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蓝弟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蓝弟弟512报导(后面包含聚源中学/新建小学等图片)

[复制链接]
251#
发表于 2008-5-25 21:40: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蓝弟弟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灾区的实情!

让我们把痛心和悲愤!全部都化成一股力量!讨伐那些没良心的人们!

让我们用爱心和祝福,为灾区的人们筑一道坚固的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1:55:1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虫虫妹妹在聚源中学给地震死难的师生献花……

DSC01993-1.jpg(451.17 KB, 下载次数: 2)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1:5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zljf 于 2008-5-25 17:22 发表
刚刚四川青川又发生了6.4级余震,我们远在川东都有强烈的震感,人们马上从建筑物中跑出来,大街上一片嘈杂,大家都是一脸的惊慌。都是地震给闹的,这种日子何时才能消停。深深的为在灾区抗震救灾的官兵和志愿者 ...

今天下午,刚和虫虫妹妹开车从聚源中学出来,还在小巷里,就地震了,刚上大路,接到家里电话,说是有很强烈的震感,人们都从房子里跑了,我们在车上,没感觉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2:12: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再次在现场认真看了,觉得这教学楼应该是既有设计的问题,也有施工的问题。除了前面楼上已经提到的问题外,还有——

1、整个教学楼没有构造柱。

由于砌体结构是由脆性材料组成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侧移,砖与砖之间的粘结的砂浆的抗拉强度是很低的,这时,若有构造柱,其拉力由构造柱中的钢筋承担。按照89年的规范,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在各种层数和烈度下均应设置构造柱。另外,随层数或烈度变化而增设的部位:……楼梯间横墙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也应按外墙处理。

给一间教室的图片看看,看不到一根构造柱的痕迹……

2、窗间墙的位置只是一片墙体,未见有壁柱,梁底未见有梁垫。

我不知道计算过程,也不知道这样在上部传来的荷载作用下局压是否算得过。一般来说,窗间墙上面是大梁,在梁跨度超过4米时要设壁柱。这时,窗间墙的断面形状就是个“T”形,傻子都知道“T”形比“一”字形要稳定得多。


DSC02002-1.jpg(328.23 KB, 下载次数: 4)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 本帖最后由 蓝弟弟 于 2008-5-25 22: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2:33:23 | 只看该作者
3、部分未倒的部分看到墙体承重墙端部没有非承重墙,形成了“开口墙”这是一大忌。

我描述不好,意思就是承重墙尽头要有横着的非承重墙体,这样才稳定。(还是描述不好,有人会看不懂)举个例子:一般的砖混房屋,从平面图上来看,大家就能看到:承重的横墙和两端的纵墙看起来就象一“工”字形,在房屋的两端的山墙和纵墙看起来就象一个“П”字形——象槽钢一样,这样的房子,抗侧移的能力显然比较强。一般规定,非承重墙的长度为距横墙1米。下面的照片能看到,由于旁边的教室门开在那里,使得楼梯间的那道墙到了尽头就什么都没了(而且没有构造柱),也就是说,那墙就是一“片”,想象一下:一张纸能站稳吗?再想象一下:把一张纸两端折一下,这张纸就能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

DSC02018-1.jpg(268.28 KB, 下载次数: 6)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2:54:37 | 只看该作者
再来看施工的问题:

遍地的散落的砖头上面光溜溜的,几乎没有粘结有砂浆。这有两种可能:
1、砂浆强度不足。这个我下不了定论,只能送质量检查站测试过才知道。
2、砌砖时,砖含水率不足。红砖经过高温烧制,里面含水量基本为0,若干砖砌墙或砖含水率不足(没有发够水),砂浆铺上去后,砖就会吸收大量的砂浆中的水份,严重影响砂浆的硬化!

现场上有人说那砖质量不好,我也忘了去敲击一下,听听砖的火候。至于砖的强度是否足够,这个拿去压一下就知道了,我作不了定论,但整个砌体的施工质量差是肯定的,而且,在前面和后面所有提到的问题里,这个是最要命的!

再说另一个问题:
1、圈梁钢筋直径小了……我看到有些断裂的圈梁钢筋直径仅仅只有10毫米;
2、圈梁钢筋是“歪”钢筋。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那钢筋特写能看到:钢筋有肋,这就是“著名”的地条钢,是收废铁的回收的旧钢材土法制作的,从外观到直径乃至化学性能都不可能达到建筑用钢的要求。

可以看到:那钢筋在房屋倒塌时被拉断了,断面那里钢筋没有“颈缩”现象,也就是说:在钢筋被拉断时,钢筋没有变形,是直接被拉断的,这钢筋的塑性极差,很显然钢筋的“伸长率”不能满足要求。在规范里,1级钢筋要求其伸长率为25%,这个根本就是不合格的钢筋!

DSC01999-1.jpg(387.02 KB, 下载次数: 6)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xcqydr + 2 + 2 很怀疑它是不是碳钢!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3:02:23 | 只看该作者
3、混凝土柱的箍筋未加密。

上下柱钢筋搭接的部位,在搭接区里钢筋要加密。柱上下两端钢筋要加密,加密高度不小于柱净高的1/6且不小于500毫米。可以看到:那倒塌的圆柱二楼根部柱箍筋未加密,箍筋间距足有200毫米,不足以抵抗水平剪切力。

DSC02017-1.jpg(317.79 KB, 下载次数: 5)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另,当时忘了细看:不知道那柱的箍筋直径是否有8毫米

[ 本帖最后由 蓝弟弟 于 2008-5-25 23: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3:22:19 | 只看该作者
4、圈梁的钢筋搭接有问题

大家知道,钢筋不可能没有接头,按旧规范,圈梁混凝土一般是C20(哦,纠正一下:前天发帖时写错了,按旧规范,圈梁的混凝土强度一般是200号混凝土,其强度等级相当于现在的C18),那么,1级钢筋的搭接长度应该是35倍钢筋直径,也就是420毫米,下图可以看到,露出钢筋部分应该就是搭接的长度(另一端的钢筋没了)那露出的钢筋没有达到420毫米。(这圈梁好奇怪,在这图里,钢筋直径又基本上有12毫米,但还是“地条钢”)这个还不算重要,重要的是,规范要求各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位置应该错开。要求从任一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420毫米)的1.3倍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如下规定:
A:受拉区不得超过25%
B: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圈梁名字叫“梁”,其实是个受拉的杆件,所以,接头应符合A条。

就照片中来看,也不用去算每根钢筋该错开多远接头,很明显的一眼就知道不符合要求,所以,圈梁跨塌时,直接从接头位置被拉断了……

DSC02006-1.jpg(322.29 KB, 下载次数: 9)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DSC02004-1.jpg(340.21 KB, 下载次数: 2)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 本帖最后由 蓝弟弟 于 2008-5-28 00: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5 23:28:08 | 只看该作者
5、施工质量差

从下面的图片可以看到:关模板时梁端配的木模(有时候钢模板尺寸不合长度要求,再加配一块木模板补足)嵌入混凝土里,再也取不出来了……

DSC02019-1.jpg(367.62 KB, 下载次数: 4)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发表于 2008-5-25 23:38:39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如此详细的图文!又想看,又怕看你的这些东东!

不知道这个中学的校舍是何时建的?是不是全国倒卖钢材那年代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10 + 10 不知道,8过应该最早是95年前建的。正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12:39 , Processed in 0.089786 second(s), 4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