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racylin2002h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班媽媽和二個兒子的讀經記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09-10-28 11: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9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好一个功到自然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1:14:24 | 只看该作者
王財貴教授在上星期有提到關於小朋友讀英文的事,他說專家說小朋友可以記得7個音節..但英文讀經很多是超過7個音節的.
但王財貴教授說,小朋友可能表達不出來但不代表他没有記得,我們要多多給小朋友听,
他們英文讀經方法是小朋友,cd..大約是4-5為一斷,
一次大約是讀1/2 文章.
有一位小朋友,大約是6歲上台接受挑戰,英文的發音是十分好的,看來小朋友跟cd讀是有效的.
之後和一些媽媽分享,有很多的媽媽是讓小朋友在家自學的,但在香港是不可能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2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09-10-28 11:4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2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跟cd讀..大約是4-5為一斷???是说4-5个单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1:5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3 紫霞湖 的帖子

是的,但有的比較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18:58 | 只看该作者
讀經教育有幾個原則:
一,長時讀經:一天超過四個小時
二,大量讀經:五年之內至少三十万字
三,老實讀經:從論語讀起,隻是讀,不解釋,不遊戲
四,快樂讀經:以上三點做到了,就會明白第四點是什么意思
用我的說法是:
讀經教育實施要領有四:
一,及早讀經,愈早愈好。從胎教做起,為原則性的最早。自未出生至百歲人,從知道的那一刻讀起,是為各個人的最早。
二,老實讀經,愈老實愈好。讀真正的經,如從論語讀起,是教材上的老實。只管呆呆地讀,不解釋,沒花俏,是教法上的老實。
三,大量讀經,愈大量愈好。用盡可能多的時間,讀盡可能多的經文,反覆盡可能多的遍數。
四,快樂讀經:以上三點做到了,快樂之情,自然源源而來。
讀經之所以神奇,只不過是在其「合情合理」而已

玉鉉讀經教學隨筆(9504月)
先請問玉玹,到底貴班總共幾個人受獎?佔所有受獎人數之比率多少?

這次在大陸巡迴演講的行程,是由北京四海兒童經典導讀推廣中心安排的,其主任馮哲先生帶一位攝影專員全程陪同,全程錄像。他發現凡是深知讀經之理,並力行讀經教學後,即可輕易將所有教育問題解決。一般人本來認為難為的,容易了,本來認為不可能的,可能了。因為本來認為對的,錯了,本來認為不對的,對了。因此,馮哲不禁讚嘆說:「讀經真是神奇」。

其實,讀經之所以神奇,原無甚奧妙,只不過是在其「合情合理」而已。而當前教育所以問題層出不窮,皆在其違逆人性,悖離自然。只要導邪歸正,天下即無事矣,而父母安心矣,老師輕鬆矣,學生樂學矣,人才輩出矣。

孔子讚大舜云:「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老子云:「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心經曰:「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按:「咒」者。「總持」義,即是以少量語言,乃至以一句一字或一音聲,將世界大理大要拈出,以總持之,初不必把它看作是神祕不可解而畏憚排斥之也。當然,若真如此者,而亦甚神祕有力而可敬畏也。蓋常即非常,非常本常也,在人之識取之耳。)

「先難後易,先易後難」之諺,應有分說:

一,對於記憶,其教材深度應先難後易,因為若不求理解,則無所謂難易。而所謂難者,是有深度者,可開發者。記下來了,可資一生受用。愈成長愈理解,所謂「先難後易,易」。如果能記的時候,只記些簡易的東西,則一時雖似容易學,到後來一無用處,要學難的,已經來不及了,所謂「先易後難,難。」

二,對於理解,則必「先易後難」,此乃人類之命運。(若上帝,則一眼看盡,一時澈底理解,無所謂難易)而理解是步步深入永無止境的,當然愈來愈難。但此種難易,不能與記憶的難易相提並論,即:不能說:理解也要先從難的來,讓它「先難後易」。

