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racylin2002h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班媽媽和二個兒子的讀經記

[复制链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23:17:53 | 只看该作者
力:妳們是什麼時候會看影片的?
姚:這個也不好說…
林:就是以前會看一些《狄士尼》的原聲的動畫片,看英文字幕、聽英文發音的那種,現在就是看動畫片,還有電影。
姚:《狄士尼》的翻譯很不錯、內容很健康,每一部都會告訴我們一些哲理,讓孩子去體悟,練聽力的同時,
林:語音、語調都能訓練到。
姚:也是孩子讀書讀累的一種補充,無形中在休閒中,也在學習,孩子也會講條件,孩子念累了可以讓他看個什麼。什麼時候看沒有限制,他想看就讓他看,包括小說,他願意看你就讓他看,也不要覺得太難了他不懂,只要是健康的東西就應該讓她接觸。
力:妳比較不會從成人的角度去指導孩子。
姚:這倒是不會,但是有時候比較心急,希望孩子趕快懂。還有一個比較急,因為現在社會污染很多,包括有些正規的電視臺,它的動畫節目也不是很健康,我很耽心,有時候孩子會迷一些東西,我也很是耽心,一方面你不能去限制他水至清則無魚,一方面你怕他犯錯了,不要去限制,但是舵要掌握好。
力:讀英文,像依奴應該是小學階段就不錯了,不然是沒有辦法考上廈門最好的正規學校。
姚:我想讀完那些(英文經典)考這些(入學測驗)是綽綽有餘。
林:很簡單啊。
姚: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它的考試有承諾是不超過教學大綱。
林:它是這樣的,沒有讀經的同學,因為它有外教(外籍教師)放的音像(聽力)發出來聽,可能有些人就聽不太懂了,聽力可能沒有訓練過,閱讀的文章比較長,平常的考試是一小篇,考試時是一大篇,很多人的時間會來不及。
姚:考試有承諾是不超過教學大綱,像這種考試就是比速度,而速度是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她的閱讀量很多,很多人懂是懂,但是速度就沒有辦法很快。
力:以前讀的《仲夏夜之夢》是用背的嗎,現在還記得嗎?
林:有段是記得超清晰的。
姚:應該是這樣說,她讀的遍數愈多,記憶力就愈強。
林:不持續複習的記,會慢慢淡忘掉,若是再加強複習,就會記得。
姚:她讀那時比較早,有些會忘掉是肯定的,但是她的能力已經在那邊,這是第ㄧ,第二,(背過之後)現在如果再去讀,是很輕鬆。
林:因為都背過了。
姚:再一個現在你去看其他作品,那種程度是一樣的,除了詞彙量要提升以外,並不會說因為是新的作品,一切要重新開始,那種能力程度,心理上己經克服了。
力:我的問題基本上已經問完了,謝謝林依奴跟姚媽媽,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林:那我補充一個好了,現在很多人學英語,可能會覺得學了很長的時間,但是沒什麼進步。我覺得學習不要太心急,如果能堅持到底的話,或多或少會有效果。
姚:還有一個,家長不要太急之外,還要持之以恆。
林:還要關心。
力:妳媽媽關心妳嗎?
