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切蔥」的故事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10/25 06:42pm 第 1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哲萱在 2008/10/25 01:28pm 發表的內容:
.从“理无碍”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给读经的家庭一个可期许的未来
时间:2008年7月
地点:深圳梧桐山鹿鸣学堂
主讲人:王财贵
录制:伯毅
文字整理:哲萱
..
了不起,又整理出一場演講。
我先看了幾段,除了嚕嗦了一點之外,還算不錯,整理的文字也很順。
還有幾個錯字,還有些文氣要補足,又還有一小段換帶子漏了,也應補一下。
待抽空做一下。謝謝伯毅和哲萱。
下面引用由哲萱在 2008/10/25 01:28pm 發表的內容:
讀經教育理論實踐進階篇。
由于伯毅兄臺的切蔥水平太差,視頻恐難問世,只好“缺憾還諸天地”~...
應說:「由于切蔥的伯毅兄臺水平太差」才對。
因為如果說:「伯毅的切蔥水平太差」,尚語帶保留,有人會以為伯毅兄臺的「其他水平」或許還馬虎算數。
而說:「切蔥的伯毅水平太差」,則肯定表示此伯毅兄臺只能切蔥,「其他水平」概無足觀者,或許切蔥還不一定能行呢!
我想哲萱之意是後者,是故代為明確表白之。
又:哲萱是否能說說「切蔥」的故事,或許諸友尚摸不著頭腦也。
2008/10/25 06:40pm
文章主題: 從“理無礙”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哲萱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10/29 08:37pm 第 1 次編輯]
「理事無礙」一篇,我說要修訂一下,還沒做完。
至於「教師進階」篇,如影像資料不行,可問問鹿鳴,或許有人錄音,拿來聽聽,如有可取,就轉文,若沒意思,丟了就算了。
另,欲明「切蔥」之意,那真是舊事了,但今可今用。
話說今年七月十日,我到山東,百林帶小樓也到了,可是這回從萊州,到濟南,到寧波,演講場合都交由小樓操鏡,百林在旁遊手好閒,擺出一副「徒弟代師出馬」的得意樣。二十日,我要往深圳,本來說到深圳要多休息,不演講的,小樓就帶著機子回北京了。不料到了深圳,又安排了三場,加上廣州和惠州也都要講。小樓打電話來,說伯毅自告奮勇要來拍攝。我問:「他行嗎?」小樓答說:「應該沒問題吧!他以前曾在SONY上過班,那是出品攝影機的大公司哩。」我一聽「大公司」,就有點不安,於是跟小樓說了一個古人筆記裏的舊事(筆記記的是真人真事,朝代和名字我忘了):
皇帝每隔一段時候,就會放出一些宮女賜給大臣。這回有個大臣得到了御房的宮女,很高興,邀約了同僚要來大快朵頤,謀諸此女,女大驚,說:我不會辦宴席,我在宮中是屬點心部門。主人說:那做點心來吃也可以。此女又說:我那部是專做餃子而已。主人說:那就請大家吃皇帝的餃子也不錯。女子說:我是做饀的那小組。主人說:那我請別人趕皮,你儘管做饀吧。女子又說:我是負責切蔥的。
果然不出所料,伯毅老兄上飛機時,聽信機場小姐的話,把機子交付托運,造成後來所攝出來的像,都像小丸子--三條線。到了會場,我看他跑上跑下,接電線就忙得滿頭大汗,架上了機子,還沒開拍忽然間腳架垮了一邊,演講開始,又忽然間,鏡頭咚一聲垂了下來,講到一半,又忽然間,,,,害得我在講台上也跟七上八下心神不寧。
從此,伯毅就多個「切蔥」的外號了。
此故事原是一時說給小樓聽的,伯萱大概沒聽到。升君也不要誤會伯毅的文憑有假。我看過證件,那上面的職銜,明顯印著兩個大字:「切蔥」。
2008/10/29 08:36pm
18、花了整整一天
文章主題: 培養胸懷萬世的人格——季謙先生談他的教育理想
天涯在小樓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8/18 05:35pm 第 2 次編輯]
花了整整一天,才把此文修訂了一下,可以想見最初整理文字稿之費時費力,多謝小樓了!
