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racylin2002h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班媽媽和二個兒子的讀經記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3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4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心性先生說孩子兩歲半「认字1000多字,特别喜欢看书。」
這麼小的孩子喜歡看書,是很可喜的,
但想請 心性 先生注意一下,如果小孩愛看書,到某個程度,就要限制一下。不要因為太多的閱讀,以至於妨礙了讀經的進程。
大概的原則是這樣:
上策:全時段讀經。
中策:三分之二時段讀經。
下策:一半時段讀經
過儈以下,難以成才。
如有人問:閱讀也相當重要啊,全時段都讀經,一個人沒有廣博的知識,只讀經夠嗎?則答:這種說法,都不通人性,也不了解語意,只用一種「不很高明」的邏輯看人看事。說全時段讀經的意思,是做為老師與家長的,一心只教讀經,不必特意安排孩子閱讀的時間,只要孩子「是活的」(注意,孩子是活的,大部份討論教育的人都把孩子當死的,當電腦),則他平日每天自有幾分鐘時間會搶著閱讀。而因為他的閱讀能力很強,所以他的「日常知識」不會少於一般學校裏的孩子。而且到了相當年紀了,把應精讀的書都背誦了,開放去閱讀,則一日千里萬里,其知識量之增長速度及構作系統以及批判的能力,是從小注重閱讀的人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人間之教育,教出「能力」最為重要,從那麼小,讀那麼多的「兒童書」,是浪費的。
眼界高者,言論自高,此意只宜與上智人說,一般人,都以為能閱讀就了不起了,現在台灣教育部正大力推動閱讀教學呢!

任何教材都有功效,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搭配.唯讀經則愈多愈佳

日期:  2003/03/13   發言人:  芝芝   
主題:   不要隨便啟發孩子的聰明?
日期:  2003/04/13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不要隨便啟發孩子的聰明?   
內文:
   如我所說的任何內容令人產生困惑,或者產生任何不良影響,都是我要負責的.    所以我一向很謹慎.同時,也請大家有任何疑問,隨時一定要提出,可以助我改進.
Lin 的回應,說得很好,我是這個意思.
其實,我也提倡閱讀,看繪本聽故事等亦屬閱讀範圍.我當然不會反對,我只是提醒人要關心"本末輕重"問題,不要捨本而逐末即可,亦即不要一天到晚只是浮淺的教育,而忘了深度的教育.
另外,要注意的是,只要深度的學下去了,那些浮淺的就更好教了,甚至不用教也會了.可以省下許多教育的工作,又及早讓心靈深化,是人生幸福的最大保障,而己經淺化了的心靈,除了"有趣的刺激的"以外,他都不想學,那就很糟了,己經很難再讓它深下去了.
總之,任何教材都有功效,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搭配.唯讀經則愈多愈佳.
謝謝您的問題.只要對孩子沒壞處的東西都可教,請放心吧.
王財貴敬上.   


2、請問幫家中三歲幼兒訂閱巧連智月刊,對孩子有益或有損害嗎  

日期:  2003/09/09   發言人:  淑芬   
日期:  2003/09/09   發言人:  王財貴   

生命的潛能是無可限量的,而其發展也是神妙不可測度的,所以,教育的內容應是多元的,教育的手法也應是多樣的,不必太執著,更不可以偏概全.
讀經,只是吾人經過各方面考量,比對,實驗,至目前為止所認定的較為簡便,較為深刻,而較有涵蓋性的教學方式,並不是說其他教育一概無效,也不是說其他教學皆不可以做.
這裏只是一個本末輕重的問題.我最喜歡大學中裏的一句話:”物有本末,事有終紿,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有關教育之”道”,亦應作如是觀.
我演講的意思只是說,如能以讀經教育為主,則文化教養之本,乃至學習智能之本,皆己建立,則其人格較能正常,而且時下學校中的其他科目的學習,也變得容易而輕鬆.
至於其他學習,只要不是惡質的,都可以教,可以學.不過要注意的是,不必花費太多精力時間在上面,否則,費力多而收功少,豈不可惜?
人皆有動物性,皆有惰性,好逸而惡勞,所以兒童喜看圖畫,喜聽故事,而不好讀經,這是人之常情,也不必驚訝,要得到一個一開始就自動喜歡讀經的孩子,其機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要不然就是要從胎兒或嬰兒教起.
您的孩子能長時間安靜聽故事,已經屬於好學的孩子了.
但若想讓他更上層樓,於今之計,可以漸漸轉變您的教育模式,亦即隨時以鼓勵的態度,不知不覺中,慢慢增加其讀經的份量.這必須家長有較強的信心和耐心才行.至於多久可以轉過來,一個信心愈夠的家長,其使轉的能力愈大愈快,不能一概而論.
當然,較簡便的方法是,請老師教,或加入讀經團體,大部份的孩子,一天之內就可轉過來.
祝您成功.   


