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美国承认新数学改革失败,回归传统抓双基(转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0:22:01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呀小易.你呀,还是个看帖不认真.

客观的说,方老师不是数学老师,可能内容有点问题,至于题目,不是方老师取的,是一个中国的老师引用后自己取的题目,确实有点问题.方老师原文是<美国加州教育部决定采用新加坡数学教材>.联结是给出来的,自己不去看.方老师是林肯高中的双语系主任,任教生物和中文两门课,是一线的教学和管理人士,怎么说看到的比你仅仅去过几个月看到的多吧.方老师原文是"建议"采用,和楼上hi的说法也不矛盾
方老师没有完全否认美国的教育呀,只是认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教改不好,这个校改也不是美国教育的全部,只是一部分而已. 说我们应该学习人家的优点,不要学垃圾部分.

抛开美国的数学教育,我们看看我们自己的.你是搞教育的,严谨一点应该找到20年前,10年前,现在的课本对照一下吧.我是找不到,不过初中的东西我记得比较清楚,现在的内容比我们那时候简单(小学的记不得了).可是为什么课本简单了,大学招生人数和比例都增加了,孩子们都还比以前累呢?这事能怪到应试教育上吗?
我不认为中国的教育就有多好,多完美,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学别人的好的,可是现在的教改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累.不就是因为学了人家的垃圾嘛

至于QQ在本帖中完全是胡搅蛮缠,人家方老师从来没有说中国教育比美国教育好,却扣上那么大一顶帽子.要求别人的时候讲逻辑,自己说话却完全不讲逻辑.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精品文章!
老易 + 5 + 5 既然知道这个题目有问题,何必转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1:06: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3-13 05:47 发表
不过, 就整体高中生水平来说, 国内的孩子强的多。 美国小学生没多少觉的数学难学, 一进初中学代数, 先趴下一批。 米国这点好, 不是趴下了吗, 没关系, 咱分跑道。 快的孩子有快跑道, 中间的孩子中跑道, 慢的孩子慢跑道。 毕业以慢跑同学为标准。 SATI照顾慢跑的同学。 快跑的同学就去考SATII,再快的去考AP 。 所以到米国高中, 快的孩子学完微积分AP, 统计AP, 还有精力学C++, JAVA...慢跑的同学学个代数几何就好了照样毕业。上个州立大学, 社区大学什么的。 由于数学进度差距大, 科学课(物理化学)相应也差距较大。 从而导致数理水平整体下降。  


我们应该学美国教育的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学美国教育的各种跑道.

本来,我们的教育是只有中跑道的,有一些重点什么的,都还是在中跑道的范畴内.

可是呢现在学老美的慢跑道,把重点也取消了,小升初也取消了,全是一个模子,完全是四不象.

现在最应该建立的是分程度的因材施教,把快跑道,中跑道,慢跑道建立起来.而不是一股脑的打着资源均衡的旗号的一刀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pianocrazy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3-13 11:2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3-13 05:47 发表
不过, 就整体高中生水平来说, 国内的孩子强的多。 美国小学生没多少觉的数学难学, 一进初中学代数, 先趴下一批。 米国这点好, 不是趴下了吗, 没关系, 咱分跑道。 快的孩子有快跑道, 中间的孩子中跑道, 慢的孩子慢跑道。 毕业以慢跑同学为标准。 SATI照顾慢跑的同学。 快跑的同学就去考SATII,再快的去考AP 。 所以到米国高中, 快的孩子学完微积分AP, 统计AP, 还有精力学C++, JAVA...慢跑的同学学个代数几何就好了照样毕业。上个州立大学, 社区大学什么的。 由于数学进度差距大, 科学课(物理化学)相应也差距较大。 从而导致数理水平整体下降。
...


这个说得很对,美国的分化,在于高中阶段。我很多朋友孩子都是高中去美国上,普遍反映是数学物理很简单,而美国的孩子不这么认为。

其实美国的这个方式好,因为一些过于高深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用得到,就像我们以前学的东西,大多数都还给老师了。所以到了那个年龄,可以学有所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3-13 11:28: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3-13 11:06 发表


我们应该学美国教育的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学美国教育的各种跑道.

