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霏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期来了,读读佛经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6-27 13:30:36 | 只看该作者
数学,在家读经家长就有许多不懂理科,他们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大多是人云亦云,把数学教育轻视得一塌糊涂,继承了古代重文轻理的偏颇思想,把道德泛化进知识范畴。不由使人联想到明末崇祯年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有种种政治、财政、军事各方面的问题,而刘蕺山对崇祯皇帝说:“陛下心安则天下安”。刘蕺山,一代大儒,明亡后绝食而死,他的自身修养和慎独工夫直让后人汗颜,然,不能避免“迂哉”,不可谓一叹。知识界的事要事功精神,要一点一滴学习,焉能轻视?数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的基本精神是爱探索、爱思维、爱真理。我们学校的数学教育是填鸭,虽然现在好些了,但于课题探索实际很不足。再就是没有国外的“快车道”教育,无论资质优劣,都在一个教室,学一样的课程,吃饱的孩子无事干,不饱的孩子压力巨大。奥数在小学成了衡量数学能力的尺标,小升初的砝码。数学教材这些年稀释得七零八落,几何不叫几何了,叫图形。当然,这样可以普及全民数学知识,但没有“快车道”,严谨的数学也一步步没落,好的数学苗子都进了奥数这个偏门,而没有渠道进入严谨科学课题研究的正门。快速心算训练有必要,但其磨灭孩子数学兴趣的弊端也不可忽视,怕只怕得不偿失呀。

再说在家读经孩子,小学数学自学还可以,初高中呢?即使初高中可以自学,难道数学就只是那点教材上的内容?科学不涉及研讨和试验能学好吗?没有老师能精通吗?大学、研究生都不上,读经的孩子真个个那么棒,这些全部理科教材都可以自学成才?我深表怀疑。

英文就不用说了,学校的英文教育占绝对优势。在家读经的孩子就那几本英文经典想解决英文学习,痴人说梦。莎翁作品虽不是古英语,但那个时代的语法和语音、词性都与现在不同,写法也有许多不同,背诵完毕无人进一步讲授,没有现代英语基础,能学好英语?别动不动搬出辜鸿铭,辜鸿铭幼时上的是英国贵族学校,他那良好的英文环境可以忽略?唉。。。

我不排斥有读经家长安排孩子将来学古中医、学书法、学古典文化,他们有很好的安排,自小拜师学艺,专攻一门,这些家长我遇到过,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我同霏霏一样疑惑那些没有计划的家长,他们究竟如何安排后续教育?呵呵,瞎操心 。。。

霏霏担忧出国的入学资料吧,据我所知,本科美国留学需要中学平时成绩GPA(Grade Point Average)、标准化考试成绩(TOEFL, SAT, ACT等),学历证书(Diplomas), 毕业证(Graduation Certificates)。不过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能力才是他们考察的重点,美国在家上学一个女孩的推荐信是她妈妈写的,也被哈佛录取了。可见这些并非必然。

不过,这里请Paisley谈谈高中留学情况怎样?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7-6 21: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学习一下。
霏霏 + 5 + 5 谢谢果行
子墨宝贝儿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9-6-27 15:4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paisley 的帖子

我想霏霏也不只是针对她自己的孩子吧!她谈的是普遍现状,就业跟学业一样,是多数人必须经历的,某种程度上,就业是学业的目标所在。现在大学是不包分配的了,所以大学也就不是就业的唯一途径了。出于生存这个万古不变的话题来说,关心就业这个问题无关乎境界之高低。就算再高的境界,也还是要落到生存之话题,但愿更好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与天理人道相契合的人才,培养出造善业的人。
      安排孩子在家学习的家长,在现在的中国是孤独的行者,才气、财气都得够,才有底气走下去!有四万美金一年的朋友,什么都别多想,哪个外国都别去,找个清静处,能带一帮孩子修道念佛去,念好了,修好了,这些话题就空了。钱不够的话,那就还是做好一切准备去挤那座独木桥,至少保十年险!
      念佛经怎么又念出这么个话题。看来还是读经典去吧,不悟不解啊!

      另外,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不是经典,《圣经》可以说人文、语言、思想都有了,背了的话,英语语言程度不会差到哪去了。体制内的英语教学,程度低、层次乱,不能称之为语言教育,学好了,多数人也只是成为做选择题的能手。

     《四十二章经》真的很好,短小精巧。金庸先生把它当做宝可不是随意而为的。推荐!!!
      南无阿弥陀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霏霏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6-27 17: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抱歉,我对高中出国读书了解也不是很多,尤其是手续方面。鼠版的hi5可能更清楚吧。:)

以前我写过一点东西给一个妈妈,她有意让孩子高中到国外读书。因为她对好处了解得已经比较多,我写了几点缺点给她参考:

一是,高中时期,青少年的圈子已经形成(通过初中慢慢形成),外来人猛然闯入,很难融入一个既定的圈子。假如长时间无法融入,对自尊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是一种打击;如果是高一(10年级)开始读,可能就好一些。

