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ngella能否复制?——想收一个实验班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22:41:39 | 只看该作者
从昨日起又多了一个来自广东的三岁半小男孩,起了英文名字,叫“Charlie”。

David来了有三个多月,今天检查了一下他的中文阅读,已能借助拼音阅读浅易的童话读物如《一千零一夜》,抄写也有点样子了。他最突出的是英文,很喜爱数学和科学。现在经常让他跟着大孩子们一起听课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23:32:51 | 只看该作者
迄今我这个实验班已有正式学生三个半,按年龄(6-3岁)依次为Mary\david\Little David\charlie,因为Mary要去幼儿园,到下午三点后再来,只能算半个。最近,广西四岁刚过的小女孩也将于30日抵达,如果能适应留下,那就有四个半,差不多可以凑成一个小小班了。本来这个班是想放在某幼儿园的,但因该院招生宣传等工作未跟上,招生流产,我便在英语角办了起来。现在来看,我对这个班充满信心,我想陆续还会有新的孩子加入。

我非常高兴的是,已有的孩子在短短的时间里,都有很大的进步,孩子们的家长都非常满意。在总结教养女儿Angella的经验基础上,采用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超前教育方法,几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Mary\David在英语方面能说能唱能读,比较扎实地学完了《新概念英语》(1)的一半。中文,能够开始借助拼音阅读,已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和《论语》的部分章节。最近讲《千字文》,David也跟着大孩子们一起听。数学方面,Mary\David在背会九九表后,也跟着大孩子们学习初步的代数和几何,当然四则运算,包括小数和分数也经常在感受中。我采用图形结合、打通小学和初中的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他们数学思维的建立很有好处。

Little David最近的一个很大的发展便是会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很多的为什么,这说明了他对学习的兴趣日益增长,并有了初步的探究思索的萌发,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进展。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7-12-28 23: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2-29 14:44: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消息,只有欣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1-2 22:47:38 | 只看该作者
0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1-2 22: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22:49:59 | 只看该作者
Rebecca,这是从广西柳州来的女孩自己认可的英文名字。从今天起我们就叫她Rebecca。她尽管只有四岁余两个月,却很有主见,我给她报了好几个英文名字,她自己说这个名字她喜欢。来了只三天,却因偶感风寒,病了两天,咳嗽并伴有38度多发烧。这两天,天冷得出奇(今天已报最低零下三度),我为之一直揪心。从身体发育和心智条件来看,我觉得这个小女孩我很喜欢。

比她早来几天的charlie,这两天英文的感受能力大进,所教的英文歌和儿歌都能唱得不错,特别是他对数字的敏感给我影响颇为深刻。

总觉得这些孩子的先天条件都明显好于Angell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5:58:28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上,Rebecca的妈妈到家后,我们通过QQ让母女俩网上“见面”,女儿自然是又哭又诉,不能自已,搞了两个多小时。毕竟是从未离别的母女,又毕竟是刚满四岁的小女孩。但今天起来后,她就平静得多了,上午照例地上课,下午我们全家带着所有在的孩子们去海边。天气格外晴好,在几天苦寒之后,阳光和煦,孩子们玩得很尽兴,Rebecca也很高兴。一路上,她牵着我的手、不停地给我唱歌和说话,使我了解了这个小女孩的知识面很宽。回来后,看到了她妈妈给女儿的留言,她很平静地对我说:告诉妈妈,她给我什么礼物就什么礼物,我也想她。过一阵,她又说也想给妈妈寄几张照片:Angella、姨妈和我自己的照片。孩子显得异常理性。 (以上三个表情符号,是Rebecca自己选的——她以为我是在帮她写回信。)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1-6 18: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1-7 08:33:32 | 只看该作者
四岁的孩子,真勇敢.
也特别佩服Rebecca妈妈的勇气,
唯有祝福

[ 本帖最后由 水瓶子 于 2008-1-7 08: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1-7 17:31:52 | 只看该作者
从带小孩到达袁老师那里那天算起来到现在有9天了,从我自己回到家到现在已经有三天的时间了,我一直没有在这里发帖,因为自己反应比较慢,不善于把握自己的想法。

总的讲,袁老师是实在人,他帖子里写的东西是贴近现实和实际的。

对于舍得小孩的问题,我觉得,人们把小孩交给幼儿园,对自己小孩的幼儿园老师了解吗?而且一个幼儿园老师负责多个小孩,而我的小孩现在是交给一个家庭,得到一家人的照顾,相比起来他们都舍得,我为什么不舍得呢?
非常清楚自己对孩子的爱还在,虽然现状已经改变,不能象往常一样,相厮守来让小孩感受到并由此影响教育小孩,但可以用别的比较可行合理的方式让小孩感受到,所以其实小孩并没有失去她父母的亲情,只是形式变了。

既然可以得到袁老师家庭的照顾,既然没有失去父母亲情只是形式变了,而且在私塾里还有伙伴,有什么不舍得呢?

谢谢袁老师及私塾里的所有人,包括我小孩的伙伴--私塾的孩子,因为我小孩身边有你们,因为你们在我小孩的身边,请袁老师收下并帮转达我对大家的谢意。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7 18: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1-7 18:17:20 | 只看该作者
真心欢迎,衷心祝福!

向susan_1201致敬,你真是位了不起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1-9 16:03:03 | 只看该作者
susan_1201 的孩子就是Rebecca是吧?我看过Rebecca的网易相册http://ganshichang.photo.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21 , Processed in 0.17476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