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在家读经家长就有许多不懂理科,他们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大多是人云亦云,把数学教育轻视得一塌糊涂,继承了古代重文轻理的偏颇思想,把道德泛化进知识范畴。不由使人联想到明末崇祯年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有种种政治、财政、军事各方面的问题,而刘蕺山对崇祯皇帝说:“陛下心安则天下安”。刘蕺山,一代大儒,明亡后绝食而死,他的自身修养和慎独工夫直让后人汗颜,然,不能避免“迂哉”,不可谓一叹。知识界的事要事功精神,要一点一滴学习,焉能轻视?数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的基本精神是爱探索、爱思维、爱真理。我们学校的数学教育是填鸭,虽然现在好些了,但于课题探索实际很不足。再就是没有国外的“快车道”教育,无论资质优劣,都在一个教室,学一样的课程,吃饱的孩子无事干,不饱的孩子压力巨大。奥数在小学成了衡量数学能力的尺标,小升初的砝码。数学教材这些年稀释得七零八落,几何不叫几何了,叫图形。当然,这样可以普及全民数学知识,但没有“快车道”,严谨的数学也一步步没落,好的数学苗子都进了奥数这个偏门,而没有渠道进入严谨科学课题研究的正门。快速心算训练有必要,但其磨灭孩子数学兴趣的弊端也不可忽视,怕只怕得不偿失呀。
再说在家读经孩子,小学数学自学还可以,初高中呢?即使初高中可以自学,难道数学就只是那点教材上的内容?科学不涉及研讨和试验能学好吗?没有老师能精通吗?大学、研究生都不上,读经的孩子真个个那么棒,这些全部理科教材都可以自学成才?我深表怀疑。
英文就不用说了,学校的英文教育占绝对优势。在家读经的孩子就那几本英文经典想解决英文学习,痴人说梦。莎翁作品虽不是古英语,但那个时代的语法和语音、词性都与现在不同,写法也有许多不同,背诵完毕无人进一步讲授,没有现代英语基础,能学好英语?别动不动搬出辜鸿铭,辜鸿铭幼时上的是英国贵族学校,他那良好的英文环境可以忽略?唉。。。
我不排斥有读经家长安排孩子将来学古中医、学书法、学古典文化,他们有很好的安排,自小拜师学艺,专攻一门,这些家长我遇到过,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我同霏霏一样疑惑那些没有计划的家长,他们究竟如何安排后续教育?呵呵,瞎操心 。。。
霏霏担忧出国的入学资料吧,据我所知,本科美国留学需要中学平时成绩GPA(Grade Point Average)、标准化考试成绩(TOEFL, SAT, ACT等),学历证书(Diplomas), 毕业证(Graduation Certificates)。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能力才是他们考察的重点,美国在家上学一个女孩的推荐信是她妈妈写的,也被哈佛录取了。可见这些并非必然。
不过,这里请Paisley谈谈高中留学情况怎样?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7-6 21:2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