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uiaiy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贝贝成长记录

[复制链接]
6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0:11:1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段时间没闪卡了.今天看到一不错的网:http://mooneleaf.com/flashcards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10 + 10 我好喜欢。。。
angelabird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发表于 2008-7-21 10:09: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uiaiyian 于 2008-7-21 00:11 发表
有一段时间没闪卡了.今天看到一不错的网:http://mooneleaf.com/flashcards


有一点可惜的是,不是英文的.

不过倒是一个闪卡的素材.打印下来改成英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发表于 2008-7-21 10: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00 zuiaiyian 的帖子

幼儿识字是直接以阅读为目的的。

所以,谦谦现在识字都是配合儿歌来学,集中把儿歌中的字扫干净,然后学新儿歌时,把以前儿歌复习一遍也就相当于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由儿歌渐渐过渡到简单的童话,慢慢培养阅读能力。这样也培养孩子的理解力。单纯的认字很容易忘记,不及配合阅读来做有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zuiaiyian + 2 + 2 很好的方法
cuiqi_ir + 2 + 2 集中把儿歌中的字扫干净也是很不错的方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发表于 2008-7-21 10:23:11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是英文的呀,可能不是所有的闪卡都是英文的吧。

不过,我对杜曼的方法已经彻底失去信心了,已经打入冷宫永不再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0:3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02 cuiqi_ir 的帖子

大部分是英文呀,你再看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uiqi_ir + 2 + 2 随便看两个好象都是德文,没有再继续.我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2:46:49 | 只看该作者
玩耍,催化宝宝乐观个性

                                                          小巫

5岁的涛涛生性好动,对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今天,涛涛在玩儿沙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只小爬虫,涛涛把这只虫子抓在手里,把玩个不停,整整一个上午,涛涛都玩儿得喜不自禁。
3岁的璇璇最近总爱问为什么,小脑瓜似乎想要找到整个世界的答案。今天正巧看到了摄影师的三脚架,这个铁家伙很快就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上面有那么多以前没见过的螺钉螺母,璇璇实在是太喜欢它了,小手在上面不停的摸来摸去,那架势像是要把他给研究个透。过了一会,璇璇又发现了一个新玩意儿,一种顶端长了毛毛的植物,碰到手上会有很痒痒的感觉,轩轩觉得这很好玩儿,想让别人也尝试一下痒痒的感觉,于是,璇璇把它当成了新玩具,见人便往手上挠,看到别人痒痒的哈哈笑,他也高兴的忘乎所以。
5岁的球球是个机灵的小家伙,总喜欢出些新奇古怪的点子。今天,球球和东东发明了一种玩儿大皮球的新花样。他们把自己的肚子当成是滑板,肚皮贴在球面上,双手撑住地面,借助惯性向前冲。每次向前俯冲的时候,球球和东东都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球面上失去重心,东倒西歪,有时候还故意重重地栽倒在地上。他们似乎一点儿也不觉得疼,每次摔的人仰马翻,浑身是泥,他们不但不停下来,反倒玩儿得更起劲。
喜悦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情绪。婴儿在第一个月开始有意识的微笑,表达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满足。他发现,对养育者微笑能够带来积极的反响,成人也回馈他微笑和良好的照料,他则会更加长时间、更频繁地微笑。笑有利于他的生存,这是他控制环境、把握生活的开端。笑得多的宝宝,即开心快乐的宝宝,生存几率远远高于笑得少的宝宝。
玩耍能够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喜悦,从而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在玩耍过程中,宝宝能够发现新事物,这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从襁褓期开始,儿童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看到新鲜的事物就会乐不可支,同时也在告诉自己和大家,他能够认识这件新出现的物品或者现象。即便我们成年人看来没什么了不起的东东,他们也会高兴得像发现了新大陆。
同时,儿童在玩耍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成功地运用工作材料之后,比如搭好了积木、把一样东西穿过一个孔或者镶嵌进去、挖沙子、戏水,等等,对自己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给孩子带来喜悦,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儿童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足够的信心,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从而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让儿童自由玩耍,其实是保障他们生存的一种手段:对世界兴致勃勃才有生存的动机;一个对什么都感觉索然寡味的人,生活了无乐趣,也没有活下去的动力。

让儿童自由玩耍,也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探索:对一切发生兴趣、很小的事情能够产生愉悦,是儿童学习的最基本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3:43:11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四点出去,逛了几个地方,八点才回家.路上遇一黑人男子,谈起种族,问贝美国学校里有什么样的小朋友?答:black,white,yellow.Do you like black children? No.Do you like white children? Yes.贝简直是种族歧视啊.再问,黑人生的小孩什么颜色?答:black.白人生的呢?white.你是什么呢?答:not black,not green,yellow.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guaiguaima + 2 + 2 贝真的好棒啊!
cuiqi_ir + 2 + 2 贝英语已经很自如了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5:34:1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五自"

     教育五自,何谓教育五自?

