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棋童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棋类] [原创长篇纪实小说] 亲爱的小孩(首发)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08-7-10 09:4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棋童妈妈 于 2008-7-6 10:47 发表
再有十天左右,文章就要终结了。您的说法与后面的一些心理发展不谋而和。多年走来,孩子与家长都在进步。现在,我们举家团圆了,这是幸福的开始吗?孩子的未来与现实间的矛盾依然是我们心底难言的长久之痛。


期待有圆满的结局

有段时间没上来了 ,楼主的作品完成时我会完整转贴到我负责的论坛的

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08-7-10 13:13:0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莱莱发高烧坚持比赛,妈妈迁怒乌龟,我心里特别堵得慌,真不知是啥滋味 这难道是每个棋童及家长都要有的历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6:52:5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一章(1)

天气又热起来,我整日大敞着阳台的窗,想为闷重的空气增添一些流动的潮爽。

莱莱的头发长长了,油黑的、顺顺溜溜的,齐整地系在脑后,显得小脸特别饱满。

我的女儿在一天天长大。

去年的全国乙组个人赛,莱莱幸运地进入了十六强。得知今年又开始报名的消息,莱莱兴致勃勃地要求去参赛。

今年在七月末,珠海。

这些年陪着莱莱外出参赛,走南闯北,去过的地方比我前三十年和在一起去过的地方都多。更不要说,还为此出了国门。

每次听说去一个新地方,起初都要神往一下。尤其赶上有名的旅游城市。但出门的次数多了,我们越来越看得清楚了,不管赛地景色多么优美,其实基本上都是与我们没有什么关联的。

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心情去参观旅游。赛程中间,心始终是起伏揪动着的,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出去。等到比赛结束了,不论成绩是否满意,都巴不得马上回家去。在自己最熟悉、最温暖的地方,即使再破旧,也感觉舒适、安心。

不用说,珠海是个好城市,尤其对于我们北方人,更是难得有机会涉足。可在我和莱莱眼里,下棋、比赛才是一切。

看到参赛者名单,虽然大半是意料中的,莱莱的神态还是有了些变化。她庄重地用手指一一点着,也许是在心里默算。

在众多参赛者中,莱莱自然还是属于年龄偏小的。她大约是在心中掂量,她去年的第十五名,在今年会有多少把握守住,或者提高。

“妈妈,你想让我今年打到多少名?”莱莱小声问我。

过去参加青少年比赛,她是从不问我的。因为她的目标是唯一的。去年,她应该是领教到了专业与成年棋手的厉害了。

“嗯,去年十五,今年就争取前八吧!”我故意沉吟着,郑重其事地说。心里知道基本是痴人说梦。

可她好像一点没有觉得我这是玩笑话,眉心蹙起,略带忧愁地思虑着。

我摸摸她的脸蛋,笑说,“妈妈开玩笑呢,你只要尽力了就行!别那么大压力!”

“那你说我能进前八吗?”她的眼珠还在飞转着。

“能!”我大声说。

她没说话,但一定是听懂了我的鼓励,嘴角一松,笑了。

那时完全是我随口说出的一句玩笑话,谁也没有料想到竟会成为了现实。或许,它已经真成了莱莱心中的拼搏目标。激励着莱莱面对任何对手,永不言败。

因为莱莱尚未有国际等级分,排在了下半区。第一轮对上一个与她同龄的孩子,很轻易便得子胜势了。

看到今年的参赛选手,孩子的面孔增加不少。应该是跟莱莱一样,大半以来与强手对垒、练棋为目的吧。

第二轮起,莱莱就开始了与专业棋手的较量。

成人专业赛场,不像少年儿童的比赛,允许有人进出观看。可每场我把莱莱送进去,看着他们拍钟开赛了,我便回房间去。

因为等待实在是漫长的,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少儿赛事。

参赛多了,莱莱也学得每场赛前去打听或者查阅下一轮对手惯用的开局。她急急忙忙地翻找开局百科,做准备。那时候,她的神态是格外专注严肃的。让我觉得她好似成熟了。

但一会儿功夫,她合上电脑,又像胶皮糖似的腻到我身边,犹犹疑疑地问我,“妈妈,我肯定输不了,是吧?”

