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205|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博客 解读精英教育系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1:4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读到今日学堂校长 张柏健 的精英教育系列, 二十年目睹之教育界怪现象系列
欲罢不能,读完已是深夜.
有所悟,有所感.
给坛友推荐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33581473_10_1.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2 金币 +32 收起 理由
woodhead + 10 + 10 这个贴子要火。。
huaxu + 2 + 2 谢谢你了
hq1966 + 10 + 10
fchn608 + 5 + 5 谢谢了!
ciscotang + 2 + 2 谢谢你了
我爱飞飞 + 3 + 3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9 09:45:47 | 只看该作者
那家私塾估计是全套用美国的教材, 上完小学上中学,中学上完直接出国继续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斗草踏青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9 09:53:43 | 只看该作者
大致扫了下,看不下去了
他的大概意思是全中国的学校都是垃圾(小学,中学, 大学),只有他的学堂才是真正的教育......

引自他的博客标题:
解读精英教育一:
今日学堂 致力于为中国人培养未来的领袖和公民!


[ 本帖最后由 shanlon 于 2009-9-9 09: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0:0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shanlon 的帖子

推荐的是他对教育的理解,不是他办的学校.
推荐的是: 他所谈的教育是做什么用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怎么教育?

大多数的家长不会把孩子送去读他的学堂, 咱也不会.
但他的这几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0:11:58 | 只看该作者
不全盘接受, 也不轻易地全盘否定.
不自负, 不自满, 不迷信, 不盲从.
有时间的话,试着以这样的态度来看那几篇文章.
看一看没坏处. 仔细地想一想更没有坏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恒恒爸爸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9 10:18:53 | 只看该作者
我挺关心他怎么给孩子讲这些教材的,咱也借鉴一下,去看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10:2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secretgarden114 的帖子

