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毛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教育计划——在家上小学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6-1 16:20:12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毛妈.
很多人不经深入思索,没研究儿童的内在就坚持大多数人的看法,认为孩子非上幼儿园小学不可,其实,幼儿园小学的历史并不长,这种流水线生产的现状也并不尽如人意.相反,家庭教育,在家上学的历史悠久.而且,教育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应支持鼓励多样化的探索.
   不过,毛妈发帖时一定就有思想准备,任何一种创新开始时都会遇到各种评论,支持的给它力量,反对的使它警醒,大家都是善意的.大主意还是自己拿.
   顺便说一下,我儿子上过幼儿园,因做小肠疝气手术休养一年,我抽出时间带,目前四岁多,认字多少不知道,但看的书比他还高,他一米二,不到四岁半,天文地理外星人,他最喜欢一个念叨什么五车二,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数学会算一万以内加减法,你不要着急加减法,孩子的数学最关键是感受数学美,接触一些基础的观念,又没有考试最好是随机教,比如给食物,玩打仗游戏等,英语日常对话没问题,看体验英语第八级,酷爱画画,挺合群的,但缺点也很明显,心眼不如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多,比较单纯,收获是母子感情真甜蜜.
美国的家庭学校挺多的,希望毛妈为中国家庭学校或家庭教育探新路.一切以实际以孩子为出发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游来游去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6-2 15:03:3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小孩学东西很简单也很快乐,语文就是天天晚上读故事,指着字他就认识啦,慢慢就自己读.数学就是玩,玩小石子,饼干,查小朋友,玩扑克,我的民族情绪有一些,三岁后会了汉语才开始学英语,用的是和学汉语一样的方法,平时说,晚上看故事,看泰迪熊,富兰克林和托马斯.
      学这些知识只是家庭教育的次要部分,我犯愁的是1,.教会孩子保养身体的知识,锻炼身体的习惯.2 对孩子的金钱教育和劳动教育.3 对孩子的性教育.4 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希望有人和我共同探讨.
      我始终觉得,小时侯没有功利心,悠悠地培养孩子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考试考不出的品质最重要,象爱心,理智.至于他以后上不上大学,并不重要,健康快乐,能养活自己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6-3 11:08:4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毛毛妈、xiahongdu 等妈妈的贴子,我觉得真是汗颜

我的女儿璇璇现在2岁9个月,打算今年9月上幼儿园。
      
      我每天要上班,早出晚归,只有下班及周末陪她,对她的教育没有系统化。日常都是爷爷、奶奶陪她,估计也就是传统的教育,以生常照顾为主。
     晚饭后,我会陪她看一些书,或去楼下花园散步,然后就是睡前故事。

     周末会陪她去公园及上早教班。

     想想我对孩子的教育挺没有远期规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6-11 13:58:3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不过,一天二十四小时,天天如此,我儿子快四岁了,从出生第二天就一直是自己带,而且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带着他,虽然有时也会教点东西,但是不能坚持,觉得很累。有时心情也不好。郁闷。请问下这种情况大家碰到过没有?现在一般都是用电脑放些东西给他看,又担心将来他近视。楼主是怎么样才能坚持下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9-6-11 15:48:24 | 只看该作者
毛妈太、太、太厉害了,佩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9-6-21 15:46:55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朋友的小孩小学就是由爸爸在家教,小孩非常棒,健康开朗。后来考上一所名校读初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9-6-23 12:55:11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26个月了,我非常同意毛妈的观点,学校教育不可忽视,但是家庭教育更加重要。甚至说,只要家长用心去培养,完全可以取代学校教育,至少我这么认为,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正在尝试自己教育孩子,但是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让儿子像毛毛一样系统的学习,希望毛妈教教我,加我QQ详谈吧346586828,期待你的指教。无数的例证证明了,孩子可以快乐的学习,掌握大量的知识,而不用非要等到上学后,希望持怀疑观点的mm们多看几本书吧《早期教育与天才》《冯德全早教系列》《家庭教育》《卡尔.威特的教育》。支持毛妈,也理解毛妈,更佩服毛妈的勇气和决心,相信只要父母引导的方法正确,孩子一定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一种真正的快乐。说以上这些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想炫耀什么,只是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让自己的天分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拓展,以后的人生一定更加美丽、快乐、充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9-6-23 15:47:48 | 只看该作者
有这个教育计划是好啊。