她又让我觉得,她仍旧是小小孩,面对强手,她会紧张和不自信,她需要在我这里寻求支撑与勉励。

“妈妈觉得你行!你不能预知对手实力,可你要记住,是人都会犯错误。你只有尽量避免自己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并且抓住对手的失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一遍遍平复她的心。

去赛场的路上,她有时告诉我,她真的有点紧张。可又会马上说,没关系,一开始下棋就不紧张了。

她像是说给我,又像是在自我安慰。我看着她表情丰富的面孔,觉得孩子真是不容易呀!

持续一周多的战斗,我的莱莱的确不容易。

我大多两个小时后,走出房间到赛场去。莱莱的台次多很靠前,我在会议厅最后面的角落里坐下,守着她的背影等待。就跟在Z市俱乐部她下棋时一样。

她的一举一动,我都尽收眼底。

因为深知实力的差距,我似乎没有过去陪伴莱莱参赛时的焦灼难耐。但心底的期盼是难免的,不管莱莱的对手是谁,我总默默祈祷奇迹的发生。

而当感觉到莱莱局面难堪之时,我还是禁不住失落与无奈。当然,那些都是我对莱莱遥远的感应。

当她一直埋头不动,当她的对手一再悠闲地左顾右盼,当莱莱的棋友过去看棋,又低头无语走开,我都能感觉到自己一点点下沉和转凉的心。

而有时突然形势急转了,莱莱的脊背蓦然挺直,换成她的对手抱头苦想了,莱莱的伙伴兴冲冲过来汇报,莱莱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局面,因对手失误少兵,变成求和之棋了。我在心里一定豁然笑了。

最长的一盘棋,莱莱奋战了五个半小时。连午后的餐厅都下班休息了。

那样的一周,我能做的就是表扬她。虽然她也有痛悔,早早多兵的赢棋走和了。可她那么顽强,不管对手是谁,局面怎样。我能想到的就是不停为她助威、鼓劲。

成绩出来时,还没有等我发短信过去,Y老师的短信便先到了。他已得知了作为A城棋院参赛的整体成绩,特别表扬了莱莱。

我略带遗憾地回他说,莱莱这次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简直成了和棋大王。

与强手对抗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能和下来已经不错了。Y老师说。

二零零七年的全国乙组个人锦标赛,莱莱最终三胜八和,获得第七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2:57:3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一章(2)

这一个夏天,包括入秋以后,我和莱莱是格外忙碌的。

莱莱作为甲级联赛替补队员,上场机会极少。但有时临时急缺,她又需要过去救场。

凌晨四点,睡得迷迷糊糊的莱莱被我拉下火车。等匆匆忙忙赶到赛地宾馆,莱莱一声不吭便一头扎倒在床,立时继续沉睡过去。

如此奔波只为着下午的一盘棋。当晚又要马不停蹄地启程回去。

我不想放弃莱莱难得的锻炼机会,也不想她因之放松学业。

个人赛之后,莱莱紧接着又去参加了国家队组织的一次时达半月的封闭训练,美其名曰国家少年集训队,主要是为备战当年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

我像其他家长一样,将莱莱独自留在北京西山训练基地,自己回了家乡c市。

如果说,个人赛的成绩缓解了一些寒假里青少年冠军赛上留下的遗憾与失意,那么,对未来,我应该更加充满信心才是。但情况恰恰相反,我反而感到了迷茫与深深的疑虑。

莱莱马上要六年级了,课业渐紧。又即将面临小学毕业。而Z市俱乐部这边,启蒙班已经开课好几个月了。大班的下棋时间,更是减少到一周两次,只在周末。

莱莱以后会怎样呢?我们年复一年,何时才能触摸到棋艺的真谛呢?