吾師掌牧民先生曾教我曰:古人教人作詩為文,有句云:
詩從放屁起,文自胡扯來.
意思是要敎初學的人這麼難的東西 --
有關理解力組織力創造力等的學習,都是要從簡到繁,
而且要等他成長到相當年齡,有相當自制力相當學問相當人生歷練才可以.
更進一步說,這種有關語文的造句作文等,不教也沒關係,杜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俗話又云: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前者是講學問,後者是講經歷,知合此兩者,可入語文之教學三昧矣.
總之,一句話,理解的,組織的,構造的,創作的,慢慢來,能有多少表現算多少,
就是:
不要急,急也沒有用!
此理,可通於所有其他技術的學習,
如美術,
畫畫本來起於塗鴨,
塗他心裏上和技術上的鴨,
因為他心裏還沒有多少東西,
縱使有什麼東西,
其觀察力,組織力,表現力,往往不夠,
這時,就給他從塗鴨開始,
只有贊賞,沒有責備,
畫成什麼算什麼,
這樣才會愉快地學習,
到了有能力的時候,誰不想好好表現呢?
您的孩子大概從小被老師要求怕了,
尤其是一開始就責備他:為什麼畫得不像?為什麼不夠豐富?為什麼沒創意?....等等.
又,孩子的怕,
有時不是老師造成的,
乃是家長期望過高所致,
不知您自己是否是劊子手,
現在,他已經畫不出來了,
他也很苦惱呀,
您更不可以強迫他.
心裏要坦蕩些:
畫不出來就畫不出來,
有什麼關係?
家長常常太緊張了,
您如緊張,
就白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了.
不要緊,
從今起,找一個真正會教的老師慢慢調整他,
調整的方法不是要他一定要會什麼,
反而是不要他一定要會什麼.
--讓他自由一些.
對孩子,
唯一能要求且必須要求的,
就是:讀經與做人,
因為這是他能做到的,
也是人人能做到的,
尤其是讀經,
只是聽與唸,
有誰不能?
但不可以強求背誦,
(因為人人能力有差異,)
不管是誰,
聽多唸多了,就自然會背誦.
我們不能說畫多了,就會畫,
數學算多了,就會算,
人的心靈之開拓與學習,
有兩種不同內容,要用不同的方法面對.
等等,等等....
請多參考〔讀經說明手冊〕,即知此理,
可免貽誤蒼生.

只要在不打斷其興緻的範圍內,
用任何方法,把經典
--多聽
--多讀
--多背
便是。
能背多少,便是他的福氣有多少,
只此一法,
別無良策,別無討巧。
沒有什麼是必須特別注意的,
所有要注意的,我所想到的,您也都知道,
以誠意行之,行之既久,自有心得,
古人云,把定方向,只管走去,莫問前程是也。
要緊!要緊!
如真要求方法,則兩年來,本網所論多矣,可以參考。
但總不如自己從做中悟得。
有誠意,自有方法源源而生。
切記!切記!
如何專心讀經

日期: 2003/11/27 發言人: 小音
日期: 2003/11/27 發言人: 王財貴

孩子是活的,尤其其生命是很活躍的,所以不管如何情況百出,都是正常的。
而教讀經,則只是以不變應萬變。總之,糊里糊塗教下去就是。
你將會日漸有驚奇的發現。
若想這個又想那個,比較來比較去,這邊有問題那邊有問題的,都是庸人自擾,最終只好放棄一途。
如果方便的話,那位家長的建議是不錯的。
如不方便,則您自己帶,一定也沒問題,問題都是眼光停在當下,所以不見前途的自我困擾。
有信心地,不管任何困難,只要把定方向,就一直走下去吧!一走下去,便能漸入佳境,撥雲霧見青天。


6、對不識字小孩讀經之問題

日期: 2003/11/14 發言人: 怡帆
日期: 2003/11/20 發言人: 王財貴

看了怡帆的問題,感到相當安慰,因為您的孩子是正常的!
看了幾條回應,都很好,我發覺讀經教育理念已經在我們社會生根了,很是高興.以後在本中心所有的問題,希望大家一起來討論來回答.
另建議兩點:
一,不要緊張.
二,繼續快樂地讀下去,再過一陣子,您的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以上兩點,好像沒有什麼大道理,但這就是讀經理念的簡捷處.也是它的奧妙處,--久之自明,切勿遲疑.
儿童每天读经量以多少字为宜
日期: 2007/12/05 發言人: 王財貴
內文:

恭喜您們一大家!讀經的孩子是有福的,讀經的家庭是有福的,所謂自求多福,持續讀之,即源源而來也。
讀經之量,本無定準,或多或少,完全個人化,是無限制的。唯不急不徐,則佳。
然若自學全天讀經,每天讀經四個小時以上,則中等資質孩子,背誦量約在三百字至五百字之間。但,人人不同,你可先試驗一下,或逐漸調整。總之,切不可強逼。
不過,父母師長教學的心態,也具有相當,乃至甚大的影響力。不可以自己心中的遲疑,而無形之中,障阻了孩子的進度。教學者,須有無盡的對子弟長進與文化傳承之期待與熱情,隱然充塞於胸,則若有一種浩然之氣,可以傳播於課堂角落,可以貫注到孩子身心深處。此謂「心法」,非言語所可傳授,請自拿捏拿捏。

日期: 2007/12/13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儿童每天读经量以多少字为宜
內文:
一般而論,做父母與做老師是不同的角色,只有奇特的父母或奇特的老師可以兼備。所謂兼備,是兩種特質都有,而且能夠隨時運用得當。

據我所知,有一個很能兩者兼備的父母,就是楊定一先生的母親。她在娘家時,聽她母親告誡她養孩子要遵守一個要訣,就是處理好嬰兒的哭閙。方法是:嬰兒哭閙,千萬不要去惜去哄。她生幾個孩子,嚴守這條法則。嬰兒剛從醫院出生回家,如果哭了,她檢查一下,確定不是生病,不是餓,尿布沒有濕,不是任何生理上的不舒服,則是心理上的要求,為了讓他「知道」,需求不可以用哭閙的方法,所以不理他,有時讓嬰兒哭了一個多小時,家裏人人心都要碎了,還是要忍著。有時一生只要一次,有時只要幾次,這個孩子就是一個容易講理的孩子。她說她就是用這一個方法養出好孩子。她家四個孩子,有十二個博士。不謹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都是博士,有好幾個有雙博士。而且個個孝順有德。

另一個例子是上海孟母堂的呂麗委老師,她的女兒是讀經寶寶。平常是隨便讀讀,三歲以後,要開始正式「上課」,每天定時教學。開課前,呂老師對孩子說:「我平常是媽媽,但上課時是老師,這裏平常是客廳,但上課時是教室。」然後告訴她上課的規矩,桌上擺了一把戒尺,約好:犯了規要受處罰。於是上課效果很好。有時孩子不能了解情況,還會問呂老師:「媽媽,你現在是媽媽,還是老師?」

以上這兩例,是很理性的,「有理性」,即是「通人情」,但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一般人總是粘著而糊塗的。
平時是父母,教學時是老師。父母主愛,教師主敬。如以父母之愛教學,往往過放放鬆,則效果減弱;若稍嚴,則有傷親情。故孟子有「易子而教」之誡也。
建議交給讀經學園的老師教,則日進三五百字是很可能的。
在此,請勿誤會我是「功利主義」,以量取勝。乃是因為此時不能給他有效教育,就障礙了他一生發展的可能性,他這一輩子生而為人的「來意」就被折損了。
文章主題: 关于“滑指”的疑惑

我们孩子(女孩)四岁四个月,读经班就读2个月。
老师教其“滑指”(指着字读),可我们孩子不愿指读。
班里的孩子分成两类:一类是会指不诵,一类是能诵不指。我们孩子是属于后类。
请问哪种好呢?
我很想让孩子“滑指”,有什么好办法吗?




