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老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曼,七田真,珠心算,还有其他右脑的东西都尽量不要用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9-7-24 19:5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7-24 12:51 发表
俺也来趟这个混水一下。

首先俺对66所说,算盘的出局,是由于条码和扫描仪的出现的说法很不以为然。实际上现在你哪怕去菜市场,小贩们手持的也都是计算器。

算盘的出局,主要原因是计算器这一电子产品,价格降得足够便宜了,有几块钱就可以买得到了,而不是像我们当初一个科学计算器需要好几百块钱,所以大众们用自己的行动选择了计算器而抛弃了算盘。

在这种情况下,说算盘有多好都是没用的,因为大众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关于算盘和计算器哪一个快,讨论这个没有意义,即使你搞一个比赛,计算器输了,也只说明他在输入的阶段会落后于算盘的输入的速度,现代科技完全可以做到把输入改为声控,你念完了,我结果就出来了。

计算器的运算速度,肯定会远远高于算盘的,这是哪一个人都无法否定的。


  零星运算当然不必使用算盘
  qq有过打传票的经历吗
  给你一抽屉传票
  看看是打传票的速度快还是摁计算器的速度快就知道算盘的生命力

  当然现在有了终端POS确实大量运算不用算盘了
  不过算盘下岗也才十来年
  何况某些场合仍然有算盘的身影
  现在单位都用电脑
  可同事某些数据处理还是用算盘更快
  所以仍然留有几把算盘

  至于声控
  如果是准确性要求高的领域
  真不希望它出现

  你也知道“也只说明他在输入的阶段会落后于算盘的输入的速度”
  那我们真是意见统一的





其实即使算盘算得快一些,也照样会被淘汰,因为你能把算盘打得很快,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其学习成本是很高的。而计算器则不需要,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用它把结果计算出来。


  零星运算当然不考虑
  如果是比较大量的运算
  学习成本相对于运算效率就是小菜一碟了
  以我这样的懒人
  光凭练习打666就可以应付
  可见学算盘是非常容易的

  我算盘没过级
  只会打加法
  这方面子云可以给出专业意见
  应付一般工作学习算盘需要多久



因此单单一个快没有意义,就好比输入法,五笔字型占领了市场,是因为王永民先生花了很大精力推广它,尽管王先生仅仅靠卖书赚了一些钱,但他在中国IT业发展还是占了一个位置。后来还有很多比五笔字型快得多的输入法,但并不能被认可。到了今天,很多以前使用五笔字型的人也都开始用拼音了,只要他普通化学的足够好,因为还是拼音最容易,而这个输入法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变得以前更好用了。



  qq说别人统计的时候就用科学这枚放大镜左照右照
  为什么拿来作自己论据的时候就不讲科学了

  真正会五笔的人
  不会再回头用拼音(临时、偶尔用,有可能,作为主要输入)
  真正会五笔的人也不喜欢联想功能
  因为打字的硬速度够快了
  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倒还影响打字速度
  所以你看智能五笔有个专业人员的设置
  提示框非常简单

  至于以前用五笔又转用拼音的
  那是五笔没有学好的假五笔
  qq不要被假象骗了啊



其实即使目前的小学,也还经常地把孩子大量的时间,花在练习一些没多大用的技巧上,因此我们的小学生负担远远高于国外的小学生。

俺本人就是坚决反对珠心算的,关于这个事情俺以前有专门的帖子,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其实俺不否认珠心算的孩子算的很快。俺只是说这个快没啥用处。更要命的是,珠心算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数学思维格格不入。66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事实上我们任何一个人,学一个东西,都会最终接受几百种方法里的一种,而会对其他的方法有所排斥,不可能一个人同时使用几种思维方法。所以学了珠心算的孩子,尤其是学得比较深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为了适应正常的数学思维,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去抛弃他以前掌握的东西。所以让孩子学珠心算其代价是很大的。



  讲科学的qq一到了意见相左的时候就喜欢凭感觉发话了
  技能性的东西是不用思维的
  就是练到条件反射就行
  完全是一种能力培养

  珠心算、珠算能手级训练
  我没有亲自上手但见识过
  照相记忆、速读这两种能力曾经具备过(也就是因为这两点对杜曼、七田不全反对,我不能反对自己的亲身经验)
  电脑输入的指法训练我达到过高峰(还开培训班带过学生,第天两节课,一周练成指法,一个月出五笔高手)
  现在虽然人老眼花
  但打字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珠心算、珠算能手级训练、指法训练(照相记忆、速读没有特别训练,不知和什么有关,暂不列入)
  这些基本都是一种技能性的东西
  有相通的地方
  对思维方式影响非常有限
  有影响也是利大于弊  
  有利于想象力、记忆力、专注力

  珠心算与算术虽然都要算
  但根本不是同一级别
  珠心算纯粹是技能训练
  算术是基本技能基础上的思维培养
  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把技能性的东西上升到思维方式
  或者认为技能性的东西能对思维方式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你们可真太高看这些技能训练了