而到底什么样的结果才是终极目标?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冠军赛,已经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目标,但更是一种惯性的折磨。若孩子真要这一路走下去,不知还会有多少次、多少种磨难等待着她。

棋海无涯呀!

没有与莱莱多说这些,我只与洛岩在家中商量,相互慨叹。

莱莱在北京和新朋友们处得很好,他们小的十岁,大的十八。他们每日一盘训练棋,大循环,不分男女年龄。

莱莱每日跟我通一次电话,汇报情况。

集训过半,一日她跟我打电话时,告诉我,昨晚国家队教练过去看他们下棋。她这轮结束后正好排名首位,教练专门叫过她,问了她很多学棋的事,又问她今年是不是去土耳其。

末了,莱莱信心十足地对我说,“妈妈,今年我还想出国比赛!”

c市又是一番家庭会议,包括老人一起,免不了的各执一词。

说到我,我坚决表示绝不再跟随同往。经济上,精神上都是压力。

莱莱回来后,正式的谈话落到了我身上。

我说,“莱莱,今年在郑州你没有拿到冠军,所以你如果出国比赛,爸爸妈妈要为你掏全额费用,你知道吗?”

“那要多少钱?”她问。

“怎么也要准备两万吧!”

“咱们家有那么多钱吗?”她的声音弱下来,眼神闪烁。

“暂时还拿得出。”我说,“但你要知道,一下子出这么多钱,可不是让你出去玩的。”

“我知道,妈妈,我一定好好比赛!”莱莱的脸上浮起笑意。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不陪你一起去,你一个人跟着教练和其他队员,你行不行?”

“要自己照顾自己,所有的事都要自己拿主意,自己想办法解决,你行不行?”

“在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国度,即使出现意外情况,身边找不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你也要保护好自己,你行不行?”

“……”

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罗列到莱莱面前。

莱莱告诉我们,她一个人,行!

回到Z市,我征求Y老师意见,最初他是反对的。一方面是说莱莱以小打大,参加十二岁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合算。

回到家,我告诉莱莱,你们老师不同意你去参赛。妈妈又说服不了他,你真想去就明天自己去跟Y老师说吧。

周日下午的棋课,我和莱莱去得早了,中班的课还没结束。莱莱在楼道里晃来晃去,不时抬头看看台阶上的我。我知道她的小脑瓜在想什么,也不说破她。

中班下课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向外涌。Y老师慢悠悠走在最后。我眼看着莱莱深吸一口气,跨步到Y老师面前,急急地说:“Y老师,我要去参加世界比赛!”

Y老师一愣,笑笑,“哦,那你应该跟你妈妈商量,怎么跟我说了!”

几年来一直对Y老师心存畏惧的莱莱勇敢而莽撞地表示过后,Y老师对此事也便不置可否了。只是有一次,我将听说到的李煜已进入省专业队,并为备战世少赛专门休学了几个月的消息短信告诉Y老师,言外之意是提醒他,是否莱莱这边也该加加课了。他只给我回了八个字:拔苗助长,急功近利。

一切只能靠莱莱自己了。课上得少了,棋下得少了,我们只有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给自己加码。

一日日,带着她摆棋、滚动复习布局、上网下棋,我们心怀着憧憬,不管成效有多大,至少我们都曾努力过了。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了,我将送莱莱到北京去,送她跟随着陌生的队伍,远离我们,去往另一个国度接受更加残酷的考验。

我和洛岩都祈望着莱莱,我们十一岁的女儿能平安、无悔地归来!

  (第四卷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6:05:5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卷 千江有水千江月


第四十二章(1)

莱莱回来了,以十二岁女子组第四名的成绩。

在家乡休整的日子,莱莱好似比过去沉默了。我想她一定是累了。小半个月,对于习惯了有我照顾的她,一定很不是滋味。

她在国外给我买回了一双厚厚的长筒羊毛袜,她知道我的脚冬天怕冻。又给学校老师买了当地特产水果茶。虽然买给我的袜子花色艳丽得基本不能穿出门,可我还是感到特别欣慰。

我和洛岩都没再多问比赛的事。白天,我紧着帮她补习功课。晚上,我们陪她一起倒时差。

明日就要回Z市了,在家乡c市的最后一晚,莱莱还像刚回来似的,快半夜十二点了,还精神充沛。强被我按着,躺下来。明天又要走了,洛岩过来和我们挤一张床。莱莱睡在中间。

躺下差不多有一刻钟,莱莱一直翻身,总算静下来,我以为她睡了,不料听见了她“嘤嘤”的声音。

“怎么了?”