不过执行起来估计困难,一个大人哪有这么多精力呀

继续期待楼主报告新的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5:00: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再次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我这个贴子的回贴已经到了第6页,这真是我当初意想不到的。

上次汇报毛毛的进步是一个月前了,现在毛毛2岁5个月,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再向大家作一次汇报吧。

1,识字量已经超过了500。
这一个多月没有再和之前一样,用卡片一个个地教他认字了,而是主要在生活中、语境中认,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很多字都是在他不知不觉间认识的,所以我这个当妈的总是后知后觉,
在他偶尔在别处指认出一个新字时,才知道他又认识了这个字。
所以,500字一定是个保守估计。
但是,这种语境中认字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他的阅读感觉明显比以前强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能更有效地激发起他的兴趣。

认字到了这个数目,我发现,毛毛读的故事书里,已有一半的字是他认识的了。
我要加油加油再加油,这样,他到3岁时便可以实现自主阅读了。

2,地理的学习让为娘我也很是满意。
小家伙拼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无比熟练是不用说了,
关键是他还掌握了很多细节。
各省、各国之间的位置关系,哪几个互相接壤,如今他已经比我更为熟悉了。
在一张无字的中国地图上,他能够准确地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
在一张无字的世界地图上,他能够大致准确地指出50多个国家的位置。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部分这些国家,但是不如地图。
我认为这和他学习的时候就用的是地图有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看地球仪确实比看地图要难。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除此之外,毛毛已经熟知了各省的省会城市、简称;
认识了大洲大洋、赤道、南北回归线;
认识了一些重要的海洋、湖泊、山川、盆地,当然数量有限,列举如下:
黑海、里海、地中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尼罗河、撒哈拉沙漠、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天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大小兴安岭、青海湖、巴西高原、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

3,我们已经开始了简单的天文知识的学习。
毛毛已经认识了8大行星,正在学12星座的名称。
认星座可能对他有点难度,还没有开始尝试。
天文应该结合历法,
我们早就已经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或31天,2月份只有28天;一星期有7天
这两天又刚刚背完了24节气。
天文的学习刚刚起步,在如何教毛毛上我也有很多困惑,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妈妈以及专家们多多指教。

4,唐诗已经背熟了39首,上周开始背《三字经》,进展顺利。
到目前为止差不多背会了五分之一。我的目标是在2个月之内背完〈三字经〉。
当然,唐诗也仍然要继续穿插着背。

5,在数学和逻辑方面,毛毛似乎进步没有那么大,但是也有明显的进步。
他能够自己完全独立地拼50多片的大地理拼图,拼完尺寸在一米多,比他的人还要大多了。
我认为他之所以能拼,还是因为他无比热爱地图。
另外,也显示出他对图形以及几何形状的敏感性。

加减法的进步倒不是很大,只会做任何数加1的加法,以及知道任何数减任何数等于零。
除此之外,他似乎仍然不大理解。
另一个进步是,他开始喜欢数东西,已经慢慢地建立起了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噢,对了,还有就是,他开始往100以上数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5:11:31 | 只看该作者
6,差点忘了说毛毛的英语学习
不知道为啥,他好象就是很喜欢英语。
但是由于精力有限,我最近对他英语方面的关注明显少了,自我检讨下。
所以,他这段时间学英语,主要是通过看碟片获得。
他学会了大概三四十来个sight words,类似于我们中文中的虚词。
比如on, by, be, and, my, all, or, to, from, him等等。
这些词他不仅能读,而且认识。
以至于他经常抱着他的奶粉罐,找上面他认识的英文单词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21 , Processed in 0.10210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