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336|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望星空:你的孩子会想到什么?再谈Doman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7 22:3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望星空:你的孩子会想到什么?

有一对智力迟钝的同卵双胞胎,他们接受过两次智商测验,智商均在40分~70分之间。两个人对日历很着迷,孩提时拿着万年历一玩就是几小时。乔治6岁时开始日历计算;查尔斯是几年后才对日历计算发生兴趣的,但具有与哥哥同样的技能。

他们不光是依赖于机械的记忆,而是要使用日历的规则和规律性。这一点有明确的证据。例如,历法计算者可以推算将来,这说明他们不是从记忆中读出答案的,因为他们从没有见过未来日期的日历。另外,他们对时间相隔28年的日期计算得尤其快。这表明,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历法模式每28年重复一次的规律。

因此,历法计算者似乎是在运用某种历法规律知识(也许是无意识的)进行计算。尽管如此,他们却解释不了自己所做的事情。双胞胎中的一位说:“我这么想,就这么做了。”
我用这个例子想跟大家探讨婴儿能够学会数学、阅读可能的原因。

掌管我们通常认为的智力——理解力,语言等——那部分功能的大脑组织在刚出生后(1岁前)那段时期发育缓慢(甚至可能低到忽略不计),但是,婴儿还有另外一种智能,这种智能可能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逻辑语言脑的那部分功能,可能是右脑,也可能是前脑,后脑,我们姑且叫他婴儿脑。
看看上面两个双胞胎,他们的逻辑脑很不发达,但是,婴儿脑很发达。甚至比正常人还要发达。婴儿脑也能够做简单的规则判断,不是完全死记硬背,看上面的例子。这跟Doman儿童的表现是一样的,很多人说Doman儿童是死记硬背,这是不对的。他们的确能够悟到一些规则,正如上例中的双胞胎。所以doman儿童能做四则运算的题目,这是可信的。

他们是怎样悟到这些规则的?是怎样不通过逻辑语言脑就悟到这些规则的?这个问题也许能够通过原始人类的情况获得启示。

最早的原始人是没有语言的,自然也没有现代人这样发达的逻辑思考能力。但是,他们并非笨到一塌糊涂。他们肯定也有智力,他们能做出复杂的工具,能做出非常美妙的艺术品,雕刻。这种智力不是建立在逻辑语言脑上,可能更多的建立在婴儿脑——如直觉,观察的基础上,他们可能看一眼星空就知道明天的天气怎样。他们可能看一眼动物群就能数出动物的数量。现在,很多动物就具有这种能力,比如,狗的嗅觉、鹰的视觉就能超过人无数倍。

但是,有了复杂的思考能力、情感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后,尤其是有了语言之后人的这种直觉力的确退化了,因为一种更先进的智力形式出现,那种直觉判断便逐渐减少了。但是,退化未必不存在,尤其是婴儿期,往往残存着一些“返祖”现象。如天生会游泳、抓握等。但是,这种婴儿期的特殊能力都会随着长大逐渐消失。消失是一件好事情还是一件坏事情呢?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一些智力迟钝的人,他的语言逻辑脑没有发展起来,或是基因问题或是受伤的原因。所以,他的婴儿脑就会保持着高能力,就像你及时让婴儿游泳,他也会保持住这项能力。就像盲人听觉、触觉会异常发达一样。

Doman是治疗脑病者起家的,他很容易就能观察到这种脑病患者具有的特殊能力。大家随便搜索一下白痴天才这次关键词,就能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智力迟钝,缺乏正常人所具有的感情,但却具有超常的计算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因为他们使用的脑区跟正常人不一样。即便他们能够悟到规则,那也是一种原始的智力,跟通常人的智力不一样。

超常记忆,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人是存在的(但是,正常人中几乎没有听说一个例子,如果有人听说请告诉我)。比如智力迟钝的盲童汤姆。他是个儿童奴隶,4岁时,任何曲子只要听一遍,他就能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甚至连风格和节奏都正确无误。首先发现他有这种天赋的是购买汤姆的奴隶主。一天深夜,他听到楼下有琴声,便下楼看个究竟,发现原来是4岁的汤姆在准确无误地弹奏莫扎特奏鸣曲。这支曲子是汤姆在奴隶主女儿练琴时听来的。