3、給讀經孩子的建議閱讀書單

日期:  2003/10/29   發言人:  vivi   
日期:  2003/11/04   發言人:  王財貴   

凡閱讀,是隨意看的,古人稱為”瀏覽”。只要不是壞書,都可以有所得,古人謂之”開卷有益”。尤其是這麼小的孩子,其潛力無窮,什麼書都可以,文言白話,天文地理,不拘。他喜歡就好。尤其是文言,他只要不排斥,盡量隨他,有翻譯沒翻譯都沒關係,沒人教也沒關係,看懂不懂都沒關係,讓他當遊戲玩。--不要嚇他,不要打草驚蛇,我預測他很快就會上手
  有些小學,尤其是中學,常為學生開書單,那是對讀書太少的孩子開的,意思是:你不常讀書,至少你給我讀讀這些”好書”。
  您的孩子如此早學,又如此好學,不必書單,一兩年下來,什麼書都讀完了,到時她也自己會選書了。
  博覽群書,才真正有”多元智慧”的開展,九年一貫的”多元”是假的,沒用的空殼。
  恭喜您有這樣的孩子。不過,還是以讀經為重,如果因為喜歡閱讀而佔用了讀經,叫做”因小失大”,叫做”買櫝還珠”,切”忌”!切”記”!   

4、小孩太愛看書怎麼辦?  

日期:  2004/05/05   發言人:  may   
日期:  2004/05/06   發言人:  王財貴   

小孩太愛看書?快別大聲這樣說,您如太大聲,會把曾志朗先生氣炸,也會把許多號稱關懷社會讀書風氣的人嚇一跳。--曾志朗當年做教育部長,費大勁推動小學閱讀教育;許多在位者也曾盡心要推動所謂書香社會終身學習,結果成效都不彰。也就是說:國人還是不喜歡看書。據統計,日本國民一年平均看七十本書,台灣國民一年看零點七本書--剛好相差一百倍。您怎可大聲說您大班的孩子就太愛看書呢!(以上只是開開我們國家長官們的玩笑,請勿介意!)
其實,讀書習慣要從小養成,如從小養成,則終身好學不倦。而小孩子本來就是喜歡看書的,只是因為老師和家長帶領得不得法,白白把他帶壞了。讀經,即是最好的帶法。任何一個讀經的孩子都喜歡看書。
愛看書本來是好事,但現在,如為了太愛看書而佔了讀經的時間,叫做反客為主,叫做買櫝還珠,叫做因小失大,真是可惜了。所以真正的教育,應以讀經為重,至少佔三分之二,最好佔五分之四。剩下的時間精神才閱讀--因為讀經的教育價值是較高的,而且讀經的年齡是有限制的,而閱讀,是太簡單的事了,而且長大之後再讀不遲。所以家長老師必需注意調配,規定他要讀到什麼時刻或背完多少段落才給他閱讀,--讀書變成一種獎賞。--許多學教育的人硬是不相信天下會有這種事。
別人家的家長煩惱孩子不讀書,讀經家的家長煩惱孩子太喜歡讀書。如果一定要選一樣,您選那一樣?
又,如讀書太多,要提醒他每隔一段時間要休息一下,不要看壞了眼睛。(幼稚園小朋友約每隔半小時休息一下,小學以上每隔一小時。)


5、如何安排閱讀與讀經時間?  