指字的目的,一在專心,二在認字。
但對幼兒來說,這兩方面都不急。

人類大抵先發用耳朵,
然後眼睛,
然後舌頭,
然後手指,
所以,會指不誦的情形比較少,如果不唸出聲,其實他在嘴裏是唸著的,亦即他的舌頭神經是活躍著的,所以會指不誦的人,將來他也能背誦出來,而且背出來的發音跟他聽的一模一樣。

只誦不指的,他大概喜歡用聽覺和視覺學習,這時他的耳朵和眼睛是很敏銳的,隨便聽一聽看一看,就有終身受用不盡的效能了,這是幼兒的本性,千萬不要以成人笨拙的學習模式來要求孩子。

如果要他指字,要以鼓勵的方式,隨時要求一下,指幾分鐘就好。只要聽熟了,將來時間到了,稍長大了,要指字認字是很容易的。

又,提早養成注意力,提早認字,不是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經典聽熟看熟,會背誦。
其他,都是外圍的,末節的,會自然而來的,隨便教教就好的,不用急的。更不可以用一種「模子」要求人人都走同樣的歷程。
2008/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21:0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驗收經典?

日期: 2003/08/27 發言人: Hau

日期: 2003/08/29 發言人: 王財貴

遺忘是人類的自然現象,不要太在意太著急.
改善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反覆再反覆.
以前背熟的,現在複習,回復記憶,就比較快.
如果背過的文章不忘記,隨時可拿出來用,當然最好.但是,如果背了背了還是忘記,也不要緊,因為總比通通沒讀過沒背過還要好.
看您的教育理想是什麼境界,又看您和孩子互動的情形,來決定是讓他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背完一本論語呢?還是能背多少算多少.
以上兩者,我較贊成前者.當然,後者也己經不錯了,我不敢奢望天下父母都能有此教育決心.
不過不管如何,一定要用愉快的態度用鼓勵的方式教學,不可因為功利本位而著急而強迫.
可試試這個方法:每天讓他看著書讀(或聽錄音)半部論語,這樣兩天就複習全文一遍,持續三個月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22:0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背诵易经?

如何背诵易经?

日期: 2003/12/25 發言人: 马六甲革成何老师
日期: 2003/12/27 發言人: 王財貴

敬答如下:(也請大家共同回覆討論)
一,易經讀經本中有三項附錄,只背第二項(卦歌)即可.
二,易經之不同,是因九六初二三四五上彖曰象曰等文句差不多,容  易混淆.必須更熟才可.如小學三年級以上,或有一點理解力   時,可以教他看卦,照卦象中爻位的排列來背,就比較容了.
三,易經的讀法是一卦一卦,一章一章讀熟,背起來,再復習.方法  其實和其他經典完全一樣.
四,莎文可以參考台灣梁實秋或大陸朱生豪先生的譯文.但如能於不  了解的情況下,先熟背下來,等到其他英文書也背一些了,程度  提高了,或年齡稍大了,自有懂的能力,並且也可以自己翻查字  典呀,這才是方便而高效率的學習法.提早了解並非好事.
五,十五歲了,是可以一面讀一面了解的.當然,如有志氣的人,先  背完,再了解,其了解是比較深刻的--只可惜很少人肯這麼沉  住氣的用功.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很難教他糊里糊塗背,他已急於  了解了,所以只好隨順他吧.
六,啟發右腦,最重要在於愉快的心情,其次才是無所用心地做事.  糊里糊塗地唸書,較容易因無所用心而保持住愉快的心情.但一  個人如在理解時也能愉快,同樣可以開發右腦.
七,背誦英文後即默寫,學習效果是最好的,但較辛苦,要鼓勵孩子  ,他願意接受這種訓練才可.不可以太強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23:53 | 只看该作者

請問易經如何帶讀

請問易經如何帶讀

日期: 2004/06/22 發言人: aA
日期: 2004/06/22 發言人: 王財貴

若翻開易經,見六十四卦而不知所措者,是家長或老師,
則還好,幼兒可能不這樣看。
--幼兒是無所謂的。
但千萬不要學習還沒開始,就先以大人煩亂的心,在有意無意中擾亂了您的孩子純真的心靈了!
請您有信心教看看吧!
已經有那麼多人都把易經整本背完了。而且如果不趁現在背,一輩子就不能背了。
當然,對九六初上二三四五吉凶悔吝等字句重複出現,容易錯亂,但不是很要緊的。這是訓練一個人頭腦清明最好的教材了。反覆讀之,久之自能順當,這些東西都順當了,天下還有難事嗎?
況且現在不錯亂一陣子,將錯亂一輩子。
請有信心吧!
如不肯直接相信,
則請盤算盤算,您也必將作此選擇!
---反正除此之外,別無選擇了。
凡作別種選擇之人,其實他心中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他到底是如何作出選擇的---當今教育,即是一頭霧水,人云亦云,以盲引盲而已。
思之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25:39 | 只看该作者

