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sqsqsq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以前电邮中整理出的女儿学习英语记录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02:58 | 只看该作者
检索之下,发现关于阅读的讨论还有继续。参加者除我外,还有朋友老X和第125楼提到的老同学LY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07:01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4月6日朋友老X的回信

看了你们的讨论,很想加入,但电子邮件不方便三方通信的形式很害人,现在我们的通信已经有点混乱。QS可否找一个干净的论坛,申请必须密码才能进入的私人论坛?所谓干净,是指版面上的简洁,功能上又方便直观。

讨论的读书问题,我插一句,读《圣经故事》,最好的版本是美国那个房龙的一本同名书,其中有他本人画的出色插图。这个人别的书我都不欣赏,但是这本书写得好,读来充满趣味和宏大的意象,即使书中仍然有错误和含混。

关于读经,我觉得《论语》不太好,还是《老子》好,朗朗上口,成语多,易记忆,有了这个底子,再读点别的不迟。读《论语》也要有筛选。XY背了两段《老子》,就可以引申,而且不忘,可见韵文还是有优点。XY的语言能力还可以,词汇多,抽象概念多,对想法、情绪、复杂关系都能够清晰表述,有时我觉得我都要费力才能说明白的东西,她却三言两语轻易解决。她读书是快感第一,但是现在有点纠缠FUN,如她现在几乎不愿意读金庸之外的东西,是不能认识到FUN的多种多样,以及更高级的FUN。今天早晨还跟她谈了几句这个问题,我说自己正在读的《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是比金庸更过瘾的书,只是她现在生活在非成人的想象世界,一时还不能懂得科普读物的奇妙。

最近建议她读的书包括:《三国演义》,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自传《穷人的银行家》,一位十九世纪的美国作家写的鸟类学著作《醒来的森林》,还有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还有一本老版本的《普希金童话诗选》。她自己正在读7本“快乐数学”,以图解决自己的数学问题。

孩子读书的时间非常少,她办了一个在我们家附近小店借书的卡,借来大量幽默杂志画报等等,还有杨红樱的书,我经常劝她不在这些读物上浪费时间。但是杨红樱这样的作家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有其不能抹杀的魅力,这魅力来自我们搞新闻的说的“接近性”。她能够把自己的生活与书中对照,这个魅力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等不能代替的。

这种矛盾可能是家长必须面对的,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矛盾是合理的,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既要FUN,又要与自己的生活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大人可以不认同郑渊洁、杨红樱,孩子却需要他们的道理所在。总的来说,他们二位都合适今天的孩子阅读,而冰心无论多好,都离今天的学龄儿童的真实生活太远,不能满足他们对比和认识现实世界的需要。XY最喜欢的儿童文学读物之一,居然是英国作家写的一本《手提箱孩子》,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在两个新组合的家庭之间来回旅行,遭遇情感的苦恼、适应不以自己为主宰的世界的故事。她至少读了5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那么有感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14:17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4月6日

私人论坛,我暂不知哪里可以找到。我们如能找到,我愿意开辟园地。

据大学时代读孔孟和老庄的印象,老庄似更可能给人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应该说,孔孟老庄都可读一点。我觉得需选择,孩子接触时,配以讲解更好(应是非穷尽的讲解,也就是,不可穷尽解释处,尽可指出)。《圣经》,我主张读原文,可先选择少量部分先读。可不讲解。

接近性和FUN的问题,同意老X说的。似乎大家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对儿童来说,最好的读物,就是,既有接近性,又FUN,按成人的标准判断又有一定的品位。应该说,中国儿童精神食量的贫乏,正是表现为缺乏同时可以满足这几个标准的东西。冰心、叶圣陶、朱自清诸人,品位够了,但语言最没有问题的冰心实际上还是有距离,而且所有的人FUN都不够(BJ是男孩,应该说男孩大多对FUN的要求应更高,这是做父母的应予体谅的);ZYJ等人可能有接近性,并且不缺乏FUN,但有时可能有胡闹的东西夹在里面,品位也谈不上。这不是偶然的,这和中国对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有必然联系。谁愿意倾心创作、改编、编辑符合上述诸标准的文字,并配以原创的达到专业艺术创作水准的图画,然后迎来盗版横行,自己收获无几?久之,连存有创作、改编、编辑和配画之念的人都没有了。