日期:  2004/09/01   發言人:  chice     
日期:  2004/09/02   發言人:  王財貴   

依照大家的經驗,
閱讀是讀經孩子的最大興趣,
乃至一發不可收拾,直至手不釋卷廢寢忘食,而妨了讀經。
許多家長為此嚴禁其讀太多書。
當然,如果一個沒讀經的孩子,能喜歡閱讀,那是天大的喜事,
但讀經的孩子,則以讀經為重,閱讀就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奉勸您的孩子只讀經下去,經典先多背了再說,愈多愈好,
閱讀可以緩些沒關係,
因為愈長大愈不能讀經,
而愈長大愈能閱讀呀。
請您勿憂。

至於您夫妻倆不好讀書,乃是因小時未讀經所致,
如您們從小也背了幾本經典,您們還像現在這樣嗎?
切勿以自己的不幸又誤了您的孩子呀!

讀經的功課,一面前進,一面複習。
其數量進度,盡力就好,讀多少算多少,
以個人能力為主,不可以預設期程,不可以趕工。
則無所謂來得及來不及,無所謂有時間沒時間。
福氣大者自然讀得多,
福氣小者就只好讀得少了。


6、精讀與略讀

日期:  2005/03/25   發言人:  凯瑞   
主題:   请教王财贵老师!   
日期:  2005/03/26   發言人:  王財貴   

古人將所讀書分為精讀與略讀兩類.
依我之見,讀經,是屬精讀類,精讀的書,價值無限,故不厭百回千回,且溫故可以知新,永遠取用不盡.精讀的書,因為不是一時可以完全了解,所以初讀時不了解沒關係,如練內功,讀一遍功力增強一分,時機到了,自然悟入.
略讀之書.只有一時一面之價值,讀它至多兩三次,即可丟棄,乃至不須要看,看了白費生命.略讀之書,只能增進小知識小能力,老師不必費心教,學生不須費心學.也就是讓他自己讀,自己吸收就好了.現在的白話文大概都是屬於這種書.既是小知小識,而且自己讀,所以以大略能看得懂可以吸收為原則,若不能看懂,至少也須自己有興趣才行.冰心這種文學家的作品,恐怕一個六歲小孩看不懂,但如他也願意讀,也未嘗不可.還好,冰心的作品大部份是乾淨的,如果是其他情呀愛呀的詩文,便不適合,若是揭發世界醜陋的小說,也不適合.
孩子的心地光明,要多選溫馨單純的書,從童話故事看起是可以的,那些文章都是正面光明的.看書多了,年齡也增長了,他自然會愈讀愈深的,似乎不必從很〔大人〕的作品讀起.
以上意見供您參考,但還是要以讀經為重,經讀多了,將來冰心一類的作品,不讀也罷,最多隨便看一看就好.我們希望將來出許多比冰心更好的作家.   


7、請問有關於"一日一書"運動   

日期:  2005/07/11   發言人:  陳小姐   
日期:  2005/07/11   發言人:  王財貴   

謝謝丁丁的轉貼和魚媽媽的回應,
是的,在文章中曾提到一百頁的話,不過,若照丁丁的了解和實踐,這不是重要的一定的主張,而只是一個約略的說法,做個參考而已。閱讀的量,本是以「字數」為計的,而書那麼多,字體大小及排版方式,或有無圖畫,雖然同樣頁數,但其字數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只是概略提一下,不必拘泥。
有時,我是這樣說的:「以兒童的學校年級課本為標準,字數大略等同的算一本。」這樣或許比較具體些。這樣,便很容易達到「一天三本,一年一千本」的額度。
又,如果兒童從幼稚園小班起,一天能有半小時讀經,則到大班畢業,應可認得一千至兩千字,則不必靠注音符號,已可自由閱讀兒童讀物了。能自己閱讀了,再學注音符號,則如「桌上拈柑」易如反掌了。
您的孩子是否在幼稚園階段沒讀經?
但,小一還早,還來得及,
第一,字認得不多,沒關係,看懂也好,看不懂也好,隨便看就好。
第二,說給他聽也可以。但開卷有益,一面一起看書一面說更好。因為也增加識字的機會。
第三,立即開始讀經,最好是全天候長時段的讀經。您將慢慢發現,在這麼黃金的學習歲月中,閱讀不是最重要的,讀經才是最重要的。閱讀放慢一點沒關係,現在沒閱讀,只要程度好,將來一下子就趕上了。但一時不讀經,則將是永遠沒法彌補的遺憾呀!