用什麼方式複習複合式應更為妥善,即螺旋式和段落式合用最好。

用什麼方式複習複合式應更為妥善,即螺旋式和段落式合用最好。

日期: 2004/08/23 發言人: 云涵
主題: 我想请教王财贵博士几个关于读经过程中的问题.
日期: 2004/08/24 發言人: 王財貴

首先恭喜您的家庭,您的孩子已開始讀經,而且也背了不少。您們是有大福氣的人家。
有關您所提的問題,是一般常見的問題,也是教育的基本問題,在各場合,包括在本網站中,皆已有無數次的解說討論。您可反覆查看。
怕您失望,故再簡答如下:
第一,為要永久記憶,複習是必要的。本來用什麼方式複習皆可。但複合式應更為妥善。即螺旋式和段落式合用最好。
所謂螺旋式,是一面前進,一面複習。所謂段落式,是等一大段了,再加強複習。
第二:英文學習法和中文幾乎完全一樣。只要背多了,學習的能力就增強,要學會話,學讀兒童英文書,就很容易了。
第三,退一萬步說,縱使沒複習,所背的文章統統忘得一乾二淨,其實也沒關係,畢竟他的程度總比沒背好得多。
--以上所說,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您其實也老早就懂,只是心中信念不足,總是要找人問一問才肯放心。
又,有關時間夠不夠的問題,您如不讓他上普通幼兒園,而讓他上全天讀經的幼兒園或在家自己教讀經,則讀經的時間不是就有了嗎?
--這也要看您對讀經教育了解的深度了。
不過,不管如何,已經開始讀了就不錯了,能讀多少算多少,畢竟有其福份的問題,不必強求。


7、請問複習要領

日期: 2004/09/09 發言人: 小麥
日期: 2004/09/12 發言人: 王財貴

周鳯生所言甚是。
以「反覆多讀」為手段,以「背起來」為目的。--此是兒童讀經教學的基本原則。
但目的之達成,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成,才是真正的成。
所以最好不要急讀硬背。(偶爾一下,訓練強記的能力,沒關係。但不可以視為常道。)
其實,讀經之最深的意義,在於以高度語文陶鑄一個人的總體文化水準。只要多接觸,即有效果。「自然」,最合文化之意,「功利」,反失自然之理
有人云:「過程即是目的」,此語最合讀經原理,讀經,固以能「背」最佳,但有人天性較遲緩,有人初學,一時實在背得太慢,或背了又多遺忘。然而,只要鍥而不捨一直反覆多次,就能補拙,就能改善其稟賦,養成其其能力。
至於教者學者都盡了力了,還不能背,其實兒童的學習能力已在無形中大有進步,而其文化教養也已在潛移默化中植下了根基了。勿憂也,勿疑也。
畢竟讀過經的人比沒讀過的人總有不同,總有大不同。--愈長大愈不同!
千萬不可為了任何理由而放棄讀經。
多讀多好,少讀也有少好。
除此之外,別無方便簡易的救人之途!!


8、关于讀經的深度及廣度問題

日期: 2005/04/01 發言人: 晴天
主題: 讀經的深度及廣度問題
日期: 2005/04/05 發言人: 王財貴

一,此事難以黑白分明,因為最好是全部都熟,既深且廣.不過如不在家自學數年之功,很難至此境界.在不可得兼情況下,到底偏取深度或廣度?我以為其實都可以.所差不大.最重要是及早讀,老實讀,大量讀.因為生命是個活體,而且生命還會長大,還有時間的延續,大量讀經之後,自會有融貫之能力,故多部而多忘,少部而精熟,其總成效大體相似.
二,如要兼顧,前些年,有一位楊淑芬女士這樣教:每天新進度二百字,複習六百字.複習的內容趕上新進度,再重來.這樣,新舊兼顧,比較安心.可以參考.
三,上帖有朋友建議,至少四書要全熟.這意見也很可取.因為四書常會用到,必須非常熟練,才能任舉其詞.
四,參加續經團體,如果老師心態活潑,可以因材施教.即有些時間共讀(因為小朋友也喜歡齊誦的氣氛),有些時間各別讀.