培養胸懷萬世的人格
——季謙先生談他的教育理想(略)
2008/08/17 10:48pm
19、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
文章主題: 冒昧关注王财贵老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南蠻子
以前讀「維摩詰經」,看到「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深為感動。
如今因我病,引出南蠻子張帖出他歷年研習中醫所得,讓大家可以看到中醫名論,注意養身。
若因此可使天下讀經父母與學堂師生個個康強勇健,縱吾再病一場,何妨!
2008/06/24 08:33am
20、看來寫得很好,流水帳,最實在
文章主題: 8月王教授四川疗养行(一)
海印子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7/10/04 07:10pm 第 1 次編輯]
看來寫得很好,流水帳,最實在,是稅務人員看不到的自家密帳,才好哩。但其實不是流水帳而已,有許多「蒙太奇」,又夾敍夾議出入人我的,還有山光水色花紅柳綠的白描,也沒想到海印子的文筆如此靈光,期待續集!
我回台中教育大學第一節上課,難免跟學生談起這段不尋常的「旅程」,大家很有興趣。文章如用寫的較麻煩,本來我想讓人就那些談話整理出文字來,發在網上分享給大家。看到海印子的記錄,更為詳實,我想我的就不用再發了罷。
(如發現錯字,可以按框格下的「編輯」鈕,自行修正後再發一次。)
2007/10/04 07:04pm
21、说台北101大厦
文章主題: 台湾地区地震 王老师及台湾的朋友们安好?
芙青
台灣台北有一座目前世界最高的樓,一百零一層,通稱「一零一」,高度五百零八米,
想像一下,在地上走半公里,然後回頭望望出發原點,把這長度豎起來,就是這樓的高度。
除非天氣很晴,樓的半腰以上,常在雲中。
有一次我問設計建造者李祖原先生,樓那麼高,運到地震怎麼辦?
他說,他設計的品質是可耐十級的地震,
而且這樓的壽命可達一千年,
壯哉斯言!
2008/06/04 04:48pm
22、我為此素齋三日
文章主題: 国务院为普通百姓设全国哀悼日引关注
芙青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5/19 02:13pm 第 2 次編輯]
下面引用由芙青在 2008/05/19 12:23pm 發表的內容:
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为公众事件降半旗。
這一句話令我動心,久久不已!
就好像聽到那五萬人,乃至更多更多的受難者復活!
一個政府能知道人民困苦可憐,即使只有一道不花錢的決策,那都是很難得的事,
我為此素齋三日。
2008/05/19 12:38pm
23、“教育的智慧”的講話轉錄
文章主題: 教育的智慧(完整版)
天涯在小樓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5/17 12:28pm 第 1 次編輯]
大略看了一遍,
意思還不錯呢!--老實說,是很重要!
百年來,教育界就少此種議論!
這篇講話的轉錄,在行文上,已經大體可讀了,辛苦清羽了!
我以後有空,或者再稍潤飾一下,即可流通。
2008/05/17 12:27pm
24、用虹來吸之外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11/10 08:35pm 第 1 次編輯]
用虹來吸之外,我知道武俠漫畫裡有「吸星大法」,你不來,也把你吸過來。
現在就試試此法威力,原來只要透露個中祕密:
我那罐酵素,摻有從馬來西亞推廣者檳城的溫醫師那裏帶回來的「三十年」老酵素,所以呢,這六千CC,雖只醞釀三個月,就具足三十年力道了,據說只要一滴入口,即有奇效--驅魔除邪,却病延年,養顏美容,逢凶化吉,加冠晉祿,有求必應。
動心了吧?朋友們,一人沾一滴,可供六千人飲用呢,來吧!
