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几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向苏
成就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地过程。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子体会谈一点感受。
一、 营造家庭和谐氛围,让孩子在宽松环境中成长。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些情形:家长见孩子看电视或玩得正有劲儿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还不去做作业?该做作业了,快去做作业……”这时候的孩子会愣愣的对家长望上一眼,或者根本看都不看一眼,继续干自己的事,于是经常就会出现家长恼羞成怒的场面,并声色俱厉地指责孩子不该如何如何,我们说,那是这个家长或这个家庭没有达到天地人三者和谐的境界,真正好的父母会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平和地跟孩子商量着把这种共荣共生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和谐。
家庭是孩子接受第一教育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家庭的方方面面。家长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因素控制和主导着家庭成员的情感行为,他们的喜怒哀乐,会在家庭中表现和宣泄,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宽容接纳态度,这种消极情绪就会转嫁给孩子;如果父母给孩子传递了健康的情绪,就有助于孩子快乐的健康成长,也就为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好的土壤;相反,家长对孩子声色俱厉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情绪和消极影响。因此,家长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谦抑的态度,便能从内心传导出一种饱和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传递到孩子的心里,也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中的一种和谐,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触及到孩子学习能力的根部,并加以培养。
二、 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习惯
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但更多的时候是靠培养获得的,这就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潜移默化给予孩子的积极的影响。例如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并最终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孩子终生受益,永远都喜欢并乐于做的事。下面有几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我把它介绍给大家。
(一)、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表达能力的方法之一
当孩子可以学说话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空隙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俯下身来,面对孩子,让孩子注视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与孩子对话,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特别不要因为孩子有错而阻止他说话。
(二)、培养孩子读书兴趣、自主能力和记忆力的方法之一
每天在孩子入睡前半小时,父母就陪伴孩子,给孩子讲述故事或用普通话念书来陪伴孩子入睡。念书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念错。所念的书一定要是孩子喜欢的,最好每晚念的书都由孩子自己来选定,哪怕孩子会反复选择某一本书,都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不要因为在自己看来孩子的选择毫无道理就拒绝孩子或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会扼杀孩子内心的渴望。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在无意识中就会爱上读书。孩子反复听诵这些文字,久而久之,这些内容就会背得记得,这样孩子的记忆力就会提高,如果能让孩子复述,就会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喜欢上书,爱看书,并且也能像您一样,读给您听。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书上的好多字孩子都能认识,您就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的识字能力。您也许会说,我们并没有刻意的去教过呀,但是您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天资聪明的天才儿童。当然,作为家长您必须做到坚持多年如一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这个方法不再适合已经长大的孩子为止。
在实施这个方法的时候,家长也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孩子听书越听越有劲儿,而不好好睡觉,或越听越不想睡觉等等,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方法得当,这些问题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如在事前把要求规矩定好,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要按既定的要求去做,家长说到做到,说话算数最重要。可以在讲、念结束后让睡眠环境保持安静,有舒缓的音乐伴随孩子进入梦乡。还有讲、念过程有技巧,如结束前留下悬念,给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间,然后说:要知结果如何,请听明晚分解,让孩子在自己想象的空间中进入梦乡。到第二晚开始时,先问孩子心中的自编情节,并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积极的鼓励,让孩子获得这样一个自信的心理暗示:我也很棒!然后再开始新的讲述或念书。