9、死背與熟讀,皆可。新進度與舊複習,皆要

日期: 2006/06/29 發言人: 清衣
主題: 请教王财贵老师!
日期: 2006/06/30 發言人: 王財貴

所提兩問,皆聰明之問,而凡聰明之問,皆是無標準答案之問,故今以聰明法答之:

一,死背與熟讀,皆可。熟讀也能提升程度,但死背將來好用。熟讀如不動產,明明是自家的財富,卻須變賣了才好使。死背就如現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二,新進度與舊複習,皆要。新進度像攻城略地,舊複習像堅壁清野。不攻城,不能拓張領域,不堅壁,不能固保戰功。

我知道如此答,等於沒答。但這問題本來就不需要答,故以不答答之,才是正答也。
讀經之大方向把握了即可,至於其中比率如何調整,在乎人人以其所見參酌運用之耳。

若問何者最好,答云:您眼前所行者為最好。若明日復有所思所得,則明日所擇者最好。只要讀經不變,人人安於其所知所行,即天下太平矣,夫復何求?


10、经书每本都要熟背得一字不差吗

日期: 2008/11/07 發言人: 家齐
日期: 2008/11/09 發言人: 王財貴

據我平日所宣導,是曾有如此建議。
但,這都不是硬性的,
如說背經文要「一字不差」,是說愈熟愈好的意思。不是說錯一字即不可原諒也。
說中英文比是「二比一」,是就一般的說法。如英國人,則中文英文比應是一比二。又,對中文經典已超過二十萬字,而英文經典剛開始的人,為了加強其英文,則中文英文比或為一比一,或反過來,是一比二。


11、讀經最主要的要求是背得下,至於讀得或快或慢,關係並不大

文章主題: 女儿读论语的毛病出现了,请王老师指教
Maitri:女儿读论语已经读到宪问第十四了,但是我发现女儿一个毛病,就是读书的时候速度很快,快得很多字都带过去了,不能保证每个字都读准确,这下我着急了,觉得这样读不行,开始强迫孩子大声慢点读,孩子很不情愿呢!她这样读有一段时间了。
王老师及这里的各位老师让孩子大声读,应该能矫正孩子这样的毛病吧,我还拿不准呢!

因為您對實況的說明太少,譬如,孩子幾歲?是否與人共讀?又所謂「快得字都帶過去」,是跳字混過,還是因為快而讓人聽不清?等等,皆不能明白知道,所以以下只就一般原理說明:

一,總原則是:孩子的生命是旺盛的,而且讀經是「有口無心」,而且唸得快些,好像更容易記得。所以讀經偏快,是普遍現象。而讀經最主要的要求是背得下,至於讀得或快或慢,關係並不大,甚至口齒清不清也不甚重要,因為並不是要靠讀經來培養演講人才。(我這樣說並不是要鼓勵要口齒不清的讀經,當然口齒清晰的讀書背書,是最好的,但這裏有個輕重本末的考量。)

二,如果孩子平時講話是清晰的,則讀經不清晰並無大礙。(但外文讀經則最好是稍微要求其清晰性,但亦不必太過強孩子之所難。)

三,如果許多孩子一起讀,因為要相協調,就不會有此問題。

四,如果有老師時而要求快讀,時而要求慢讀,他兩樣皆能,則應知問題不大。

五,如果您有測試的機制,而每出考題,他都能背得下,可見平常快讀並不是混過。

六,如孩子年齡夠大,譬如十歲以上,可以讓他抄經,或默寫,他就快不起來了,此問題自然解消。

七,如果您不放心,林楊的方法很好,可參考。您自己也可以想出一些對策。但最重要的是:請勿心煩,請勿以為問題嚴重。因為只要讀經,其他都是小問題,要以愉快的心,信任孩子的能力,不必與孩子太扭拗。

2008/01/25 10:57p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2:29:43 | 只看该作者
識字是人類的本能,是讀經的附屬功能

日期: 2006/06/15 發言人: 小林
主題: 請教王教授
日期: 2006/06/16 發言人: 王財貴

識字是人類的本能,是讀經的附屬功能,讀經的孩子,是不必擔心的。
識字最自然的程序是從模糊到清楚,而且不是一個字一個字認的,往往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字要從模糊到清楚,須要有個蘊釀期,所以您在幼稚園教的孩子,到大班也能認得不少字。您的孩子全天候讀經九個月,背了不少經文,這已奠定下良好的識字基礎了,我預料再過幾個月,他的忽然大把大把的認出,會讓你驚訝的。不要急!