林:非常關心。
姚:還有一個,如果孩子比較煩燥,就換一個方式,買一些原版的《狄士尼》影片給孩子看。教育孩子就像放風箏,你要有拉有放、有張有弛,覺得累了,就休息一下、瘋狂一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之後再繼續讀,一定要持之以恆,沒有持之以恆就很難,因為你要奠定一生的基礎,你想一、兩年、兩三年有成效,沒那麼容易。
但是在長期之內我們不要說多出眾,但是至少要有一個很有自信的一個過程,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
不要動不動以讀經的孩子跟別人比,你說你讀經好,但是有的讀經的孩子,成績沒有比不讀經的孩子好到哪裏去,每個人的長處不一樣,有的人的長處是理科的,有的人的長處是文科的,不管是理科還是文科,他在基礎的時候,你要奠定他一生要用的東西。
你看那些科學家,或是是諾貝爾獎的得主,他不是從小做出多少題,而是他對這方面非常地感興趣。
有興趣的話,他就會去讚研,不要太早去扭曲孩子的學習,因為我覺得一個人綜合的能力,說實話,要慢慢去體會,要活得自信、讀得自信。
林:開心。
姚:還好吧。
林:開心啊,沒什麼不開心的。
姚:說實話,我接觸過一個家長,他希望你給他一個名師,他不希望有太多辛苦,就要把孩子教得比較出色,這是很難的。
林:那是不可能的。
姚:所以,首先是,他去做了沒有,你要去做才會發現問題,他才能問得出我的困難在哪裏,他連做都還沒有開始做。就像你說的,交待你去做,你還沒去做,就問我要怎麼做,這個出發點就不一樣了。
有些家長就是說,我願意花錢,要不就是給我一個名師,把孩子教得怎麼樣,他的孩子其實就很聰明瞭,要加上勤奮,
林:要自己努力。
姚:老師再出名,教你方法,不可能把知識放到你的腦袋。
力:責任上來說,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家長,寄託不了別人的。
姚:不是嗎?學校是大眾教育,而不是個人教育。持之以恆的話,很多方法都是可以學到東西,比方說,這個方法快一點,那個方法慢一點。而且你會用很長的時間,你不要一下子問孩子:你考第幾名,或者是問,你讀經很好,那你怎麼沒有考得比別人好,那樣子去問,沒什麼意思。
人生的教育那麼長,花個幾年的時間來讀經打基礎,你到要高考、要中考時,那時候要拼搏,還很輕鬆呢!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春花 + 1 + 1 收藏,准备给儿子看。
junning7475 + 2 + 2 学习一下。
紫霞湖 + 1 + 1 有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1:27:25 | 只看该作者
Oct 20,2009
顏淵第12
早上讀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09-10-20 11:3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1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谢谢 tracylin2002hk,这么精品的文章,实在难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acylin2002hk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09-10-20 11:5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2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请教一下,有个“克儿读经”,里面使用的方法,是一篇文章,几乎天天读,累积到100遍;那么王财贵老师的方法,好像是1天之内,100遍,那么他们使用的方法是正确的吗?
看你的帖子,知道你也是推崇王财贵老师的,你们那么要求100遍了吗?
林依奴的妈妈也是要求背诵的,熟读跟背诵之间,你们是怎么要求的呢?你们宝宝在1周之后背诵论语,可以很熟练吗?
非常感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穿袜子的狐狸 + 1 + 1 熟读了,背诵是很自然的事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2: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4 紫霞湖 的帖子

我們没有要求100次,只要求熟讀,
一星期讀完,週日和老師背是要提醒的,大約2-3次.可以整篇背下,我覺得可以了..
你可以依你兒子的情況做調整,如果他可以讀100次,當然很好,我兒子只喜歡一天一次,
而我的想法是一定會忘記的,所以熟讀之後,複習容易多了..
我希望在他幼稚園期間,大量的讀經,可以完成四書五經,所以没有要求100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紫霞湖 + 1 + 1 非常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3:08:21 | 只看该作者
发现特洛伊遗址的海因利希舍里曼还是一个学习语言的天才。1842年他开始学习英语和法语,然后又自学了荷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1843年)、俄语(1844年)、瑞典语和波兰语(1854年)、拉丁语和阿拉伯语(1858年)。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大量的文章并记住它们。他每天用一个小时来学外语,他到教堂礼拜,边听传道边一个词一个词地跟牧师学着说,最后把它们都记住。这就是他的背诵方法。
    1、 大声朗读。
    2、 就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写篇作文,请老师帮助修改。
    3、 背前一天修改好的文章,并在下次上课时给老师背诵。

