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ecretgarden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小羽同学的语文胡乱读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20:17:05 | 只看该作者
      小羽最近的阅读方向有点新变化,他现在很喜欢看历史书了(青少版),以前可是很排斥的。而且他非常善于在学习的时候旁征博引,有时候都博得没边了,当然了,最后他还是能给你整合一下,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不禁要惊叹一下,这劲头要是用在高考上,什么名校考不上啊。当然,这时也会显得我这个妈妈“特没文化”,我一般是一问三不知,一考就倒。比如,昨天他抽出一张游戏王卡,叫“死者苏生”,他让我猜上面的图案到底象征什么?我一看是一个“♀”形符号,马上坦白,宣布不懂,请老师公布谜底。小羽嗖地抽出一本书,书名叫《神鬼莫测的埃及人》,原来是《黑暗历史现场》系列之一,正是我去年给他团购的,当时就被他打入冷宫,说啥也不看。原来,那个符号是埃及的一个象形字,是“生命”之意,如果♀两边再各加一个类似的符号,那就是一个古老的埃及护身符,就是“保护生命”的意思。天啊,游戏王卡的制作者太有才了,竟然知道用埃及的象形文字做图案。幸亏我们家小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连玩卡片都能研究出典故来。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孩子有进步,会逐步成长的
有梦的人生 + 2 + 2 真好哇!
tiantianli + 1 + 1 考倒了妈妈,孩子肯定很开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1-16 00:42:12 | 只看该作者
兴趣特别重要,我的古文没有强化过,都是老师课上交的内容,所以选了理科之后一度很是讨厌教科书上要背的枯燥年代,干巴巴的史实。反而是现在被口语化的讲述历史吸引,有一段时间就一直泡在煮酒论史里面看故事,写汉朝名将的虽远必诛,写春秋的,明朝的,宋朝的。。。也许不严谨,不过基本历史事件交代的还是清晰的,泡煮酒的时候我就感慨,要是当时历史书是这么写的,也许我选的就是文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5:44: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iantianli 于 2010-1-16 00:42 发表
兴趣特别重要,我的古文没有强化过,都是老师课上交的内容,所以选了理科之后一度很是讨厌教科书上要背的枯燥年代,干巴巴的史实。反而是现在被口语化的讲述历史吸引,有一段时间就一直泡在煮酒论史里面看故事, ...

就是就是,虽然我读的是文科,但也很反感中学里的历史课,那时侯哪有这么多有趣的历史书啊。时代真的是进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6:08:10 | 只看该作者
      到今天为止,《石碏谏宠州吁》全部学完,这两天除了诵读以外,还完成了全文理解和重点句子理解,这些基本上都是小羽自己看书搞定,我在旁边适当地点拨一下,不是不想多讲,实在是怕言多必失,讲错了反而麻烦,自己底气不足啊。

      重点是:骄奢淫逸,六逆,六顺的含义。
     有趣的是,查完骄奢淫逸的注释,小羽沮丧地说:“我骄奢淫逸了。”我忍着笑表情严肃地问:“为什么?”“因为我有时候很骄傲,今天还没有请示妈妈就自做主张买了游泳眼镜,太奢侈了。”
     吃饭的时候,小羽很自觉地站在餐桌旁给我布菜,我感动地说:“小羽真孝顺。”小建插话了:“你怎么不去孝顺你爸爸呢?”哼哼,这小子。。。小羽赶忙去给爸爸夹菜。。。哈哈,把爸爸感动得呀脸上顿时露出慈爱的笑容,好家伙,父慈子孝,六顺中占了两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iantianli + 2 + 2 给“骄奢”的小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0-1-18 20:56:54 | 只看该作者
感慨啊!小孩读经其实对父母的压力远大于对小孩的。这几天晚上,我家的在拼命完成老师布置的考前作业,而我则拼命在网上找各种各样的资料给自己打气,越看越心虚啊!光《三字经》,钱文忠教授的,刘宏毅教授的,钱文忠教授的还比较浅见易懂,那刘宏毅教授的,里面讲得有好多我都看不懂。    还有这个《古文观止》,书拿到手一看,我都要晕了,周文和秦文基本不知,汉文后才有眼熟的,六朝文后才倍感亲切。前面部分就靠小羽妈妈的了,跟着你的讲义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13: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三天在读《臧僖伯谏观鱼》。必须承认,小羽读这篇短文有难度,文字比较拗口、难懂。读之前我给小羽大概讲了一下这篇短文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编成故事讲的,不然他可能会有畏难心理。