認字是我們一向不太刻意提倡的,因為只要讀經背經,到了能用手指字的年齡,先是老師或家長陪著指,以後自己指,很快就超過小學六年的識字量。切記:初時指錯了,也沒關係。因為他的前途還很遠大,不像大人,已經「沒救」了,才要著急。現在要著急的是,讀經背了多少,不是識字認了多少。縱使認字提早了,但卻沒有讀多少經,將來還是沒什麼大希望的。
總之,讀經自然能認字,認字不一定能讀經。要把輕重本末弄清楚才好哩。
但,如果還是不放心,想要讓孩子提早表現認字的效果給你看,也可以特別用「閃示卡」的方式,保證效果良好,立竿見影。閃示卡有多種方式,或者從市面買來,或者自己做。茲引昨天在全球讀經網上,一位移民美國的媽媽教孩子認中國字的方法作參考。如果連生長在異國的孩子認字都如此輕鬆簡單了,您又怕什麼呢?(在此順便呼龥,華山書院聯誼的朋友們,也可以兼上「全球讀經」網。又,將來基金會打算將此兩網整合,方便大家。)
瓜妹識字教學記:
常在網上看到讀經媽媽們提到孩子經由讀經﹐自然學會了認字閱讀。也許因為在美國﹐大環境不同﹐此等美事一直沒發生在我們家。瓜妹背完了大學中庸孝經三字經論語五章﹐認得了一些字﹐但是速度不夠快﹐大多數的字還是只有個大概印象﹐要想半天才能猜出來﹐無法獨立閱讀。我很希望能在她進入美國的公立小學前﹐先建立起中文閱讀的習慣﹐所以開始用字卡加強印象。
瓜媽是急性子﹐再想想瓜妹已有讀經基礎﹐認字應該不難﹐於是決定給瓜妹來個密集填鴨班﹐每週認一百個字﹐結果輕鬆達成目標﹐一天大約花十分鐘﹐目前已經達到一千三百字﹐一些童書已可自己讀了﹗瓜妹所用的獨家秘方是﹕
(1) 選字﹕大概的選擇範圍有三類﹐一是瓜妹已能熟背的經典中選出的常用字﹔二是生活中熟悉的字﹐例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姊妹的名字﹐家裡常出現的字(醬油豆漿 聯合報 XXOO) 三是她較喜歡的幾本童書中常出現的字(小叮噹技安大雄巧虎之類的)。利用漢字裡形聲字特多的特點﹐一次認字可以認一串﹐告訴孩子“長得相似的字﹐念起來也經常是同音。如此學”采“時﹐可以一起學採﹐彩﹐睬﹐踩...
(2)只求會念﹐至於字義﹐如果簡單具體的可以講一講﹐太抽象的就跳過也無妨。等到他自己能讀書後﹐慢慢會在閱讀中掌握字的意義。(所謂孩子學會注音後即可閱讀﹐其實是一樣的意思。)
(3)廚房裡有兩面牆﹐一面專貼生字﹐一面貼她會念的字。每週日晚上在生字牆上貼上本週的壹佰個生字﹐並將上週的字撕下放回盒子裡編號收好。(有時會有三五個字比較不熟的﹐就留在牆上再多看一個禮拜。)
帶瓜妹把壹佰個 字念一次﹐約三分鐘。
(4) 之後每天早上瓜妹自己去生字牆上找自己會念的字﹐然後把字卡從“生字牆”撕下來﹐貼到“熟字牆” 上。(這是她最愛的事。看到生字牆上的字越來越少﹐熟字牆上的字越來越多﹐給她很大的成就感。) 之後熟字牆上的字她自己念一次﹐生字牆上的字媽媽帶念一次。
(5) 生字牆的位置安排在她吃飯時視線可及的位置。(瓜妹自己說吃飯時她經常在心裡默念。)
(6) 盒子裡已編號的字卡每天按照編號順序復習一百張﹐ 約兩分鐘。
就這樣啦﹗ 野人獻曝﹐大家隨便看看。有讀經的基礎真的是太------輕鬆了。