汤姆从未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但只要听一遍就能把乐曲完美地弹奏出来。汤姆11岁时,有人试过他,证明他只要听一遍,连长达20页的乐曲都能弹出来。汤姆成年后,记忆中的曲目已达数百首。汤姆的记忆也扩展到了除音乐之外的其他听觉信息方面:他能毫无差错地复述无意中听到的长达15分钟的对话。他还能唱出只听过一遍的法语和德语歌曲(但他不懂法语和德语)。

回到Doman,他的方法从本质来讲就是让婴儿在学会语言之前保住婴儿脑的功能。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婴儿越早学Doman越有效,大了几乎没用。

现在便有了如下问题:
婴儿的这种能力能保持多久?会不会退化?
我现在不敢肯定这个问题,我仅从逻辑上判断:如果这种能力不退化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既有正常人的逻辑思维,又有超人的记忆力,直觉力,观察力,这人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Doman孩子中肯定没有出现过这类天才。这个现象容易让我们联想,Doman孩子长大后功能便退化了,返祖现象消失,功力也失去了。

为什么会消失?我觉得可能是婴儿脑与逻辑语言脑的功能无法同时处于优势地位。科学家发现,一些智力迟钝的计算超人似乎对机械的、枯燥的计算活动更加入迷。有位闪电式计算者被带去看戏,他在剧院一心只顾计算各个演员台词的字数和入场与退场的次数,并没有注意演的是什么戏。

想想我们的祖先,他们看到星空,看到的可能是星星的变化,天气如何,是婴儿脑在活动。现代人看星空,可能感慨星空浩瀚,宇宙奇妙,是语言逻辑感情脑在活动。如果一个现代人看到星空专注于数星星的数量,看星星的位移状况,也许我们应该警惕,他可能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27 23:44: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也有道理。那你说该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早期教育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28 13:31:05 | 只看该作者
我让你看的那个“疑惑”的帖子里,已经表明了我的思考。doman和七田真的方法在生理上的解释。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你仔细看看就会明白,我推论出的原因和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完全相同的。孩子是从脑髓质发育成熟到大脑皮质的。脑髓质就是作者说的“婴儿脑”,动物有的大脑,有的这种所谓“神奇”能力,一眼能看清多少颗星星。所以我也猜测靠闪卡来保留这样的能力一定要适度,不能极端。至于说具体是怎样的适度,如果只给孩子每天闪几秒,我觉得不会危险。而我也没有做百科纲领,也觉得那种时间耗费太大,所以我有一个“实物百科”的帖子,建议大家生活中运用doman方法。其实就是快速,变化,丰富的,符合孩子的注意特点去让孩子体会生活,建立概念。这样的持续的刺激我认为可以保留孩子的超常的表象思维能力,就象我的女儿现在游泳将来水性会很好,她现在可以玩单杠,将来可以手指力度大弹钢琴。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就不给女儿进行逻辑思维的锻炼,创造力的培养,更不是就给孩子压力成为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5-28 13:33:28 | 只看该作者
妈妈们,有没有更好的教宝宝百科知识的学习方法?

--------------------------------------------------------------------------------

doman的闪卡原理其实是把宝宝们的无意注意变成了有意注意。但是百科知识的方法太累了。所以一直想能不能有更经济有效又方便的办法?下面是我最近的两篇日记:

科技活动周  2005年05月15日

"这些天一直思考doman闪卡对大脑功能效用的原理,最终明白了确实非常科学。孩子爸爸也停止了对宝宝的测试,她又爱看卡片了。数学进行到了乘法,看完了100个点。阅阅孟窀В涫蹈净故锹杪璋职置挥懈Ρμ喽逃锪废啊C靼琢嗽砗螅杪杈醯檬滴锟焖僦傅闼得饕彩峭览硌剑液苄”Ρ?个月时抱着她看屋子里的用品,就是快速指着说一遍,阅对物品的名称都明白。那么实物进行百科知识不是更容易更经济吗?所以开始试验。科技周上动物模型前,妈妈先从工作人员那里学会名字和知识要点,然后给宝宝说。一组鸟类,啄木鸟,鹈鹕,鹬。妈妈就逐一指着先告诉名称,再说啄木鸟生活在树林里,啄食树干里的虫子。鹬吃泥里的虫子等等。阅特别专注,和看百科卡片是同样感兴趣。后来那个搞动物研究的阿姨看她那么感兴趣,就自己给她讲起来,呵呵,这也许是她最小的学生吧!两天来回看了四次,她应该都记住了。存在隐性记忆里了吧!对展览馆里其他的航空航天和海洋里的知识她也很感兴趣。爸爸妈妈都不太懂,只能照着图片上的文字读。中间在里面呆20分钟,我们就出来换换空气。在动手操作区,爸爸的特长可以显示了,哈哈,抱着闺女一个一个讲述,直流电,交流电,风力电...每一个她都要用小手去动一遍。思考的模样让妈妈感动,继承了妈妈的特长了。孩子的研究物的兴趣是天生的吗?家里的发条娃娃,阅捉摸了几分钟,就会自己去拧出音乐了。但是明晰就明显不同,很少专著的看这些东西,只对人感兴趣,眼神永远在一个个不同的人的面孔上移动。
  
  看来这样教孩子百科是完全行的通,回家要和爸爸把家里的用品大纲整理出来。

实物百科  2005年05月16日 

  妈妈把阅带在身边,做事时就给她讲事实。做饭时,她坐在小车里。妈妈拿着铁锅,刀,铲等等都先告诉她名称,属于什么用品,什么材料做成的。阅一般认真的学4,5分钟,就玩一会自己的车子上的餐盘。然后再回头看看妈妈让妈妈继续讲。虽然做饭时间延长了10分钟。但是我们俩都好高兴!


孩子爸爸还想出了办法,等孩子学会了一定量的字,到看书的程度时,可以把买来的大字的带图片的书,让孩子用放大镜看呀!我们宝宝太小,妈妈们觉得可行不可行?虽然快速阅读对我们很有用,但是最终要提取出大脑里的知识是最重要的。让孩子锻炼左脑,勤思考开阔思维还是非常重要的。这时读书的时候应该是边思考边读的。拿到一篇再复杂的文章,很快能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是读书的第一步。也许用放大镜能让孩子有意识的这么去做。

另外,想问妈妈们,你们宝宝的视力都是怎样的?阅阅现在就能看清楚1厘米见方的东西,等她两岁时,稍大字的书还不能看清楚吗?

我们都是懒父母,总不想麻烦去做家制书和百科卡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5-28 13:3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5-28 14:03:33 | 只看该作者
真佩服臭臭的娘!执着精神和悟性都值得佩服!

俺打从这儿看见doman就喜欢。也警惕自己要不要给孩子试试。这些天一直四处搜索资料去思考,包括和香港中大的老师讨论。俺原来学的有关大脑的课程是英文的,中文的都不清楚。谢天谢地更谢谢互联网,终于俺弄清了这个中文的这些大脑的名词是大脑里哪个部位了!怪不得王力医生警告俺,要看就看英文版,不能看那个翻译的。言归正传,俺发现了doman理论的生理学基础是非常科学的。科学在哪里呢?