    很多英语好的人的学习方法都是大量地记忆整篇文章。例如,上智大学的松尾教授
他的《如何学外语》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上中学时,老师曾经对他说:"你这种英语成绩没法升学。"于是他奋发图强,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背了两本习题集。从此以后,学习英语对他就变成一种乐趣。松尾教授还在书中建议读者,趁着年轻的时候背800个英语例句,要把它们完全刻在脑子里。他说:"背诵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单纯的心灵。这是学外语的必要条件。"
    国弘正雄先生在《散落的英语修行》一书中说:"学英语一定要用整个身体来记。这和汉语泛读是一样的道理。至少把初一至初三的教科书朗读500篇,最好再写一写。先在一张纸的正面和反面写,再用红笔在这张纸的正反面写,这样一张纸就能当成4张纸来用。手写可以让整个身体都来记忆英语。只要一味地写下去就可以。不要只是重视记忆训练,还得训练自己能够把记忆的东西再现出来,也就是把知能记忆转化为动作记忆。用于朗读的教材不要使用会话体的,英语的范文比较合适。
    《我是这样学会说英语的》一书的作者横山总三先生这样写道:能够进行英语会话的最低单词量是1000个,但都是一些最常用的单词。1000个单词中有六七是名词,动词占二成,形容词和副词占一二成。用中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所学的英语已经完全能够进行英语会话了。英语会话的秘诀就是背,只有背!我建议你们每篇短文章朗读20篇。这样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1、舌头和嘴唇配合起来,多次反复地把自己已经理解的例文内容加上声音,这就是一种发音练习。理解了的东西变成声音,也就是变成了语言。
    2、把自己早就听惯了的自己的声音送到自己的耳朵里,反复练习听音。
    3、这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特殊训练,就是反复地把进入耳朵的语言告诉自己的潜意识,就像念咒语一样,让它们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记住,英语好的人都是靠努力背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3:10:1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学习外语时,多数不是"生理上的学习",而是"头脑的学习",也就按照教科书,通过学语法来学外语。
    那么婴儿是怎样学习的呢?婴儿不会使用这种方法。他们听着妈妈说话的声音,然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这就是"生理上的学习"。
    自然的机械的学习比"我要学"的学习有益多了。记住:语言的学习纯粹只是一个听觉系统的问题。
    语言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来学的。
学校里的学习不注重耳朵的作用,而是让学生用眼睛看着教科书上的铅字来学外语。这种方法当然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学习语言要先学会正确地听,听不准确当然就不能正确地说出来。
    让我们从生理学和音响学的角度出发来学外语吧!
    人们不会说英语是因为没有采取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我们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只是把它当做一门知识,用脑子学习;但是我们真正地应该从生理上来学习。语言这种东西,如果你只是学到了关于它的一些知识,是不算真正学会的。只有从生理上机械式地学习,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外语。
    学外语是纯粹的机械作业。学外语要在脑子里大声喊"我要学",并让大脑对这个声音形成机械反应;或者通过不断地听某种外语,机械地形成新的语言回路,而这种语言回路在你说话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所有的人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阿尔弗莱特·托马迪斯著(al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一、从实用性说,语文是沟通的工具,多学一种外语外文,即是多了一项才华。从教育的立场说,人类的任何一种语文,都是非常复杂的,语文学习,即是开发儿童潜能的最好方式。语文能力好的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也往往比较特出。
二、虽然学习任何语文,对潜能开发的功效,大体相似;但“英语英文”在国际上,至少尚有四五十年的通用性,当今我国国民的外语教育,宜先学英语英文,行有余力,再兼学其它。
三、要学好外国语文,和学本国语文并无两样,即是愈早愈好。人类本有极强大的“语文天赋”,可以轻易学得多种语文。这种“天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零到三岁,是完全饱满时期,学什么像什么,一学就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地奠定了一生基础。第二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其天赋便减低了一半,然犹虎虎生风,一日千里。六岁到十三岁,又减去其一半的一半,但如善加把握,尚属易易。唯若错过了十三年关键之期,则“天赋”丧失殆尽,学习转难,须极发愤,乃有小成,岂不可惜!
