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aisl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在美国读《弟子规》的孩子、家长和困惑(值得一读的好帖)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10 15:2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8-12-10 13:05 发表


其实你看看周围,很多孩子到了10来岁,父母的话就基本不听了。这不仅仅是什么反叛期的问题,主要是他们开始思考了 ...


我常常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在5岁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满意;在10岁的时候,能够和你进行思想上的“交锋”,而不是逆反;到20岁的时候,还愿意能和你一起探讨一些成长的问题,让我们感到欣慰。。
一句话,看着孩子成长,不是让你一天天恐惧,担忧,担心孩子不听话了;而是快乐,欣赏,从他身上看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成熟,这样的父子母子关系,说明我们的教育,起码是家庭教育,是成功的。。

如果不是,要么孩子进步了,我们落伍了;要么孩子的方向有问题,或者我们的方向有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2-10 15:43: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8-12-10 13:04 发表
以前我在一个贴子里写过孩子对孔融让梨的看法,把它贴这里:
   周日陪他读三字经,读到孔融让梨这里,他说如果孔融是哥哥就好了,接着又摇头:不行,他是哥哥,还是一样(他指如果是哥哥也一样会让梨)。小子倒是觉得孔融吃亏了 于是问他:如果你是孔融,你会选大的还是小的。他不假思索说:小的。我心里窃喜,连忙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不喜欢吃水果。 。。。

   道德上的利他和本性上的自我,怎么取舍,,,如果利他影响了自我,宁肯他维护自我;如果自我影响了他人,那就希望他约束自我。就是希望他爱惜自己也爱护别人,不能委屈自己,也不要影响他人。。。。绝对反对牺牲自我的道德标准。



  帮主
  我不能做到牺牲自我
  但我不反对别人牺牲自我

  飞机上有一对母子和空姐
  只有两个降落伞
  母亲如果绝对反对牺牲自我
  带上降落伞先跳了
  落地后心还没落
  向天上望啊望地
  就看到自己的小子也背着降落伞慢慢降下来了
  她是不是仍然坚持“绝对反对牺牲自我的道德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2-10 16:15: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8-12-10 15:43 发表



  帮主
  我不能做到牺牲自我
  但我不反对别人牺牲自我

  飞机上有一对母子和空姐
  只有两个降落伞
  母亲如果绝对反对牺牲自我
  带上降落伞先跳了
  落地后心还没落
  向 ...

我不是反对这样做,而是反对这样的道德标准。。。。选择这样做,是她的选择,我们当然会尊敬和仰慕这样高尚的人,,,但不能把这样的标准作为衡量芸芸众生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会成为某些人的统治工具,,,这样的标准,会让大家压抑本性不说真话。。。。既然你都说了,你做不到,为什么指望别人能做到呢?。。。。我有一个梦想:中国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毫无顾虑的说自己相信的话,自己思考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借用一下伟人的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paisley + 2 + 2 高蹈的道德本来只是要求士大夫的,跟平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6:29:58 | 只看该作者
抱歉这个帖子我不可能来长篇大论地参与讨论,在网上认认真真地花大量篇幅跟人讨论问题,这种事太累了,我已经做过一次,以后都不会在做了。虽然上面每个回帖我看了都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真的不想费心费力写出来了。抱歉。

简短地回一下。

老易,我不是在香港读经济学的,呵呵,让你失望了。

qqyou和woodhead的很多观点我都同意,尤其是提到身教的作用远大于言传,正合我意。要说我对教育子女持何信念,唯此一条。不过,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做到“身教”,是以多低的标准在要求自己呢?

哪怕不给孩子读经,让孩子长大之后自由选择,是不是也在他成长之前应该保持中立,而不是把这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潜在敌意也耳濡目染过去呢?(至少我在这个帖子,以及整个鼠版闻到的都是这种气息。)

弟子规确实不是最重要的经典,但也并不见得过时,硬要找里面与时代不合的语句来否定它的价值,未免太小家子气。好比硬要说林青霞下巴上有个凹痕,所以“经典美人”的称号是欺世盗名--没这样的道理吧。让孩子背弟子规的家长大概是有“贪方便”的,但是让孩子背诵唐诗的家长,又有几个不是为了博客人夸奖的呢?