2008/11/10 08:32pm
25、谈歐巴馬之獲選
文章主題: 〔新聞〕歐巴馬獲選美國首位非裔總統
散步道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11/05 03:04pm 第 1 次編輯]
我一直很注意此事,
成今之局,足證胸懷開闊,選賢舉能,唯德唯才,
美國人真的了不起!
看來,其領導世界之氣數,
還可延長一陣子。
中國人努力學習了!
2008/11/05 03:02pm
26、答穿汉服的感觉如何
文章主題:這種感覺如何? 哲萱
下面引用由哲萱在 2008/10/19 07:50pm 發表的內容:
感覺如何?
一身古典,感覺甚優雅,雖然或立或臥,或觀書,或休閑,打手機,聽MP3,也感覺很諧調。
總之,人漂亮,衣裝漂亮,當然感覺甚美,為何還要問呢?
我知道了,
哲萱大概要告訴老大一句不好直說的話:
「古老不古老,不在服裝,而在年紀!」
2008/10/20 10:20am
27、评《我有一個夢想》
文章主題: [轉貼]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虛室生白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9/03 10:57am 第 1 次編輯]
這篇文章已節錄在我編的英文讀經本之「英文名著選」中。
因為讀經的意思就是讀人間最有價值的著作,而這篇文章代表人類的良心,所以雖是西方人讀了也動容,因為他們也是有良心的;雖是中國人,也應該熟讀,畢竟良心、智慧、文化、理想等,都是不受時空阻隔的。錐處囊中,其末立見,仁者之言,雖千里之外千載之下應之也。
2008/09/03 10:52am
28、中元節在家祭拜
文章主題: 华夏传统中元节?盂兰盆节复兴方案
天涯在小樓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8/16 11:03pm 第 4 次編輯]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幾天來,台灣到處有自家或鄰里聯合的「普渡」,雅號曰「慶讚中元」。我從小在鄉下,每逢此節,是民俗大事。後來成家在台北,還不廢此習。所以我家每年今日也都舉行祭拜。
中元節的祭典,設壇的地方是不特定的,隨人方便即可。祭品也不講究,凡是可以吃的東西都可以擺上去,所以普渡的場面總是顯得特別「豐盛」。
這是在我自家的樓下門口,現在正要燃香。禮桌前端飯鍋上插的旗子,寫的便是「慶讚中元」。
滿桌的祭品,各插上了一炷香。看上去頗為熱鬧,也為這聽起來淒清恐怖的「鬼節」平添了幾許「幽明」不隔「陰陽」相近的溫馨之感。另外,要持香從四面遠方每隔數步在路旁插上一炷,一路插回家門外,表示普及引路迎祭之意。一路上香煙燎繞,這是中元特別的禮數。
29、看著各種報導,敍述著災情的慘狀,不忍哪
文章主題: [公告]血脈相連,請熱烈響應四川賑災活動!
基金會
我去年暑假,才在四川地區轉,青城山,住了二十餘日,到過好幾個道觀,那些道觀都已經數百年的老舊殿堂,能支持得了麼?
曖依廬,就是新開的青城學堂,可還好?劉老師和他讀經自學的孩子,還有他們很忠厚的,待我很好的一家人,可還好?
九寨溝,聽說也破壞了,那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地方!
十幾年來,成都去過好幾次,
五六年前,去過都江堰拜李冰父子廟,
三四年前,到過綿陽,綿竹演講,
那裏有許多朋友在推廣讀經,後來聽說綿陽教育局很支持讀經,大部份的中小學學校全校都讀經。
這些地名,忽然都出現在媒體上,那裏有我的足跡,那裏有兒童讀經的聲音,
看著各種報導,敍述著災情的慘狀,
不忍哪!
2008/05/14 07:41pm
30、努力,努力,再努力
文章主題: [轉貼]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辭 如幻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9/27 07:11pm 第 2 次編輯]
對人類命運的教訓,永遠不出從幼稚園開始,師長就一直交待的老掉牙的:努力,努力,再努力!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又云:發憤忘食,學而不厭,皆此意也。而人不會,以為迂闊而嗤之。
曾國藩戒子書云:莫厭「老生常談」,老生之所以常談,蓋因其理百世不易也。
此番演講,實無別妙,只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然以具體帶幽默的現身說法,故動人耳。講辭中提到「良心」,尤其好上加好。
可嘆人們何以必需如此,才能受感動?孔子講的不是更完滿圓熟麼?