8、想请教王财贵老师!

日期:  2006/03/28   發言人:  樱子     
日期:  2006/04/13   發言人:  王財貴   

有關此類問題,不是真問題,是自己空想出來的問題。(整個當前的教育理論和實施,大體都只是一些空想和空轉。)
一來閱讀本來就不是重要的,不必費勁思考它,隨便讀讀就可以了。二來生命自有其調理,自有其長進,也不必如此費心想東想西,想了也沒大用。想太多了,反而阻三礙四。如果有人說他有一種最恰當的辦法,都只是唬人的。尤其是讀一本就要懂一本,甚至讀一句要懂一句的方法,那真是害人不淺呀。
閱讀,只有兩個重點:一來有能力讀,二來多讀。
小孩的閱讀,就讓他隨意看看去吧!最重要的是多讀經,以培養大能力,讀經不多,智慧不發,看了再多的書也無大用。
有關這些意思,曾經在各種地方多次提過了,請多看基本理論以及前此之網頁內容,自能明白。


9、"通俗儿歌"和故事为什么不用教

[討論]关于"通俗儿歌"和故事的学习

〔不用教〕的〔不用〕二字,不是禁止的意思,有幾層涵意:

首先,因為太簡單容易,故〔不必費心教〕,他自己就會。如兒歌,孩子一聽就有興趣,聽一兩次就會,何必教?故事書(甚至所有白話文的書),一個會講話,又識字的孩子,隨其年齡與智力,自己就能看能懂,讀經的孩子,又超愛看書,有時連禁止都禁不了,何必費心再教?人往往因為簡單,故有興趣,讀經,對比起讀故事書,難多了,所以讀經的孩子會喜歡看書,但如給他看太多,他的心靈可能就會貪於簡易而怠惰了。俗語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也。有一些孩子讀了半年一年經,開始喜歡看書,顯得聰明了,家長高興了,於是放棄讀經,反過來說:孩子讀經不懂,沒興趣,看書看得懂,有興趣,比較合乎兒童心理。真是吃水果忘了拜樹頭,狗咬呂洞賓呀。
其次,因為如果學習的內容意義太少,教了學了對人生也沒什麼用,或許反而有害,故〔儘量不要教〕:尤其是兒歌,有的實在不僅無道理,還無美感。(無道理,或許還有相當的想像空間,無美感,那就障礙心智了。)又如故事,其實不必看太多,因為如要培養閱讀能力,讀經的培養效果最好;如要增加他的人生常識,那些常識實無甚大意義。偶爾消遣可以,不要花太多時間,要記得時間即生命,浪費時間,即是浪費生命。讀經累了,吃吃點心是可以的,不必急著讀故事書。即使要讀比較正經的歷史性的書,等經典讀多了,直接讀史記資治通鑑,豈不把以前讀幾年的歷史書都涵蓋了?
第三,如有較具美感或有啟發性的兒歌童謠,也是可以介紹大家唸唸唱唱的,我正想找些來編一冊呢。又如有關理解的,尤其是科學自然的,無所謂文學之美,無所謂義理之深,是可以讓他自己多看,以開聰明增知識的。至於有關人文智慧方面的啟發,一則以讀經為要,二則可以讓他看些偉人傳記,讓他及早省悟:有價值的人生不是玩出來的,不是騙出來的,而是從誠懇中來,從奮鬥中來。遼寧省有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以前是老師,後來成校長,現在是盤錦市教育局長,是教育界名人偉人),要中學生每人隨時要有一本偉人傳記在書包裏,其意甚善甚深。馬來西亞教育家鍾積成先生說看課外書,也要看好的讀物,叫做〔經典閱讀〕是也。
總之,這些東西,只是引導他,讓他自己讀,而不必〔教〕,所以叫做不用〔教〕。


10、我老早就勸家長知道一件事

下面引用由哲萱在 2008/10/18 11:05pm 發表的內容:
最近看和听季谦先生的东西太多,看其他的东西太少............


