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u00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害处大

[复制链接]
711#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09:57:14 | 只看该作者
夏绍桓+-->引用:夏绍桓 以下是摘自宝贝网的一篇文章,因为我的宝宝才一岁零四个月,还没有扫盲,也还没有想更深远的东西。如果对未来教育的探索,这里有一篇文章不知道有没有意思: 天啊!!美国人竟然是这样教育小学生
这篇文章,本论坛早就介绍过了,也讨论过了。 宝贝网的精华都在我的签名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2#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0:05:22 | 只看该作者
cairangben+-->引用:cairangben 推行读经,和反对读经,都是忧国忧民的,都想对国家对人民负责,支持者认为古代经典是教育怎样做人的好教材,反对者认为古代经典不会教育出好人。支持者有系统的经典让人读,反对者又向人们推荐什么系统的书哪?反对读经,吸收外来文化不能说是不对,总给人一个邯郸学步的感觉。如果反对者推荐的系统教材比中国古代经典好,当然会受到欢迎了!
读经都读到忧国忧民的地步了,下一步该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了吧!  反对读经的人只是想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不想让孩子的思想过早地被阉割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3#
发表于 2004-12-15 11:44:28 | 只看该作者
yu0099+-->引用:yu0099 读经都读到忧国忧民的地步了,下一步该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了吧! 

反对读经的人只是想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不想让孩子的思想过早地被阉割罢了。

好,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4#
发表于 2004-12-15 11:46:23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人很谦虚!
你看哪家的孩子生来就如豺狼以样凶狠象,疯狗一样乱咬人?没有吧!“性本善”,当显示不善,就是因为自私和欲望掩盖本来的善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的影响会改变人的本性的!出于污泥而不染者,是会以做人的规范来要求自己。比如你就想教孩子成为善人,从小就叫他学好,实质上是诱发他的善的本性!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正是说明人善的本性!
“干吗还要用什么四书五经去规范呢?”看来你也承认四书五经可以规范人去为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发表于 2004-12-15 11:51:12 | 只看该作者
”无为其所不为“有一次引用《孟子》经典!!!
希望您引用更多的经典,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6#
发表于 2004-12-15 16:35:47 | 只看该作者
稿件自:“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U-c/634761.htm 。摘自《中华读书报》 2004年08月13日”


张林所著  《裹着小脚的母亲教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知识 》--杨振宁的故事——高处相逢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字,这个女子想必应有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个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

“我母亲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看见她的脚,都觉得非常难过。她念过几年私塾。我认识的头3000个字是母亲教会的,那时候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留学,只有我跟母亲住在一起。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母亲一样的旧式妇女,我很佩服,她们受到了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礼教,有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今天讲起来,有人会认为是愚忠愚孝,可是假如你抛开这个价值观,这个所谓愚忠愚孝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那么,到了比她年轻一辈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这个坚强的意志,渐渐地没有了,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向另一个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问我,说我母亲除了养育我,除了教我3000个字,还给我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一种无比的力量。”

再看看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杨武之,原名杨克纯,武之是他的号。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杨武之的父亲杨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早年一直在私塾教书。后来去天津,在段芝贵的幕府中司“笔札”,做类似文书之类的事。。。。。1914年,杨武之在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为杨武之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Waring)问题的工作著称。中国的数论研究渊远流长。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的不定方程理论,都是享誉世界的名篇。但到明清之际,数论研究已远远落后于欧洲,到本世纪20年代,能研究现代的数论而发表创造性论文的中国人,当以杨武之为第一人。
      读经是否有益我想看完之后自有分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7#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5 17:21:12 | 只看该作者
cairangben+-->引用:cairangben 稿件自:“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U-c/634761.htm 。摘自《中华读书报》 2004年08月13日”  张林所著 《裹着小脚的母亲教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知识 》--杨振宁的故事——高处相逢  读经是否有益我想看完之后自有分晓。
母亲的伟大、聪明、智慧与裹脚没有必然的联系!  写这种文章的人本身的思想意识就有问题! 爱因施坦的母亲不知道脚裹了没有? 杨振宁还是杜聿明的女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8#
发表于 2004-12-15 18:00:08 | 只看该作者
cairangben+-->引用:cairangben 稿件自:“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U-c/634761.htm 。摘自《中华读书报》 2004年08月13日”  张林所著 《裹着小脚的母亲教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知识 》--杨振宁的故事——高处相逢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字,这个女子想必应有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个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  “我母亲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看见她的脚,都觉得非常难过。她念过几年私塾。我认识的头3000个字是母亲教会的,那时候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留学,只有我跟母亲住在一起。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母亲一样的旧式妇女,我很佩服,她们受到了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礼教,有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今天讲起来,有人会认为是愚忠愚孝,可是假如你抛开这个价值观,这个所谓愚忠愚孝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那么,到了比她年轻一辈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这个坚强的意志,渐渐地没有了,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向另一个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问我,说我母亲除了养育我,除了教我3000个字,还给我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一种无比的力量。”  再看看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杨武之,原名杨克纯,武之是他的号。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杨武之的父亲杨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早年一直在私塾教书。后来去天津,在段芝贵的幕府中司“笔札”,做类似文书之类的事。。。。。1914年,杨武之在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为杨武之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Waring)问题的工作著称。中国的数论研究渊远流长。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的不定方程理论,都是享誉世界的名篇。但到明清之际,数论研究已远远落后于欧洲,到本世纪20年代,能研究现代的数论而发表创造性论文的中国人,当以杨武之为第一人。读经是否有益我想看完之后自有分晓。
哈哈哈,思维越来越混乱,还能找一点恰当一些的证据么,你这个东西除了年代之外几乎和读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如果你把这个成功归结于旧式教育,那我是不是把中华民族的衰落也应该归结到旧式教育中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发表于 2004-12-15 18:12:34 | 只看该作者
cairangben+-->引用:cairangben 你这人很谦虚!你看哪家的孩子生来就如豺狼以样凶狠象,<font color="red">疯狗一样乱咬人 ?没有吧!“性本善”,当显示不善,就是因为自私和欲望掩盖本来的善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的影响会改变人的本性的!出于污泥而不染者,是会以做人的规范来要求自己。比如你就想教孩子成为善人,从小就叫他学好,实质上是诱发他的善的本性!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正是说明人善的本性!“干吗还要用什么四书五经去规范呢?”看来你也承认四书五经可以规范人去为善!
洗洗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发表于 2004-12-15 22:27:36 | 只看该作者
cairangben+-->引用:cairangben ”无为其所不为“有一次引用《孟子》经典!!!
希望您引用更多的经典,谢谢!!!
从小没有读经,只是初中时候看了些文章,引经据典,不代表从小读经,从小读经不代表成为你想要求成为的人,我不读经,不代表我无为!
不反对孩子们读经典,但是反对孩子沿着一成不变的老路行走。不是中国古代的都是经典。不是只有传统的就是经典。
说个或许你认为不是例子的例子:
多年带孩子的经验,发现善于死记硬背的孩子上了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表现出的古板、迂腐比那些善于发现开拓的孩子多得多。学习成绩不能代表社会适应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3:37 , Processed in 0.36928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