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unbaby020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ndy 的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991#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12:3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ell_ks 于 2010-1-6 11:48 发表
是呵..小乌龟,听力入门了,MTH,阅读入门了!(主要是培养了阅读的习惯)

不过,等MTH下月初,完成后,我们打算暂停阅读了....

我们还是要先巩固拼读的....再过几个月,等这个完成后, 阅读,就真正独立了...不用妈妈每天计划且奉陪了.. ...



贝尔妈妈,为何要暂停阅读呢,phonics和阅读不矛盾唉,拼读每天抽5~10分钟练习就足够了,太多了孩子会嫌枯燥吗? 对于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孩子,不花上几年的 时间,阅读应该不会一下就有突破的,到后面的阅读,不仅仅是单词的问题,还有很多的难句子,长句子是很难读懂的。单靠拼读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靠多读、多听,才能慢慢建立其英语的思维的。当然,学好拼读还是很重要的,对于写作也很有帮助。我家ANDY现在默写TREASURE里的句子很省力,从不背单词的,是直接把句子背出来,然后就可以默写了,这和长期拼读有关,碰到不规范的发音,他自己会说:这个是不规则发音,需要特别记  

不过只是个人看法哦,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方法也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happy_yuan + 2 + 2 跟着学习了。
bell_ks + 2 + 2 时间真的不够用了。。每天能分给英语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2#
发表于 2010-1-8 12:39:46 | 只看该作者
Andy妈妈, 你的MTH是图书管借的吗?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买那个双语文版的,担心只看中文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我是买的原版的,双语的他不看:(确实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3#
发表于 2010-1-8 17:3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03 sunbaby020123 的帖子

谢谢你带我进到这里来,好东西还真多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_^。。。。。。。。。。。。。。。。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4#
发表于 2010-1-9 12:38:5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PM是指什么呀?看到Andy妈妈的学习记录里总提到,不知是指那本书呢?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点搜索,输入PM,你会看到有很多关于P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5#
发表于 2010-1-9 19:0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nbaby020123 于 2010-1-8 12:37 发表
贝尔妈妈,为何要暂停阅读呢,phonics和阅读不矛盾唉,拼读每天抽5~10分钟练习就足够了,太多了孩子会嫌枯燥吗? 对于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孩子,不花上几年的 时间,阅读应该不会一下就有突破的,到后面的阅读,不仅仅是单词的问题,还有很多的难句子,长句子是很难读懂的。单靠拼读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靠多读、多听,才能慢慢建立其英语的思维的。当然,学好拼读还是很重要的,对于写作也很有帮助。我家ANDY现在默写TREASURE里的句子很省力,从不背单词的,是直接把句子背出来,然后就可以默写了,这和长期拼读有关,碰到不规范的发音,他自己会说:这个是不规则发音,需要特别记  

不过只是个人看法哦,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方法也不同


同意哦,阅读最好不要停,哪怕每天只读一个短故事呢。

给贝尔妈妈一个建议,可以用带音频的书,先听几遍,然后再读,这样孩子读起来比较省力气,在读的时候,只要拼出那些自己没听出来的词就可以了,然后再听几遍,这样听和读都有长进。小雨每天就是临睡前给我读几个这样的小故事,10分钟就够了。有时还给我复述外加表演。为了鼓励小雨读完了复述和表演,我们制定了一个奖励计划,比如读一个故事,得一个红心,读完复述,可以得到两个,如果表演的话,可以得到3个,凑齐若干个,都有相应的小奖品,都是小雨特别喜欢的东西,目前感觉这个阅读奖励计划很有效。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2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candyxiao020 + 5 + 5 学习一下。
小米2008 + 2 + 2 好办法
happy_yuan + 2 + 2 好办法!
bell_ks + 2 + 2 谢谢你了。。。也是在犹豫中。。。时间 ...
sunbaby020123 + 1 + 2 我很赞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6#
发表于 2010-1-9 22:41: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ANDY妈妈和小雨妈妈。
时间真的是不够用啊。。。

我说的阅读是指出声朗读。贝尔朗读质量非常不好,总是读成一锅粥。语速飞快,我听他读,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总觉得这样的朗读是很失败的。。听写时,问题就出来了。
在默读方面,贝尔还是很强大的。BLACK CAT,第3级的,他都自己看了。我把书搬回家,逮着空,他自己去看,不用花晚上的黄金时间。

我还有个想法,希望听力词汇量远大于阅读词汇量,这样,以后的阅读中,听过的词,他会很容易记住。如果只是单纯阅读,他读过,就忘记了,效果不好的。
所以,目前来讲,跟读和拼读,听,才是最重要的。听力强大了,再阅读,这样的效果,远比直接阅读好。


这些,是我根据贝尔前面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比较片面,借ANDY妈妈的人气,请高人指点一下啊??

ANDY妈妈说的,也是很好,阅读要坚持。。。犹豫中。。

[ 本帖最后由 bell_ks 于 2010-1-9 14: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5 + 5 谢谢你了
我爱悦悦 + 2 + 2 贝尔的默读能力真强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7#
发表于 2010-1-9 23:03:5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手,儿子已17M+,希望多多指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8#
发表于 2010-1-10 09:49:44 | 只看该作者
小乌龟真的是很好的东西。可是我们进度特别慢。慢到1个月1课的地步。我们就是先跟读,盲读,这样一课下来就要至少4天。然后再跟读2遍。然后一句一句提示读。就是放音频上句,训练下句的反应。这样,几遍下来,他熟悉的东西能脱口出来。可是,太慢了,我们还没涉及到拼写。
ANDY妈妈,当初你们的进度和流程是怎么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unbaby020123 + 2 + 2 见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10 luluq 的帖子

我们每个小乌龟故事基本分成三部分学习,每次学习一部分。每部分都是先跟读,再自己朗读,然后学习新词汇和句型,后来有加入了听默句子。三天跟读完完整的故事后再要求ANDY完整朗读整个故事,复习所有的单词和句型。所以基本一个故事学完需要5天左右吧。

跟读时就是听一句,暂停,跟读一句。基本里面的台词都跟读的,有些长句子妈妈会要求ANDY再反复多跟几遍的。



这是我528楼回复贝尔妈妈的,刚才又去翻了出来。我们当时就是直接看着书跟读的,你们因为是盲听,肯定速度慢,但是获得的应该比我们多得多。我觉得你们还小,如有时间,并且孩子愿意,那就好好利用小乌龟,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的口语肯定很有帮助的。这个基础打好了,孩子会受用一身的。我们太可惜了,没能如你们这般从小学上来,只能集中地攻一些,就这样,对于后期的听力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luluq + 2 + 2 谢谢了。我们也不小了,5岁开始学的, ...
zty1122bb + 2 + 2 十分钦佩,这样的跟读基础一定很牢,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0#
发表于 2010-1-10 13:2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11 sunbaby020123 的帖子

我们泛读应该是不少,书虫1级也读了8本了。但像ANDY这样的精读不多,也不够细致,现在想来应该有所加强。精粗结合,快慢相济,基础会打的更扎实些。只是时间有限,顾了这顾不了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2 14:33 , Processed in 0.092169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