2008/09/27 06:11pm
31、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文章主題: [转帖]其实我们的文明真得那么值得骄傲?
天涯在小樓
請問:文章裏的[他],是宿世與中國有仇的敵國的國民嗎?
如果是,那這些話都是情理之中而可料見的.
但如果那個[他]是現代的中國人,尤其是現代的中國高級知識份子,那就不只是可以料見的情理,乃是事實如斯,而且八十餘年事實如斯,而且振振有辭,成為主流.而且教育體制採用這種心態教育中國國民,而不自覺.所謂喪失主體性是也.
不過,反諷的同時,千萬不可掉入[比爛]的泥淖中,即不可因此說:[因為別人也有錯,所以我的錯可以原諒],一個君子聞過,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分古今中外人我,既不數典忘祖,亦不循私護短也.
孔子所謂[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最好,最簡捷,最清明,最健康.
2008/10/09 04:58pm
32、再貼一次「模範生」楊元寧的報導
文章主題: [轉貼]我怎样才能嫁给有钱人?
木木
漂亮女設若真能嫁得金龜婿,有錢揮霍,不知就能保證幸福否?
再貼一次「模範生」楊元寧的報導(吾以之為「模範」,不因她的「成就」,乃因她「所以成就」的心態與付出),世間為人如此,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是醜,是富是窮,皆無此種煩腦了。
哈佛才女楊元寧,20歲的慈悲之心(略)
30雜誌四十八期,
33、我回來了,2008 ,奧運前夕
文章主題: 我回來了,2008 ,奧運前夕。
季謙
我自六月二十七日赴大馬轉大陸,
計經十七個地方,二十餘場演講,
今天下午回到台北。
在這三十四天中,備受各地朋友熱情接待,在此一併致謝!謝謝了,謝謝了!
回來打開交流網,看到討論也很「熱情」,真是「又喜又驚」。明兒或後天,有空時,我希望也能軋上一腳,湊個熱鬧也算是對朋友們的回報。
若再有空些,也想把這一趟的「雜感」說一說。十幾年來,我大概都是「淡出淡入」,一路走來,「沒有留下痕跡」,好像也不大對。
但,要說些什麼呢?若是還講讀經,誰有興趣那些老套?若想講講別的,我又好像「除此之外,別無伎倆」。
噫!這下子可要琢磨琢磨了。
不知朋友們有何高見指點?
2008/08/01 11:08pm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8/02 05:00pm 第 3 次編輯]
多謝關懷!
如幻與班長的回應,雖只短句,而情意具足。
兩河白道學我的口氣可真像,但前面的「咳--,咳--」可以刪去,因為今年不感冒。你不要老虎不發威,常把我當病猫看,那天卯起來,叫你見識見識!
如是先生的提示,我可以找來再看一看,「琢磨琢磨」,再報好意。但最好告訴我在第幾樓,因為此主題之下波濤汹湧,浩浩湯湯,懷山襄陵,引我文章的那小帖早被淹沒了。自開網以來,論題往來未有如斯之盛者,樓主之功,真「不在禹下」也。
Sinjow 真是鄉下老實人,他不知道北京人現在有個心照不宣的共識:「躲奧運!」人家躲都來不及了,還留我?
小樓大概聽膩了我的話了,不希罕我開講。不過,要知道,凡是遊記,最好立即記錄,否則,日久就遺忘了。再過幾天,恐怕沒得寫了,大家怪小樓去吧!
2008/08/02 04:44pm
34、存問大陸風雪之災
文章主題: 存問大陸風雪之災!
季謙
[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08/02/03 02:13pm 第 1 次編輯]
從媒體看到陸風雪釀災之消息,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以為一兩日即過,沒想到已經半個月,而且愈來愈嚴重。
不知諸友可好?
