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梦幻妖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我为什么反对“读经”------商友敬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0-23 16:1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gelex001 的帖子

在早教的时候背黄历,也能达到这些明显的好处:

  1。记忆力训练起来了,
  2。朗诵能力增强了。
  3。字认的多了,
  4。毅力和耐力非一般孩子可比。
  5。能够体验到黄历中的韵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0-23 21:1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3 16:16 发表
在早教的时候背黄历,也能达到这些明显的好处:

  1。记忆力训练起来了,
  2。朗诵能力增强了。
  3。字认的多了,
  4。毅力和耐力非一般孩子可比。
  5。能够体验到黄历中的韵律美。


是僵硬说的,我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0-24 00:27: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3 16:16 发表
在早教的时候背黄历,也能达到这些明显的好处:

  1。记忆力训练起来了,
  2。朗诵能力增强了。
  3。字认的多了,
  4。毅力和耐力非一般孩子可比。
  5。能够体验到黄历中的韵律美。


那你就背黄历吧,一个7岁孩子不大可能体验经典含义,我还是相信长大了对她有帮助,因为,我在人生经历"困"时,接触了经史,心有所止,心有有系,我不希望孩子"困而知之",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学而知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0-24 08:59:39 | 只看该作者
。。。。。。。。。。。。。。。

200762014534870635.jpg (63.83 KB, 下载次数: 0)

20076201453487063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0-24 09:23: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10-23 11:36 发表


大家往前冲,02殿后。。。。。。


姐姐妹妹 你不要

02是心如止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0-24 09:3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柳爸 于 2007-10-24 00:27 发表


那你就背黄历吧,一个7岁孩子不大可能体验经典含义,我还是相信长大了对她有帮助,因为,我在人生经历"困"时,接触了经史,心有所止,心有有系,我不希望孩子"困而知之",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学而知之".


我的意思是,背任何东西都能达到读经的效果.与其让几岁的小孩浪费在"大可能体验的"经典上,不如背点有意义的东西.
经典可读,可背,但不能神圣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0-24 10:0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24 09:34 发表


我的意思是,背任何东西都能达到读经的效果.与其让几岁的小孩浪费在"大可能体验的"经典上,不如背点有意义的东西.
经典可读,可背,但不能神圣化.


孩子的时间很宝贵,每天早上起床后45分钟背诵时间,我觉得应该读背最有价值的书.背<诗经><论语><道德经>这样的书我觉得可
塑造孩子的"魂",我不希望孩子长大后遇上太多的精神困境,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就是一门告诉你"做人"的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0-24 10:09:46 | 只看该作者

发点感言

台湾的一个什么博士(如果偶没记错的话)作了一个很[认真]的统计,历史上的名人志士(主要是有操节的)与近代巨匠都是自小读经云云的。

哎,她就没统计一下那些没操节的,那些牵卖国条约干卖国勾当的也全是自小读经的,当时的历史条件读经就是饭票的起点啊。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它只能告诉你传统文化,不要想太多了 ,"做人"的学问还得现实环境中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0-24 10:1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4 10:09 发表
台湾的一个什么博士(如果偶没记错的话)作了一个很[认真]的统计,历史上的名人志士(主要是有操节的)与近代巨匠都是自小读经云云的。

哎,她就没统计一下那些没操节的,那些牵卖国条约干卖国勾当的也全是自小 ...


什么事物都有它的源头,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就是那几部经典,我觉得让孩子从小掌握比不掌握好!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智慧也没有超出孔子老子庄子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0-24 10: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柳爸 的帖子

<诗经>就是古代的诗歌,其中很多字的读法和现代不同,而且古音有韵律,现代音却很拗口,读唐诗也一样能体会韵律.
<论语>中用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有些糟粕,另能背论语就能做人?
<道德经>简直就是辨证法,小孩能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59 , Processed in 0.131620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