本来,我们的教育是只有中跑道的,有一些重点什么的,都还是在中跑道的范畴内.

可是呢现在学老美的慢跑道,把重点也取消了,小升初也取消 ...


因材施教是很对的,但什么年纪因材施教好,这个问题要探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贸然确定孩子是那个材,是不应该的,还是全面发展比较好。

中国的专业体育制度,就是从孩子很小,就用各种所谓科学方法去选才,然后施教,在我们大家都能知道的个别尖子的背后,是大量大家没注意到的废品的产生,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很不人道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luckyyongwei + 2 + 2
jiangying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3-13 11:2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i5 于 2009-3-13 05:47 发表
这位老师的题目是有点误导。

首先说, 加州是通过有关可以使用新加坡数学教材的条例, 将这套教材归入可使用的多种数学教材之一供各学区选用。 说的在明白点, 加州教育局通过许多种数学教材, 新加坡数学教 ...


这点是美国教育的精粹。价值多元,各取所需。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3-13 12:0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3-13 11:28 发表


这点是美国教育的精粹。价值多元,各取所需。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因为我们国家多少年都是一套教材(现在进步了,有两三套了),所以大多数人很难理解国外的这种多元化做法。

就像以前日本教科书事件,大家都认为日本教科书全在篡改历史,很少有人知道涉及篡改的,不过是个别的右派教科书,在日本学生里用那个教科书的仅仅是很小的比例。

所以环境不同,就会有很多误解。但也有部分人不是不明白,而是故意的视而不见,这个才比较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2: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qqyou 的帖子

我个人觉得小学3,4年级就可以分程度,而现在初中取消重点,显然是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3-13 13:32:1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小易的那个活动法数学是对的,我就在玩了,但是,是不是更适应于家庭来玩呢?  面对一个班的孩子时,美国的小学估计一个班人数比较少,所以效果好,也容易控制,但是克隆到台湾等地时,那怕内容不变,会不会有人太多了,老师与活动平均到一个孩子的身上时间不够,大的场面不好控制,大的活动更不好设计呢。

去台湾的网看了一下,发现他们有些兴趣班人太多,都将玩的东西,用大班法来教,真是个得不偿失的办法,数学没学会,玩得东西却趣味全无,课本上的东西更趣味全无,结果他们的数学倒真的有点不伦不类,乱七八糟的味道了。

至于说现在学校的东西比从前简单,我不赞同,只能说现在初中,小学、高中的内容都比从前难,考得好是为什么? 现在的孩子投入了多少时间?从前呢? 从前的大学有多少所,只招多少人,现在的大学增加了多少所? 扩招了多少。

数学用活动式的方法教,用游戏式的方法来教,用玩具来玩,那肯定是不错的,

我赞同EDU的方法。

我也有个问题要问,我们的孩子,要是每天每时每地的三天两头这样玩,在我们的理念已正确的情况下,我们到哪里找那么多的活动资源、游戏资源?  一个新生父母哪里能不断想得出那么多的活动,起码我就吃不消,个人以为参考是需要的,特别是针对中国这些已没有多少创意的父母,有了资料、活动方法再来讲会不会用,不迟吧,能否正面指点一下,美国有这样的讲活动的资料什么的吗? 呵呵,能否不以理念正确更重要为由再推,想请你正面指教一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3:5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3-13 13:32 发表
至于说现在学校的东西比从前简单,我不赞同,只能说现在初中,小学、高中的内容都比从前难,考得好是为什么? 现在的孩子投入了多少时间?


这个呢都是感觉,我也是感觉现在比以前简单,从现在初中高中课标和以前自己学的回忆比较.

我希望老易能搞到以前的书,确确实实做个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3-13 14:00:3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教育改革成功或失败,我不知道.

中国的教育改革肯定不太成功.
我们想借用外国的教育改革中国的教育,其实就是打补丁.
结果就是越补越破.
不过看着挺花哨的.
遮羞布一样.

我学习的时候倡导学理工科,好象能救国似的.
后来学金融商务的吃香了.
现在又鼓吹"国学"了.
又转回去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3:34 , Processed in 0.10610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