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uiaiy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贝贝成长记录

[复制链接]
62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2:27:2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林怡的文章,心里梢许得到安慰.我老是埋怨贝象变了个人似的,也怀疑自己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现在明白了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家长要耐心些.
今天虽然下小雨,还是带贝出去玩了.天晴后带贝去远一些的郊区走走,老是觉得市里的空气浑浊.
晚上带贝去超市回来路上,抱着贝,把她喝剩的一点酸奶喝完,看周围没垃圾箱,就顺手往地上一扔,贝立即说,不要扔垃圾.我真的很不好意思,连忙认错.该怎么说呢?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有时要求孩子做到这样那样,而自己却很难坚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cuiqi_ir + 2 与榜样无关,这个自己一定要坚持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2#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3:35:09 | 只看该作者
在英语版学的一句:
放屁屁英文怎么说啊,
pass gas:  you pass gas loudly

orfart:
vt,    You just farted loudly.
n,      You let out a loud fart
break wind
n 1. a terd honking for the right-of-way.
v 1. to strain the anus in a forceful manner exerting methane gas to relieve pressure from the rectal region.
英语pass gas, pass air;英式英语break wind
pass gas = the polite way for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describe flatulence (“fart” or “to fart” is rude, although it is used sometimes within a family

What the heck is that smell?  Did you just break wind?
贝很少放屁屁的,偶尔有点小动静会不好意思的笑笑.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cuiqi_ir + 2 + 2 学习了!
angelabird + 2 + 2 学习了!很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3#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2:28:38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带贝和同事聚会,四个大人,四个孩子,她们都很喜欢贝,一个姐姐说贝象她爸刚给她买的大洋娃娃,个头也和贝差不多呢.还问贝的裙子在哪买的,也想给她的布娃娃买一件.另一个高三刚毕业了,说贝太可爱了,想带回家养几天.孩子们可不只小孩多难带啊.贝几乎每天能得到别人的夸赞,夸赞的人心情也很好,能看出来发出内心的笑,当妈的当然心里美滋滋的,同时也觉得能给别人带来愉悦,哪怕一点点,也觉得很满足,希望贝长大后能给别人更多的快乐.
市中心的金伯利钻石店长时期的发送气球,贝每次路过自己就进去了.售货员大部分都认识她,喜欢她,每次还另给她一块糖.我告诉她只要气球,不要糖,可贝到时候有忍不住地接了.其实她并不喜欢吃的,现在她还没进,他们就在里面招手了,主动为她打开门,我有点过意不去,前天买了些桃子,让贝给他们,他们不要,我说这是孩子给的,而且也要让贝知道不能只是索取,也要给予.得到和给予都是快乐的.希望贝今后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给予的人.
贝站在凳子上,我说,Who is taller? 贝说Bei is taller than mom.这好象是她第一次用than.
我随便说新概念第一课,发现贝差不多能接了.
这两天贝路过放道中的斜坡,就快速的跑下去,嘴里说着Bei is down the hil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wdog + 2 + 2 光看照片就让人爱死了,真人更别说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4#
发表于 2008-8-3 13:09:32 | 只看该作者
贝在郑州啊,我去过郑州,以前出差去过n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5#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5:0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24 angelabird 的帖子

谦妈,我们在淮北,你一定没来过,知道在什么位置也算你地理不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6#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22:07:35 | 只看该作者
父母必读:家长的二十个隐形的坏习惯(转)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坏习惯并不可怕。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影响着孩子。因为宝宝们的眼睛时刻在看着你。   坏习惯一、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二、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今天是你做饭还是我扫地”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三、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的想法是: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四、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都学什么了?”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五、你孩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六、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七、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干活。
  坏习惯八、你和孩子i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九、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十、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
  坏习惯十一、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从开始时的震惊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同床异梦”和“貌合神离”带给孩子的将是对生活的不信任,对人间真情的误解!
  坏习惯十二、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
  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坏习惯十三、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十四、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十五、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坏习惯十六、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
  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坏习惯十七、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这不是小孩子做的事情,快去写作业吧。”
  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这样的行为导致了孩子不能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坏习惯十八、吃饭时,你当着孩子的面愤愤不平地告诉爱人:“小王升职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电脑吗……”
  我们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就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
  坏习惯十九、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可做,哪些不该做,可是,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坏习惯二十、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当孩子一旦证实“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坏习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父母意识到这一点,知道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生活中我们要该掉坏习惯,给孩子做一个积极的榜样,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guaiguaima + 2 + 2 精品文章!可真好!
不管它 + 2 + 2 精品文章!
angelabird + 2 + 2 看完以后,我的第一感触也是—人无完人啊!
soleking + 10 + 10 呵呵,人无完人啊!努力做到更好!
wwdog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发表于 2008-8-3 22:49:19 | 只看该作者
我就占了好一些坏习惯,比如,前两天我当昊的面和昊太太吵了呢,有时知道是不对的,但控制不了,孩子会吵架,很糟吗?我想孩子始终会学会吵架的,即使我们不当他的面,别人也会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zuiaiyian + 2 + 2 作为父母这个角色真的很难做的很完美
soleking + 10 + 10 是的,外界环境影响也很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8#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22:29:12 | 只看该作者
贝说,Let's read book.我拿了一本的,一本小的,贝说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宝宝.
最近迪尼斯美语世界是最爱,可能是里面的小东西们太吸引她了.白天听听莫扎特效应,古诗,晚上临睡前听听论语或三字经.读了一本新书:One more pup的前几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孩子成长的七大需要
你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下列7项:

  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但并不常见到......
  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
  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
  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第三,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这是创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快融入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学习做做事,这是品格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
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肯定讨厌他。
  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当你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
  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认识人生,这是生涯教育。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
  “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并想模仿的对象。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胸襟。


  第六,孩子需要培养智慧,这是思想教育。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
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着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第七,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这是气质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象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
  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是烈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
  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
  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
  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ngelabird + 2 + 2 很有道理,只是太笼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0#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3:33:25 | 只看该作者
贝百天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10 + 10 女大18变啊,越变越美了!
angelabird + 2 + 2 好可爱!
cuiqi_ir + 2 + 2 真漂亮!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4:50 , Processed in 0.104478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