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庸的优秀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8-12-11 16:32:4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家长完全可以控制的。只是,在家长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家长的目标确定当然还是必要的。

和优秀与否一样,平庸与否,也是天生一半环境一半吧。家长只是环境中的一部分。考虑了儿童成长的这样的复杂因素后,在学校教育低质量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做到不仅应该培养孩子会读写会计算、记忆知识、答卷认真……还应关注孩子的品德发展、心理健康,督促他们锻炼体魄,保护和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严格来说教育的确并不分应试和素质,而只分良好的和不良的。还需探索的是孩子本身的情况。既需要缺什么补什么,又需要更加强化他们更强的方面。应该不断探索孩子的资质,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孩子的目标——因为最终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的潜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非其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瑜珈 + 5 + 5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12-11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18:44:33 | 只看该作者
过英语八级如果倒退十年其实并不平庸,应该算很有才了,
但是,当现在人人都会点英语,英语人才过剩的情况下,就显得平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12-11 19:04:28 | 只看该作者
天天在这里逛,现在逛迷糊了,不知道该怎么走.看了鲸鱼的向应试教育低头,觉得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回家发狠抓课本作业.看了楼主的观点,觉得也很有道理.怕就怕现在成不了平庸的优秀,以后也的能力也不见得比人强.现在该抓哪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8-12-11 21:00:17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公是做猎头的,他的一家客户招聘一位设计方面的人才时明确规定不要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较差、想象空间较窄。可是自古就聪明的中国人怎么就给人这么个印象呢?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之所以普遍当然是教育出了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不是在数人,而是在数一个个玩偶。可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8-12-11 21:4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2-11 10:07 发表
小易同学显然是当年当文科状元背傻了.

作为软件页圈外人,大谈小孩该学程序设计,却对数学和逻辑基础极端的轻视.

要想成为一个代码员,确实不需要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不过想当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系统分析师,架构 ...


说得好,平庸和优秀究竟以什么标准值得好好讨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12-12 08:19:08 | 只看该作者
始终认为,教育是件十分私人的事。

理念根本不同的两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肯定不一样。

殊途同归者依然有之。

我想,连卖东西还要反垄断呢,教育方法一定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样。

至于平庸的优秀也好,优秀的平庸也罢,其实是各花入各眼吧。

我崇尚给孩子自由,由他自主安排、自行抉择,这并不表示为孩子作着种种安排的父母就有不妥。世界上的花都长一样了,就没有特别的那一朵了。

所有父母的教育方式,绝大多数还是以自己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为蓝本的——觉得自己成功的,想复制自己的成功;觉得自己不够成功的,则想复制他人的成功。。。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5 + 5 再砍你一刀,我的教育与我的人生什么没 ...
xiaqing-0 + 2 + 2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棠棠妈 + 2 + 2 赞成因人而异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12-12 08:29: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目的最简单,孩子成身心健康地成长,然后能独立养活自己,平庸也好,出类拔萃也好,我们都不在乎了,那也是要看他的造化的,因为生活的变数太多了,没有人因为受好的教育就一定能非常优秀,也没有人因为受了不好的教育就不能出人头地了,看现在社会的成功者或是精英,谁能保证他们就是有最好的教育,我看80%也是受我们一样的教育长大的,只不过是机遇好罢了。

所以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平庸的优秀也是一种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8-12-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非洲有很多不受学校束缚的孩子
  为什么非洲孩子不是最有创造力的
  老师和家长真的完全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吗

  先拿编程说
  外国孩子有基础
  一是硬件方面
  二是软件方面
  比尔·盖茨的成功主要是他的父母
  他父母联合其他家长(都是有钱人)向湖滨中学捐赠计算机的时候
  估计中国科学院都没有几台
  可以说是他父母让他抢得了先机
  他先接触计算机
  他可以多一点时间玩计算机
  他的家境可以允许他那么玩
  他自己把握了先机就轻而易举地成功了

  从软件方面看
  编程的人要有项目驱动
  工作上要有工作项目
  就是玩也要有玩的目标
  西方国家因为经济原因IT业发达
  在前辈的基础上发挥
  很容易找到引起兴趣的项目

  在同样有项目驱动的情况下
  西方孩子因为家境的原因和文化氛围
  玩起来没有顾虑
  可以依着兴趣一门心思钻下去
  最终无心插柳柳成荫

  中国孩子并不是没有创造力
  普通人家有几个中国孩子敢于一门心思玩下去的
  就是家境好不用为将来担忧
  家长也会认为玩是不务正业(现在主张让孩子玩的家长,真的孩子一门心思玩起来又会怕了
  
  我原单位瑶岗仙网站的论坛程序是一个初中生开发的
  (论坛地址 http://www.czygx.com/luntan2/ )
  后来较少更新了
  因为要应付考试要考虑将来
  
  再来看电脑游戏高水平的玩家竟技
  感觉西方孩子目标是保持在一流水平
  有机会向第一冲刺
  而中国孩子多是直接向第一冲刺
  所以在比赛中心态的不同可以看出技战术运用的差别
  西方孩子不一定常胜但常常出彩
  中国孩子因为过于紧张常常导致技战术走形
  不象人玩游戏倒象游戏玩人
  比如星际选手马天元(MTY)
  有段时间生活费基本靠竟技奖金
  而中国的电子竟技环境远没有西方好
  他在比赛中常常不能发挥水平
  想来跟经济境况有关
  比赛第一的奖金都没多少
  不拿第一基本连路费都赚不回 
  除了即时的生活窘迫
  还要为前途担忧
  重重大山之下
  游戏过于沉重
  在中国
  可以说电子竟技比学业还沉重
  游戏抹杀人的创造力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
  除了个例
  大多数孩子都逃不出中国现时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
  改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
  普通家长也不可能完全比照西方的模式养育孩子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8-12-12 09: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8-12-12 10:05: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我一时有点看不明白。这种梨花体的风格真还有些不适应.开个玩笑。

建议楼上看一看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认真的看一看。
书中关于创造力的培养的观点,非常有见地。

所以说,比尔盖瓷能成功决非轻尔易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完全放任。具备了基础的硬件之外,最重要的是软件,也就是系统的方法。这也可以解释完全放任的孩子创造力未必强。

这本书中说到,美国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研究的能力。这是非常惊人的。所以,美国在世界上科技领先,并不是偶然的。希望我们国人能正视别人的优点和我们的缺点。

举个例子,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是相当优秀的。一方面,兼容并包的学风与当时的政治自由给了学人们自由办学的空间,其二,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成功的关键。包括现在,许多方面拿得出手的文章,理论,还是那个时候的。

而现在的教育,与古时的八股科举有何不同?不过当时做的是老八股,现在做的是新八股而已。我甚至还看见有人提到“有一种写好作文的简妙公式,依此便可以写出好作文“。真是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07:15 , Processed in 0.07919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