聽說大陸當局盡力救助,以人情溫暖化解天地冰雪,令人感動,也看到這個國家社會的希望。
古人曾說「瑞雪兆豐年」,雪下得多,表示來年要豐收。老天似乎大聲地昭告訴世界:大陸的經濟要起飛了!大家守望相助,渡過難關後,祈求老天不要食言了。
2008/02/03 01:51pm
35、詩常棣,論語唐棣,實一物也
再次真正!讓王老師寬心。您之理念與其有背否?才是真正要件。
「常」,說文中,其本義為「下裙」,部首或從「巾」,寫作「裳」。(故我在讀經本中,凡遇「裳」字皆讀為「常」)
「唐」,說文本意為「大聲」。
故此二字,皆非植物之名,皆應作「棠」字,即「蔽芾甘棠」「左宗棠」的「棠」字,才準確。
文選注引詩「常棣之華」作「棠棣之華」,可知「常」「棠」通用。
說文段注云:「詩常棣,論語唐棣,實一物也。」可知「常」「唐」一樣。
又,小雅「常棣」之詩歌詠兄弟之情,而後人多寫作「棠棣」。現在門聯常見有「瑞日芝蘭光甲第,春風棠棣振家聲」之句,即作「棠棣」而不寫「常棣」。可見「常棣」應唸作「棠棣」才對。(三民書局大辭典「常棣」之「常」字讀為「嘗」之音,恐怕是誤讀了。
棣,郁李也,又作奧李或郁梨。或云即今之「山櫻桃」,有紅花白花兩種,紅的叫「棠」或「甘棠」或「棠棣」或「唐棣」或「常棣」。白的叫「白棣」,或只稱「棣」。
我之所知大概是如此,供您參考。
讀詩經,讀到這種地方來,是很繁雜的,孔子所謂「多識草木鳥獸之名」者是,但以孔子語順觀之,這是擺在「可以興、觀、群、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之後的事,不是很要緊的,如不是詩學專家,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是不必太苛求的。
前幾年,有人出版「詩經常見植物研究」,有朋友送我一本,或許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確定知識。書放在台中,我現在在台北,一時無法查到。等有機會再詳細說明吧。
36、伯毅字说
读大德牟宗三先生《生命的学问》书所得一斑
清羽真有感覺人也,有性情人也,有志氣人也,即將為有力量人也。給你取個字為「毅」罷。如屬長子,叫「伯毅」,如非長子,叫「子毅」。毅者,「有決不屈」也,謂有決於道,不屈於俗也。孔子獨美「剛毅」近仁,曾子自許「弘毅」任仁。嚴毅、清毅,皆美德也。古者有樂毅,名將也;近世有君毅,名儒也。有志思宏者,勉之矣!
37、有关解字法
日期: 2004/09/27 發言人: 月飛
主題: 囬復溫玉:可用百度或google 擻索有關蕭啓宏的文章,此處提供記者對蕭啓宏的採訪
日期: 2004/09/29 發言人: 王財貴
此種解字法,古已有之,如東漢時許慎說文解字序斥當時之解字者有: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虫者屈中也.諸說,都是望文〔字〕生義.非造字之本.又,宋朝時王安石自作〔字書〕,其中有波者水之皮,以竹鞭馬為篤.之解.蘇東坡笑之云:然則,滑者水之骨,以竹鞭犬,有何可笑?
今蕭先生所發明全息識字法,對識字及人生之教化或有其相當之輔助性.但不可以為造字之本義,不可以為教學之正法也.
不然,穿鑿附會,總能講出一點意思,但其意思,並不就是原字之義,乃是懂得此字後,有了聯想,再把聯想附會上去.這些聯想,可以人各不同,乃至今天與昨天不同,形同命相之拆字,隨靈感而說,則人各一說,時各歧義,文字之解將大亂矣.故教兒童識字,不宜用此法,如要識字,實是很簡單的事,不必如此費周章,以致打亂其對字義的穩定性系統性理解.