先纠正大家有的错误,包括臭臭娘,中国翻译的右脑开发,不是大脑皮质的右脑,而是间脑。实际上七田真强调的右脑开发是右脑间脑的开发。

doman给咱们0岁孩子实施的闪卡是脑髓质开发。而不是脑皮质,一般孩子在大约10个月进行到交叉爬行阶段,才开始进入到脑皮质开发的阶段。但是胎儿在前三个月就已经形成了大脑雏形,即脑髓质和皮质(左右脑)及其他大脑外的部分,延脑,桥脑,中脑一直在迅速的发育。出生后大脑是完整的,髓鞘化是神经活动的过程,即兴奋刺激是逐层开始的,即从脑髓质,延脑逐步开始。脑髓质又称:本能脑,下意识脑,旧脑,低等脑,和情绪化脑.它控制所有非意识的日常活动.包括:体温的调节,血压,体内生化的均衡,藏特殊贮的数据,和消化功能等. 间脑,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里的基底神经节,记忆的海马等,间脑包括的丘脑,杏仁核等等都是脑髓质。而这些部位的发育是需要重复刺激,他们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胎儿是最神奇的原因。所以doman和七田真的方法肯定是能刺激大脑发育,使孩子的髓鞘化快加快大脑功能性发育。当然也就提前了孩子开始的皮亚杰发现的那几个阶段。也当然这几个阶段是不可以更改的。doman妈妈们可以多研究注意培养启发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思考越多越会用脑,大脑整个就越协调。3岁时大脑皮层区域前额页的功能强大了,也就是计划控制预算等等和左脑有关的能力。这些就是臭臭娘讲的那些了。

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吧,语言就不讲究了,臭臭娘能理解的。大量的刺激同时会引起大脑抑制的,所以不要大量闪卡,每次5张,一天3次足矣。更不要勉强孩子,孩子有任何的不适感都赶快停。

大脑的神经传递和情感性体验是最相关的,感受越强的,记忆痕迹越牢固。而且悲伤情绪最深刻。所以千万别给孩子留下恐惧感的记忆,也就是让孩子有安全感。没有安全依恋是心理障碍的最大原因会陪伴孩子一生的。不良性格也和这个有重要关系。妈妈们其实不用着急逼自己给孩子闪卡,我认为每天闪几张只要保留有那种照相能力就可以了,记忆太多的知识没多大意义。不如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在研究其他教育方式去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质人生态度和左脑的开发。这样全脑开发的人才能是成为象达芬奇那样的幸福和谐的天才通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5-28 14:04:41 | 只看该作者
hehe 昨晚睡梦中俺都在想这个问题。七田真的思想里这个方法即使对成人,只要每天坚持闪几分钟然后努力去回想刚看过的图片,时间长了也能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能力并不难,我们为什么没有是因为平日在意识状态时,即清醒时,处于B波左脑发挥作用了,间脑就被屏蔽了。一个人只要集中注意力,精力充沛,专注从事於某件事时所发出的脑波,即感情处於安定,知性活动进展时的精神状态.就能达到a波。怎样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不带功利色彩,只是享受做事的乐趣的过程,左右脑就会同时在工作。“在精神统一的状态下,间注意力集中,左右两半球的大脑产生一感时,就能够展现比他人多出数倍的成果. ”(引用)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的性格和这样子快乐的工作的。所以我们培养孩子专注有乐趣的做事并享受这种过程,孩子自然就在全脑状态下工作。即感受到了幸福又能取得成就。

我们成人很难达到这样的状态,可是孩子如果不受大人的干扰干涉,会很容易达到的,这也就是孩子为什么学习能力那么强,因为他们处在全脑的状态的。闪卡给孩子时为什么要在双方都情绪好的时候,因为孩子感受别人的情绪能力特别强,他自己不快乐时,就不能处于间脑或脑髓质状态,如果他反感,这种强烈的情绪会让他对闪卡这件事记忆深刻。你越闪他越反感,就更会抑制这种能力。所以如果你很累,没有精力,那就不要做。平日抱着孩子快速的给他指物认物,和闪卡是一样的。不去想孩子能不能记住,只要去享受和他在一起的这种快乐。我的孩子三个月时,我们就这样的给她指认,你问她“微波炉”,“吊兰”,她就回转头微笑着去找。关于测试也是,如果你没有压力没有其他目的,只是把这当作一种好玩的游戏,孩子并不会反感,她会很好玩的和你玩这种游戏,问什么答什么。所以我最感谢doman的是他让我知道了和孩子说话是用这种方法的,不是象我们以前理解的以为孩子不懂,很慢的解释的重复的教给孩子。孩子的反应只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我们更以为不能和孩子交流。现在我觉得懂孩子不是件很难的事,孩子的反应也会让你明白她的感受,会发现孩子的很多复杂的表情。我的孩子会开玩笑逗我们然后坏坏的笑,会有关心你的眼神。妈妈们是最能体会这些的。这样人生态度很快就会改变,真的明白什么叫幸福,享受。对一切都会抱着感恩的心和享受的心去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5-28 14:05:2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每天闪几张只要保留有那种照相能力就可以了,记忆太多的知识没多大意义。"思考后对这个有了新的认识。