关于孔融让梨,我不认为那是虚伪,请各位判断古代故事的时候把自己代入古时,而不是作为“穿越”回去的现代人,带着现代的价值观和现代的习惯、心态甚至语言,来居高临下地评判。孔融能够让梨,正说明他的父母和亲属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这是一个士大夫家族共同遵守的价值,那最小的那个天性灵慧,很早就懂得从内心滋养“仁”的境界罢了。说这是灭绝人性,说明还是没有看懂第一帖。

上面许多位朋友的发言,还是让我感叹,我发的帖中提到的问题之尖锐精准。我们各位都是从毫无传统文化浸染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包括家庭和学校这些小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对传统经典的认识基本上就限于教科书上的“余孽、封建、专制、取其精华”这些话语而已,而西方当代一些理论本来就是由西方强势经济文化携卷而来,顺势占领我们的头脑,让我们觉得亲近,也是自然的结果。上面大量的回复,都是这种不对等文化的反映。而我也越发相信我在第五楼说的是没错的了。

个人有权利选择喜欢的理论,不过,作为独立思考的个人(相信这么说鼠版的各位没错吧?),总是先不带好恶、平心静气地读过四书五经,读过圣经再来选择为好吧? 光靠着脑子里残存的中小学教科书上的意见,以及现在报刊上对国外教育的报道篇章,而不必直接接触经典,就认为可以得出深刻见解,未免太乐观了。

还有,qqyou,你这个评委太心狠手辣了,呵呵。你应该也是从小善于写作文的人吧,难道你忘记了孩子总有个阶段是喜欢模仿,喜欢流光溢彩、炫目堂皇。过了这个阶段,才是平淡中见功力的阶段。被你判低分的那些,大概不巧刚好在这个阶段而已。如果原本是这样,为了得奖而故意写成平淡文风,那才叫虚伪呢,对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yingyingmama + 2 + 2 你在好网那次长篇讨论贴,让人看得好过瘾哦!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2-10 16:3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8-12-10 15:21 发表


我常常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在5岁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满意;在10岁的时候,能够和你进行思想上的“交锋”,而不是逆反;到20岁的时候,还愿意能和你一起探讨一些成长的问题,让我们感到欣慰。。
一句话, ...


做到这一点,必须从每一个细节来注意,我这在努力这么做,大家一起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2-10 16:47: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08-12-10 16:29 发表
还有,qqyou,你这个评委太心狠手辣了,呵呵。你应该也是从小善于写作文的人吧,难道你忘记了孩子总有个阶段是喜欢模仿,喜欢流光溢彩、炫目堂皇。过了这个阶段,才是平淡中见功力的阶段。被你判低分的那些,大概不巧刚好在这个阶段而已。如果原本是这样,为了得奖而故意写成平淡文风,那才叫虚伪呢,对不? ...


模仿是学习别人的结构或者形式,如果是照抄,甚至瞎编那就不对了。比如你明明没有干,却说自己帮助了老奶奶过马路,那不是可笑了么。

当时很有趣,有一个孩子的文章,居然完全是在一个范文里抄来的,我在网上就搜索到了那个范文,给其他评委看了,他们还要坚持给高分,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2-10 16:5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8-12-10 16:15 发表

我不是反对这样做,而是反对这样的道德标准。。。。选择这样做,是她的选择,我们当然会尊敬和仰慕这样高尚的人,,,但不能把这样的标准作为衡量芸芸众生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会成为某些人的统治工具,,,这样的标准,会让大家压抑本性不说真话。。。。既然你都说了,你做不到,为什么指望别人能做到呢?。。。。我有一个梦想:中国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毫无顾虑的说自己相信的话,自己思考的话,自己想说的话。(借用一下伟人的话



  帮主的逻辑是哪国的

  我做不到可以欣赏啊
  难道就因为我做不到就一定要禁止别人做才对

  被用作统治工具的主要是法律
  道德有自己的独立性
  帮主过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利他是道德,人权也是道德,标准和行为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6:58:01 | 只看该作者
那是,坚决打击抄袭!不过,居然有这么大胆的学生吗?现在的人脸皮还真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yingyingmama + 2 + 2 多发言哦,喜欢看你的文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2-19 20:24:05 | 只看该作者
恩,学习,收藏,同时也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2-20 07:46:4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对“That 's his toy, if he wants to share with you, it's great;
if he doesn't, it 's also his choice.”这句话的批评有些勉强。
分享与独占不能共存,但是要看在什么样的context下。在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下,这句话是很合理的。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我们是不能理解它的。
文化不存在是非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10 , Processed in 0.07700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