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98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ZT】培養胸懷萬世的人格——聽王财贵先生談他的教育理想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7 16:0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8-18 00:33:05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丹芮妈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8-21 09:27:15 | 只看该作者
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25 17:23:3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7 17:09:30 | 只看该作者
还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0-13 00:16:17 | 只看该作者
再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0-17 16:03: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一起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0-17 19:32:07 | 只看该作者
           读了这篇文章,很为作者爱国思想感动。“一场报告,引起百年震憾”,从而打开经典诵读的洪流,作为读经首倡第一人,学生只有崇敬!
      但做为专家或学者就有点影响力,讲课应纵观历史,把握脉络,不然会让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化为误导民众的祸胎。好心办坏事的事情在很多专家和学者身上出现,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中华文明五千年,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考古研究中华文明史己可追述至8000年以上,而儒学只不过是春秋战国时诞生,距今最多不超2500年,那还有远远超越2500年的文明史又是什么文化主导呢?这种片断式的阉割历史的不全认知是不应该出现在知名专家学者身上的。
     在历史的记载只听说伏羲、黄帝为中华人文始祖,而人们常用的一句通俗话叫我们是“龙的传人,黄帝的子孙”。如果只把握儒学这种阉割历史的行为必将造成文化基因的不全甚至丢失,导致文化内蕴不足而异化,断源或不全性的继承,又怎能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呢?虽然您将主要经典都搬了上来,但主次不分,在文字之中将儒学提到无以论比的头等地位,连先有老子后有儿子的承传规则都不要了,儿子骑到老子头上去了,又怎么是孝道呢?没有老子有儿子吗?我想孔子有知一定会面红耳赤,他又怎能背负您们强加给他的不孝之名呢?
         人类基因遣传,先有老子才能有儿子,血脉相传是人类遗传的定律,文化也同样如此。如果没有伏羲、黄帝、老子的文化,又怎会诞生先秦的诸子百家。而孔子的智慧也尚不能与伏羲、黄帝、老子的大智慧相提并论的。这一点做为一个专家学者应该很明确吧?
                在汉代后被董仲舒和汉武帝  搞了个“罢除百家,独尊儒术”    ,然而改良儒学并未全面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更丢失了性慧系统的修身方法,连大学中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未读懂, 又怎么能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呢?好象“四书 五经” 也只将儒学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定为四书,尚还不够经的层次,这大概是儒家后学自己定的,这是否应该引起学者反思呢?
     小典故: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 本帖最后由 行一 于 2008-10-18 10: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0-18 16:20: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这位先生是争长短的心理呵呵,别看耍噱头的那些资料,看看比较有严谨逻辑规格,把握历史文化命脉的学术典籍,比如把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十九讲》看看就知道为什么先生这样讲了,就会改观此平面堆积式思考事物的方式了,现在需要提倡把握儒学,是因为宋明前周孔并称之后孔孟并称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样简单,宋明后儒家之大宗才正式把孔子的成德之教的思想完全阐述出来,把这个道统发扬光大,就这样还有伊川和朱子在儒家学问义理系统上的歧出。而这之前孟子以下绝少有和先秦一脉儒者大宗所相应者,董仲舒以宇宙论的思想中心体系欲发扬光大儒家,实则并不相应,汉代仅有传经之道并非儒家真实生命之发挥。而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并非一般人的势利心理,孔子之前之有客观研究的典籍如《诗经》等也含有类似人格神倾向意义的天,上帝等词,但毕竟不是希伯来宗教精神的完全凸现,可以说孔子之前的文化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定型为我们今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成德之教的大背景,商汤崇鬼神等很多思想依据可以查到,一个民族的思想也是逐步理性化清明化的,前圣后圣一脉相承者有继承也同样在发展,此大学里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到了周朝才因为文武周公的开拓文化意识为主导而出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局面,而那时是儒道思想皆未分别也未完全确立的时代,更早的上古时代所谓尧舜禹汤在严格意义的文化意识上也还是混懵初开的阶段。一般人是没有文化或家国天下的意识的。而一般人混淆文化开创初期的首发概念和文化成熟期运做的概念是很容易犯的错误。而儒家经典如四书是中国文化大系定在天人合一心性是一的大道上的经典中的经典,不是一定称做“经”才是经典的。而且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地位,这在历史上也好现实学术上也罢早是不争的定论,呵呵这个地方不能被街头地摊文化浅薄化,虽然这个时代是不尊重不了解经典意义的时代,但严格做学问的人这上还是不能混同的。儒家自孔子而开成德之教真正朗显人之所以为人之一大生命学问方向之宗旨,后来与道释两家互放光明智慧润泽苍生,尤其开启光明人性之大教化被称做人文教化使中国再也没有走向类似西方文化中偏于知解的形上学,以及宗教系统的性格;是中华民族特有哲学智慧理性光明的显扬,因此所谓“孔子的智慧也尚不能与伏羲、黄帝、老子的大智慧相提并论”,只是在一般人成见里的是非取舍,非历史之真实也。何况能做如此评定的人莫非已经自认是学究天人之际通达古今之变的大圣人,否则怎么敢轻易下这种主观评断?!学问智慧各有光明通孔,核心一以贯之也不妨进路因缘之各个不同,何况天下道是公道,真理哪有两家,喜欢玄远神奇不喜平正端正正是这个性好偏邪的时代的种种思想弊端锢蔽之难解处,君不见滔滔口念弥陀实则玷污宗教者,君不见这个功那个法某某大师胡乱引申发挥之人吗?又有几个老实从学读书老实实践修行的呢?都被肤浅的见解所迷惑,刚强难化,有一两跳脱者能不幸甚哉!?还有你高我低的互相指责若孔老相会也是互相赞叹相视莫逆,哪里还有那些子意气,中庸说道并行而不相悖,能不慎乎?愿此间朋友认准真学问,抱含真理性,开启大清明。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8-10-20 22: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0-18 16:26:26 | 只看该作者
附上我正在细读的,若要真正了解儒家来龙去脉之不得不读的《心体与性体》读书笔记,有这书的人可以大家一同学习下去,没有的请参看这里我发过的《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先生此书在大陆有严重删节,但这书必然会如《论语》《老子》一般变成划时代的典籍。有此智慧直觉者可观之,学问见识可迅速长进;不信的人仔细抱着做学问或修道的诚意和态度,也必有所新启发和收获,始知我中华民族非侥幸生存于世,又有何等危机该如何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25 , Processed in 0.08622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