要禁止一切啊!千萬不要誤會。有主有從,有本有末。千萬不要舍本而逐末,喧賓而奪主,買櫝而還了珠,千萬不要因小而失了大。這樣你就漸漸把握到老實的意義了,所以不是不要有花樣,花樣越少越好;不是不要有其他學習,是其他學習不可以幹擾到讀經。所以讀經要不要做功課?可以做。當然可以做的意思就是可以不做;要不要學書法?可以學的。可以學也包含也可以不學,有些時候要看看各個地方的環境,你有良好環境學一學,但是不要費太多心血,以讀經為要。

要不要閱讀?說可以閱讀。可以閱讀的意思就是也可以不必閱讀;那閱讀有沒有效?也有效。也有效的意思就是效果不很大。所以我們要閱讀嗎?可以啊隨便看,但是老師不要鼓勵,說這是閱讀時間趕快閱讀,不需要的!一個能力強、好學的孩子自然會想盡辦法去讀,你不必理他,他一定能夠讀的。你所要做的是人間最重要最偉大的工作,其他次要工作不是你要做的。既然是次要的,自己做就好了,而且次要的不學也罷,還有次要的將來要學很快就學好。一定要確立這樣主流的觀念,要不然你就不能老實,就有很多的考量,考量越多孩子心靈越亂,而且讀經的時間越少,效用也就越弱。一個孩子開始閱讀之後,喜歡閱讀了,手不釋卷,你以為了不起?你害了他,因為他還可以更好,為什麼讓他停留在這個階段?所以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希望全國的孩子都很喜歡讀書,閱讀量很大而閱讀又有效果,又有很多的知識,我們國家認為教育就成功了。如果他問我這樣的教育成功不成功?我說可也。(眾笑)

那閱讀怎麼辦?閱讀難道不需要嗎?不是。閱讀需要。我們可以從高標準做起。我提倡讀經的孩子由老師供給他的讀物(就所謂課外讀物了),第一本書叫做《資治通鑒》,要嘛就是《史記》,要嘛就是《古文觀止》。自此以下都不需要提供,因為太簡單了,也可以說太無聊了。讀過《史記》《漢書》《資治通鑒》《古文觀止》的孩子,要去看白雪公主的故事是很簡單的,他會知道七個小矮人不是真的,八個也不錯。(眾笑)不要讓孩子沉迷在那種虛幻的世界裏,不要認為讓孩子看這些童話比較有想像力。誰有想像力?杜甫李白有想像力,羅曼羅蘭有想像力,狄更斯有想像力,這些人都很有學問,有學問的人才有真正的想像力,沒有學問的人的想像力是那種像雲煙一樣,像朝露一樣,如夢幻泡影,那種想像力沒有也罷!所以各位,不要讓孩子活在虛幻的世界裏面,他這一輩子是很難得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老實的讀經。就只有讀,讀出味道——什麼都有味道了。因此第二個法印是老實讀經。

孩子一天能夠讀經十個小時,是天上人間的大幸福。

第三個法印大量讀經。如果對讀經教育瞭解越清楚就越感覺來不及,就越要讓孩子多讀一點,這叫大量;多讀一點就是文字多一點,文字越多就越難熟悉背誦,於是遍數要多。文字多遍數多就有個條件——花費的時間要多,這叫大量。多到什麼程度呢?——家長和老師認為是最大量的程度。當然古人說寬立課程,緊酌工夫——課程要立得寬一點,工夫就做實在一點。我們並不是逼迫孩子走到最高線,弦繃緊到最高線,不是,是盡量讓他能夠在悠遊中做最踏實的學習。這很難拿捏,拿捏起來大概要多少時間呢?有的家長認為一天如果教一個小時,啊!這個孩子就很累,教不下去了,但有的可以教2個小時,4個小時,6個小時。所以我建議一個標準,最少四個小時以上才叫全天讀經,當然四個小時是不太夠的。四個小時往往是對三歲以下的孩子說的,三歲以上就可以六個小時了,六歲以上大概八個小時沒問題。有的私塾已經教到十個小時,十個小時的教學大部分不是老師要求的,所以要寬立課程。比如說一天有十個小時的讀經時間,不要把這十個小時都占滿,只讓他讀八個小時就好。依照私塾老師的規定,最大量大概規定到八個小時,十個小時往往是學生自己再加碼要求的。有些私塾有一種特別精進班,一般的孩子讀經六個小時、八個小時,但特別精進的孩子讀起來不覺得辛苦,乃至於越加的高興,你不讓他讀,他自己早一點爬起來,晚點睡覺,也要讀到十個小時。一個私塾裏面有三個五個十個二十個這種孩子,那我們(把他們)集中起來組成精進班,或是讀書種子班,就讀十個小時。超過十個小時的比較不多見,讀十個小時也就差不多了。