    自我、自理、自信、自立和自强。

    教育孩子我们围绕这“五个自”来走,就对了,这条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一个自“自我”,就是教育孩子分清自我,什么叫自我?我就是我,我就是我自已,不是别人,别人就是别人,别人不是我。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到大的过程中能明白这个道理,那是一生受益,父母教育也轻松。

    从孩子刚开始听得懂人说话和能看明白我们表情的意思时就应开始教育孩子这两个字,一个能把自我分得清楚的孩子,不但懂事,是非观也强,独立自理就越容易培养。小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这是你的手,这是我的手;这是你的脸,这是妈妈的脸;这是你的衣服,这是妈妈的衣服;这是你的牙刷,这是爸爸的牙刷,这是我的牙刷;这是你吃的,这是我吃的;这是我们的背包,这是你将来上学的包……

    孩子稍微大一点上幼儿中大班和小学的时候就可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书包,这是我们用的包;这是你的书,这是我的书;这是爸爸的钱,这是你的钱;学习是你的事,工作是大人的事;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人家的,这是你的东西;吃饭、刷牙洗脸、洗澡、、睡觉和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你的事,这是我的事……

      再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决定和选择,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即使有的同学并不认同,你也坚持你的观点做下去;不要受别人消极情绪的影响,别人消极他消极,你仍要保持乐观,并以乐观来影响别人;他是他,你是你;有好的同学也有不好的同学,向好的同学学习,不好的同学做再多坏事也不要跟着学,你做好你自己…....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告诉孩子“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做好你自己”,一个能分清自我的人不但容易学会独立自理,有个性,也不会轻易受他人影响。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还分不清“自我”,不能为自己负责和自理,更难担当起社会责任。



     第二个自“自理”,自理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是学会独立的开始。能自理能独立,称之为独立自理能力。提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独立自理能力请参看其它文章。

     独立自立,人的标志。

     品德与独立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在品德端正和能独立的前提下才能称之为“人”。

     一个能够独立自理、能做很多事情和能解决很多问题的孩子是自然就会建立自信,这也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自“自信”。



     第三个自“自信”,自信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相信自己“行”。

自信为服万众之本,自信为成万事之始,自信为造万物之师。

     自者自己,信者信心。

      一个能分清自我,独立自理能力强又有自信的孩子,自立就很容易做到,自强则自然能成。

      第四个自“自立”,自者自己,立者站立(谋求自己的位置)。自己站起来。

  第五个自“自强”,自者自己,自强不息。强者不倒,行者无疆。

    什么叫强者?强者不是不倒,而是每一次倒下他都站起来了,并有所作为。



    今天我们培养的一个孩子如果具备了“五自”——自我、自理、自信、自立和自强,那这个孩子就能面对人生中遇到和将要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和有生命力强的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guaiguaima + 2 + 2 精品文章!
快乐常随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22:11:34 | 只看该作者
再谈“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的阅读习惯(何 振/教育无科)
    最近都在忙着幼儿园分园的开办,昨天自然教育浙江省瑞安市分园开学,前天是绍兴市分园开学。而我们坚持的教育方向是让孩子在快乐、活跃的基础上综合成长和学会早期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事实告诉我,带孩子的成果是令人欣喜的,所有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鼓舞。
    然而谈到阅读,好象必定要谈识字,而且大多数人就是追求识字量,认为“只有孩子识字了才会阅读,才可能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以至于不能理解这一点。只要智力正常的孩子(2-5岁的婴幼儿),只需经过1-2年时间,几乎每一个都能学会广泛阅读和独立阅读,并能让阅读(喜欢看书)成为孩子终生的习惯,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六年来的实践,没发现任一个孩子做不到这一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不追求识字量,而且几乎是忽略不计,直到一个孩子已完全学会阅读,我们也不知道这孩子究竟认识多少字。
    这有很多人不理解,有时我自己也觉得糊涂,弄不清之间的关系,今天我就来谈一谈“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1、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不要为识字而识字。
    对于一周左右,还不会说话或者语言发展不好和不能流利整句说话的婴儿来说,阅读故事和文章,或是跟着我们一起读,那是有困难的。这时的孩子,你在家庭中各种物件上贴上文字就可以了,让孩子在环境中形成识字敏感,对文字产生兴趣,这时不要管孩子能否阅读,她能对文字产生兴趣和意识,那么目的就达到了。但当孩子已能流利完整说话和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时,就千万不能停留在“识字”的基础上,要立即进入阅读,多读故事,养成读书的习惯。如果你拼命教孩子识字而阅读少,而忽视了孩子阅读的培养,那么你孩子就是认识2000字或3000字那都不可取,甚至会对阅读形成障碍。这种情况比那些不认识一个字却喜欢看书的孩子糟糕很多。我接触过两个在两岁左右孩子认识2000、3000字的孩子,以前媒体上都有报道过这孩子,但现在上小学了,问题来了:孩子认字,但并不能阅读,阅读极不流畅,不喜欢阅读,形成了阅读困难。
   
