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ayavat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王财贵博士问答录】转贴:请教王教授一个关于《道德经》的问题

 关闭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9:25: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10-15 19:36:34 | 只看该作者
是编辑时操作错误了.呵呵.错了也就错了,将错就错,本来他的一些帖子涉及类似气功宗教等形式的言论,我就想删除的.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8-10-15 19: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10-15 20: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天津清羽 的帖子

刚才看了你报告
因为我家先生信仰佛教
多少了解一些
这里面说的一些现象
往往会出现在修行很深的大德身上
一般人没有修行到那个境界
所以对一些我们无法了解的事情
最好保留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10-15 21:44:12 | 只看该作者
看似乱成一锅粥,纷纷扰扰的。但是,其实仔细看来体现了这个论坛的斑竹们和参与者的水平都很高呀。心平气和一点,多一些方便和善巧,便没了争端。

而且看得出清羽和自然都是个中的好手,都值得学习的,如果能体现在现实生活和待人接物上就更值得钦佩了。

保护论坛而言,清羽的行为能使人理解。作为观点而言,听雨漫步的说法有道理。

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10-15 21:57:32 | 只看该作者
对啊!超版说的太对了!!这又不是佛教版或者宗教版,这是读经论坛是谈儿童读经教育为主的地方,使用这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宗教实践的东西对儿童能有什么好处!何况我所报告中并没有说熊先生本人如何,只说那个什么甲亢念<德道经>念好了,肩周炎脚脖子扭伤也是念那个好的,请问这算什么境界??
               还有哪位高人请给我 解释解释他们说的“五德能量”是 什么物理现象?“心脑之间的慧性通道”这个是什么生理还是心理现象??教育方法是用这些东西来宣传的吗??!这和FLG说的简直如出一辙啊!因此若再发请求删除处理,否则把这里搞的跟什么什么功似的一样宣传,甚不合理.怎么可以把宗教实践和儿童读经教育混同.我一直没对这种明显有宗教倾向和误导性的帖子严肃处理过,个人觉得这与我国现行政治思想和制度有根本性的抵触,和党中央提倡的先进文化有根本性抵触.呵呵再容他这样乱说下去,我就不知道这个版变成什么乌烟瘴气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8-10-15 22: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10-15 22:42:39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人的先天状态中的心、肝、脾、肾、肺本身的能量是不同的,器官里面能量就有高有低。反应到精神层面,木德厚的人的仁德天生就比较纯厚,性格就慈祥。有的人先天就缺乏,表现出来的就是性格暴烈。但是八岁之前刚好是用经典进行调整的时期。你要是诵读的好,这个性格他就都悄然改变了,弥补了先天的不足,甚至可以像民间说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在他的先天年龄期当中调整先天,那是最有利的,等他进到了八岁以后,效果就开始打折扣了。古人为什么都比较重视胎婴养虚,重视早期教育中的经典诵读呢?它里面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人一生基本上就是一种“秉性”,再加一种“习性”左右着一生的表现。所谓秉性差就是指先天不足带过来的,你看像有的人,三岁时刚刚开始懂事,他的性格大人就无法驾驭,充分地表现出他的先天秉性里面就是狂躁型的,这个阳木严重不足而阴木过度地旺盛,阴木多也就心中的阴火特别地旺。这样的孩子你想教育他成为一个好的人才,那很困难。因此,在八岁以前就应该矫正这些先天秉性,减少他在先天禀性不足的发展中,后天又被习性所污染的这样一种状态。"

     (再请诸位看这段,简直是把地摊上卖的什么八字算命那套书里的内容混同些中医典籍上的概念,这个在以前充其量是杂家所说,真正的道家人物有哪个扯这些的啊!)
     

"那么闭口能诵不能诵呢?也应当诵。心里面还有内窍嘛。当外窍开得很好了,能量交流很自如了,内窍也应该打开,由愚转智,由智转慧了。"

"天上的光炁一吸直达心田,直贯海底,就可以开口诵、闭口诵各一半。所以说要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内环境状态进行把握。"(请问"光炁"是个什么东东??这个是和读经教育相关的吗??请自然先生先给我看看你的"能量'是怎么交流自如的,这是再说教育吗???)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8-10-15 22: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10-15 22:47:25 | 只看该作者
再给你们选段和FLG最类似的欣赏一下,看看下面这个也是再说教育吗?????:
"引导诵读者恭诵。恭诵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要求诵读者放松,主动敞开心身,然后再开始诵读,这是最简单而且有效,并且也是容易被人接受的一个权宜方法。
因为,如果我们在经典诵读中,完全不顾及能量特性和调整孩子们的心身状态,就直接按照西方外求法的模式领着孩子们诵读,孩子们的阴我心识未能抑制和调节一下,那么能量所激活的,所营养的必定首先是阴我心,能量不可能一下突破孩子们的心身外层的杂质能量场,迅速直接进入深层而同步作用于深层的、被后天意识封闭正识区阳我系统之中。当深层的被障闭的阳我系统未能同步获得能量滋养之前,出现上述现象也就是必然的过程。
所以,建议引导诵读者,不要单纯为诵经典而诵经典,同步地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心,调节校正一下阴我心,在此基础上再来带领学生进行诵读,主动用善巧方便的方法,突破孩子们外层的阴我心屏蔽,那么以上现象和类似于此现象的各种不良现象也就会消失无踪。
我们在德慧智教育中,要注意对受众品格的培养,什么样的品格,载什么样的能量。调整校正品格,是接受正向能量的前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每次带领诵读之前,哪怕只一二分钟的正确引导,也能使经典的能量直达深层,滋养阳我,从而回避阴我的独霸和拦截性。这也就是其中的生理秘密。"

