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美国承认新数学改革失败,回归传统抓双基(转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4:58:47 | 只看该作者
刚看了人教版数学教材,这部分是高中选修,以前是初中必修,我不明白说现在比以前难,是难在哪里?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一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四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这段也是,现在是选修,以前是必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3-13 15: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jiangying 的帖子

谁也没说现在的中学课程难.
反正比我那时简单.我们高中微积分都学完了.
大学开始学数学分析.
现在好象学乱了.跟美国学的.

但是现在小孩确实挺累的,可能学的内容比以前多吧.
小学就有计算机课,也做网页什么的,也不简单呀.
时代不同了.

等孩子上小学后,我也去研究一下中学课本.
超前一下. :lo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说的人多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3-14 10:15: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不是拿来,而是扬弃,问题就不会那么复杂多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3-15 00:10:33 | 只看该作者
实事求是的回上面几楼的话。

1.80年代及90年代初,高中数学课本上是有微积分的,90年代中后期是没有的,现在有了。33楼观点不成立。

2.回一下34楼及32楼,现行高中课本上的,线段等分性质及相似等不是用从前初中的方法做的,当然可以用从前初中的方法作,但高中课本上的表现形式却是向量,向量这个东西从前高中是没有的,是大学课本上的,我只记得从前高中课本只有相关联的,复数知识。还有就是向量在高中课本还反应在立体几何的三维空间作标,这个高中从前也是没有的。上面各位应都看过了人教版的电子课本,请仔细再往后看,现在的数学课本竟然有群论了!!!还有概率论。 这些东西当年高中数学本上有?这个概率论,如何验证自己结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从前曾让我头疼了很长时间。
当然解析几何倒是真的变简单了。折之东墙补之西墙。你们觉得简单了,我保留意见。

3.回HI5,其实现在中国学校里的选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它还是必修,除了有一本是文理科不同的外,其它选修是文理都要学,高考都考的,也有一些内容目前暂时高考不考,但也只是暂时,当然现在的课本编排很乱,有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用现行的教材,或者根本就没有按编排的教材顺序上,而且很可能还是用以前的老教材,老大纲。混乱着呢。

是不是实情,请自己去问当地学校。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3-15 02: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hi5 + 2 + 2 还是你看的仔细, 可人教版的高中选修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17:00:2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选修都是必修确实难了

不过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简单了,这样的教材很没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3-16 18: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jiangying 的帖子

现在的数学教材不是难,而是知识面铺得很大,但又都是点到为止,别看有概率论,翻开教材就知道那是科普。即“知道性知识”常识性教育。导致有些孩子学不明白,有些孩子三两下明白,想深入了解却没有后续。杂乱和肤浅就是现在的数学教材,所以很多一线老师怨声载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3-20 10:37: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2 15:55 发表


这个老师是个糊涂虫。什么叫计算能力?现在连收银员都用上电脑了,
我实在搞不懂我会心算593+638有什么意义?

把593+638拆成1000+(100+100)+(20+10)+1=1231
这是在培养一种数学思维。这种等式,我在学 ...


这种算术也不能一概否定,算术好的孩子对数字联系的敏感性高,古今数学家好像心算好的非常多。
这可能对小孩在实际生活中数字的灵感浮现有作用,比较容易发现数字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和错误,对小孩的未来也是有益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3-26 23:07:1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真热闹,偶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9-13 00:24:54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06 , Processed in 0.07458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