我老早就勸家長知道一件事:
讓孩子看繪本漫畫,和看電視比起來,孩子喜歡電視。
讓孩子看書,和看繪本或漫畫比起來,孩子喜歡繪本漫畫。
讓孩子看書,和讀經比起來,孩子喜歡看書。

所以:應該教孩子,盡量:
多讀經,少閱讀。

因為人都比較喜歡淺俗簡單。

因此,奉勸哲萱及我朋友們,應該:盡量:
少聽季謙的什麼無聊東西,多看其他的東西為妙也。


11、沒有真正把文化的深度紮進去,只有博,沒有高的閱讀成效

文章主題: [轉貼]卡住的閱讀 台灣十年為何不如香港四年?           王媽媽   



站的高度不同,對事情的看法就不同。

站在讀經的理念和讀經家長及老師實踐的高度說:閱讀是容易的,是不關緊要的,甚至要限制的。也就是「即使像香港的第二名,甚至是第一名,也沒有什麼可貴。」因為「尚有更可貴者在。」但,這種話向誰說去呢!

文中說:「過去七年,教育部編列七億多元推動三千三百多所中小學閱讀。學術界紛紛張大眼睛問,閱讀推了十年,怎麼推出這樣的成績?」

如果只求一般所說的閱讀成效--那種並沒有真正把文化的深度紮進去,只有博,沒有高的閱讀成效,不必七億,只要給我七千萬來推廣讀經,甚至只要教育部頭腦轉一下,推動學校每天一個小時的讀經,則不用花一毛錢,也不必七年,只要三年,台灣學生閱讀的質和量要超越香港程度,是順理成章的事。

但這種話又誰相信呢?

讀經的朋友們,自己先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吧!

2008/09/12 05:45pm 


12、知閱讀之為末,方真能得閱讀之益

文章主題: [轉貼]國際閱讀評比調查:台灣大幅落後香港,排名22名        b4387   

凡事有本有末,末中固尚有末,而末中之本外,尚有本中之本,是謂大本。
末中末者,體制語文之功課是也,末中之本者,閱讀是也。
以閱讀為本者,須知尚有其本,識得本中之本,則閱讀亦屬末節也。
知閱讀之為末,方真能得閱讀之益。蓋大本之未得,縱盡情閱讀矣,終未能大成也。
奈世人皆務其末者,可惜!
  
2007/12/11 04:38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36:4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發燒怎么办

日期: 2004/09/23 發言人: 感恩
主題: 發燒
日期: 2004/09/23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發燒
內文:
首先,務必要套用〔現代化〕的勸說:請去看醫生(中醫或西醫),以免耽誤。
不過,醫生也說退燒的藥最好不要常吃。
如果要尋看天然方法,許多人倒會有一些經驗,但也只供參考而已。因為情況不一,很難用同一手法普遍見效。須自小心。
唯一可放心的是,天然法較無副作用。不過,要隨時觀察,如無效,則應改行他道,這種事不可迷信拖延。
我也願介紹自己的經驗,以供參考:因人之介紹,長時以來,我家對感冒發燒用的方法是:全身抺椰子油。大概半小時就乾了,再抺。往往一次見效,兩三次全退。後來,又有人介紹喝鈣離子水,兩相共用,則感冒亦很快康復。我家孩子已經十幾年沒因感冒發燒而打針吃藥了。
但,最好還是平日保持身體健康為要。人類的身體其實本是健康的,或者可以說是很容易保持健康的。注意一些基本原則即可。
如果體質天生就不好,或已經不好了,用些藥理加強調養,乃不失為可取的方法。
我對醫界所知有限,我較熟悉知道對保養調護這方面很講究的,有一位莊醫師,如要調養,或有何病理問題,可與之連絡請教,相信他樂於協助。電話:02-28413481,(他就是〔讀經少年〕莊鴻宇的父親。)


4 孩子很太愛看書,影響視力,怎么办

日期: 2008/10/13 發言人: 小成爸
主題: 孩子很太愛看書,影響視力,屢勸無效,請大家幫我想想法子
日期: 2008/10/15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孩子很太愛看書,影響視力,屢勸無效,請大家幫我想想法子
內文:
一,恭喜您的孩子這麼喜歡閱讀,這是許多家長求之不得的事。