  拿宝宝仔仔来看
  幼儿园学了珠心算
  上小学虽然不能代替算术学习
  但也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成绩
  算术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90分以上(她妈妈告诉她95分以下是不及格,好象只有一次95以下)
  当然个例不能说明多大问题
  但论坛是开放的
  还有很多学过的孩子和家长
  影响多大应该由当事人和权威机构说了算
  而不是一些假象说了算(比如记者报道的珠心算学生难教、用五笔的又回头用拼音这样的论据)

  【宝宝仔仔学珠心算】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81043


  说句老实话
  我倒是希望你们把反杜曼、七田和珠心算反到点子上
  比如丑恶的商业行为和过于疯狂的方式
  而不是不问清红皂白一棍子打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竹竹 + 1 + 1 赞成66的观点。五笔,原先学的是这个,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9-7-24 20:09:34 | 只看该作者
打传票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般的珠算表演大多是找几个算盘高手和一个普通的会计拿计算器来进行比赛。

如果生活中确实需要那么快的输入计算的话,一定会有一批按计算器的高手出来,那恐怕算盘也不是对手。

你打字就很快了,如果让你打小键盘的数字一定也很快,我知道有一批用一个手指玩手机输入的高手,如果让他们和那些算盘高手去比赛,就一定会赢,按键肯定会快于拨算盘珠的。

只是这类比赛有啥意义呢,让算盘的爱好者,保留一些自娱的话题好啦。

中国古人用算筹算术,到了宋朝有了算盘,算筹就没啥价值了,现在有了计算器,算盘也就没啥用处了。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9-7-24 20:24: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7-24 14:29 发表
我再说几句短期记忆,实际上所谓的照相式记忆也好,一些所谓右脑项目表演的记忆奇迹也好,基本都是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训练也不是完全没用,比如以前我们考政治历史的时候,我们大多采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应对方式,还是很有效的,尽管考完了,记得东西也忘掉了。

在中国,对付应试教育,短期记忆有一定的用处。但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则没什么用处。

不管鼓吹的什么神奇的东西,他们都会去回避人是会忘的这一事实的。

玩照相记忆的人,每天脑子里放上那么多照片,还要去检索,时间一长,如果再不去忘记,那基本上就会变成神经病了。




  刚好昨天看中央台报导国际记忆大赛
  后来还把国内一个记忆高手请到科研人员那里进行研究
  发现那不是短期记忆而是主管长期记忆的区域在工作
  (哪个频道什么时间什么名称不记得了,只记得还说了一个读唇语很厉害的大学生)

  不管短期还是长期记忆
  能记住就管用
  我过于懒惰但赁照相记忆能力也还应付了很多考试
  而且考试后必定上一个台阶
  
  在初中时记单词用的背记法
  比如记黄瓜是这样(c-u-c-u-m-b-e-r,cucumber,黄瓜。摇头晃脑记得辛苦效果却不佳)
  高中最后阶段突然换成了照相记忆法
  扫描一遍单词记个大概再在具体运用中进一步熟悉
  成绩上升很快而且比较稳定

  同事一个女儿九十年代考取了重点大学
  她记英语单词也是用的照相记忆法
  口里不念
  只是扫几眼就记住 
  往后也是靠常用来进一步加深记忆
  这样学起来不累

  正是照相记忆和速读让我对杜曼和七田有点兴趣
  我没有对孩子进行杜曼
  但这两样要摘出来用到孩子身上
  可惜自己原来不是通过训练得到的技能
  也不知道如何训练
  只能往这个方向努力

  照相记忆是一种主动记忆
  不是被动记忆
  不存在需要记忆的不利内容
  所以“如果再不去忘记,那基本上就会变成神经病了。”有伪科学嫌疑

  照相记忆是一种能力
  能力的保持靠不断训练
  不管训练的结果能不能保持
  qq和小易都陷入了实用的泥淖
  如果不能保持就没用
  如果不能有益于工作和继续学习就没用

  如果3岁以前没有长期记忆
  是不是3岁以前的早教可以不必搞
  人一辈子也就几十百把年
  死后所有学到的东西都要带入泥土
  是不是干脆所有东西都不学

  首先要弄明白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和进一步学习
  学习是人的本能需要
  享受学习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目的
  某些时候学习结果是无所谓的
  只要享受了学习过程就达到目的了
  纯粹消费时间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20:3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hq1966 的帖子

66做事认真,这点我很佩服。
但有时候也比较怕66的认真,

比如你说的照相记忆等等,那是照相记忆吗?
有必要把这些基本概念搞清楚。

照相记忆在我这里有比较特定的含义,指的是杜曼,七田真那种记忆的方法,
你那种方法根本就不是这个意义上的照相记忆,也可以说是形象记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9-7-24 21:43:0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上班以后,因为工作需要是考会计证,才开始学的算盘.
我的水平非常一般,可是三位X三位,四位X四位的,我和我老公比赛过多次(好多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每次都是我赢,,,,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让我老公也刮目相看,----不是对我,而是对算盘这种神奇,,,,