摘他讲论语的几段看看.
把他弟子对他的崇敬之语删了. 捡有用的拿来看看.
下面以课堂实际教学的几个片段作为案例,让大家一窥学堂的内部教学模式。

    从学而第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校长开始就让学生来讲含义。
    第一个学生胸有成竹地站起来讲:“学习了经常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这是课本上的解说。
   “很好,录音机水平。”张老师笑着说道,“既然你这样说,我们讲论语,这周学习第一章,下周复习第一章,再下周还复习第一章,一直到这学期结束都来复习第一章。你肯定觉得很快乐。是吗?我们这学期就这样“快乐学习”,“不亦乐乎”下去好不好?你会越来越高兴吗?”
    学生有点傻眼,明明校长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推出来的,可感觉似乎有点不对劲:“好像不是。如果这样肯定会觉得很无聊。我们可千万别只学第一章。”
   “对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那你为什么这么说?不动脑筋,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思考什么含义。想想:为什么我们觉得天天复习一点都不快乐,孔子说快乐,就只有这几种可能:
第一,   孔子骗人,
第二:孔子跟一般人不一样,圣人特别爱复习功课。
第三:我们理解错了。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可能性大些?”
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书上的这种解释是错的”应该是:“学习之后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出来,不是很快乐吗?”
   “这种说法还有点道理的。是看过南老师的《别裁》了吧?”张校长接着说:“其实这句话的关键就是对这个‘习’字的理解。”张老师把‘习’的繁体‘習’写出来,让大家看过之后说:“我们中国的汉字都是很有学问的,并不是你们现在看到的那么简单。在造字法中‘習’是一种会意字。看到它上面是一双翅膀,下面是一个小鸟的样子。小鸟在拍打翅膀代表什么?对,在练习飞翔。小鸟不是在复习已经掌握的本领,而是在实际体验和模仿父母的飞行方式。所以“习”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温习,而是实践练习。如“习武”,“练习”都是这个意思。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学了之后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实践练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校长转向一个学生:“你不是把上学期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春节期间用在老家跟人赌钱,第一次参加就赢得一千元吗?这就是不仅“学”了,还“实战演习”了一回,开心吗? ”
    学生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是因为赢了钱开心吗?”
    学生说:“不是因为赢钱就开心,而是学了居然真的能用出来,特别是看眼神这一招很管用,所以开心。”
   “对啊,这就是孔子说的“不亦悦乎”,古人没有骗我们吧?这两天你们在学习法庭辩论。刚好明天有机会可以让大家实战锻炼一下,跟一些大人现场辩论。”
   “真的吗?那太好了。”学生高兴的跳了起来。(附注:第二天教育局官员来学堂“执行公务”,学生们去跟他们辩论家庭教育的法律问题,结果他们很快跑掉了,让孩子们很失望)
    张老师又说道:“可是又有问题了:我们这样讲更符合逻辑,但是目前流行的许多《论语》版本,都不是这样讲的,为什么?如果说,现在的人不懂文化,把孔子作为圣贤师表的第一句话就讲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把论语和孔子给误解了。一群只会啃书本不会做事的人,自然理解不了的孔子的真意。可是明朝的张居正作为宰相和太傅,怎么也会讲错呢?”
    学生又傻眼了,陷入了深思当中,有些为难。是啊,如果张居正连这都不知道,怎么当大学士,怎么可能会做出那么多利国利民的丰功伟绩呢?
    过了一会,见大家答不上来,张老师讲到:“虽然我们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基本的常识来推断。你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大胆猜测的勇气和细微缜密的推理。”他接着说道:“他会这么讲,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不懂,水平不够,所以讲错了。第二,他虽然懂但是不敢讲,所以只好将错就错。你们觉得会是哪一种情况呢?”
    大家都觉得应该是第二种。但是为什么他明明知道,又会不敢讲真话呢?
    张校长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慢慢的说:“学传统文化要经史合参。简单来说,你看书光知道一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不够。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不会变成书呆子,录音机!”
   “张居正是明朝的宰相。明朝的开国皇帝叫朱元璋。这个皇帝是乞丐出身,很贫穷,没读过什么书,安徽很偏僻的一个乡村的小民,连自己都没想到将来竟然会做皇帝。他做了皇帝以后,感觉自己的出身太贫贱太卑微了。有点拿不出门,怕被天下耻笑。就想认一门比较有学问有涵养的亲作为祖上,好充充脸面。于是,他到处搜罗朱氏的文化人,终于就找到了南宋的儒学家——朱熹。所以他特别推崇朱熹,觉得他很了不起。虽然最后并没有认朱熹为祖宗,但是还是很推崇他,规定全国要统一思想,学儒家的四书五经,考试统统以朱熹注解的为标准。就这样,朱熹注解的《论语章句》就在全国大行其道,成为唯一“合法”的国家教学大纲。
然而,朱熹这个人轻狂自负,不尊圣贤。他想建立儒家的“道统”,就有意地神话孔子,竟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随意篡改孔子,其误解曲解《论语》之处比比皆是。张居正应该知道这些,然而不幸的是,皇帝的命令谁敢不听。不符合朱熹的解读就考不取功名当不了官。于是,没有脑子不思考的知识分子就跟着朱熹变傻了。有脑子会思考的知识分子,为了寄人篱下只好忍气吞声。张居正作为明朝的宰相,而且教的是皇帝的儿子。当然得遵从“皇帝爷爷”的解读原则,以“皇家教学大纲”为主。所以,尽管自己明明知道孔子不是说的这个意思,还得这样教。想想也蛮可怜的。”
“那么,从其中你们可以学到什么?”张老师问道。学生说回答“说明不仅现代的人会讲错,古人也会讲错,所以即使古人也不能随便相信!”
张老师说:“你们看,我不仅能发现现代很多名人的错误,也能发现古代名人的错误,很厉害吧?所以你们要相信我,好好跟我学。”
    学生心悦诚服:“是的!”