二,求學,本是人類的天性,喜好閱讀是很自然的事。當今我們教育部力推閱讀教育,為了閱讀教育輸給香港,還覺得沒面子。請把這情形告訴我們教育部。

三,凡事過猶不及,沈迷於閱讀最麻煩的事是看壞眼睛。但,孩子之所以沈迷於閱讀,極有可能是家長不聽我的呼籲而造成的。我的呼籲是:多讀經,少看書!不到十三歲,沒把十幾本經典都背熟,不鼓勵看書。

四,從長遠的人生歷程來看,人間有許多書是不必讀的,尤其是「兒童書」,營養是極少的,況且所謂兒童文學的書,多是大人假裝兒童心態口氣而寫,如果從「文如其人」的標準細細想來,是否適合兒童,還真是可疑。故兒童書實不必看太多,即使名著改編的兒童書,也不必提早看,到了時候才看原著,不是一舉兩便麼?

五,如今既已養成閱讀極大的興緻了,若要改善,可以用讀經交換之。亦即:讀多少經,讓他看多少書。

六,當然,最好是讓他上全天的讀經班,因為全部的同學全天都努力在讀經,他不會想要例外,經典的字大,又讀熟時,幾乎不用到眼睛,對視力的傷害比較少。而如果讓他在普通學校,第一,他的功課老早會了,上學等於浪費。第二,他在學校會盡量用所有可能的時間去閱讀,家庭還是禁不了。

日期: 2008/10/16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孩子很太愛看書,影響視力,屢勸無效,請大家幫我想想法子
內文:
又,我曾呼籲要做「眼球氣功」,
市面或民間流傳教材很多,如沒有教本,自己可以先做。其實,也沒他巧,主要就是引導眼球運動,以下是最基礎而有效的:
第一,看遠看近:選遠處一定點,近處一定點,自然地來回看。然後遠近各盯住數秒鐘。要盡量用力看清楚。
第二,眼球轉動:將眼球看上看下,看左看右。然後順時針加上逆時針繞圈。張眼或閉眼都要做,如張眼時,要用力將外面景物一個個看清楚。
第三,搓手摀眼:最後將手心搓熱,愈熱愈好,然後摀眼休息,做數次。

日期: 2008/10/24 發言人: 李太太
主題: 沒事多喝桂圓水哦!
內文:
這是一有經親身體驗而成功過的藥方。
藥方:龍眼肉+龍眼核(即帶核的龍眼)、枸杞煮法:
以上三味適量,加水煮成茶,龍眼核不必打碎。
服法:就當一般茶來喝就好,每天喝,至少連喝兩個月。(沒效可放棄不再喝, 有效而還不滿意,則應續喝。)
療效:一切跟眼睛的水晶體不正常有關的眼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等等。
重點:一定要用龍眼核,只用龍眼肉,則效果折半。
建議:請飯後喝,效果最佳。
(因為病在頭部,而飯後喝會使藥性發揮在頭部較多,也就是此方的目的。)

日期: 2008/11/06 發言人: 赵升君
主題: Re:孩子很太愛看書,影響視力,屢勸無效,請大家幫我想想法子
內文:
实际上,生活在太平盛世,人安逸享受皆是耗散,几乎热性体质是不多的,当然不可能一方包治百病。如果吃桂圆流鼻血那是不要吃的,但如果吃了胃痛和肩膀痛那就不是热性体质,而是胃寒胃弱不消化所知,有热也是虚热,因为龙眼虽是热性,但它味甜滋腻,阳气旺(热性体制)的人吃下去变成营血,所以会流鼻血。寒性体制的人吃下去只会妨碍消化。会胃痛。枣和枸杞也属于滋腻之品,如果过量都影响消化。
但如果泡水喝,量又不大,其滋腻所造成的影响消化会减少很多。
实际上,现在孩子近视,牙齿不好都是因为伤了肝肾。
中医上,没有一方可以包治百病,但有一方可以治一类病,尤其虚劳内伤少阴之病,所用的方子也就不多了。也就是越伤到根本,变症越复杂,但治法越单纯。