我和洛岩都起身看她。

莱莱在哭。并且压抑着哭声。

我拧亮台灯,把她扶起来。

“你不舒服吗?”

“明天要走了,舍不得爸爸吗?”

“担心学校的功课跟不上吗?”

我和洛岩一一询问她,她摇头,还是控制不住地抽噎掉泪。

“莱莱,你是因为这次比赛没比好吗?”我平静而了然地问。

莱莱抬头看看我,蓄泪的眼里满是哀伤,她蓦然放开喉咙,嚎啕大哭。

我紧紧地搂着她,我的孩子多日来没有倾吐出的压抑与郁闷,终于找到了出口,就让她哭吧!痛快地哭出心头的所有委屈!

多经历风风雨雨,她才能早日长大!我要安静地陪着她,走过每一段波峰浪谷!

我们又回到了Z市。莱莱马上就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

毕业班的学业已不比过去,虽说是小学,但从莱莱这一届起,小学毕业成绩将带入中学,并且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依据。老师紧张起来了,更是带动着所有孩子们加紧努力。

一次次战火的洗礼,之后是不断的反思。关于孩子的未来,我和洛岩以及全家只有深深的焦虑。

暑期国家少年集训队的短期训练,我遇到了依米的妈妈。我们两个最相似的一点是均已鬓染霜雪。不过是她年龄长一些,已不大染发。

两人谈起孩子,她比我豁达开朗得多。她说,原本也想让孩子好好读书,怎么也要把初中完整读完。可孩子喜欢棋呀!再看现在的形势,估计总得放一头了。可能初中就得基本以棋为重了,真要落下学习也没办法了。

我倒很羡慕依米妈妈。能够果断地做出决定,并且毫无悔意。我确是不行。

我越来越多地看到周围人的事例,大多数孩子、包括一些曾经很出色的现在基本已与棋绝缘了,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业了。只有极少数,选择留下来,彻底抛开校园,要在棋路上一直走下去,打出一片天地。

怎样选择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就像当初我们选择离家外出学棋。现在悔吗?心境灰暗时,我悔。因我舍弃太多,不值得。但要我重活一遍,我依然会如此选择。因我对孩子无悔!

在西山集训时,有位国家队教练问我们,是喜欢上学读书,还是喜欢天天下棋。莱莱腼腆地回答,喜欢下棋。可我马上接口说,家里是要她读书的,她必须要学知识、有文化。

多么矛盾!明知不能取舍与两者兼顾的结果,往往就是逐渐走向败落。但要我如何抉择呢?去攀登专业的金字塔吗?还是做一个校园里的优等生,同时在与专业棋手的角逐中慢慢败下阵来,最终忍痛离开?外出三年半多了,我们为了什么呢?不说莱莱,便是我,也与棋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呀!

现在,因为屡屡外出比赛,六年级的课业已显出了威力。

莱莱的数学破天荒地考了80分。

学习上她曾经基本不用我操心的,再加上我对她没有严格的分数要求。但这次,我还是受了触动。

莱莱自己不必说了,未等我说话,泪已先滴落下来。

去学校找了数学老师,老师倒很轻松,只说孩子这半年课是落下一些,但问题不大,凭孩子的智力很快就能赶上来。主要是这一阵看样子孩子心理压力很大,笑容越来越少。

我的心沉重起来。不只莱莱,我知道我脸上的笑容也几不可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08-7-12 16:04:44 | 只看该作者
看着照片中的莱莱,圆圆的小脸真的很可爱,发现我女儿外形和莱莱真像,下棋时的态度也真像,不知道在棋路上我们是不是能达到莱莱那个高点,是不是也要走莱莱和妈妈那条艰辛的学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7:03:1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二章(2)