二是,(纯粹从申请大学角度来看)美国最好的大学都对领袖能力与社会服务经历十分看重。这两者都需要长时间的付出才能够得到结果,尤其是前者,很难想象一个外来者能突然成为学生社团的领袖。外来的学生比较吃亏。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美国华裔女孩,因为太醉心读书和钢琴,没注意有意锻炼自己做学生社团领袖,在这方面的简历就比较难看,最后没有进入哈佛与耶鲁(因为这两所学校特别看重leadership), 进了以学术著称的普林斯顿。

另外,我也觉得私立高中是比公立高中更好的选择。如果要到国外读中学,最好还是选择私立高中。

希望这点内容对霏霏和果行有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2 + 2 谢谢你了
霏霏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6-27 17:4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孟母 的帖子

多谢推荐《四十二章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霏霏 + 5 + 5 同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01:54: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各位朋友为我答疑解惑,你们太赞美我女儿了,真的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好。

深知一切都是因缘际会的道理,做父母的陪孩子成长过程希望孩子所学、所接触的都是善的,好的,一直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直至真正到了结果的时候才是不能强求,一切皆看缘分。我们不能到了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把所有的结果都归为因缘二字,如果仅有这两个字就足够,那我们还教育孩子干什么。对在家读经孩子的那些也许是我多虑了,不过还是想说出来。

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心。女儿到现在崇拜的有两人,一位是孩子的姑爷爷,这位老人就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勤奋以及对人的谦和,说话时的幽默、风趣和老人的学识都是很让人钦佩的,妞妞自小就是崇拜的很。另一位就是钱文忠教授,妞妞对他解读的三字经非常折服,很欣赏他的不“以文养文”,觉得他很了不起,她对钱文忠教授用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八个字。她听完《解读三字经》跟我说,妈妈我以后也要上百家讲坛向大众传道、授业、解惑。我听了只觉得我这个当妈的担子重。我有点搞不清要给女儿什么样的教育。我如果安排孩子在家学习,我没有象老师对课本的那种专业知识,可我又能到哪给孩子找到适合孩子的好老师呢。在家学习如果只让孩子单一的读经我是万万不会做的。这也许是对读经教育理念的境界问题,我还没学到那种水平。如果让孩子继续这样的学业兼读经,我又心有不甘,觉得这样是在障碍她。孩子爸一直是赞成上学的,他看中的就是学校给予的那种大环境,他说人不能总在优良的环境中生活,孩子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不能被分割出去,他告诉孩子考试在爸爸妈妈这没有及格好坏之分,看重的是你学习的过程,不看成绩。现在也是一年级的缘故,再加上我们的无分制度,孩子在学校尽管也出现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上学还算是快乐的。可我不想做糊涂的妈妈,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好多孩子一生学习的阶段就在高考之前,高考结束后一生的学习也就结束了,有了大学这个敲门砖就万事俱备了,以后的人生就一幅锦图了。我想给予孩子的不是把她培养成有了大本、博士这些文凭,一辈子衣食无忧,不是的!我让孩子读经典的目的也是如此,我要她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人事物,要她知道人怎样才能获取快乐,颜回那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可还能不改其乐才是人生的哲学,还有就是读书应该是只争朝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选定方向就要倾注所有的热情努力地去完成。也许我是贪心的妈妈,可我真的很希望女儿能有如此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4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高境界的妈妈,对我们都是激励。谢谢!
果行育德 + 2 + 2 我好喜欢。。。
子墨宝贝儿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6-28 09:51:21 | 只看该作者
妞妞好样的,这样的好孩子,霏霏担子不轻呢。

钱文忠梵文师从金克木先生,国学师从季羡林先生。金先生会7国语言,他对天文学也有很深的研究。

民国时期,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位新生请门口老人帮他看行李,过了很久,新生办完事,老人还一直守着行李。过后开学典礼,新生发现台上坐着那位老人,是北大副校长,他,就是季羡林先生。

钱文忠正是有这样的老师,才有现在的今天。“师”,自古以来有着崇高的地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循循教导。

霏霏的心有不甘我太理解了,我几次想重新让孩子纳入大体系,就是因为这不甘。我带着孩子到处拜师,就是忧虑自己智慧不够、学识不够,修养太差,怕耽误孩子。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我们看清在家读经利弊、看清学校教育利弊,再根据各自条件,理性抉择。我们选择一条路,也意味着选择这条路的弊端,看清楚是为了以后制造条件改善。这不是一荣俱荣、一毁俱毁般简单思维。

大学,我一直觉得是孩子拓开生命广度的时刻,很赞同paisley20楼的观点,同侪间的勉励激荡,不同气质和学识的老师传授,不同观念的冲击。都是提升自己、开拓生命极好机会,尤其是顶尖大学,宏大而广博的学术胸怀。牛人堆里,随便在楼梯间都可以找个人请教古希腊语,这是千金难买的学习场所呀。大学是为了文凭乎?仅是就业敲门砖乎?把大学看得如此低俗,是大学低俗?还是人心低俗?还是不了解下的随意批判?就业只是满足生存乎?真没有境界高低之分?“不为良医即为良相”的择业境界又作何解?