所以,这个方子大可一试,有益应该是多的,弊几乎是很少,至少比孩子吃零食雪糕,喝牛奶等伤害小的多。
一定要注意:是泡服,中药上,泡服目的就是取其轻清之质,避免滋腻厚重之味对脾胃的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junning7475 + 2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46:07 | 只看该作者
谈讀經是否萬能兼谈背完五萬字以上英文經典之后须下何种工夫

文章主題: 写在自学班三年后的感想
趙升君



記得前月本網有一主題,爭論「讀經是否萬能」,已經有不少朋友明白:

「萬能」一觀念,若直接地看,死煞地看,讀經中當然不「包含」其他科目的學習,尤其是數理英語體育等,所以讀經不可以說是萬能的。

但若間接而圓融地看,則因為讀經提升了學習的智能,便可以輕便地學習其他所有的科目,可以說讀經「含蘊」了所有科目,則讀經是萬能的。

理未易明,事有多方,未可一概而論也。

說到英文能力之展現,其實,兒童如果沒有學其他英語英文,縱使背完了莎士比亞的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眼前現實上的英語英文的表現能力還是等於零。

不過,他具有自我開發或被開發的極大潛能,那是費盡家財耗盡青春學了十幾年體制英語英文的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一種「真實大能量」。

雖是如此,吾人也未嘗說只此便足,日後還有一些工作要做的,只是這些工作做起來得心應手喜悅日生就是了。

背完五萬字以上(最好十萬字以上)英文經典的人,要開始做如下工夫:
第一,要默寫。
第二,要察字典,每一個字都要自己調其其發音,明其意思。
第三,要從簡易的「英語英文」課本或故事書看起,逐漸看到英文名著原文。

以上三項,可同時做,但最好儘量自我學習,這是愈做愈高興的事,真個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老師只是備問,不要老是想要講解。讓學生自己學習是讓他愉悅於學習的最重要手段,請天下老師今後不要再那麼「認真殘害」我們的孩子了!

吾人推廣「英文讀經」七八年來,我知道有一個成功的例子,是呂麗委教出來的學生。那孩子小一開始中文讀經,小二開始英文讀經,背了英文導讀四冊(約合英文名著選一冊)和一百五十四首莎詩,以及一本莎劇--仲夏夜之夢。然後默寫了全本莎詩,有機會隨意看些時下的兒童英文書和學生英文報,小四即開始正式閱讀世界名著,如雙城記、鐘樓怪人等,一天看四十頁。小六時,老師要他把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試翻成中文,初一時,老師要他把論語試翻成英文。一個初中還沒畢業的中國孩子,他的英文程度已經可以到牛津大學的研究所上課了。

我們國家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精力做英文教育?家長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在小孩的英文學習?學生們為什麼要把絕妙的青春耗在英文的等級考試上?

縱使通過高級英文檢定了,請問你的英文程度在那裏?在和外國人談天氣,談生意?還是只能反頭回來,對著自己的中國同胞「驕其妻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47:58 | 只看该作者