     我是这么讲的:藏僖伯是是鲁国人,当时的鲁国君主是鲁隐公,鲁隐公很喜欢看打渔,就像咱们现在有好多小孩喜欢玩电脑游戏一样,这个鲁隐公看打渔的瘾头很大,动不动就去,很劳民伤财。藏僖伯就去提意见了,他说呀,大王,您要知道君主做事也要有规矩的,不能太随便了。打渔的东西再好玩也不能用来做祭祀用的礼器和打仗用的兵器,您不用这么看重;您的责任是按照法度来统治百姓,做事就要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如果您不这么做,天天看打渔,那么就要天下大乱了,您也就要over me了(小羽的口头禅)。藏僖伯看鲁隐公听得还算认真就接着劝,为了百姓拥戴,您一年四季去打猎就要赶在农闲的时候,不要耽误人家种地。(讲到这里,小羽连忙插话,就和人家一天喝三次茶一样,早茶加很多糖,中午茶加糖减半,晚茶不加糖。呵呵,小羽说的和这个也不挨边呀);
       我接着讲:您该做的事情多了,比如每隔三年要搞一次大型军事演习,演习完了去宗庙祭祀一下,然后再摆酒庆贺,做这些事情是为了懂得国君应该懂的礼,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昭文章,明贵贱,顺少长,习威仪。这个就和《石碏谏宠州吁》里石碏总结的六逆,六顺差不多,都是国君该懂的道理。大王您想,打猎打的鸟兽有什么用呢,它们的肉不能用作祭祀,它们的羽毛不能打兵器,您以后就别打了。(
小羽又插话了,羽毛可以做箭尾呀,还是有点用的。我说:用处不大,当时的人都用重兵器,穿盔甲,手执刀枪,都是金属材料。)至于打渔呀这样的事情都是各级官吏掌管的,不用您操心。鲁隐公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就说:其实我是去边境巡视一下,不是为了看打渔。其实他过后还是偷偷去看了,口不应心呀。小羽问,后来呢?我说,他总这么玩物丧志,以后国家就渐渐衰弱了,最后就灭亡了。听到这里小羽若有所思。
      第一天和第二天都是以诵读为主,因为不熟悉生词,小羽读得没有语感,听白云出岫的音频以后他读得稍微好一点,但仍然读得不顺,毕竟白云的朗读比较中性,感情色彩不够强烈。于是我给他领读,读的时候故意强调一些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的句子,听起来很有感觉,小羽也很受感染,读着读着就来了兴致。这篇文章是藏僖伯的谏言,这位公子长于辞令,读起来不但觉得句子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词意也层层递进,而且觉得文采飞扬,让人不由得不动心。怪不得鲁隐公也不好当面拒绝他的建议,最后不得不曲线看打渔去了。
      第三天,给小羽又解释了一遍内容大意,然后再让他朗读,这次感觉他读得好多了,有语感,有抑扬顿挫了,显然是因为理解了句子的意思的缘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桥流水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1:52:50 | 只看该作者
天开始读《郑庄公戒饬守臣》。
      昨天和今早都以朗读为主,七八遍读下来小羽还是没有语感,不该停顿的时候停顿,该停的地方他又给连上了,无奈之下我只好亲自领读,故意把那些容易读错的句子读得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给小羽字字珠玑的感觉,这样一来,小羽的朗读果然明显改善,读得顺溜了。
     为了提起小羽同学的兴致,我还得讲故事,昨天讲了郑庄公得了许国之后的故事,给他讲了把许国一分为二,一份给徐叔打理;一份给自己的心腹大臣公孙获管理,这样既能监视许叔,又能落个“知礼”的美名,就像现在的南北朝鲜一样。小羽对这个瓜分许国的故事反应冷淡,也难怪,在他这个年纪你不能指望他对国际风云非常关注。
      我不死心,今早又讲了一个郑国三大臣争夺蝥弧旗的故事。说的是瑕叔盈、颖考叔、子都三人都去抢旗争当伐许主帅。这下子小羽来了兴趣了,一个劲地追问,“颖考叔不是个很孝顺母亲的文弱书生么?他怎么能挥舞这么重的大旗呢?原来是有勇有谋啊,他真是个大力士么?他这样的能人怎么会给子都射死了呢?”我顺嘴又讲了一段颖考叔死后复仇的故事,这都是在《东周列国志》里搬来的。小羽听着故事,嘴张得老大老大。
      明天我准备进攻难点:讲一讲最后一段的“礼”,到底啥叫礼?要联系《论语》里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里的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09:31:42 | 只看该作者
     今早和小羽开始解读译文。解读之前先读五遍原文,小家伙朗读不错,但还背不下来。