我一直跟孩子讲,学圣贤不是为了做圣贤,而是学做一个平凡人,做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在学会领导别人之前,先懂得驾驭自己。陆象山批评子贡做圣贤、做修养即是“私心”,前贤目光锐利如斯,虽子贡之“私心”非世俗意义上的“私”,但此“私心”正因为有一美好光环笼罩,最难破除。夫子只有个“空空如也”,而如今,个个“满满如也”。乌呼!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蓑羽鹤 + 1 + 1
霏霏 + 5 + 5 精品文章!
paisley + 2 + 2 说得太好了!
子墨宝贝儿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8 19: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paisley 的帖子

想过很多次把孩子送国外读书的事。后来经过反复思量觉得孩子的年龄小,出去只能我陪她出去,她爸要在这挣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角色,孩子和爸爸都不愿意,这事就搁下了。你提到的高中再去国外读书的弊端很值得参考,以前的设想是小学毕业时全家一起出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这个设想很好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7-2 10:19:49 | 只看该作者
2008/9/30
申请万佛城私立学校的过程
@ 06:44 AM (9 months, 4 days ago) 这是我把外甥女搬来美国读中学的详细过程,申请别的私立学校也应该一样吧。

我的外甥女今年十二岁。去年我来万佛城(http://www.drbachinese.org  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2001 Talmage Rd, Ukiah,California)做义务老师,搞清楚了私立学校可以发I20,于是打定主意把小外甥女办过来,再说,万佛城的学校实在太便宜了,跟美国的所有私立学校比,(所以只能请义务老师啊)。一年学费加国际学生保险是3280美元,还包了午餐(是素食)。如果住校的话(七年级以上就可以住校吧),再多交8~9千美元吧。

(供比较:美国的其他私立中小学,一年光学费,不包括吃住和医疗保险,就要一万多美元。)

年初的时候(大约二、三月份),填申请表,这里可以下载:http://www.igdvs.org/admissions.php

填好表,叫我妹妹把外甥女的成绩单(最近两年的)寄过来,外甥女自己写一篇为什么要来上学的文章(说爸爸妈妈要我这来上学也可以),当然我甥女不是这么写的:)外甥女的学校有两个老师还写了推荐信,好像没要求推荐信,只要求写上两个推荐人的联系资料。交了30元的申请费。

然后等学校录取通知。六月初校长打电话面试学生,本来都要面试的,每年夏天万佛城在香港有两周的夏令营,亚洲来的学生都在那里面试,也有些是直接来万佛城参加夏令营并面试。但是我说了,我妹妹不富裕,去香港开销太大了。所以是电话面试的。

面试完了,就是发I20表,我准备好经济担保(去INS下载I134表,要银行写封信注明我的开户日期,资产,去年共存入多少),连同I20一起寄到中国。顺便也邀请我妈护送。

小留学生比较难签,但不等于绝对签不出来,好像去年几个大陆申请人没来得成,不知道是签证的原因还是别的。看个人的造化了。

他们是到北京的美国大使馆签的,北京的美领馆排队最长,所以他们交了加快费,其实去成都签的话,最快了,他们不知道成都也有美领馆,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去成都说不定拒签呢。(后来听说,各省市去哪个领事馆签证是划区的,湖南省的还只能去北京签,去别的领馆不行,会被拒。不知是否属实。)

学校的毕业生大都能上自己想去的大学,比如UCBerkeley,Stanford,Columbia,Harvard,师生比差不多1:2,全(男女)校学生加起来才百十号人,K-12共13个年级呀。每年的毕业生不多(从来不到二十个吧),真的是小锅菜。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好,有学生拿着全美前一百名公立中学排行榜说万佛城的中学跟他们比应该在第几。但是我没有去记。只记得还在硅谷的那几所著名中学之前。

学生有信佛教的(当然了)、基督教的、印度教的、不信教的。有吃素的,也有不吃素的。不过学校提供给住校生的免费三餐只有素食,非住校生有免费的午餐。我有时候带学生出去FieldTrip,他们有的会买肉食吃,有的连奶制品都不吃(Vegan,纯素食者,不一定信佛教)。

大多数外地、外国学生的父母是信佛的,或者有信佛的亲戚是信佛的,所以知道万佛城,多半是华人、华侨、或越南人。本地学生的家长不一定是信佛的,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别学坏了,别交坏朋友,能考上好大学,有白人、西裔、印裔等等。而万佛城的学校男女分校,绝无早孕、吸毒等等弊端,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学生学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环保节约、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等等良好品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7-2 12:12:19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经》怎么样?
   其实我觉得《无量寿经》很好,不是诸经灭失之后,佛祖慈悲留此经只住百岁吗?师父说,《阿弥陀经》是小本的《无量寿经》。
   霏霏说的问题,其实是个理想和现实的问题,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问题。这问题也常常困扰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7-2 13:49:58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MAYAVATI斑竹的先生的父亲曾再三强调:千万不要在美国接受教育
具体原因在斑竹的一个提到小春子爸爸的帖子里

大家难道不记得了么?还是不接受那样的观点?
为什么要把孩子送美国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2 , Processed in 0.086267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