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蓋難一二言盡之,縱或盡之,亦難令千萬心相孚也。
我前幾年,剛編完前六本中文讀經本(學庸論語、老子莊子、唐詩三百首、孟子、易經、詩經等),即請我一個學生,是ABC,希望他幫我選幾本英文經典來,他考慮了數個月,終於告訴我:在英文古今的著作中,實找不出像中國四書五經那樣句句精華的簡要經典。
所以,我自己花了數年考察,選了七冊英文讀經本(其中且兩冊不是以經典身份出現,算來也只有五冊而已)。不過,我深自知非英文專家,所以敢於冒昧者,只是想拋磚而已。因為好在我不是教育部,不會對社會有任何限制,希望別人也來選編,如果有英文專家願意來做,應當比我做得好才是。
曾經也有人問,我編讀經本的標準何在?
即使是中文,除了學庸論語、老子莊子、詩經易經,可說字字珠璣外,其他莫不或部頭太大,或難免泥沙雜下,故也只好擇取選編。如書禮春秋、古文、詩歌詞曲,往往都是百中取一,甚或千中取一。面對滿目琳瑯,何澣何否?TO BE OR NOT TO BE?去取之間,實煞費心。有的篇章選了又棄,廢了又選,又和友朋學生孩子商量,舉棋不定者久之,生怕有魚目之混或遺珠之憾,而對不起天下孩子。此情此意,實天地鬼神所共鑒之(我是說連打字行的老闆都已不耐煩)。由此想見古人選文之難。即如唐詩三百首,亦是從十百萬首之中精揀而出,但如質疑何以放著杜甫的皇皇大作秋興八首不顧,而選打起黃鸚兒,莫教枝上啼;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等,責問渠標準何在?恐衡塘退士一時亦難以自解也。
然而我的標準何在?自十年以來,亦略有可以說者:依序如下:
一,義理上的深厚高明。
二,文學上的優美瑰麗。
三,文化上的影響流傳。
四,社會上的噲炙人口。
五,性情上的恬適自在,雋永可人。
雖然已有標準,但,其衡量輕重,亦多取之在我。一人之見,蓋難辭井蛙之咎,一人之心,亦恐難厭於天下人人也。誠知罪過,而不得免焉。
往者已矣,亦任之而已,他日再有所編作,當更慎之,以補前非也。
總之,多謝故人,而有如此之提示,甚為感激。尚望他人於此主題,亦多所討論,以精益求精。非直為我個人,亦為天下讀經兒童也。
丁丁剛學過理則學,應這樣說:
kevin 所說的是一個原則性命題,是個假然命題,因此也是個全稱命題,凡全稱命題的主詞不存在或不需要存在。所以其結果也沒那回事。
kevin說:「我沒錢,否則,將發給跟帖者一萬。」說起話來,表面甚為動聽,其實是在矇人。
因為這個敍述轉為命題可寫為:
如果我kevin有錢的話,我就發給跟帖者一萬。
或:
凡是有錢的kevin是會發給跟帖人一萬的。
而所謂「有錢的kevin」是可以不存在的,乃至於現實上真的是不存在的。所以該命題之值為「假」。因此,誰想要拿到 kevin 那假設中的一萬,你就去「假想」「空想」吧!
但,「有錢的kevin」一概念雖為「空概念」,卻只是「相對的空概念」,而不是「絕對的空概念」。因為kevin一詞,與「有錢」一詞,並沒有矛盾。所以它們的結合還是可能的。只是kevin要不要盡力而已。歸根究柢,kevin 是否能發給跟帖者每人一萬,端看kevin 的誠意了。這已非邏輯中問題,而是「做人」的問題了。
奉勸 kevin ,不要以自己的不努力,說自己不能付跟帖者萬錢了。快拿出誠意,讓那命題的主詞「有錢的kevin 」成為一個真實的「存在」,快讓大家「普天同慶」吧!
但,在此之前,(在「有錢的kevin」成真以前),我建議那些「富豪」(如丁丁林楊者流),如能先做示範給「暫時沒錢的kevin」看看,倒也是比豬還聰明的善舉呢。
進一步說,kevin 也要小心了,你的能力是好是差,不說了,專以本網老大的「慷慨」,要成為有錢的kevin 是不很困難的。到了「有錢的」時候,你的煩惱可能更大了---如果真給,你會捨不得,如果不真給,你將失了kevin之所以行走江湖的本色。請問閣下如何解開這「兩刀論法」?
我想,這裏還有一條活路,因為 kevin 還沒替「有錢」下定義。到時 kevin 很可以頼皮說:「我說的『有錢』的意思,是我的幣和中國人的數目一樣。」十四億!天呀!雖然十四億也非不可能,(譬如說,老大哪天發了瘋,龍心大悅樂昏了頭,賞給 kevin 一十三萬萬九千九百九十萬),不過那時,中國人的數目或許就不是十四億,而是四十億了,此刻,量變必將引起質變,對奉行「治人事天莫若嗇」之教的 kevin 來說,錢才應如糞土了,揮手一萬,乃至十萬百萬,何足道哉,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