New Reading12个Level,我已经基本读完10个Level。我觉得此套书图文并佳,FUN、接近性、品位,都有。只是是英文的,中国孩子难以在适当的年龄读之(因为母语国是设计为12岁以前孩子读完的,中国学生则需到17岁以前——5岁的差距,口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多变化),因此使用价值降低。这似乎给我们提出一个悖论:这是我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个人力量有限;同时这又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不能使孩子度过没有阅读的童年(按西方标准指18岁以前)。

改编需要出奇制胜。像我选的那两段唐诗,让你将读故事和背唐诗统一起来,而不要老是那么几首。古今中外,可以选择者多矣!但谁会干劳而无获的傻事?!要承认我们生活的国家是一个第三世界穷国,没有法制环境,创造得不到报偿保障,因此我们必生活于精神和物质之双重贫困中(大家因为贫困,买不起高价书,因此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促使我们继续穷)。明乎此,再在此基础上为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而努力吧!

当然,正如我和老X讨论过的,中国又是一个孩子间竞争过度的国家,孩子们需要付出其大多数时间、精力、毅力、耐受力去应对学校和老师,去“干掉”应试对手,这使他们又没有多少时间阅读。明乎此,再在此基础上为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而努力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26:49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4月7日

现在的国内出版物,似乎多被商业操作的不成样子。感觉80年代还是有不少好书,特别是好的译著。现在翻译大多很随便。记得几年前QA回合肥,当时正在热卖哈利波特,我看QA犹豫再三,终于没有买,似乎他当时说,听说此书的英文写的很好,但他觉得中文翻译很差。还有就是翻译书往往将书页面积缩小(大概是为了降低售价),这对孩子的兴趣也是影响。

用中文写的书,语文上也很不注意。春节前给##买了一套百科全书(中国戏剧出版社,因为觉得资料较新所以买了),但回来随手一翻,就有病句,就更不要说语言的好了。

我逛书店往往是失望而归,久之就不大去了。##3岁时得到的3本意大利人写和配图的故事书系列(“汤姆和潘妮历险记”),硬皮精装16开(每本60余页,26.8元),安徽少儿2003年2月版(银河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编译,我想出版操作也应是他们)。我们和##都对此书满意,以前是##让我们念,现在是她自己看。但安徽少儿出此书……居然买不到,我找一个出版社的朋友,他搞到了送了我一套。孩子读书的特点是可能会反复读——##昨天还在看此书,如果##到高年级还读此书,也不必奇怪。

对##母语能力发展的最有力的影响因素我想有两个,一是我们特别是我(因为我在家时间多)和她的口语对话,二是3岁开始听老X、QA的建议给她看动画片(主要是美国的为主,日本的基本不看,尤其注意汉语配音的地道)。##看动画片喜欢反复看,像《白雪公主》《花木兰》《史瑞克》看的都不下十几遍,看的时候注意力高度专注(只要看,即使是第十几次看,专注程度相同,也即,或者是专注的看,或者不看)。给##买的书很少。幼儿园使用的北师大的“分享阅读”估计是她认字的途径之一,其他就是东看一点西看一点。上学前后买了几本书,随手选的,自己不是很满意,比如成语故事、勤学故事等,她常随手翻翻。现在看的《格林童话》,是我查禁虹猫蓝兔后我带她到哥哥家,从哥哥的书架上拿回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9-1-6 09:30:41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一天,就成了高楼了.看来楼主的影响力很大啊!
楼主的科学育儿方式,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网上阅读,值得细细学习.
紧跟脚步了.