我不是提倡珠心算,但是这么好用的算盘越来越少人会了,实在是可惜啊,,,,,确实是非常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好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9-7-24 21:45:36 | 只看该作者
看你们讨论我想画一幅漫画
66上面有两个辫子
QQ下面有两个辫子
老易上下都有辫子
大米白白胖胖没有胚芽
僵硬梳着一个小抓阄
你们相互抓着别人的辫子
可是自己的辫子却抓在了别人手里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有意思
v320 + 1 + 1 哈哈,事情还是做简单点好1
Lppbb + 5 + 5 汗!我该有5条小辫! ^_^
hq1966 + 10 + 10  真是好孩子 观察仔细
子墨宝贝儿 + 2 + 2 O(∩_∩)O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9-7-24 22:0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语漫步 于 2009-7-24 21:45 发表
看你们讨论我想画一幅漫画
66上面有两个辫子
QQ下面有两个辫子
老易上下都有辫子
大米白白胖胖没有胚芽
僵硬梳着一个小抓阄
你们相互抓着别人的辫子
可是自己的辫子却抓在了别人手里


难怪听雨带帽子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不得不说,脑子转得真快
hq1966 + 10 + 10  ^_^
子墨宝贝儿 + 2 + 2 \(^o^)/~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9-7-24 23:04:59 | 只看该作者
照相法确实有人能用,身边就有这么用的人,但似乎都是天生的。
后天能练成的,我还没亲自碰到过。

有阵有兴趣,泡在几个相关的坛子里看,终于在网上也见到有人练成的,但相信这些七田的这些训练法子并不怎么好,
因为没练成的人,在网上看到更多。

珠心算也是生成脑像图,从方法上看,
似乎能练成珠心算的概率比练七田和其他右脑照相记忆法生成脑相图的成功概率要多得多。
缺憾是,似乎只对珠算能生成脑像图,对其他学习帮助不大。
虽然网上也见过练成珠心算后,对其他帮助很大的人,但确实只有少数。
常见的案例是时间长了,如果不太用,脑图就没有了。

另,关于右脑和数学思维,我不同意老易的结论,
生成脑像图和数学思维其实很有关系的,我碰到过的举凡天生能自己有照相记忆和脑图功能的人,
立体几何都很好,机械制图也极好。
所以,数学可不是什么左脑的,数学天才用脑的统计结果我以前贴过一个帖子的,结论是左右脑联系的这块很发达。
而且和长期记忆也有关。
具备天生脑像图的人,不但可以在脑中自由旋转各种图形,
而且还可以自己在脑中虚拟做没有条件完成的实验。
爱因斯坦这人可以去研究研究,他有不少假设就是自己脑子虚拟做实验的结果。
这类人,不只他一个。
要在脑中完成这些运动,左右脑都不能闲着。



大脑是个太复杂的东西,
能够后天练成脑像图的捷径在我看,
还是珠心算的概率高一些,
但如何把珠心算的脑像图与整体的思维融合,打通,才是关键。
不然,也就是止于珠心算了。

打个比方,
先天能有脑像图的是自然生成的结果,是道。
后天的珠心算脑图是技。
如何使技进乎道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不一定要一棍子打死

[ 本帖最后由 linanmeng 于 2009-7-24 23:2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qqyou + 3 + 3 长贴,鼓励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9-7-25 08:39:2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题目中说到杜曼,偶也来插两句。
到这个论坛,是因为杜曼。但却放弃了杜曼。
杜曼的五本书都买了,应该是五六年前的事了,是托香港的网友的买的,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买回看了,也照着做了,记得点卡都自己忙了差不多几个星期,不可谓投入少。也花精力闪,也有效果,记得偶尔的测试都是对的。但我放弃了。原因:
1、浪费时间太多,家长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还有金钱,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与睡眠。
2、虽然杜曼说不要在意成效,不要考,但家长不是神,投入那么多,怎能不要求回报?时不时的考一下,对了暗喜,不对了暗愁,功利心做父母的自己都很重,怎能不影响孩子?那种焦虑我很不喜欢。
3、影响孩子语言发育。记得看到几个贴,几个杜曼的妈妈都反映孩子说话迟。我家儿子也说话迟。我们很早就跟他讲故事、聊天,他爷爷奶奶都是很健康健谈的老人,整天带着他玩,说话会迟很不可思议。猜想可能杜曼有原因。
4、希望小孩子多接触真实的世界。大自然中那么多真实的、可直接接触的动植物可以让小朋友自己观察与思考,为什么弄那么多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实物的东东让他记住名字呢?
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我希望能带他看到真实的世界与社会,学会其中的应对,体会其中的乐趣,而不是纸上谈兵,所以反对杜曼。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我也是因杜曼来的.然后弃杜曼而到鼠版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7-25 08:44:23 | 只看该作者
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我希望能带他看到真实的世界与社会,学会其中的应对,体会其中的乐趣 赞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11 , Processed in 0.086785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