2、有大信心,就能等待,以愉快的心情一面讀,一面等待

2、有大信心,就能等待,以愉快的心情一面讀,一面等待

日期: 2003/09/02 發言人: eva
主題: 讀經感想
日期: 2003/09/04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讀經感想
內文:
首先,敬佩您是個好母親.您的孩子是有福氣的.
人生之問題本即複雜,不能一概而論.小孩有個別差異,也不要用別人來相比.(如果相比,是為了鼓勵,還可以,如果相比,是用來責備孩子,並且用來擾亂自己的心情,減損自己的信心,那不僅失去了教育效果,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麻煩.)
不過人生的問題,也非常簡單,譬如您已經開始教孩子讀經,已經把握到教育的要點,那就對了.一定有效果的,不要懷疑.一定要堅持,不管任何困難,都不要停下.這就對了.
至於效果,有時現在看到感受到,有時現在還看不到感受不到.不要太著急,不要生氣.著急生氣會害事的.
有大信心,就能等待,以愉快的心情一面讀,一面等待,大家就愉快了.愉快才能自動.
信心不夠,常會懷疑,雖然也讀經,帶著勉強,是愉快不起來的.尤其一遇到挫折,就會放棄.
照您所說,每天至少教讀一小時,一個中等以上資質的孩子,讀一年,應是不錯了,而您只說"在語文能力有些進步".或許您是個理想很高自我要求較嚴格的人,很多事您都看不順眼,這樣人生會比較辛苦,做您子女也比較難,比較會逃避.是否可以建議您多些祥和,多些"滿足感",多些鼓舞.
尤其有關小孩品德及個性的改善,是比較困難的,至少不像語文那樣明顯,因為它關係到的層面比較多(所謂言教,還有身教,讀經只是一種言教罷了---關於身教言教之義,此處不及細說).所以讀經對德性的提昇效能是一定有的,但大到多少,並且是否一時可以看出,倒不一定.
總之,要有信心,並且要堅持下去,最好是轉為愉快的堅持,就不會覺得累了.---,是一種感覺,不是嗎?
不過,如果情勢一時扭轉不過來,縱使不愉快,縱使覺得很累,也要堅持.試想,天下有多少父母,他的孩子不喜歡數學,還不是堅持要他學數學?堅持讀經,總比堅持數學來得簡單,來得重要吧!讀經之業,一放手,一輩子就沒有了.
祝福您的孩子,身在福中能知福,能早日體貼父母教養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09-10-28 18:4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0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如此多的好文章,需要慢慢消化,只是一天四个小时,还差一个小时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9: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到香港

結束了台灣之行回到了香港..很高與見到王財貴教授以及他鼓勵我兒子多多讀經..我兒子很高與.
另外,在台灣兒子也是照常每天早上讀經..很高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09-10-28 21: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6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乐乐早上只是听,还没有读的习惯,要抓紧时间养成,另外谢谢你的帖子,有好多东西要用心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42:42 | 只看该作者
【摘自王财贵老师在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上发贴】
我对世事的看法是:「简易可行」为尚。

尤其是属于生命的教育之事。
此「简易可行」四字,初听虽似通俗无华,老生常谈。但不可小觑,它们是出自「易经系辞大传」哦!

其文云:「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两架
CD机,一架放美乐,一架放经典。两片CD,各从早播到晚,从晚播到早。(只是有时休息一下,以免机器容易坏。)同一片CD可以播一个星期。如一片CD转一遍一个小时。则二十四小时转二十四遍,七天转一百六十八遍。一星期才换一次片,不必随时找片。

如每个房间都接上音箱,则不管他走到那个房间,七天就真的听了一百六十八遍,如不能每个房间都接音箱,只放在客厅,或提到房间。听到也好,没听到也好,至少听到了一半,八十四遍,也了不起。


其实,只要家里有那经典的声音,那声音已在您的家中起作用了,不必要太认真计较到底听到没有。你安知道你没听到,孩子也没听到?你又安知道人只以耳朵在听吗?

庄子不是曾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么?孩子愈小,其「气」愈通,您知道么!
孩子,不管是胎儿还是婴儿,同一段内容以耳,以心,以气,听了八十几一百多遍,大概就印象深刻,融入生命,种根于潜意识之中,虽是后天养成,可比宿慧,功同本得。何其「易知」?何其「易行」?何其「有亲」?何其「有功」?何其「可大」?何其「可久」?

如此教育,谓之大方;如此教育,谓之大计;如此教育,谓之高瞻;如此教育,谓之远瞩。
又何必微调?何必测试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45:21 | 只看该作者
把王教授的文章再讀了一次.有更深的體會...真的十分謝謝王教授的用心良苦..真的如王教授所說..在他推廣兒童之前,他己把所有的問題有了解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是啊,夫子就是夫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22:53:32 | 只看该作者
  • 今天去圖書館借了Oxford Reading Tree
  • Stage 1 The Big Box
  • Stage 3
At the Seaside
On the sand
The rope swing
Nobody wanted to play
Kipper's idea
By the stream
  • Stage 4
Adam goes shopping
The dragon dance
Look smart
An important case
  • Read at home
At school

晚上和他讀了The rope sw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53 , Processed in 0.107607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