四、把握适切时机的责任,完全在儿童的父母及老师身上。所以,负责任的父母老师,应该及早注意儿童的语文教育了!以多样的高度的语文,开发孩子的高度心智,并为人类培养融通文化之国际性人才。
五、有关语文教育的内容,可分“语”“文”两方面。“语”为“文”的基础,“文”是“语”的升华。所以教材也可分为两方面:第一,“语”的部份,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基本句法只不过数十句,常用语句也只不过数百句。当地的人,两三岁之内,就耳熟能详,一生所说的话,不过是这些句子的扩充应用而已。身为外国人,其实只要熟练“常用语句”约一千句,则发音自在其中,语法自在其中,民情风俗自在其中,其语言基础也就够深够广了,辅之以广播媒体,随其年龄经验,累积变化,则将应对自然,宛如土生。
六、第二,有关“文”的教材,一个民族数千年文化,其精华只不过几本经典之作而已。经典之中,对人类有重大页献的不杇范例,也可以精选出数十百短篇以作代表。如能熟透这数十百篇,则单字自在其中,文法自在其中,文艺自在其中,思想自在其中。由此立下根基,则无书不可读,无理不可通矣,此执简御繁之道也。从外文经典入手,方是培养外文能力吸收外来文化的正途。
七、至于熟习之道,则唯在“背诵”一法。背诵之道,唯在“反复”一途。反复与背诵,又是儿童之专长。况且儿童对声音极为敏感,十三岁之前,只要所听者正确,即能发正确之音;儿童对视觉图案的记性也特别灵敏,一个字只要多看几次,即能牢牢记住。又,儿童天生直觉能力极强,只要有千百句语句常在口头绕心头转,久而久之,自能融会旁通,进而应用自如。
八、教任何语文,首先,要相信如果儿童是“活的”,则其耳朵自有听的能力,其舌头自有说的能力。只要听的是正确的,其说的也自然正确。所以,“发音”,是不必费心教的,教发音是徒劳无功的。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不相信儿童是活的,不教学生多听标准的英美人讲英语,却由老师一点一滴的教不甚标准的发音,这就是国人的英语一直讲不标准的主因。
九、其次,要相信如果儿童是“活”的,则其心智本来是灵敏的,只要累积的句子够多了,自能领悟文法文意,而通过“领悟”的,才是最真实的了解。所以,“文法”,是不必费心教的,教文法,往往弄巧成拙。现在的国内的英文教学,因为不相信儿童是活的,所以一直不愿意多放点东西在学生肚子里,让他去自然消化。却把学生看成机器,由老师一点一滴的教文法。这就是国人英语反射反应建立不起来的主因。
十、总之,选取“英语要句”约一千句,“英文名作”约一百篇,录出正确读音,即是吾人的教材。反复让儿童或听或读,约五十遍即会跟着念,一百遍即熟练,三百遍,至于琅琅上口终身不忘,即是吾人的教法。以上的教材教法,简称“英语英文读经教学法”。不需专业老师,不需特别教室,不需特定时间。任何家长任何幼儿园小学教师,只要会按录音机,说一句:“小朋友,跟它念!”就是最理想的专业老师;任何地点,只要有一本书,一架录音机,即是最适当的专业教室。任何时间,只要拿著书,或听到声音,一分钟两分钟或十或二十分钟,就寝后、起床前、游戏时、洗澡时,都是最好的教学时间。
十一、依照近年的实验观察,若从幼儿园中班起,每天半小时的学习,第一年,每周平均可背十五条语句(每句十至十五个字),或半篇文章(每篇约五百字)。一年之后,背完七百句型,或二十余篇名作,即可看字读音,语音正确,略能与外人交谈,并认得数百单字。以后背诵速度及融会能力加倍,则小学一年级时,识字量达到一千以上,即可自行阅读英文课外读物。而全部英语英文背诵教程,在小学三年级之内可以完成,奠定一生的英语英文程度。若自胎儿或婴儿教起,只要大量的、反复的听,不必背,自然熟,教法更简单,效果更好。
十二、只有正式的直接的“英语”“英文”教育,不须要绕道“儿童英语”“儿童英文”。浅度无聊的教材,只是在浪费儿童的生命。须知,英美的儿童,三岁就学会一生的“英语”了,因为他们从没学过“儿童英语”。但是美国青少年“英文”程度低落,乃是由于他们从小只学“儿童英文”,错过了一生学“真正英文”的时机。吾人不要再重蹈美国人的覆辙了!直接学会了成人的“语”,儿童的“语”也会了。直接学会了深度的“文”,平浅的“文”也会了。
十三、一直注意“懂不懂”的问题,于是,“从浅到深按部就班,零零碎碎分析讲解”的教学法,已造成八十年来我国英语教育的严重失败。要改善英语英文教育,吾人应该改弦更张了。“只要多听多读多背,不要管懂不懂,听多读多背多了,自然就会懂。”这是吾人的新主张。
十四、资质好的儿童,可以同样方法,同时教其法文、德文、日文、希腊文等。
十五、“外文读经”的基本前提是“中文读经”。如果只侧重外文,偏废了中文,最多只成一个洋奴而已。不仅迷失了自己,对世界也无所贡献。(有关中文读经,请参阅王财贵著《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3:13:18 | 只看该作者
文/邱德辉(绍南文化师资培训部)

    受家长们的委托,我在一年多前成为5个孩子的“私塾先生”。按王财贵教授的指导,以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读”来教孩子读《四书》《老庄》;同时也以另外一句六字真言“小朋友,跟它读”和孩子们一起读英文经典,其中包括《儿童西方文化导读》(含近60篇英文经典节选)、《仲夏夜之梦》。现就陪读过程中的几点感受记录如下:
    基本情况:
    5个孩子分别为:
    岳、男、5岁;
    力、男、6岁;
    亨、男、6岁;
    青、女、6岁;
    萤、女、7岁。
    当时这些孩子基本没有接受英文训练。通过一年零3个月的诵读学习,这些孩子已基本能背诵《儿童西方文化导读》全书和《仲夏夜之梦》部分章节,最为可喜的是孩子们可以跟录音机自学英文经典的诵读课程。
    几点感受:
    1、 儿童有一副完美的耳朵。只要坚持让儿童多听标准的英文朗读带,他们就能够主动模仿并逐渐清晰、标准。开始学习时,针对每一篇要学习的文章我们以句子为单位,逐句播放10-30遍后,孩子就可以含糊跟读,经过半年的学习后孩子对每句课文,只要听3-10遍,就可以跟读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不需要教师领读,孩子就可以学习一口标准的英语。由此我们都深深感恩于王财贵教授的智能之语“小朋友,跟它读”。
