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candyxiao0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世界,真不好懂(说说女儿班上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12-17 11:57: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12-17 11:58:50 | 只看该作者

从不同的孩子身上学优点

我刚开始看家庭教育之类的书籍时,有时会找不到方向,因为不同书上的观点常常是相左的,可乍一看,又都挺有道理,很难分清谁对谁错。比如说人际交往方面:有的作者主张孩子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而有的作者则认为为了孩子不沾染上“坏孩子”的恶习,主张孩子只和那些他们认为优秀的孩子交往;有的干脆主张别和同龄人来往,只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且有成就的人来往,这样的话孩子就不会有什么坏习惯了……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一时被弄糊涂了,不知道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引导。

  我仔细琢磨,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孩子呢?如果只让孩子和那些现在看起来优秀的人来往,那么孩子的圈子不是很窄吗?不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灌输了一种等级观念吗?

  在天真无邪的孩子眼里,人们之间的相处应该是不分肤色、种族、等级的。因为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本身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优劣是后人对生命的涂鸦。

  但是我也在提醒自己:和那些恶习较多的孩子在一起的确会受不好的影响,毕竟近墨者黑呀。

  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呢?

  直到有一天看到中谷彰宏的一篇文章《学校里老师不教的几件事》,我才找到了方向。文中提到:

  怎样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只要能遇到好老师。所谓遇到好老师,其实就是要以周围所有的人为师,应该每天都能在遇到的人中觉得有一位,“跟着他能学到这些”或是“跟着他能学到不少东西”。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而我们过去则习惯看别人的缺点,所以人际交往才会衍生出那么多的矛盾。

  对啊,我们能够赏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为什么就不能以这种胸怀来赏识我们周围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呢?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相反,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就变成一条虫了。为什么呢?不就是相互间缺乏赏识吗?

  有了这个认识,我对孩子的引导就变得轻松多了,我不再限制他和哪个小朋友交往,但有一条必须做到:要有分辨力,从这些小朋友身上找优点,然后努力去学。

  这一招还真有效,儿子很快从玩伴中找到了他们的优点,如全勇涛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陈昌捷喜欢学习新东西,阿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赖业鹏能做到按时睡觉等等。儿子在找他们优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改了自己不少缺点,如比以往睡得早啦,学会保护自己啦,等等。我发现他在交往能力提高的同时,观察及思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很庆幸自己找到了比较满意的教育孩子与人交往的方法,这也成为我后来的为人处世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12-17 16:58:04 | 只看该作者
没看完,就等不及来回帖.
楼主是个敏于观察,有自己见解,有决断力,也有相当文字功底的人.我猜你是个领导.上学期间是个女文青.

我有一个小问题想请教您,忘您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12-17 16:59:45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3岁,我发现她遇到困难了,只坚持一会,然后就发脾气,放弃.

以您的经验,小孩子都这样吗?我该怎么教导她?让她不要这么容易就放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candyxiao020 + 5 + 5 孩子容易受挫,好像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12-18 10:12:2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你的帖子,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反省自己,看看这些家长里面是不是有自己的影子。有时候当局者迷,权当给为人父母的当镜子,时常照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winterming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9-12-19 17:00:2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不太可能限制孩子的朋友交往,只是要让孩子建立明晰的是非对错观念,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9-12-19 17:1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ndyxiao020 于 2009-12-14 11:29 发表
女儿班上有代表性的孩子,故事写得差不多了。我的目的,大家都总结出来了,我想说的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可能超出很多父母的想像。即使在高学历父母扎堆的环境里,教育也依然是这些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 ...


楼主辛苦了,写了许多校园的典型,也让我们家长作为镜子照照自己,省视自己。

楼主的总结也很精彩!的确,一个班级的每个孩子为什么不一样?都是长期家庭教育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12-21 11:07:31 | 只看该作者
说起一个班的故事,还真不少。孩子的世界折射出大人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12-21 12:30:05 | 只看该作者
很羡慕楼主和孩子身处的环境,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孩子的同学们。

俺儿子住校,去接他时班上也剩不下几个孩子了,别说不知他交往的孩子的个性,连面儿也没见过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9-12-21 21: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3 85huangl 的帖子

讲得很好,好好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9 , Processed in 0.11064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