从国外回来,莱莱在俱乐部里的战绩还不错,胜多负少。有一次还赢了曾在A组前三位的一个大男孩。当然,那孩子因学业紧张,也难有时间过来下棋了。莱莱爆了冷,Y老师也很高兴。专门在大棋盘上摆了莱莱他们那盘棋。下课还打趣说有空要请莱莱去吃烤肉。

回家的路上,莱莱脚步格外轻快。可她侧头看看我说,“妈妈,我赢了棋,你怎么不高兴啊?”

“是吗?妈妈很高兴啊!”我说。

夜色中,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给她。

莱莱说得不错,我现在已经感觉不到兴奋或者痛苦了。莱莱赢了棋,我只觉心安。输了棋,我悲哀。我再没有了过去的冲动,去教训她、数落她。有时,我连开口的欲望都失去了。

她输棋回来,常常是独自默不作声地打开电脑复盘。我做自己的事。很多时候,就是靠着床头发呆。她复完了,合上电脑。我说,复完了?她说,复完了。我说,去洗吧。她低头端盆进出,各自洗漱,上床,关灯睡觉。

一个夜晚就这样过去了。平静得只有彼此的喘息声。

“妈妈,你怎么又不高兴了?”中午放学一进门,莱莱就看着我说。

她穿着c市的一个朋友来时刚买给她白色夹棉外套,小脸被风吹得红扑扑的,真是好看。

“妈妈没有不高兴。”

我说的是真的,我只是迷茫。

“你就是不高兴,从来不笑。”她又说。

“莱莱,”我给她把饭菜端上来,“你好好想想再说,你还喜欢下棋吗?是不是没有小时候那么喜欢了?”

“谁说的,我喜欢!”她大声强调。

“你别喊,妈妈是跟你商量,眼看你要小学毕业了,初中怎么办?还在这里上吗?咱们永远不回家了吗?再说,你们大班已经散了,Y老师已经不给你们讲课了。”

莱莱注视我的眼神有些呆愣,这一定也是她矛盾和无法解决的难题。她索性晃晃脑袋,不去想了,只闷闷地留下一句:“反正我要下棋。”

二零零八年全国青少年冠军赛定在了江苏昆山,依然是春节以后。不算生日,莱莱那时就是十二岁了,参加十二岁组比赛正当年。

报名参赛自然没什么犹豫。年复一年,我们陷入的这个怪圈,想要拔脚出来,需要多少决心和勇气呀!

接近岁末的一天,我的手机意外地接进了一条短信。

是国家队的一个教练。外出比赛有过一些接触。他知道我们在外不易,一直对莱莱很好。

短信的内容是让我们准备行装,去北京参加零八年元旦期间进行的中国代表队的选拔赛。

我看得很纳闷。下午通过电话了,才搞清楚情况。

为迎战零八年奥赛等重大赛事,中国棋院专门组织了一次大型选拔赛。分为男女A、B组。A组是等级分靠前的五名国家队一线队员。女子B组除其余现役国家队队员外,另从各地抽调选手,合计十人参加选拔。成绩前三位者将并入A组,进行最后的决赛选拔。

莱莱有幸被国家队教练选中参加B组选拔。我一细问,她自然又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还是唯一的纯业余选手。

“她能行吗?是不是根本跟人家没办法下?”我当场脱口而出。

“锻炼嘛!她本来就小!”老教练说。

我的心又开始忐忑了。比起暑期的全国个人乙组赛,这是真正的强手之间的碰撞。根本来不得一丝的侥幸与放松。实力的巨大差距会不会完全摧毁莱莱的自信?