(关键词"阴我阳我经典的能量"你们说说这个是"生理的秘密"?这个就是他们说的科学性?其实根本就是不会表达意思,拿这些词来惑众罢了)
凭着诸位的良知不需要靠学问,就可以知道这种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是有宗教诱导性的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孩子所遇到的相关读经教育的问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这个就叫故弄玄虚,其实他所说的道理也并不真的那么深奥,完全可以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过不这样表达就不够"神奇玄妙"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8-10-15 22: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10-16 00:06:2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超版的支持!
在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中, 先生对孔子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在经典诵读中进行了实践,孩子们通过对帛书《老子.德道经》的诵读,很多不好秉性和习性都在改变, 增智开慧,对自身的疾病也有调整,王财贵教授的诵班没有疗病的效应,也就成了他们恶意攻击的理由,认为我们在故弄玄虚,跨大其词,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讲的大量老实的诵读,而熊先生经典诵读理念讲的是不在多,而贵在精,就是在熟读经典的前提下感格经典的内涵,参悟作者的心灵;感而遂通,心心相印,获得经典的真髓而融会贯通.
先生经典诵读理念在诵读经典的同时,还注重让孩子学会反躬自省、自我批评,从品格上不段的完善自己.通过诵读经典对疾病有调整,并不神秘,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通过对水结晶的实验,好的语言文字,水的结晶都非常美丽,人的身体内有百分之70以上的水,通过诵读上善的经典,对体内的水是一个治理的过程,使疾病也有调整.在诵读教材选用上,
先生选用的是马王堆汉古墓出土的帛书老子, 先生认为帛书老子在修意上更符合老子醇德归道的思想,这也是他们攻击的理由,认为「陪葬品」往往粗制滥造,而通过考证帛书老子并非粗制滥造,因各自的诵读方法及选用教材上不同,诵读的效果也就不同,本无可厚非,在选用教材彼此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可以探讨,天津清羽班主不是一理而论,而是对先生进行人身攻击,和恶意诋毁,事实不用我举满篇都是,
看到天津清羽班主对先生提到能量很好奇,建议您读一下黄帝内经,也许您就明白了,这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早已经揭示过了,天赐人是五德能量,大地给我们的是五谷的能量,天德养的是我们的精神,地谷养的是我们的形体。只有同时把精神的能量和营养我们肉体的能量同时都获得了,那才能够说你这个人的性命真健康了,语言文字同时隐含着能量建议您看一下日本的江本胜博士通过对水结晶的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8-10-17 09:53:0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虽然知道跟你说也许没用,但尽我良心还是要说,读经班还要有疗病效果?那我们孩子有病都别去看医生了,就是有也不能把它当医院一样宣传吧?这是教育论坛哦大哥!
  不知楼上这位自然先生多大岁数了呢,有时思考问题为何还这么幼稚呢?
      何况就按道理上论王凤仪先生讲的性理疗病早在民国就盛行过了,原理原则讲的比这个还更有深度些;还把江本胜搬出来了,唬我啊!呵呵
     他那本书是前几年净空老法师在他的演讲光碟里屡屡提到的,书我都不知送出去过多少本了,这其实跟我对你们的批驳风马牛不相及.你要说什么其实我也都明白,知道你先在在那圈子里很难跳出来.我二十多岁时也大抵如此,理解的理解的!:)
       修道的或做学问的人,在三十岁前如果这样平面的堆积式的思考事物也很正常,三十岁后还这样没有纵贯性透彻性,那真是难讲修行了.熊先生虽然有问题但比一般人这个程度还是要强很多的,可惜他的问题是"见"上有问题,而学习他文章的,你们的思想是连文字逻辑都还陷在道家最反对的矜持造作上,还真的要行云流水些才好学这些东西,呵呵.至于帛书的问题,你根本就没仔细看我反对的是什么?我反对的不是帛书《老子》,也没反对你们的那个什么《德道经》,我所反对的是狂妄不知浅薄的那种态度!你没看懂,恐怕也很难看懂,因为他的“见”低了,所以你们都跟着在方向性上有了问题,把程序和层次混淆了,可惜啊要不都是聪明人!或者你大概岁数还小吧呵呵,看上去思想太容易跳进圈里出不来,很容易被锢蔽住的那种,修道就是要常反省啊,我不是修道的人,都可以使你生出意气来,还搞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告状,这不是学道家人的资质,倒不如改学儒家比较正大坦荡些:),虽狂狷亦可舒卷,此种路数还对你的根器些;呵呵主要意气一上来争执就很难免,但学术的问题非意气个人偏好所能决定者。你还被熊先生的识见所笼罩未能体会自己如如不动的自性里有智的直觉可以开发而广大,真正的回归理性回归自然也!此正是儒家所重视良知的显发与越出尘光和于尘光。我们识可以因为因缘的不同,不如熊先生那样丰富,但见不可以低了,因为见是可以灵光独耀的,智慧是可以一成永成一在永在的,非假外而可自得,工夫要自己下,全要自心领悟,而感悟在先解悟在后证悟最难。
     至于小孩的反躬自省是要在顿开或渐开清明之理性后,故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老实读经大量读经,非分别心而诵读启发智慧之本来,乃关键之关键!否则只是道德之他律,人云亦云,人行亦行,非性善之显发非道德之自律,只是培养良好习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罢了!这个是混淆本质与教育程序很容易犯的错误,一方面高推圣境,一方面又落在禀赋之形下,天下滔滔,举不胜举也!没事高喊落实《弟子规》者就是这个通病,不知真要落实,工夫却不在那些规矩表面,也不在习惯之培养上,这一路是由朱熹的见不够所引发的问题。因此南怀瑾先生也好牟宗三先生也罢都对朱子虽然尊重却不很感冒:),因为此是儒家之歧出而使人误会成德之教关键也!
  《黄帝内经》是所有读经的孩子应该必读的书,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不流行的注释讲解,以及这本经典本身,在下也还不至于无知到从来没有学习辨析过,包括熊先生自己那一套,呵呵可惜我觉得也没什么真的能把经典的原意和深度,真的透析出来的。我不是修道人,但我知道无论修不修道,或无论你决定修什么道,道乃天下之公道。依据个人的修行和实践是不可以决断经典本身之义理全幅与精彩及深度的,妄加修改与品评是要背负很大因果的。因此一家之说不足为取,何况道可道非常道,有无限的本体性与之相通还要有随时的徼向性为之创发,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否则自拘一处,千古驴橛;百代故纸,投窗大痴。
   以下这段当时没有太说明,但你仔细看,这段并非针对熊先生,你也不要误会,我之直率粗鲁间或调侃或许有之,但对教育之真诚并无丝毫减损,故别人不敢骤言者我不惧而痛快直言,第一故是修养尚未至季谦先生之涵天盖地和光同尘故,第二确是秉着追求真理之决心撕破一切虚伪,挑破诸般沉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呵呵得罪之处尚请海涵!但道理就是道理事实就是事实亦无所隐晦!