如從另一面考察,所謂與易學結合這一面,則有相當深度之意義.因為天之運行,本不一定有所謂行健之理,地之舖展,本不一定有所謂貞順之德,而在有德者觀之,則可以悟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教.有如羊之跪乳,非有孝也,蟻之合作,非為義也,而有德者借之以設教耳.
今觀蕭先生之解字,皆以德行或學問解之,此乃因蕭先生本身之德業所反照也,甚為感佩,於其本人,或聽其解者,當有相當之益處.但設如有一惡人,依其人生見解,解易字云:日者,太陽,勿者,不要,太陽者,光明也.易經的道理就是叫我們背棄光明,...,則可乎?
故有蕭先生之德者,可用之,無其德者,用之,不甚方便也.
38、何谓「對尊長,勿呼名」
日期: 2006/05/06 發言人: 嘉宜
主題: 王财贵老师:五一节快乐!
日期: 2006/05/12 發言人: 王財貴
謝謝你的問候。
所謂「對尊長,勿呼名」,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小名,即小時由父母所命,長輩自小看他長大,就呼這個「名」,自己自稱也用「名」。到了長大後(男子二十歲)加冠時,就由禮請來的族中大老,給他另一個「名」,叫做「字」。所謂「字」者,本意是「孳也」,生出下一代的意思。即這個「名」,是從前個「名」生出來的另一個「名」,故謂之「字」。如再有其他名稱,則為「號」了。
所以「字」與「名」往往相關。此相關,有相似相訓者,有相反相成者。相似者如:孔丘,字仲尼。丘者山也,尼者,魯之尼山也;仲者,排行第二也。顏回,字子淵;回者,水之旋也,淵者,水之深也。卜商,字子夏。言夏商兩代(加上周,為三代)相承也。仲由,字子路。由者來也,路者,所以來也。其他如歐陽修,字永叔。修者長也,永亦長也。蘇軾,字子瞻。軾者。在車前所以供人憑之,而可前瞻之木也。
相反者如:端木賜,字子貢。賜者,上賜下也,貢者,下獻上也。又如韓愈,字退之。愈者,超前;退者,向後;此用孔子「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之意也。
至於號,亦可當「字」用。最有名的是,蘇軾自號為「東坡」了,「蘇東坡」名氣之大,讓我們幾乎忘不知道「蘇軾」和「蘇子瞻」是誰了。
自從有了「字」之後,一個人即從孩童的家庭的幼稚的生活型態,轉進為成人的社會的要負責任的生活型態。所以古人的「冠禮」,是人生成長過程中,非常合情合理且非常重要的設計。行了冠禮,又有了「字」,自己會常警惕自己:已經長大了,要成為社會人了!大家也都要把他當大人看了,所以在社會中行走,人都稱其「字」,而不稱「名」。連舊日的朋友都要改口了,除了自己還自稱已名以對人外,唯有父母師長等可以直呼其名。一般人只有在看不起人,要教訓人時,才不屑的或氣呼呼的稱人之名。所以,長大後,名就很少聽到了,因此,「名」又叫做「諱」。「諱」者,不可說出口也。但死了時,其墓碑則須再用其「名」,以表示回歸祖先的意思。
論語中,如弟子相稱,都用「字」,而孔子叫門弟子,則呼「名」。故明明前面是說「子夏」問曰巧笑倩兮,後面卻說「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記錄時,都說「顏淵,顏淵」,到孔子說話時,卻改成「回也,回也。」而諸弟子說到孔子時,大部份都稱「夫子」,如「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亦有時可稱「仲尼」,如子貢有時說:「夫子之牆數仞」,有時說「仲尼不可毀也」。可見弟子可稱其師之「字」,唯亦不可當面呼之耳。
因此,弟子規才交待:「對尊長,勿呼名。」因為弟子規成於此禮未廢之前。
現代人,沒有冠禮了,也沒有字號了。故皆稱名到底,也不為怪了。
有時直呼其名,反倒有親切之感呢。在河南,有人也曾告訴我說:他們幾個讀經朋友常常談在到我的時候,都「王財貴王財貴」的叫。他雖然對我表示「懺悔」,但卻說:「這樣叫,好像比較沒有距離,像一家人一樣,大家心裏覺得很痛快。」,既然如此,我除了說:「那你們就這樣叫吧!」之外,還能說什麼呢?