明知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还是犹豫不定。

晚间中班的课,我特意叫住Y老师。

他一点没听说这事,听完我的描述,又一一听到参赛者的名字,他头一扬,直直地说:“她去了没法下,这不是开玩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08-7-12 22:10:13 | 只看该作者
莱莱妈:我发现下棋的孩子很多都戴眼镜,所以我不敢让我的孩子在电脑上下棋.莱莱的视力好吗?是不是上网下棋或者杀法习题做的多会影响小孩子的视力?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8 小小棋童 的帖子

我的孩子视力暂时还好。我们除了拆棋,很少上网下棋了。电脑电视是会对孩子眼睛不好,注意时间和保健,尽量保护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3 11:21:0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十三章(1)

春节过半,我们如期登上了驶往江苏昆山的火车,去参加新一届全国青少年冠军赛。

隆隆的列车声里,我的思绪纷杂缭绕。但散失了一份以往的忐忑与黯然。

看着与洛岩倚着下铺争算扑克牌上的二十四点的莱莱,我有些欣慰、有些动情、有些感慨。

曾经那么单纯幼小的孩子不觉中已长成了少女,个子已经与我不相上下了。现在,每当我在俱乐部里看到Y老师小班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快乐地跑进跑出的小女孩,我就不禁想起莱莱小时候的样子。她豁着牙、歪头冲我甜笑的天真小脸好似就在昨天。

近四年了,在这条单纯的跑道上,我陪伴她蹒跚走过。我看着她一步步走向成熟。虽然在我眼中,她还是无比稚嫩和柔弱的。但她的内心,一定积聚了更多的勇气、智慧与力量。我相信。

元旦的国家队选拔赛,我们还是去了。一天一盘棋,连赛九场。莱莱比得并不好。两胜三和四负,共得3.5分。但我对她,基本是满意的。因为这就是她的真实水平。莱莱毕竟还是少儿棋手、业余棋手。她的资质、能力还不能达到的高度,我不能够指望她一跃冲天。

相比较,另一个小年龄的棋手李煜要比莱莱下得好。但他们情况与我们已经不同了。李煜已进入专业队,有专门的教练带着她每日赛前准备与赛后复盘。

这次莱莱,完全是一个人。

按照规定,她入住了国家队北京西山训练基地。但我只能去外面住。西山当地的宾馆太贵了,一天要五百多。我坐着公共汽车到苹果园附近找了一家小旅店,每天白天偷偷过去看一眼莱莱,帮她洗洗衣服、看看身体情况。因她那阵一直感冒咳嗽。本想过了两三日,孩子没事了,我便回老家住几天再来接她走。不想,我一下子病倒了。不知是否每天等车时间太长挨了冻,我烧得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只好连续去医院输液。

因血象异常,免疫力低下,医生建议我与人群隔离。每日我输了液便拖着疲软的身子慢慢踱回旅店。孩子根本不敢顾及,甚至老家也不能回了。

那几日,我觉得自己真是奢侈啊!一下子就花去了三千多的医药费。等我大致好了,莱莱也赛完了。

我去西山接她,她只知我病了,使劲问我好了没有。

莱莱的成绩让Y老师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他始终与我讲,莱莱是属于那种要逐步随着年龄增长而进步的孩子,不要寄望她瞬间突破。我相信老师的眼光,也相信Y老师是与我一样盼望她棋艺增进的。

除夕之夜,我和洛岩给Y老师发去了祝福短信。他一直未回复。直到我们要从家乡c市出发的前一天,才接到他的回音。

我手捧着手机,连读了三遍。又叫来洛岩,给他看。

Y老师的短信写着:快乐国象,升后成王,今年冠军,非你莫“鼠”!莱莱,快乐,加油!

我想我要永远保存这条短信,因为它寄托着老师对孩子的多少祝福与期望!

我们又来参赛了。傍晚的夕晖里,莱莱与我齐肩走出站台,手上拖着跟随多年的皮箱。她丰润的脸上含着恬静的笑容。

如果说去年的失利在我们心上留下的是一道痛苦的阴影,那么今年,就让我们敞开心胸,让更多明亮的阳光照进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16 , Processed in 0.117142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