其一     , 篡改圣贤典籍或依靠自己妄见浅思任意理解发挥,并不真在道统上把内容的强度的真理显现出来,因为肤浅较可以迷惑大众,比较容易使人有部分未确定道理上的共鸣,故借此等共鸣习气等而扼杀真实之慧命与正知见!有些是依靠此耍噱头以哗众取宠,但骨子里是以媚俗为旗帜泯灭真理之所在;
其二    ,每每以有实修境界或谈及怪力乱神等特异为尚,以此炫惑大众,暗示自己是出世高人,即使自己所知所说已经明显非理性,依旧可以用有实修,并非普通人来做借口自欺欺人,障碍人本有之根本良知与智慧之开启,言不及义或高推圣境以为高明,实则浅陋不自知;以玩弄神奇故做玄虚之语为能事,欺逛世人眼目,不喜平正性好偏邪以为自然神奇实则放肆取巧.
其三    ,少学术之真诚,锢蔽自我思维,以少知为足,巧言令色道貌岸然,不能知耻下问永远摆出自己是大师之姿态,其门生弟子等难得实学得其皮毛便以为可以指点天下,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批评与指责,遇到讲理或戳穿其不足者,则顾左右而言他或反咬一口.一般这类人最关节处定要维护自己的"神奇";
其四    ,逻辑不清是非不辨表面谦虚实则大慢,或故做惊人之语或喜攀缘权势于一时,媚俗取巧以为荣尚,而自以为此是变通随顺,实则是缺乏定见定解缺乏真知灼见,不明道统.凡遇不能自解处不肯虚心向学不敢承当,虚伪强辩自开蹊跷以此混淆颠倒以为理性.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8-10-17 10: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10-17 19:20:57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形式的探讨,我们最好就此打住,你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10-17 19: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10 , Processed in 0.10070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