在台中學校裏,「阿貴老師」是學生們流行的稱呼。當然有時是稱讚阿貴的,有時是拿來罵我的,因為據說我派的作業是全校最多的,他們互相勸說:除非不怕死的,千萬不要去修「那個阿貴老師」的課。
其實,我也曾為自己取了個「字」,叫「季謙」。「季」者,排行笫四,「謙」者,卑以自牧,取孔子云「富而好禮」之意,以配「財貴」也,而易經「謙卦」六爻皆吉,天下好處都到我這兒來了! 全球讀經交流網開動時,黃奕替我注冊,因「財貴」兩字被系統抗拒,所以改用「季謙」。不知那一個沒大沒小的「小輩」,首先稱我為「季謙老大」,後來就在網間流行了,有時省事,簡稱「老大」。平白把一個本來自以為是「謙謙君子」的「大老」,叫成一個好像「江湖道上」混混有年的「頭子」了!
古之通達人說:「呼我為牛,應之為牛,呼我為馬,應之為馬」,他們硬要把我當牛當馬,唉!套句你們東北人的口語:「有啥法呢」!
哈爾濱,一定會去的。而在我還沒去以前,你們就做得很好了,令我很高興,很放心。(所以如果不去,好像也沒什麼關係。哈!)
台灣沒有五一節長假,所以,並沒什麼快樂的感覺,只得回敬你:五一節快樂!
39、網友点评
又能上了,吓死我了
一
批文很難。學生認真的作文,老師往往隨便就批,時常是牛頭馬嘴,難保無海上遺珠之失。
有塾師批其一徒之作文,曰:「放狗屁!」或問:「無奈太過乎?」曰:「我之批文,恒用三句,此其最上等者也。其甚焉者,為『狗放屁』,更不堪者,為『放屁狗』」。請問,曰:「放狗屁者,猶是人也,其放者乃狗屁耳。狗放屁者,雖已是狗,然偶放其屁而已。放屁狗者,此狗所能者,唯放屁一事也。」
批網上的帖文更難,網民是順手亂寫,批的人卻一本正經,又好似秀才遇兵,不免有對牛彈琴之憾。
試批如下:
批小樓:是本樓之「始作俑」者。其實本網之「偶斷失聯」雖不常見,但「少見多怪」的他,就立即「喪失民族自信」,來這裏「尋死尋活」的以「恐嚇」相「威脅」。「人間自是有情癡,此事不關風與月」,果然引來一批「盲從」之輩,亦皆各灌「荒唐」之水。盡日浩嘆「別人笑我太瘋癲」,唯其自招,又其誰怪?
批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批丁丁:本網只不過開個頑笑,試探一下網民的「忠誠度」,你直接就把甜蜜的等待,誤解成失戀的感覺。還好「吾黨有直躬者」,密友鄉香知其底細,「大義滅親」,揭發丁丁跟本沒談過戀愛之實情。方悟其帖中所說,原來盡是些「虛情假意」。但聽其「如怨如泣」之「迷網」,好像「真的」一樣。請諸網友,把它當「窮搖小說」醜類觀之,庶幾「假象戳破」,不為所矇也。
批曰:「假作真時」,「真亦假」!誰騙?
批林楊:又來一個「本劇劇情純屬捏造」,據知,林楊本人長得非常「安全」。故今生除了與「糟糠」長相廝守之外,應該再沒有人看他上眼。帖上雖然大談什麼「大某細姨」,都只是「干過隱」而已。誰懷疑他能享「齊人之福」,真是比相聲還要相聲,「大宅,門都沒有」!
批曰:「無為有處」?「有還無」,甭想!