    2、会识字不等于会阅读,这完全是两回事。把握好阅读与识字的量比与时间比。
    “你孩子识字多阅读少,你别高兴,也别以为是好事,十分八九是坏事,甚至久久进入不了阅读,孩子能认字识字,却不能读书和不喜欢读书。你孩子认多少字和是否喜欢看书,那完全是两码事”,这其中之间最大的关系就是没把握好阅读的量比。在我的幼儿园我们带过之前去上过识字培训班的孩子,虽然认字不少,但读起故事来往往一停一顿,甚至丢词丢字,很不流畅,对书籍也久久产生不了兴趣。识字并没有错,但追求识字量和抱有孩子只有先学会认字了才会阅读的父母,一定会尝到苦头。
    3、阅读与识字的量比与时间比。
    我们带孩子的过程中识字与阅读的关系与量比是什么?阅读的时间应该比识字的时间大10倍以上,阅读的量应该比识字的量大100倍以上,只有这样,才能认孩子在学会识字的同时喜欢上阅读和会阅读。在我们的教育中,识字的时间非常少,一天真正在识字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而且大多是在生活中和阅读中识字,而不是专门象上课一样教识字,就是在这么一点时间里,很多孩子都能认识好几个字,多的能几分钟认识20多个字,大多时间是在阅读,边阅读边识字,阅读多了自然会识字,不教都会。就象孩子在家里经常看奥特曼书和VCD一样,看多了自然会认。我反复强调一点:会识字不等于会阅读,这完全是两回事.多阅读而不要强调识字,不要本末倒置,不然结果会得不偿失。
    识字是阅读的一部分,但没必要先识多少字再来阅读,事实上可以先开始阅读(如给孩子讲故事和读书),再在阅读中识字。或者识点字,然后进行大量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就能不知不觉学会广泛阅读和独立阅读,最重要的是能培养了阅读的习惯。这是我最后一点要谈的——
   
   4、会阅读不等于喜欢阅读和有阅读习惯。
  很多人认为只要孩子会识字了就会阅读,会看书了就好了。其实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和求知,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灌输,一个学会学习和有终生阅读习惯的人,就是他成绩不好,也会比那些成绩好却不喜欢看书的孩子好。
    我说如果要看一个孩子或一个人有没有阅读习惯,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当一个孩子无聊和没事的时候,他就会去拿书和找书,而不会选择无所事事,成天折腾不停和扑在电视旁边,把书籍放在一边。书是美的,阅读的感觉很美,这种感觉只有喜欢看书和阅读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一旦孩子开始看书,心就会静下来。如果你的孩子会看书但却不看书,那就不叫会阅读,更谈不上阅读习惯。就象现在很多家长教小孩,你说的她什么都懂,但她却一条都不会做,而是反复抱怨说自己孩子如何难带,说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为自己教育不好孩子找理由找借口来寻求心安理得。这跟孩子会看书而又不看书是一回事。
    我们看看多少的中小学生,从识字的角度上来说,他们都具有阅读的能力了,都识字了,但却有65%以上的孩子从来不看课外书,基本上就是看电视。这样的事实,可以足够让我们看到会识字和会阅读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等,甚至没有连扯关系。
   
    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兴趣,成为他生活中他自己觉得必不可失的一部分。那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与能识多少字无关。在我们带的孩子中,有的可能一个字都不认识,但他就会喜欢读,只要他一来,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边,他都会自已拿一本书来看和翻,回到家里,也大幅的少看电视了,而是会去找书来给妈妈读和爸爸讲,而不会去折腾消耗自己的精力来弥补内心的空虚,这就是习惯。一般孩子三周后就会慢慢形成这种阅读习惯,有的孩子来了一周就开始养成这种习惯,几乎没有一个会另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环境与教育方式的差别。
    无所事事整天折腾不停的孩子事实上并不是他们玩得疯和快乐,而是他们缺乏心灵的满足,他们很空虚,而父母却浑然不觉,孩子真的很可怜。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guaiguaima + 2 + 2 精品文章!
cuiqi_ir + 2 + 2 我很赞同。
不管它 + 2 + 2 学习一下。
soleking + 10 + 10 谢谢分享!
快乐常随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发表于 2008-7-24 22:46:06 | 只看该作者
爱折腾的孩子未必是心灵空虚啊

我家的超能折腾,可以算是折腾不停,但是也很喜欢让大人讲故事书,我们几乎每周去图书馆借10本书回家看

只要孩子爱看书就好,孩子还小,不必在意是否是独立阅读,即便四五岁的时候缠着大人念故事也未尝不可。只要孩子喜欢看书,能够在书中找到乐趣,有愉快的体验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3:12 , Processed in 0.088725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