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前车之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抄: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05-1-14 17:09:2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辛苦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05-1-17 09:24:06 | 只看该作者
太喜欢了,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05-1-19 00:10: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05-1-20 17:41:48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真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05-1-25 09:58:35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thanks 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05-1-30 16:25:5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2005-2-3 14:42:54 | 只看该作者
放假了,整理一下把剩下一部分内容摘出来,算是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祝大家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楼主| 发表于 2005-2-3 16:15:15 | 只看该作者
电视:裸体镜头和死人
不能估计电视对孩子的社会准则和行为的影响,对他一日生活的讨论时不完整的。孩子们喜欢看电视,胜过看书、听音乐、或参加谈话。
对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人来说,孩子们是很好的观众,他们容易受暗示的影响,相信广告。他们十分熟练的学着痴呆的、有着简单韵律的声音,以愚蠢的广告用语烦扰他们的父母。关于节目的内容,他们很少过问。对他们来说,节目不需要独创性,也不必讲究艺术,马和带枪的歹徒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连续几个小时的,日复一日的孩子能面对着掺和在广告省和广告中的强暴和凶杀。
专家们的意见是矛盾的。1、电视对孩子有坏处:它引起强暴欲并且使孩子对人的痛苦遭遇感觉迟钝。2、电视对孩子有一处:强暴戏剧性的表现出来,帮助孩子摆脱敌对的冲动。3、电视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孩子的品格和生活的准则都是经过父母和同伴形成的,而不是经过屏幕上的图像。
有一个事实大家都同意的,电视耗费了孩子一天中有意义的时刻。他们大部分时间花在电视机前,而不是和父母亲在一起,倘如性场面和残暴完全不是无害的话,它们确实将阻碍孩子更多的建设性的活动。有些家庭中孩子只需在周末看电视,另一些家庭允许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有选择的,在一定时间内看某些节目,这些父母认为电视像药物一样,必须在规定时间服用,同时要有恰当的计量。
赶到不能完全让孩子选择节目的父母的数量有所增加,他们不愿意让凶手、暴徒在他们自己的居室里影响孩子。父母有权从每天暴露出来污秽的性生活和强暴的行为中保护他们的孩子,但是不需要让孩子躲避所有的悲剧,而是在一种公式化的人对人的残忍娱乐中,受到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5-2-10 13:50:54 | 只看该作者
父母们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恐惧和不安,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忧虑不安的来源。
他们经常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胆小?他没有理由害怕。”又是他们甚至会说“别说这些,完全是废话,你要知道你是在幸运不过的了。”
1、        由于害怕被遗弃而忧虑不安
孩子最大的恐惧是父母不爱他、遗弃他。约翰说“孩子感到最可怕的是得不到爱”无论如何不能用遗弃来威胁孩子。既不能开玩笑,也不要生气的警告孩子他将被遗弃。我们经常在街上或超市里听到被触怒的母亲对着他懵懂的孩子尖叫“你如果不马上回来,我就把你仍在这儿。”这样的话会激起孩子那经常潜伏着的被遗弃的感情,他那孤独的留在世界上的幻想的火焰将被煽起。
假若事先有准备给孩子安排好,他们对分离的紧张时不难处理好的。意味深长的准备比一般的口头解释更为重要,这需要利用玩具和游戏这种孩子的语言来和孩子打交道。3岁的小伊的母亲,在进医院两个星期之前就把她最近可能要住院的事告诉了她,小伊表示不感兴趣,但母亲没有被这种缺乏好奇心的表现所欺骗,她说“让我们来表演妈妈要住院吧”他特意为他买了一组娃娃,说他们有的是家庭成员,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护士------母亲和女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表演者离别和重新团聚的戏剧。最初母亲可以多说一页,但很快的由小伊接过去说。小伊利用适当的娃娃告诉医生和护士好好照顾妈妈,把她的病治好,很快地把她送回家。母亲离开之前,还作了一些其他安排,她让小伊和新的管家熟悉起来,她把一张自己和小伊合照的大相片放在梳妆台上。她还在录音机里录下她亲切的话语。在不可避免的寂寞的时刻,母亲的照片和录音将再次向小伊保证母亲的爱就在她的身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05-2-10 13:51:27 | 只看该作者
2、        由于内疚而忧虑不安
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父母都有可能引起孩子内疚。内疚像盐一样是调剂生活的一种有益成分但是一定不能成为主要成分。当孩子违反了社会秩序或道德行为的时候就会有非难和内疚。可是如果禁止孩子有消极情绪或不好的思想时,他就会不可避免的过多的内疚和不安。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不安和内疚,父母应该像一个好的机械工处理一部坏了的汽车一样,去处理社会秩序或道德行为的问题.父母不要羞辱物主,而是指出什么地方盖修理;不责怪汽车的声音不对劲,而是把她用来作为判断毛病的根据,问问自己:“毛病的根源在哪里?”
如果孩子内心知道他们真正喜欢想什么就可以自由得想,而又不存在失去父母的爱和赞同的危险,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很大的安慰。以下对话是有帮助的:
——你有这种感觉,但我还有另一种感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感觉不一样。
——对你来说,你的意见好像是正确的,我的意见却不一样,我尊重你的意见,但我有另外的看法。
父母可能不知不觉地由于唠叨和不必要的解释使孩子产生内疚。一些“现代的”父母尤其如此,他们认为必须使孩子同意自己的看法,甚至所谈论的题目是错综复杂的、还不成熟的。
5岁的小里对幼儿园的一位老师生病2个星期没有来很生气,在老师回来的那天,他猛地把她的帽子夺了下来,拿着跑到院子里去了,老师和母亲跟上他。
老师:“帽子是我的,还给我。”
母亲:“小里,你完全知道这帽子不是你的,要是你拿走了帽子,老师就可能感冒,又该生病了,你不希望老师在生病吧!?”
危险的是,这样的解释可能使小里感到他要对老师的病负责而感到内疚。冗长的解释是不恰当的,在那时必要的是把帽子收回来,与其两个人在院子里不断地解释,不如把帽子拿到手。
也许以后老师会和小里讨论她的缺席使他生气的问题,想出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5 , Processed in 0.128918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