    2、 创造最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播放录音。短短一年零3个月时间里,孩子们取得如此进步,和我们在家播放录音带有很大关系(只需播放,不一定要有意识地听)。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学习a speech by chief seattle 时,亨没听几遍就会背了,分析原因就是家里每天播放含这篇文章的cd已经超过3个月,在无意中他至少已经提前听了100遍了。充分利用儿童无意识的、直觉学习能力,是基于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原理,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并实践的。我们经常做这样的尝试:让3-6岁的幼儿听。他(她)从来没有听过的某一种语言录音,可以发现孩子们双唇翕动、念念有词。就由这点,笔者就坚信给孩子听最好的,以后说出的就会是最好的。
    3、 坚持听、跟读、诵读、背诵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只求熟读,不求甚解,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儿童可以根本不需要了解任何意思就可以一篇篇熟读成诵,偶尔问“是什么意思”之类的话也只是问问而已。大声跟录音读出来是关键环节,通过一定量的听,然后跟读,乃至熟读成诵,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读书声音大的孩子,学习效果就会好。有一点特别要注意的是:会背是大声诵读的自然结果,多读了,自然就会背。因此尽量少考核孩子的背诵。
    4、 不必要刻意教孩子发音,也不要刻意纠正孩子的发音,刚开始时孩子们跟录音读的声音一定是含糊不清,(一些家长、老师恨不得一个音素一个音素的教)可是只要坚持听标准音,不到一年时间,孩子们跟读的声音就会是清晰准确了。
    5、 静定训练和配乐学习对英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熏习和专项训练让参与经典诵读的孩子能快速进入安静的学习状态,可以让其清晰准确感受英文经典读音并且轻松背诵,而且遗忘率很低。笔者参照罗扎诺夫配乐学习法的理论和“爱和乐”配乐学习法的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播放能够引发右脑a波的经典美乐,在课程开始时要求孩子闭目听3-5分钟的经典美乐,之后经典美乐继续播放,而用另一部机器播放英文经典的领读、跟读带(具体教学法可以参照王财贵教授的《我也成为“爱和乐”爱用者和乐为者》)
    6、 英文经典诵读学习受益于中文经典诵读。在整个课时安排上,我们以中文优先、中文为主。在中文经典的诵读中,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听读习惯,无疑对英文经典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君子务本”学习好“中文经典”对于每个中国孩子来说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只有真正掌握了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的人,才能更深入地学习别国的语言文化。
    一年多的私塾先生经历,给我太多的感动和反思。感动是因亲历亲为的教学实践,从孩子的至真至善的表现而收获良多;反思是以前很多固有的语言教学观念值得深思。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需要与各位专家探讨的问题。期待与全国各地研究英语教学和实践的同仁和对语言学习的有兴趣的朋友进行多方位交流,以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3:18:16 | 只看该作者
陪孩子渡过他的黄金时光
——我和孩子一起“读经”

编者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言行或有意或无意,都是孩子效仿的模式。本文作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深知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共同学习,体会进步。

    我是张驰小朋友(96年10月14日出生)的妈妈段忠娟,2002暑假期间的一个偶然机会,遇到了“读经”这一理念。“读经”就是倡导孩子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0~13岁)诵读、记忆古今中外的圣贤经典之作,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中西经典文化的种子,为孩子将来的成人、成才奠定稳固而深厚的良性文化根基。
    孩子的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每位家长都想把最好的东西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送给他,这是人之常情。我这里所谈的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陪孩子“读经”的一份心得,不是万能的经验。因为每个孩子,每位父母,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特点。
