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isl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在美国读《弟子规》的孩子、家长和困惑(值得一读的好帖)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2-10 00:57:0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吃东西,楼主也可以去看看鼠版的一个老贴,是2002的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76860&extra=page%3D78&page=1

其实这都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天性问题。

那个帖子后面还说到了孔融让梨的事情,尽管曹操杀了孔融是因为别的原因,但却给他戴上了“不孝”的罪名,

孔融确实说过“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比喻为如瓶盛物一样,只要把瓶内东西倒了出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便就此结束了”,“假使遇到饥荒之年,只有一点食物,倘若那父亲是不好的,那宁可把这点食物给别人”这样的话,真难以相信这是那个让梨的孔融。

四岁的孔融居然能做出类似“让梨”这种完全不符孩童天性的举动,和他父母平时的刻意“培养”、压制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成绩是卓著的,然而当他们在塑造这样一个模范儿童的同时,却也为他最终的结局奠定了基石。

一个在四岁时就被平时的谆谆教导而压抑磨灭了孩童天性懂得了“让梨”的孩子,他长大以后是否会变得充满了“逆反”呢?

若要写得完整一点的话,恐怕应该是: “融四岁,能让梨;致‘逆反’,终被戕...”^^ 我猜想孔融的妈妈最后应该会后悔,甚至有可能会反省自己对幼年孔融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早知道他最后还是要被害死,那,还不如让他小时候能够多吃一个大梨呢

其实儒家的道德说教,就是给世人立一个没有人可以做到的道德标准,几千年反复标榜,但实际上没人可以做到。

如此这般,不如教给孩子那些西方的、易于实施的规则为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12-10 09:14:08 | 只看该作者
非也。弟子规和三字经等仍然有适用于现代教育的部分。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髓。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融汇贯通。

集论坛众高人,应能生发出最适合现代婴幼儿教育方法。

期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12-10 09: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同意,前几天我也在一个回帖中提到孔融这个故事,不孝的人被儒家尊为孝悌的典型本来就是讽刺.

另外,论语的精华在"人不知而不愠."可惜老夫子自己都做不到.不然那会有"天厌之,天厌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12-10 09:50:07 | 只看该作者
西方社会教育孩子是有两个杠杆:一个是个人的人权,另一个就是宗教的做人规则。孩子首先有独立表达自己的人权,同时他又会用宗教的标准衡量自己,进行忏悔反思,总而言之,无论是任着自己的性子做事还是反思自己的错误,他都是发自内心,自己的想法,真实的自我。。。。而目前的我们,一方面没有保障自我的思想的自由,规则是对大家必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没有引人向善的宗教力量;只有权威的规则,必须服从,没有可以不服从的选择。。。。。昨天孩子写作文,写他的爸爸,写到和爸爸最喜欢玩的事情时,他犹豫了一下,写成滑冰(其实他最喜欢和爸爸玩打架),我问他:你不是每次都念叨,希望爸爸快点回来,和你打架玩吗?他说:不能那样写的。我说:为什么?他摇头不说,,最后才说:那样写老师会批评的,不能打架的。我劝他:不能说谎话,最喜欢玩的是打架,就不要乱编一个。而且和爸爸打架是一种游戏,和同学打架伤害对方是两回事。。。最后,他才肯改过来。。。。这就是一种权威的力量,影响了个人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12-10 09:52:30 | 只看该作者

弟子规,读读又何妨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9 23:48 发表
从木头脑袋在我帖的回帖里知道了这个帖子,专门进来看看

看而不回非礼也,所以就随便的说上两句。

在美国还要去读弟子规,那真是比木头脑袋还要木头脑袋,简直是榆木脑袋了

《弟子规》是干嘛的,古人拿 ...