家长一定要告诫自己决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让自己失去主张或情绪失控,甚至用吓唬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孩子被淫威强权所征服而让孩子失去安全感,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消极影响,是极不可取的。
(三)、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数学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的方法之一
孩子对数的认识是从实物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建立对数的感性认识。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最初的数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够让儿童的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并且使我们进入儿童的思维世界。”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当孩子走路很利索,能与父母进行语言沟通时,父母就可以把教数的工作贯穿在生活中,例如,叫孩子拿1个苹果,两个盘子,三双筷子,四个碗,五本书……等等,让孩子每天都有与数有关的快乐“工作”可做,数的概念就会在他的生活中建立起来,然后由具体的数上升到抽象的数,可以默数手指头,可以数一把筷子,一盘自己想吃的花生等等,并把这些换成可认识的数字。当孩子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之后就可以通过玩儿扑克牌学习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会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下面对扑克牌的数学游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2——5人玩儿,牌也可以1——3副。54张扑克牌除去A,J,Q,K和大小鬼或把这些牌当作1点,如果是全数字牌就更好。
第一种方法:数字比较法。适合于刚刚识数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平分获得扑克牌,然后大家都不看牌,同时一起出牌,然后看谁先说出牌的大小,反复数次,训练速度,越快越好,谁先说出谁赢,一把牌出完后,看谁赢得多,赢多少(这样可以开始学习减法)并叫孩子做好记录(这样就学习了书写)。
第二种方法是加法训练。家长和孩子平分获得扑克牌,然后大家都不看牌,同时一起出牌,然后看谁先说出加数,反复数次,训练速度,越快越好,谁先说出谁赢,一把牌出完后,看谁赢得多,赢多少。减法同理,只是把加变成减就行。
第三种方法是数字叠加法。也可以把扑克牌进行连加或叠加,就是连续不断的加,说得越快越好。一般先两人玩,就只有两数相加,在熟练之后就可以三人或更多的人一起玩,就三个数或更多的数一起相加,同时玩儿的人越多训练就越有效,当然扑克牌也需要几副才行。
其实乘除法也同样可以这样训练,扑克牌中的3824的游戏就很好。只是乘除法在孩子开始学的时候,也需要在生活中建立概念。如,吃饭时叫孩子拿筷子,只告诉孩子拿3个人的筷子,问需要他拿几只?一家三口看电视时叫孩子洗六个苹果,然后问孩子,每人可以吃几个?并分给大家……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的,只要家长有心,处处抓住机会,孩子很快就懂了什么是乘除法,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乘除法,然后再玩儿扑克牌训练速度,久而久之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思维能力、反应的敏捷度都会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变换花样来玩儿,让玩儿扑克牌充满乐趣。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切忌一厢情愿,强迫孩子在没有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比如孩子看动画片正起劲儿的时候叫她玩儿扑克牌也许孩子就不乐意,家长这时决不能强迫,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消极影响,从心底里拒绝学习以至到厌恶读书学习,这是万万不可做的事。
三、充分利用资源,在家长有心孩子无意中获取知识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并且把它安排在日常生活的例事日程中,只要能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好(hào)学、会学、能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到书店买书或到图书馆借书都要讲求技巧,不能贪多,要“细水长流”。在书店或图书馆可以广泛阅览,带回家的一定要少而精,并能在计划之内(如下一次去之前)阅读完。如果是家长认定的好书,也不要强迫孩子马上看,而是把书放在家中显眼的又不经意的随即都能触及的地方,如饭桌、沙发、茶几、梳妆台、床上等等孩子容易看到并能拿到的,并且书要放得很随意,让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随便“翻一翻”,一本真正好的书,孩子会立刻爱不释手,自己就会用心去读,就不会出现家长强迫孩子读书的情形了。
其次,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一旦孩子被动接受网络,家长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就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一个好的家长对于网络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一定要有超前意识,与其被动的接受还不如提前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教给孩子电脑的基本知识和上网的一些常识,主动向孩子打开网络中的“阳光”窗口,有力的关闭网络中的“魔鬼”门户。教给孩子识别网络中“良莠”的知识,培养孩子辨别“真伪”的能力和抵抗网络消极因素的免疫力。只要家长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驾驭网络以及教育的能力,网络绝不是洪水猛兽,恰恰是家庭教育和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有利帮手。怎样才算是有效利用网络呢?这样的文章很多,以后将做专题讨论,并把一些好的方法再一一介绍给大家。
总之,以上方法还是要因个体而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家长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恒心,特别是时间的付出,因为付出时间才是真正的大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