    首先我想说一说教材。我们选用的是绍南文化编订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文教育先读的是《学庸论语》;英文是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这些教材一改现在儿童读物的画大字小,画多字少的模式,只有原文而且字体大,有利于保护儿童的视力,也适合亲子同读,书中完全没有花哨的画面,让孩子的视角直接应对文字,这样的好处是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于文字和诵读上,使文字的形象更容易印入大脑。我和孩子这样做的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只看文字的诵读方式实在太高效了。其实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读书的。他们信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书破书卷,下笔如有神。想想他们在私塾四到五年,就可以下笔有美文,看看我们现今的语文学习,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辛苦地读下来,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写篇文章比生孩子还难。
    由于没有注释,没有图画的干扰,只有文字引领我们的想象和记忆,所以可以使大脑高度集中,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想象力,锻炼记忆能力的增强。当今流行的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知识爆炸,也许只有这种反朴归真的学习方法才是真正的捷径,因为它符合此时期儿童吸收性的学习特点。即这一时期的儿童他只要多接触、多诵读、多记忆,只要给他准备最好的材料就行了,而且多多益善,等将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不断增强了,他会慢慢地再回味以前记下的材料,就会很自然地厚积博发。这一作法遵循了人性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我就具体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孩子一起读英文的过程。我们是2002年7月20日开始,利用每天晚饭后的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跟复读机读英文,有时我也想和他一起读出声,但他嫌妈妈的声音干扰他,我也觉得自己的声音可能会扰乱他,于是我就一边听他跟复读机朗读,一边看书。开始时总是忍不住要不停地纠正他的发音,效果很不好,进度也慢,孩子也感到很难,没兴趣。后来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慢慢地尽量少干涉他,只是偶尔提醒他一下,每周的进度是一个section左右。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计划性不够,偶尔也会被家里其他的一些事情耽误,这样坚持到11月份奇迹出现了,每一个section的十五句话,孩子很快就读会了,平时他经常无意识地嘴里念念有词的都是他读过的英语,遇到自己觉得好笑的单词或句子,总是反复说,反复笑。我想起他一岁多学说母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现在不同的是他经常缠着我问:“妈妈,你说好不好笑,好不好玩嘛?”我当然顺着说:“好玩,太好玩了!”其实我怎么还会觉得一个单词或句子好笑呢?这就是孩子和大人的区别。现在每晚睡觉前也要听录音后才睡觉,这不是已经乐在其中了吗?也正应验了“事必先难而后易;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一古训。这里我们全家要特别感谢厦门吕丽委老师耐心、热情、及时的指导。
    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有了质的飞跃。孩子慢慢地感到不难了,也习惯了,他自己从中收获了我们大人意想不到的乐趣。我常常惊讶于他那随时脱口而出的与母语无异的英语。进步让我感到欣慰,增强了信心和自觉性。于是我进一步总结自己的工作,加强了计划性,根据孩子每晚诵读的情况,安排下一次的复习,根据遗忘规律,十二小时是个关键期,我决定增加一次晨读的时间,利用早上起床后10~20分钟,哪怕只把前一天晚上读的内容再读几遍也好。同时也想培养他从小有晨读的习惯,因为早上也是人的记忆力较好的时候。早上的时间实在太匆忙了,经常是我边准备早餐,边指导他诵读,也就是给他提个醒,问一下读几遍了,因为他这个年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这样增加了一次每天的晨读,效果好多了。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他的诵读能力,他对后面还没读到的内容也能畅通无阻地阅读,只要前面出现过的单词他都准确无误地记得在以前的什么地方他读过,还没读过的单词他也能准确地朗读,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系统,读多了,新词自然也可以读得八九不离十。有时他还很调皮地跟我开玩笑,问我:see与sea,which与witch,shall与shell,fog与frog,meet与meat等等读音相同,拼写相近,而意思完全不一样的单词,常常说meet是肉,see是海,shall是贝壳,因为这些单词在他读经前就知道单词的中文意思。他经常这样明知故问,有时我免不了有点烦,因为这样以来就会打断诵读的连贯性,也耽误时间,他可能就觉得这样好玩吧。