批小仙童:這應也是「窮搖小說」看多了的緣故。當自己很難說服自己有「移情別戀」的「罪惡感」時,就對昔日的「知己」說:「我們是不可能的,我一向都把你當兄長看待的,你難道不知道嗎?」嘿嘿,想反問你:現在「華山兄」,兀自在角落裏「如怨如泣」,「你難道不知道嗎」?
批曰:「君子疾乎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是故惡乎佞者。」
批清羽及葦琳:為這兩個人,我特別造了一個謎語,給大家猜猜:謎面是:「國際媒體齊聚凱達格蘭大道」,要你猜句俗語。謎底是三個字:「看笑話」。現在清羽和葦琳,好似事不關己,遂爾樂不可支。曾不體諒個中人的「真情實感」,已經是「哀轉欲絕」,他們還在旁邊儘說些風涼話。不僅是無心肝,還透露了「下流」本色。
批曰:「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批黃奕及阿倫:此一對佳儷,本來「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前年不知如何心血來潮,「誤落塵網」,「作繭自縛」。雖然私下常計劃「逃濳」,共譜「歸去來兮」,奈天下蒼生,「當時已網然」「積習尤難返」,沒有你們,就好像會「要命」一樣。真是「不可承受之輕」呀!期望你倆「良心」常存,庶幾「網業隆盛」,並勤練「把式」,令「萬毒」不侵。網民皆願與你們共享「太平」之「愉」年也。
批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網盛』繼絕學,為『萬式』開太平。」
噫!我因此事,亦深有所感:吾人之所以動人神魂者,唯在宣導讀經之雅意。而諸人之所以如此「迷網」者,實乃欲來此「吸讀」也。總批曰:
中讀已深,
真實網效;
並入高慌,
無渴就要;
窩伙愛哉,
莫名其妙!
二
我這裏評分,大分甲乙丙丁四級,所有分數,都是「貨真價實」,從不作假。所以小仙童得分不是「假上」,乃是「丁上」。
意思是:至少你並不是墊底,還在「丁丁」之上。
因為丁丁將情感「孤注一擲」,就如小篩子說的「執著,執著」。而小仙童窮變變通,阿兄換掉換知己,如此「變來變去」,不拘一格,翻手作雲,覆手作雨,甚具「時代精神」也。
如果小仙童到現在還不知道「丁上」的「實義」,可以去查查檔案資料,比對一下。查丁丁自小學以來,雖然沒有讀經,但在大家都不讀經的環境裏,其作文居然常常「假天下」,到了師範學院,還在學校出了名,曾代表參加全國競賽。這幾年來,又在讀經網上胡扯猛練,且得季謙先生之指點,更是「不可」一世。就連鄉香那種纏綿緋惻之文筆,都要被丁丁譏為「有語障」了,至於餘子,從可知矣。因此,誰這輩子文章,能得「丁上」之評,已是「不虛此生」了。
小仙童,放鞭砲吧!
哦,是點仙女棒,比較合乎年紀和性格。
三 枉費呀!枉費林楊號稱是本網「元老」,
到現在似乎還沒「覺悟」季謙是何許人物,
他曾經講過假話嗎?難道他錯了嗎?(連問五次)
豈不知,他的評點向來一字千金,絲絲入扣,恰如其份,一毫不可更易,
還想「賴」?門都沒有!
好在,公理自在人心,
所謂知夫者,莫若妻,
看吧,他的評斷還是真金不怕火的吧。
本來是想找夫人一起賴,卻無端多惹出了一番小丸三條線,
這一番可是自找的,活該!
不過,也正好因此而必要恭賀林楊,雙喜臨門哪!
一者,人往往苦於無「自知之明」,遂荒忽了一輩子。還好,由於這個「評點事件」,好讓林楊可以照照鏡子,醒醒,長痛不如短痛,做人干脆一點,承認了不就沒事了嗎?
二者,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須經此一事,林楊才會知道居然娶到了如此「賢妻」,一定是久受經典薰陶,才能「薰」得如此「婚投」「轉向」,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呀!令人羨艷不置!好好守著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