我就常常講這個笑話:在一些地區有所謂的活佛,活佛是由以前的修行人再來轉身,那麼轉世需要認證。假如小小孩子被認證了,就被帶到寺廟開始接受活佛的禮遇,接受活佛的教育(他這一輩子是要弘法的)。有些人很關心就問:這麼小的孩子只有兩三歲,怎麼知道是修行人轉世?如果認錯了怎麼辦?這些寺廟的人一定會說:我們有很多跡象,應該不會認錯。那萬一認錯了呢?總是有萬一嘛! 他說:自從認證之後帶回去,我們就請最好的老師給他最好的教育。什麼是最好的老師?就是教讀經的老師;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就是整天讓他讀經。(眾笑)那你做這種教育有什麼意義?他說:活佛本來就是接受這種教育的,而一個不是活佛的孩子,如果他從三歲被認證了,一天讀經十個小時,從三歲讀到十三歲,他不是活佛也變活佛。(眾笑)所以,孩子一天能夠讀經十個小時是天上人間的大幸福。他就是活佛,不是活佛也會變活佛。縱使前輩子沒有修行、沒有功德,這輩子也會開發智慧,也會有無量的貢獻,所以各位大量讀經吧!

你不要懷疑這麼大量會不會把孩子讀壞了。依照我們對人性的反省,這樣大量讀經不會把人教壞,甚至不會把身體教壞;依照實踐,讀經已經推廣十六年,私塾教育至少八年以上,已經那麼多人開始讀經,而且在私塾讀經的孩子越來越多,你也可以去看一看嘛!毛澤東先生說——應該講毛澤東同志,(眾笑)——毛澤東同志說,(眾笑)——雖然我不跟他同志,但這是普遍的稱呼——毛澤東主席好了,(眾笑)毛澤東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怎麼說十個小時讀經會把孩子讀壞呢?他說頭腦沒有讀壞身體也讀壞了。我告訴你:他頭腦更好,身體更好。你要調查嘛!所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次等智慧。

對於理論有深度的瞭解,有瞭解就去做,這高等智慧,但是你要預防一個錯誤:這個理論是真的呢,還是假的?這個理論是天地的真理呢,還是魔鬼的欺騙?你要小心。所以第一等智慧的人很少,一般人也不可以隨便認為自己是第一等智慧。所以一般人不可以隨便說:「聽了王財貴的演講之後,我就下定決心這一輩子要做讀經教育,我要讓我的孩子讀經十個小時。」你不可以隨便講這句話,除非你認定王財貴所講的不是王財貴自己的道理,而是天地的道理,要不然你可能會害人。所以第二等智慧可以協助輔佐第一等智慧預防他的錯誤,就是你去調查吧!當然教育是百年大計,你只看了七八年以來的(讀經)教育,看了兩三年以來十個小時讀經的孩子,認為他們的進步不錯。但是將來十歲、三十歲、五十歲之後呢?會不會發展這麼好呢?你也要存疑,所以不可乙太相信。我講這個不可乙太相信,你也不要一直不敢相信。你要再去看一看別的教育呢?別的教育從現在就開始壞,乃至於別的教育已經實施了九十八年了,這九十八年都可以印證成功不成功。所以如果九十八年來的印證是不成功的,你就可以決定不走了。現在這兩三年、七八年的印證,如果還不能印證九十八年,至少它還有機會是成功的。懂嗎?所以你對這些孩子說:他只讀三年、八年的在家自學,他現在不錯了,三十年之後還好嗎?如果做這種懷疑,你不近人情。你為什麼不去懷疑那九十年來都沒有培養出人才的教育?(眾笑)所以告訴各位,你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就只有剩下這條路!(鼓掌)所以大量讀經,不會錯的!

這種喜悅是不足為外人道,只有自己知道。它從何而來?從天地而來。

再來,第四個法印叫做快樂讀經。這個快樂是借用一般的說法,我其實不喜歡用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有歧義。因為快樂有淺度的快樂,有深度的快樂,應該叫幸福讀經比較好。幸福就是深度喜悅的意思。這個喜悅是借用孔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為什麼「學而時習之」會「不亦說乎」呢?因為「學而時習」能夠盡情地最大量地開發人類的內在品質、內在心靈,開拓人類的天地的境界,這是人性本來的要求。既然合乎這個要求,人類的內心自然會有滿足之感,充實之感,光輝之感,於是就喜悅。這種喜悅是不足為外人道,只有自己知道。它從何而來?從天地而來。

一個孩子如果能夠接受這種開發人性的教育,我們都可以在默默中觀察,好像他從心靈裏面會產生一種合乎他最深刻的人生要求,會滿足他內在的深度希望;滿足希望,合乎要求,事事如一,自然感覺到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深度的快樂,稱為幸福。所以是幸福讀經。