     解读到齐侯、隐公主动把许国让给郑伯时,我给他讲了这三国的强弱和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郑庄公对百里和公孙获的诫饬之辞是解读重点。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让小羽明白这些漂亮话背后的含义。首先要弄懂庄公对许的安排,分两部分,一是许叔继承王位,偏居于东部边境,由许大臣百里辅佐,不让回京,就是怕他将来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二,庄公大将公孙获驻扎在许东部边境,以便监视许叔。
         其次,庄公对百里的诫饬之辞:假借上天名义,师出有名;曝光自己家丑,以示自己对许没有非分之想;真心话:不但为了许国安定,也为了巩固自己的边防。
       对自己心腹大臣公孙获的诫饬之辞:替对方着想,安排好部下的退路,说明庄公审时度势,很有自知之明。
       最后,分析庄公“有礼”的含义。
       原文是这样的: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这段话说得实在是太妙了,明明是郑伯侵略了许国,但君子却认为庄公“知礼”,而且说的是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庄公的御人之术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我呼吁,男孩子们都要读一读这些名篇,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呢。《古文观止》学到今天,越学越觉得没白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你说的很有道理。尤其是《左传》,孩子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7:56:08 | 只看该作者
   《臧哀伯谏纳郜鼎》已经读了两天,今天总算读得有点语感了。这几天我偷懒,事先没备课,每次都是和儿子现学,现卖是做不到了 。这篇文章生僻字真多呀,读起来也是诘屈聱牙,别扭得很,不过,读熟之后才发现,此文用词工整,语句对仗的地方很多,读起来铿锵有力,一边读你一边可以想象藏哀伯说这番话时是一副多么大义凛然的样子。小羽自己读时,无精打采,声细如蝇,但和我一起共读就会精神起来,所以每次我都要陪他读得嘴干舌燥。
      藏哀伯是藏僖伯的儿子,父子俩都是很负责任的谏臣。“昭德塞违”是本文的主题,应该给小羽稍微扩展讲一下。臧哀伯所说的,是周朝的成规礼法,用了大量的篇幅,絮絮叨叨讲尊者的层次。但是他所强调的,是这些尊者之所以高贵,就在于他们应该是臣民的榜样!他们的作为,只有符合基础道德规范,才能为社会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而这些基础道德,应该是人性化、为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例如节俭、廉洁(拒贿),就这样,他赋予了礼法进步的内涵。并且强调了君王必须以身作则!

————转引自以文会友的博客http://lishaozhou417.blog.163.co ... 511200981484622907/

这几天,小羽一直在听广播剧《东周列国志》,比起读原文来,小羽对听音频喜欢得不得了。听故事就算是是对读古文的一个补充吧,毕竟《左传》的文字过于简短,比其它来,广播剧的内容可要丰富得多。把原文、历史书、广播剧结合起来用,对小羽这样的孩子来说效果更好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zty1122bb + 2 + 2 谢谢你了,确实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2-2 15:12:18 | 只看该作者
好羡慕做老师的爸爸妈妈,孩子放假自己也放假,孩子的假期可以好好利用。我家的昨天才正式放假,结果第一天就去假日小队活动(实质上是玩)去了,今天白天基本上就在家里放羊,准备了一堆课外读物让她自己看。晚上重点在英语三星笔试的准备(没办法,升学压力),因此断断续续《三字经》听钱文忠讲解、背到讲朝代了,得出结论孔孟之道是“迂” ;《笠翁对韵》只背了一冬,开始自己胡乱创造对子应景(要过年了,家里她丑丑的毛笔字写的对联已经准备着了) ;《论语》“学而第一”进行了一半,根据鲸版的推荐结合《我教女儿学《论语》》,兴趣还可以,只是每天跟我讨价还价读的遍数。 这个小羽妈妈的《古文观止》教学讲义就只好先存起来自己学习,期待尽早能用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孩子学得已经不少了,论语很有难度,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10:37 , Processed in 0.091246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