   “错了!我也会犯错误的。刚教的,就忘了?”张老师笑道。
“可是,我们没有发现你讲错呀?”学生答。
   “你没有发现,只能证明你水平还不够,但是不能证明我没有错!当然也不能证明我错了。你只能先相信我,以后有机会发现我的错误再推翻我。有一天你们能发现我的错误,才能证明你们水平提高了。”
   “这就告诉我们:不管是谁,他的名头再大,也不能盲目轻信。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推敲再来学习。我们关注的只能是智慧和真理,而不要去在乎究竟是谁说的,谁是权威。这是做学问最基本原则。”
    学生都深深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生举手回答:“有朋友从远方来向我请教问题,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这也是传统解读里的解释)
    张老师笑了。指着另一学生对她说:“你们俩以前就认识吧?当他听说你要来我们这里上学的时候,她很高兴。但是,她高兴的原因是:终于有机会来教导你,给你解答疑惑吗?”
   “当然不是。”她不好意思的说。
   “那你刚才的说法,是不是有问题?人干吗总要摆出一幅教师爷的样子,别人来向你请教你才高兴?就算你是孔子,这样也太自恋了吧?”
“如果你不是孔子,没有人来向你请教,是不是一生不快乐?”
    这个学生有点吱吱呜呜说不出来了。
   “这一句的关键字是‘朋’”,张老师继续说:“你们知道什么是‘朋’吗?”说着让两名学生起身靠墙并肩站好。“看,他们俩在一起就是‘朋’。大家想一想,凡是跟肉相关的东西都是月旁,所以月代表肉。那么,两块肉挨在一起就是‘朋’了。现在清楚‘朋’的意思了吗?”
   大家都笑了,一下子明白了。
  “古语说‘道合为朋,志同为友。’两个人在一起学习生活,成为伙伴,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一路并肩而行,这就是‘朋’的含义。大家有着相同的目标志向,然后一起为之努力奋斗,这就是“友”。比如说一起做生意的人是“友”,即使是你的竞争对手。跟你有相同的想法和理想,愿意和你一起合作共事的人才是“朋”。所以“朋友”代表的是不同的概念。
理解了‘朋’和‘友’字,这句话的意思就好解释了。有人很理解自己,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人从远方而来,和自己成为伙伴,互相交流学习,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了。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皇帝的儿子要学习为什么要找一群大臣的儿子做伴读?就是大家在一起可以多交流多探讨。像后面要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可以共同进步和提高。”
   “孔子说这句话,其实代表他人很友好随和,不端架子,喜欢交朋友。后世的人把他神化,认为远方的人都跑来向他求学,证明孔子名声远扬,得行大道,所以才高兴,这是很虚伪的。其实孔子在当时,并不是大家都很认同他,追随他的人很少,主要是后来他的很多弟子们都很有成就,慢慢地孔子的名声才越来越大的”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一个学生说道。
“你的一些才艺专长,有些可能我还不知道,你有没有生气?”张老师问道。
    “没有。”他坚定的回答。
    “君子呀!”张老师边说边向他做一个抱拳状。大家都笑了。“你们在今日学堂,学的东西特别多,成绩也很好,但很多人都还不了解,你们生气不?”大家都摇头。
“所以你们都是君子!”学生们愕然,觉得这“君子”也太好当了。
“如果这就是君子的标准的话,好像就太容易的。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君子了。可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修为境界,并不是这么容易的。”
    另一个学生又起来说:“我帮助了别人,但不是为了得到一种名誉,所以就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生气。这就是君子。”
   “今天早上你帮大家把地板拖了一遍。大家都不知道。也没见你生气。那你就是君子了。按照你的标准,君子好像也不难当吧?另外,你说的话里面的前提,文中并没有,算不算‘望文生义’呢?”
    大家好像明白了自己的说法有问题。但又不知道究竟该怎么理解。教室里一下子非常安静。
    停了一会,张老师又问刚才那个同学:“你父母在开车的时候,碰到一些人开车不讲交通规则,有意乱超乱闯,会不会很生气?甚至骂上两句?”
    他回忆了一下:“好像,爸爸有时会生气。妈妈没有生气。”
   “那你妈妈可以称得上是君子。爸爸嘛,还不够孔子所说的君子的标准。”
    大家好像有点明白了。一个学生恍然大悟一般:“我知道了!‘人不知’的意思,是别人表现不好,不懂事或者不了解知识或者道理。而不是不了解我。”
   “是的。”张老师欣慰的说:“干嘛别人一定就得了解你?那你也太自恋了吧。孔子才不会那么自恋,也不会那么虚伪。孔子怎么说自己的——‘如丧家犬尔’。可见,孔子是一个活得很真实,不在乎面子,只关注事实的人。所以,这句话肯定说的不是自己。”
    张老师继续说,“你们回忆一下,当你们的父母和以前的老师在教育你们的时候,如果你们不明白学不会,他们会不会生气?”
   “总是发很大的火。”许多学生都说。
   “那么,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不是君子。你们想一想,刚才有好几个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没有答对。我有没有生气,然后对你们大发雷霆,‘你们怎么这么笨!读了这么长时间还什么都不会,简直气死我了。’相反,我只是很平静的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包括需要怎么处罚你们都是很平静的给你们讲清楚。那么,在这一点上,我是不是比你们的父母和一些老师要做的好一些,更符合君子的标准一些呢?”
   “那肯定了。”学生们齐声回答。
   “其实我开车看人乱开也会生气骂两句的,所以我还是当不成君子。这就是“知易行难”。嘴上知道很容易,当人们往往做不到身上,需要人随时注意。”
“孔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别人没有智慧,或者不了解一些东西,即便影响到了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不便甚至损失,但是依然不生气不怨恨,这也是君子的一项标准。其实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为外界所干扰和影响。因为我们经常会被情绪所左右,在情绪当中我们无法做出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只有控制情绪,才可以如君子一般临事不慌,临危不乱。”
    大家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非常高兴。