木头脑袋,是说我吧。。呵呵。。

关注这个贴,主要是楼主给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子,可以打开看看外面的风景。。同时给我们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我所喜欢的。
孩子读什么,我倒觉得,只要他喜欢,又不是很糟糕的东西,就读吧。弟子规,即便是骗孩子的),我觉得还是可读的。。在美国读弟子规,或者读圣经(圣经也是骗人的),或者就像中国有人读奥巴马的演讲,又何妨。。

至于说读弟子规,或者论语,或者唐诗,再或者什么仲夏夜之梦,就能起到什么作用,树立起一个人的什么根本,我觉得是扯淡。。
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的形成,所谓的三观,基本是生活的积淀中形成的,身教重于言教。

另外,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意是说,要懂得分享,懂得爱人,你们非要说,这违背了孩子的天性。。我也无话可说。至于说孔融最后被杀是由于小时候让了一个梨。。我不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主要是生活积淀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2-10 10: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8-12-10 09:50 发表
……昨天孩子写作文,写他的爸爸,写到和爸爸最喜欢玩的事情时,他犹豫了一下,写成滑冰(其实他最喜欢和爸爸玩打架),我问他:你不是每次都念叨,希望爸爸快点回来,和你打架玩吗?他说:不能那样写的。我说:为什么?他摇头不说,,最后才说:那样写老师会批评的,不能打架的。我劝他:不能说谎话,最喜欢玩的是打架,就不要乱编一个。而且和爸爸打架是一种游戏,和同学打架伤害对方是两回事。。。最后,他才肯改过来。。。。这就是一种权威的力量,影响了个人的表达。 ...

这样的引导好。无法加分了,只好跟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2-10 13:00:0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孩子写作文,写他的爸爸,写到和爸爸最喜欢玩的事情时,他犹豫了一下,写成滑冰(其实他最喜欢和爸爸玩打架),我问他:你不是每次都念叨,希望爸爸快点回来,和你打架玩吗? ...


其实这类事情我遇到过,一次朋友约我给一个网站搞的活动做评委,评的就是孩子的作文。我和其他评委就产生了很大差距,凡是那些孩子们准确表达了自己所想,且字句通顺,用词合理的,我都给了高分。而那些一看就是模仿别人作文,追求词汇华丽的,给得分就低一些。但其他的评委就普遍和通用的思路很接近。

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我个人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在课堂上的作文,要给老师看的,或者考试用的,就按照通用的标准去做吧。而孩子的日记,或者今后孩子写了发到网上的东西,救国理他们写自己最真实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双重人格,,,我在思考其他办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2-10 13:04:37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在一个贴子里写过孩子对孔融让梨的看法,把它贴这里:
    周日陪他读三字经,读到孔融让梨这里,他说如果孔融是哥哥就好了,接着又摇头:不行,他是哥哥,还是一样(他指如果是哥哥也一样会让梨)。小子倒是觉得孔融吃亏了 于是问他:如果你是孔融,你会选大的还是小的。他不假思索说:小的。我心里窃喜,连忙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不喜欢吃水果。 。。。

   道德上的利他和本性上的自我,怎么取舍,,,如果利他影响了自我,宁肯他维护自我;如果自我影响了他人,那就希望他约束自我。就是希望他爱惜自己也爱护别人,不能委屈自己,也不要影响他人。。。。绝对反对牺牲自我的道德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12-10 13:0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8-12-10 09:52 发表

木头脑袋,是说我吧。。呵呵。。

关注这个贴,主要是楼主给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子,可以打开看看外面的风景。。同时给我们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我所喜欢的。
孩子读什么,我倒觉得,只要他喜欢,又不是很 ...


哈,和你开个玩笑,别生气。

很多人让孩子学弟子规,绝对不是因为那个读起来有趣,他们是希望孩子学了之后能很听话,自己就省心了。

但事实上,做父母的自己应该去读读,看看自己能做到多少!

真正能教育孩子的,是自己的身教,自己能做到的,孩子才能做到。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在意不信你那一套。

其实你看看周围,很多孩子到了10来岁,父母的话就基本不听了。这不仅仅是什么反叛期的问题,主要是他们开始思考了,发现父母说的很多都是大道理,是没人可以完全做到的圣人理论,所以孩子就不去信服你的话了。

我们要好好的吸取教训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12-10 13:0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小小小鲸鱼2008-12-10 13:05金钱+10双重人格,,,我在思考其他办法
小小小鲸鱼2008-12-10 13:05威望+10双重人格,,,我在思考其他办法

这个社会,这个文化,培养的就是这种双重人格,我也没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不到黄河心不死,总觉得有办法可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20 , Processed in 0.120985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