一直有一个问题,你买那么多那么多书,孩子看得过来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sqsqsqs + 2 + 2 据你所知我买了哪些书?我的书是给自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37:30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4月8日

给你们说说今天我给两个小伙子上的10来分钟课。

9点半英语家教开始。9点10分,第一个来的是Li(他是##二姨妈的儿子,生于1997年10月,三年级)。他来后,忽然拿起##的地球仪,感叹到:“澳大利亚真大!”我立刻说:“是。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他说,“中国大概几百万吧?”我说中国13万万,澳大利亚人口大约是中国的1%。我问他是否知道什么叫1%,他回答正确。我又问:澳大利亚很大,但人口少,因此富。你知道为何地方大,人口少,因而就富吗?他回答说因为钱被更少的人分了。我说不是。我说那是因为资源多,比较多的资源被更少的人分。什么叫资源?矿藏和水即是。

10分钟后Liu来了(生于1998年2月,三年级)。我问同样的问题:澳大利亚很大,但人口少,因此富。你知道为何地方大,人口少,因而就富吗?Liu回答大致如Li:因为钱被更少的人分!我又说了一遍人均资源理论。

接着我对两个小伙子说,造成国家富裕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像澳大利亚,还有中东石油输出国,因出卖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富;第二种像日本,孩子们认真学习,本领强,制造出高级产品,赚别国的钱。

这使我想到美国教材一年级科学课已经教到“natural resources”这个概念,并以土壤、水、空气、生物例举解释之,有具体内容,有抽象概念,教材接着谈到自然资源的保护。这样的抽象概念在孩子小时就建立起来,我认为就可能会在他们心中建立一个开放的结构,其中可以吸纳众多互相联系的、有用的知识。从“natural resources”这个概念中可以引出多少东西!贫穷与富裕!和平与战争!破坏与保护!资源与人才!人才与学习!中国教育的内容中缺乏这些基础性的抽象概念。美国教材一年级课本中还谈到living things和non-living things的二分(科学),needs和wants的差别(社会)等,非常基础,但都十分好。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6 09: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据我所知好象是个爸爸吧,我们也在学美 ...
wanyi77 + 15 + 15 抽空又来爬楼,看到这里,忍不住又要大 ...
phoenix + 10 + 10 又见实例,照单全收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39:14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4月8日

应该指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始终甚感兴趣,在我讲话的时候他们始终都是很专注的听讲。实际上“澳大利亚话题”本身就是Li挑起的;而我向Liu说澳大利亚很大,Liu立刻回答“但没有中国大”!可见对他们俩这都是一个兴趣点。但由“穷”立刻联想到“钱”而不是“nature resource”,就是中国式知识背景所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风中白杨 + 2 + 2 明天我也问问孩子,看他做何回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43:49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4月8日

我对照地球仪,指出了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各自的领土面积、人口和所创产值,我自己都受到震动,我想他们也会留下印象。

亦可见,广阔的太平洋上漂浮的澳大利亚大陆,是颇使孩子们感到兴趣,并可能激发了他们的遐想的。想起去年暑假让##抄写的一句我编的英语句子:Australia ia a country。又遥想了一下今年寒假上海哥哥姐姐的澳大利亚之行。

##也旁听了上午的全部对话,并在我问中国为何人多就穷时,##作了“因为要养的人多”这个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9:50:59 | 只看该作者
老同学LYM回信说希望带儿子及儿子在美国的同龄堂姐、在同一个地方的同龄表姐来我们这里玩。听我讲课,和美国堂姐练口语。那段时间的讨论应该又告一段落了。

[ 本帖最后由 qsqsqsqs 于 2009-1-6 11: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0:15: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uaxu 于 2009-1-6 09:30 发表
……一直有一个问题,你买那么多那么多书,孩子看得过来吗?

严格来说我是不喜欢藏书的人。真要读了,才买;当然真买了,却未必一定都读了。买书更与孩子无关,我不指定她读任何东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01 , Processed in 0.213442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