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q19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捐助条件越来越高】 【不感恩就取消被捐助资格】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8-23 16:08:4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小灰熊意见. 帮助别人本身应该是快乐的事情. 但是现在却变味了. 我们这里有的单位强制员工捐助本市的贫困学生,金额按职位级别来, 从100-3000元不等,每年都有, 统一上缴公司由公司名义捐赠.

66提出应该尊重被捐助的人,这点我很赞同. 但捐助的人有权利决定捐助谁不捐助谁,  这也是人家的权利.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小灰熊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8-23 16: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hq1966 的帖子

写的真好啊,互相理解,让大家都生活的更好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8-23 16:2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嘀哒嘀 于 2007-8-23 16:04 发表
知恩图报,理所当然.
不能简单的去指责那些连谢谢都不说的大学生,从更深处考虑,一旦和施与者建立了长期的关系,这种人情帐就要背负一辈子,并不是简单的说声谢谢就完了,这种人情债可不象金钱债,还了就完了,别说那 ...


这人出发点应该还是好的,把人家接出来应该还是出于好心吧?  可能还是心态和沟通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2 + 2 出发点是好的,可惜........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6:35:05 | 只看该作者
  

  
  83%的比例赞成取消

  ①
  为什么在捐助和受捐双方这样本应该毫无利害冲突的关系中
  也能建立对立关系

  设计的选项就有“回馈社会”的要求
  如果受捐助者是个纯粹的消费者(身体原因)
  根本没有能力回馈社会
  怎么办

  ②
  一定要弱者伸手呼救
  强者才主动伸手吗
  被救助对象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才造成需要救助的现状
  一个处在恶性循环之中的人
  特别需要外力拉出这个循环
  而这个社会多数强者(83%)的观念是等待弱者自我修为够了可以出这个循环了才肯施援手
  雪中送炭的时候不做
  锦上添花才肯做
  那还要什么捐助
  每个贫困大学生都有洪战辉那个修为
  捐助者会找不到捐助对象了

  ③
  大家都中了记者和媒体的计

  赞助22名学生的是企业家
  企业家只是捐助者中的一个群体
  还有N多散户是捐了就捐了
  有的是通过其他机构只捐了钱不和受捐对象联系
  比如上面几楼曾经捐助过希望工程或者其他项目的朋友
  都没有因为受捐对象达不到什么要求就半途中止捐助行为
  (俺提出的帮到底只是更高目标,要求太过了,不是每个人都有精力、财力帮到底)
  那么捐助者的多数应该是施恩不图报的

  22人中17人合格
  起码有77%强是知恩图报的
  剩下5人中
  记者也没有深入采访就下了知恩不报的结论
  如果深入采访下去应该还可缩小知恩不报的比例甚至发现5个人都是合格的

  ④  
  贫困生很早就有
  读过书的人其实都有印象
  自己身边遇到过的贫困生
  出手可能不如其他同学大方
  生活方式可能异于普通人
  性格可能稍内向甚至自闭
  除了极少数特例
  他们一般是最老实不惹事的一群
  最具知恩图报的美德
  而现在新闻报道给我们的感觉
  贫困生似乎大多是知恩不报的……

  ⑤
  83%的人赞同取消捐助
  只代表参与这个投票贴的人中的83%
  不是捐助人的83%
  真正捐助的人象楼上几位朋友
  都是不图回报不计受捐对象态度的
  对于捐助这件事
  俺认为最有发言权的是受捐方和捐助方
  捐赠是很简单的行为
  相关政策法规都给捐赠行为一路绿灯



  如果强者都用俯视的眼光看贫困生
  他们接受救助当然要上更高的门槛才够得着
  不放心的话
  建议给贫困生从小开一门受捐学的课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小灰熊 + 5 + 5 这是我唯一一个不赞同66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8-23 16:45: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嘀哒嘀 于 2007-8-23 16:04 发表
知恩图报,理所当然.
不能简单的去指责那些连谢谢都不说的大学生,从更深处考虑,一旦和施与者建立了长期的关系,这种人情帐就要背负一辈子,并不是简单的说声谢谢就完了,这种人情债可不象金钱债,还了就完了,别说那 ...


双方都有理由去指责对方,毕竟世上无完人。但反过来想想,人家帮助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甚至接到家里住,光从这一点来说就已经够高尚了,至于后面发生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的孩子都有可能挨打挨骂,难道别人的孩子就应该百依百顺?哪个人没一点脾气?作为孩子,作为学生,难道就从没挨过自己父母的打骂?从小是当公主王子的?

活在世上,很难碰到圣人或神仙,人家帮了自己,还真得好好感谢人家才行。如果有求于人,还是把自己放低点的好,不然,就一切靠自己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jiangying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8-23 16:58:13 | 只看该作者
大学里同班有贫困生,刚开始时大家都不知道,他花钱还大手大脚的.对人热情.我们选他当班长
当上班长后就屁事不干,后来大家知道了他家条件差,也平等对他,也帮助他.只是不再选他当班长.不幸,我干了两年,大四的时候才坚决不当.

但他自己不争气,大面积补考.一天到晚神经西西,神出鬼没,不知道干什么.
努力一下,考起了研究生(努力可以学好嘛).

有一次我出差会学校,他导师问我,你班上哪个XXX怎么神经西西老闯祸.

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国内知名IT企业北京研究所.一次开标准会,我问这个单位的人认识XXX?他回答:你是他同学呀?这样的人在我们公司怎么混得下去?

这样的人不值得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遇到特例
小灰熊 + 5 + 5 心态问题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8-23 16:59:09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所谓的帮得了钱场,帮不了人场
人的心态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不从教育入手,只是捐助点钱,内些孩子自然也就认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小灰熊 + 5 + 5 我很赞同。
jiangying + 3 + 3 有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8-23 17:07:04 | 只看该作者
大约10多岁的时候,我在大街上看到"一家人".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小孩.很可怜,面前放着一张纸,写着对家乡恶霸的控诉.我掏出口袋里的几毛零用钱给了他们.那是80年代阿,5分钱就买只冰棍了.
大约过了几年,我又遇见他们了,同样很可怜.不过纸上的描述变成了天灾.很多人给钱.

虽说知恩不图报,但也不想当冤大头.

从此,在大街上遇到要钱的,我都会说:如果你我了,我给你买点吃的.要钱,不给.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小灰熊 + 5 + 5 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8-23 17:08:48 | 只看该作者
得到帮助,说声谢谢是普通的礼仪. 难道这样的要求还过分?

不明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8-23 17:13: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8-23 17:07 发表
大约10多岁的时候,我在大街上看到"一家人".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小孩.很可怜,面前放着一张纸,写着对家乡恶霸的控诉.我掏出口袋里的几毛零用钱给了他们.那是80年代阿,5分钱就买只冰棍了.
大约过了几年,我又遇见他们 ...


两年前我们一家人从北京回家,在北京车站候车,一老太太到我们面前乞讨,儿子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毛硬币给她,她看了一眼后居然扔掉了。再走到我面前继续讨,我从地上捡起那几毛钱,对她说:你很牛啊,我都舍不得把钱扔掉,你比我有钱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支持。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08:27 , Processed in 0.086628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