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1 00:06 发表 ![]()
让他观察一株植物,然后写下植物的生长过程。
观察一个动物,让他学会表述动物的各种习性。
观察一个人物,然后写下观感。
这是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观察能力的训练。是孩子思维习惯养成的基础,也是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基础。
这种能力与习惯固然是很好的。
只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多样的,而大千世界也需要用不同的角度、方法、工具、路径去接近、了解、感觉、体悟。
下面录一段Stanley B. Lubman 教授在Bird in a Cage 里的话。
这段话教授是告诫西方学者在接触、了解中国法律所要注意的文化差异的问题。
我觉得教授的这个观点,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思维方式)也是很有启示的。
楼主是不担心所谓全球一体化失去自己的传统价值判断的,我却是杞人忧天地操心人们在这个问题讨论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观。
Law, of all the disciplines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West to study China, seems the most difficult for Westerners to use meaningfully because it is so rooted in Western values. Legal institutions are so powerful and visible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eties, so rooted in local cultural values, that Western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often assume their universality and use them as standards in understanding non-Western legal institutions. (...)
Because of the great danger of unthinkingly accepting Western preconceptions when studying Chinese law, we must examine these preconceptions carefully. (...)
讨论读经这个问题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个论坛上有好几次这个问题的讨论,里仁、kidmp3、田妈,到现在的天高,最后纠缠的问题只有那么一个。
这个问题是纸上谈兵所力不能及的。最简单的验证方法是自己去实践一下(还不一定让孩子去实践),体会一下“背”所带来的那种冷暖自知的好处,然后反过来再来审视“背”这种事情的价值。
但这也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毕竟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能否得出、多长时间能得出符合实证要求的依据,实在是不好说的事情。
因此,我早就对这类的话题不感兴趣,还真不明白为什么“天高任鸟飞”哪来的那么大的劲。
我以为高手过招就是这样,不玩险招不过瘾。
一个个真刀真枪地干,便宜了我们这些看热闹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