幸福讀經不是我們要做的,幸福讀經是一個附帶。所以其實也只有三法印,第四法印是附帶的,是自然的成果。假如你越早讀經就越容易有幸福感。越晚讀經越容易有挫折感、叛逆感。再來,如果是老實讀經,讀真正的經,不要想去瞭解,不僅是老師不要講解給他聽,他自己內心也不要求我要懂我要懂,若有這種要求會造成心靈的幹擾,讓他心靈不能純凈。一個人要在非常寧靜、安詳之中去默默的醞釀,從聖人的言語當中體貼出一點智慧的光芒。一定要這樣來教育才是真正的自己的學會。你講給他聽,用他的思考、知識去追求,用知識追求知識,那種知識是不透徹的,是不能跟他的心靈產生呼應的。一個孩子正是最純潔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幹擾他,所以一定要老實讀經,只有讀就可以了。到時機自然會體會,體會他的體會,所以一個年紀小的孩子讀經也可以瞭解他所瞭解的經典的意義。因此讀經不是為了將來,讀經是為了每一個時刻。老實讀吧!愈老實他就愈有幸福感。再來大量讀吧,越大量他的心靈開拓得越廣大,自然就有幸福感,所以,我說四法印其實是三法印。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09-12-28 19: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无为而学 + 1 + 1 转的帖子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9-12-28 19:35:09 | 只看该作者
所谓「打稻草人现象」

文章主题:[转贴]喜欢数学的女孩反对祭孔
季谦:
其实台湾没有什么人反对读经,
以我所知,大陆也没有什么人反对读经。
扩而大之,天下有理性的人,是不会反对有理性的事的,如果读经是对的,是好的,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之所以出现虽是理性,依然遭受反对之事,皆起因于该反对者并不了解实情,却执己之意,强加于人,而后批评之,怨怒之。
这就是所谓「打稻草人现象」,即自己结了个稻草人,而后私下无情加以攻击,当然很容易就把稻草人打倒了,而在一旁高兴地庆祝,还责怪对手为何那么脆弱呢。这是一般人间乃至学术界常见的事,不足为奇。(这是人类常犯的迷失之一,因为有一种劣根性,不愿多方考察,而惯一意孤行,这乃是心灵怠惰之表现。若深刻反省,你我平日也常犯此病呀,可为大戒!)
其实,听听这种反对者的口气,往往是义愤填膺的,可见他们都是有正义感的人(即使骂街之泼妇,她也是为伸张公道),如此之人,本是可敬的,他实无歹意,只因着不了解,才起这么大的嗔心。我相信,如果我们这方真是有道理,而又能说动他们,让他们也真了解的话,他们以其维护正义之心,也会转头过来,一起为我们说话的。
所以,凡是遇到这种言论,我都反头过来想一想:是我不对?如不是我不对,是我没说明白?或他没有机会听到我说?如果有机会让他听说了,还不能得到赞同,一定是我品性或学问不足以服人了。当今之世,还坚持己见,故意唱反调的人是不多了,尤其像一个「爱好数学的女孩」,应是一个有头脑有正义的人,何至于无理取闹呢?
先儒云:凡我不能感人,皆我诚意未到。
有关反对读经的问题,于今自处,只有倡导再倡导。毕竟读经之法已沉寂将近百年,而今日之读经,又有不同于古人者,读经理论虽不复杂,但也须深入一番才能了解。
故吾人推广读经之首务,是一再加强倡导,相信反对读经的人将日渐减少。
至于要解消对中华文化的反对情绪,那就比较难了,因为「文化」现象不像读经那么单纯,除非有相应之心,同情之感,否则,心中一横,任举一处,皆可尽情攻击之,而愈解愈烦,引成决裂。故最好是放着,等着,因为他也自觉没有错,他是要维护「人间正义」,所以不惜咒诅先人。态度愈是激昂,才愈显其维护正义之真。
我相信风气会转的,文化正在深植,激烈者,总要归于平正。
王阳明九岁时,有诗云:
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
事有多途,理未易明,夸夸而谈者,实宜自制。
然,能有阳明九岁智慧的人是不多的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无为而学 + 1 + 1 谢谢你!再学习一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9:4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7 mayavati 的帖子

我自己每天除了工作、家务以外,都在读经,每天读五个小时不成问题,周六周日没事的时候读八个十小时也不成问题
---------------------------------------------------------------------------
真好啊,真到了”不亦说乎“、”乐之者“的境界了!只要没有特别原因,我每天上午也会和大班学生一起读三个小时,《大学》、《中庸》读够一百遍了,现在在读《论语》,每天两遍,越读越愉快呵!
我相信很多反对读经教育的人,如果真能把《论语》读够一百遍,至少一半以上不会再反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20:0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09-12-28 03:13 发表
空山老师,果行73楼的话苦口婆心,但愿您能听懂。尊重您的执着,但也请您务必时常反思孩子们的快乐是不是真的快乐,或只是和从前正规学校的痛苦相比增加的些许快乐,或只是在另一种体制内因顺从而被认可的快乐。 ...