孩子是通过接受环境的刺激引起大脑里的神经突触的生长,脑髓质增长到大脑皮层的功能发挥的。多感官的刺激都是这个作用。所以闪卡和其他多种刺激脑发育的方法就不是单纯的只是照相记忆能力,最根本是让突触长对地方,也就是形成复杂的回路。这也就是脑伤孩子用这样的方法能治疗恢复的原因。我们静止的环境信息对大脑来说刺激不是系统的重复,孩子大脑的特点决定了对快速的变化的感兴趣和容易吸收,所以闪卡和ppt能对大脑有更好的作用。那么怎么解决信息刺激太多了会造成副作用呢?其实信息刺激多到一定量时,孩子大脑抑制就会发出信号,不专心了,累了,所以该睡觉了。人类的睡眠就是起这个作用的。我们操作时一定要由孩子做主。不喜欢看了就停。当然要循序渐进,不能让孩子兴奋时间过长。每次少闪,多频率。符合大脑的特点。

还有即时这样有刺激大脑的作用,我们要不要给孩子“灌输”知识,灌输到多少的程度呢?这种大量的死的“记忆”存储有没有好处呢?孩子哭了,下次再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5-28 14:06:39 | 只看该作者
大脑是个美丽的球体,裂沟把它分成左半球和右半球。

她的顶部像一项被一层厚而皱的毛毯所覆盖而行的波纹状「思考帽」.称为脑皮质(cerebral cortex)又称:理性脑,意识脑,新脑,或知性脑等.人类的脑皮质主要是执行智力工作,当我们提到左脑和右脑时,事实上是分别指左右脑皮质。脑皮质也成为白质。

大脑皮质下层是脑髓质,即灰质。脑髓质又称:本能脑,下意识脑,旧脑,低等脑,和情绪化脑.它控制所有非意识的日常活动.包括:体温的调节,血压,体内生化的均衡,藏特殊贮的数据,和消化功能等.脑髓质似乎亦控制人的情绪变化. 就进化而言脑髓质是较原始的,而低等动物脑髓质的容量及影响力都较脑皮质重要.

间脑位于右脑皮质和髓质之间,包括丘脑,上丘脑等等。

孩子左右脑一直发挥着功能的,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反之亦然。只是到了一般10个月时才能到脑皮质发育的阶段。也就是脑皮质神经突触开始连接。间脑发挥作用其工作原理,可不是神经元的传递那么简单,主要是各种激素的分泌,什么多巴胺,五羟色胺等等 哪个多哪个少就影响着情绪和记忆等。那个我上了两学期的课,现在想起还头大着呢!等我哪天理理,没准我还能再写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5-28 14:08:13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的发育是左右脑同时在进行的,但在她也就是1岁前没进行到脑皮质阶段时,脑髓质和间脑发挥着强大的功能,也就是现在说的右脑功能。所以能神奇的吸收一切不加思考。随着脑皮质的越来越增长,脑髓质和间脑的功能白天就被屏蔽了。七田真的工作就是开发这一部分被屏蔽的功能。

但是这也有一定威险性,大脑需要的是平衡和谐的工作。过度的激发某一部分就会导致某种激素的分泌量大,而抑制另一种有关系的激素的分泌减低。抑郁或躁狂都是这样产生的。多巴胺多时就是躁狂,少时往往就抑郁。所以多巴胺被称为快乐中枢。过度的神经元的连接和激素分泌的不平衡会容易出现幻听幻觉,和强迫性思维。能管理利用这种能力就会产生伟大的创作,大多数的艺术作品就是这样留给我们人类的。但是控制不了情绪和大脑的反应的话,后果就更可怕了。我们从那些自杀的天才身上也看到了。怎样能做到既利用这种能量又能随意控制,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规律系统的开发和积极轻松的生活。所以孩子的价值观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态度和目标是追求真善美,就可能达到和游刃有余的掌控我们的大脑。享受过程,享受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1:32 , Processed in 0.08409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