    张老师特别强调了这个课堂的学校标准:在这个课堂上,如果只会作录音机,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是要被打手板心的。这是古代的学堂教学方式,我们也搬过来。当然,如果连录音机都做不了,事先不做准备工作,那就得请你出去,不能上课。不要浪费你自己和大家的时间。
另外的一个要点:不能乱猜答案,自己想像一个答案来蒙人,这不是学问,是骗人。说什么内容,一定要有依据,说错了都不要紧,但不能不动脑子胡说。

两个多小时的课一晃而过。结束后学堂的孩子和旁听的大学生一脸喜悦,意犹未尽。大家啧啧赞叹于老师的思维境界之高,引导方法之妙。很多大学生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讲《论语》的。以前对这几句话的不解和疑惑都打通了。正如张老师在上课时所说的,儒家学不好的确会变得虚伪。只有理解其真实的含义才能实践其深刻的精髓。
当然,大学生们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大了,跟学堂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同堂上课,并没有觉得“简单轻松”和无趣,反而对小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思考能力感到敬畏。如此培养方式,等他们到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这里才深深体会到“后生可畏”的含义。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三者缺一不可,又轻重不一。然而传统学校往往只关注知识结构的积累。根本不在乎价值体系的建立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像建房子,如果没有描绘好建设图纸,没有搭建好基本框架,砖头再多质量再好,也是白费功夫。
    今日学堂讲解《论语》,并采用的批判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正是在建立孩子的价值体系,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同时,构筑孩子的知识结构。这样,孩子明白了如何立德做人,养成一种从内心深处自动自发学习的习惯,同时可以培养出探索本源,尊重真理的的治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只有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三者兼备,方可谓栋梁之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wanyi77 + 10 + 10 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9 15: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斗草踏青 的帖子

刚才又大致看了一下他的博客,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的确是“讲论语”这个类别,这种上课方法其实是典型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学生的授课方法,我的老师也是这么讲《文心雕龙》的,只不过张老师的讲课方法更注意循循善诱,更注意掌握儿童心理,真是难能可贵。中国搞经典诵读的学堂已经很多了,但是大多都停留在“小朋友,跟我读”的阶段,鲜有如此生动自然的“讲论语”高度,能做到这一点很难,这对老师的素质要求极高,如果没有非常深厚的古文功底,是根本不可能达到张老师这种程度的。我孩子也通读过《论语》,我也试图给他“讲”过,但每次都讲不下去,自身修为不够啊。

但是对今日学堂英语课程安排还是有些疑惑,翻遍博客,包括今日学堂的网站,对于英语课程的详细安排都语焉不详,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学那些原版的百科全书的,要知道,即使是美国本土学生也要有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学的过程,直接学百科全书是如何做到的呢,有点费解。

如果今日学堂的语文老师的文学素养都能达到张老师的的程度,英语老师都能达到博客所说的那种水平,那也太强了,这样的私塾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斗草踏青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9 17:19:26 | 只看该作者
大概看过了,这个学校,不错啊,我挺欣赏的,英语,练武,国学是强项,2年学完小学课程?是有益的教育探索和尝试。简言之和普通学校的最大区别,强调培养健全人格,而不是仅仅灌输知识。所谓教书育人。理念不错,不知道执行的如何,朝着培养精英的路子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斗草踏青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9 17:39:05 | 只看该作者
博客和网站都去了
看了一天了
说白了就是入学时候的孩子都是精英孩子了
最关键的是家庭年收入不能低于12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斗草踏青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19 , Processed in 0.119750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