3、关于用閃示卡教學

日期: 2006/06/26 發言人: 讀經家長
主題: 請問王教授
日期: 2006/06/27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請問王教授
內文:
第一,閃示卡主要的功能是識字,附帶的功能是可以提升兒童的注意力。
第二,讀經主要的功能在文化教養,文學素質。而附帶的功能才是識字,及提升注意力。所以同樣的時間精力,用在讀經的收效較高較大。如果讀經了,不須再用其他方法識字和訓練注意力。
第三,如必欲立竿見影,亦可用閃示卡。閃示卡可以在坊間買到,亦可以自己做。
第四,用閃示卡教學,最要注意的是只把它當作遊戲,不要急著想要見到效果,效果自然在幾個月內呈顯得讓你感覺得到。就像養孩子一樣,不可以餵他一口飯就要他馬上長一公分幾你看。但幾個月過了,他會長得讓你感覺得到。(當然,其他教育也都如此。)


4、认字过程需要注意的细节

看問題以及對問題的反應,有多種層次。莊子秋水篇第一個有名的故事,說: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識字,即能閱讀,即能自我吸收知識,尚友古人。而識字是愈早愈好,最少在兩足歲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很強的識字能力了,早識字,早閱讀,是養成一生好學的重要關鍵。所以識字是教育的重要工程。
有些熱心教育人士,也明見當前體制中識字教育太笨拙,花太多時間,又到六歲以上才慢慢識字,嚴重耽誤了閱讀能力的養成期。所以編出識字的教材,專心做識字教育,成效也相當良好。
雖然對別的教育來說,識字真是了不起的大工作。但說實了,識字是人類的天性,很容易達到水準的。在讀經的教育中,識字只是讀經的附屬效能之一,在自然情況下,毫不費力的就完成了識字的教育,它是不必太在意的事。
(所以,只此識字一效能,就值得吾人大力推廣讀經了。)
依以上的論點,有關在本主題中討論到的注音會不會影響識字的問題,在別的教育中,很好的議題,值得討論。但我想,其他的人去關心識字問題即可,讀經人是不必如此關心的。
(讀經太厲害了,遇弱則弱,遇強則強。到最後,強弱一起通吃通能。)
如果孩子已開始讀經了,則請勿在識字上太過用心煩惱。如把識字的時間拉長看,不在於一個字兩個字,一個月兩個月看。則雖然一時習慣於看注音讀經,其實,再過一陣子,幾個月,會背一萬字以上了,他也會漸漸擺脫注音,而識字了,或者那時要教識子,也容易了。尤其對於一個還小(沒滿六歲或沒滿四歲)的孩子,不要急的。
最重要的是,多讀多背。識字不識字是不重要的。它將來是一定能了,是很簡單的,自然中就會了。費心煩惱他會不會識字,倒不如費心煩惱他背了多少經文。
該急的要急,不該急的不要急呀!
又,有繁簡字的問題,亦是如此看。在一般的文化立場,我是極力贊成繁體的。但,在讀經的立場,經典意義是重要的,文字又是次要的了。如用簡體字而深入經藏,亦比用繁體字而破壞文化好。所以讀經,能將幾部經典背下來,解進去,是首要的。尤其在大陸文化政策還沒清明開朗以前,我不敢冒然鼓勵出繁體版。還好,現在民間流通,政府已經不當罪犯處置了。此即是可歌可泣之「德政」矣。
等文化政策開放了,我們自然會有選擇鼓勵的。若冒然行事,恐有全盤皆滅之虞,因為歷史教訓,令人太可怕了。
我不贊成簡體的理由,除了一般人所說的外,還有有兩條是最深的:簡體字太醜了,又像外國文字,我受不了。我愛美,我愛中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48 , Processed in 0.09998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