由此我感到孩子越小开始读经越好,对他所谓懂的内容反而影响他的记忆和吸收,因为那些懂的内容真的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孩子小毕竟缺乏自控能力,他觉得一切都好玩,没有明确的目标,玩到哪里是哪里,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大人的陪伴、参与和提醒。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认为我的孩子张驰非常乖巧、听话,其时他非常活泼好动。我的体会是:要让“读经”能坚持下去全靠我们大人的坚持。也许大一点孩子自觉性,比较好,不一定需要家长陪伴,但我觉得若家长能有条件亲自参与其中,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既可以增加亲子互动,又可以亲自体验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他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弥补自己在此方面的欠缺,是家长又一次接受教育的机会,机不可失啊!现在陪孩子学什么,我就学什么,没有任何功利与压力,能学多少算多少,也不管自己以前有没有这方面基础,这样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充实。孩子常常看我读《仲夏夜之梦》感到奇怪,就问:“妈妈你为什么也读《仲夏夜之梦》呀?”我说:“因为你读,妈妈觉得自己读得没有你好,所以妈妈要努力向你学习哦!”问过几次习惯了,也就不问了。这使我想起今年夏天陪孩子学游泳时看见的一幕,一位妈妈陪女儿学游泳,妈妈站在岸上指挥女儿游,说来说去,妈妈当然也是重复老师的话,女儿很不耐烦说:“你说的容易,你自己下来试一试呀,你来游给我看一看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大人的参与可以使孩子倍感亲切和安全。尤其是大人的态度最重要,你的态度如何,可以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该做的程度如何,且不说想不想做。如果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最好是象培养他一个新习惯一样,尽量固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坚持做同一件事,据说一个新习惯在持续重复二十一次基本上就可以象建立条件反射一样而形成。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小的奖励、积分等等。
    每天“读经”时间一到,我就先坐好,叫张驰把书拿来,他还能不读吗?相反如果在孩子还不能自觉去读的时候,家长自己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自然会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拖的时间越长,孩子的畏难情绪就越大,兴趣也就更难培养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孩子的自信心是在他能成就一些事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学什么东西都半途而废,孩子就会越来越没自信。任何事都是一个理儿: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获。若能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少了些急功近利之心,耐心去做,效果会更好。我说的效果更好,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做什么事都乐在其中,随遇而安。
    千言万语一句话就是在孩子还不能自觉自愿去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又是必须要做时,我们就要尽量陪他一起去完成,经过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时的积累,当他能驾轻就熟时,我们做家长的这把拐杖才可以慢慢地退出。就我的孩子张驰而言,他两岁多基本上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中文,所以他觉得看中文书就是玩,现在我就经常告诉他,妈妈陪你再坚持多读一段时间的英文,到时候你看英文书就象看中文书一样好玩。目前张驰已经能很流利地诵读《仲夏夜之梦》的全文了,我的任务就是陪他循续渐进地把全文背下来。开始读英文的时候,我计划至少也要用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背完《仲夏夜之梦》全文,11月份我估计用一年时间就足够了,现在我觉得不需要10个月。真是计划赶不上孩子的变化,孩子的潜力以我们大人的观念很难估量。俗言道: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现在我们是想到了孩子“读经”好,那就坚持做吧!千万别让孩子的黄金时光由于我们做家长的原因而错过,孩子的童年是唯一的,不可逆转的。愿我们做家长的都尽其所能地盛妆出席孩子的童年而无憾终身。
 
海南海口 段忠娟
2002年12月20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好运多多 + 2 + 2 谢谢分享, 让我有蠢蠢欲动的感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9:31 , Processed in 0.1259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