--------------------------------------------------------------------
谢谢您提醒。我不但经常反思孩子是否是真快乐,还会经常反思他长大了会不会真快乐,也经常反思作为一个人,他究竟应该怎样过一生才算快乐。
如何过一个快乐的人生,是最根本的人生命题。昔日程颢、程颐兄弟从学于周茂叔,茂叔常让他们“寻孔颜乐处”。孔子首先是一个快乐的人。实在一个人只有体会到了人生真乐,才能做出点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9-12-28 20:24:06 | 只看该作者
   

“老实大量读经法”这个法门是“非法”不是道,它的理论根据其实是文字教条主义而非教育实践,且在实施过程中考量手段偏赖“背诵字数”,增加儿童心理负担,弱化了教师职责。同时,经年累月地长时间单调读诵,易造成儿童心智不能健全平衡发展,思考动机趋向懒惰。

每日读经三~四个小时足矣,不要强求背诵。

   



那么,有人会说每日十小时读经,不要求背诵行不行?我看到过很多十来岁到十八九岁的孩子,他们经历了仿佛禅修般的长时间读经后,外表显得安顺内敛起来,很多老师便认为这是定力加深的缘故——家长也高兴,孩子没那么调皮了。

我很清楚那不是定力加深而是思维渐趋凝滞。我见过某些学校退下来的孩子,十小时大量读经一年多以后,十三岁的人了字儿书都不耐烦看,只爱看图画小人书。家长那种高兴,实际上主要是因为孩子安顺了自己就省下许多麻烦,加上一年才看见那么几回,老师们“定力呀内慧呀”再给忽悠几句——其实他们有几个人是真懂“定慧”的呢?一群外行而已。

有些家长因为其他原因退出私塾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家孩子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人就是这样“不经意”地活着,“人云亦云”地活着。不避讳的话就拿如幻版主说吧,她何曾真的体验过“6~7小时大量读经一年”给自家孩子造成的障碍呢?她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呢?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维护权威言论”,罗列些婆罗门教育法来试图证明“法无病”——她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受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什么就看不到“老实大量读经法”极其明显的理论障碍呢?很简单,有个地方不通,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根柢,这里不通则智慧出不来,法眼张不开,整日只在故纸堆里讨活计,禅宗所谓“拾牙唾”。


我这些言论是要得罪不少人挨不少骂的。没关系,世上只有骂好挨,很多人想别人骂也想不来呢。朋友们,请记住,读经很重要,但不能偏执。当一个普及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变成山寨版的转世灵童培育法时,我不得不出来挨几句骂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2 + 2 读经很重要,但不能偏执。谢谢鸟版,谨记
866yu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12-28 20:3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6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季谦先生对佛家了解不够,作些文字研究倒是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9-12-28 20:55: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9-12-28 20:58: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9-12-28 19:16 发表

还是觉得如果有人每天读十分钟很好,能做到三四小时快乐读经也很好,假如有人能做到八~十小时快乐读经呢——有家长愿意孩子读,有老师能引导孩子好好读快乐读,有孩子愿意读,我们就尊重就好了。我们做不到,未必别人做不到啊。

我们只要去批评那些没有好好引导孩子读经,只是逼迫压迫孩子读经的做法就是了。

...



只要老师引导得当,绝大多数孩子是能做到“十小时快乐读经”的。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你为什么非得要这么做?你要意识到你是在为一个“你内心早已定下来的路线”在寻找合理借口。这如同季谦先生所谓的“戒定慧一次性完成”一样,虚得很。你尚未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这个路线”是怎么定下来的,为什么这么定。这不是“可不可以这么读”的问题,而是“你为什么要这么读”以及“你以为这么读会造成的那个好处到底存不存在”的问题。

我去批评那些“目前不太合格的老师”干嘛?我的目的不是批评——这正是季谦先生屡次误会以为我不过是在“发牢骚”的地方——我将某些负面现象(而非全部)提出来,只是希望大家“意识到”有这样的问题。这个“提醒”是一个缘,大家“意识到”才是“因”,大家意识到之后,自然会引发改变。

不明白这些,所有追随者就只是盲目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无权为孩子划定未来,他们甚至不屑于去真正了解一下孩子的真实内心。他们有人草草做了父母有人草草做了老师,他们草草听了或看了一点点传道资料,草草将孩子一送了之,草草听说孩子在“快乐读经”——要读经的正是这些家伙,要接受教育的正是这些家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12-28 21:05: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3 , Processed in 0.10411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