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落话成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别推荐】天高任鸟飞 先生回贴文集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7-29 23:5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7-29 23:43 发表
klcz2002  2007-7-29 23:49  威望  +10  这楼观点偶是纯粹支持
klcz2002  2007-7-29 23:49  金钱  +10  这楼观点偶是纯粹支持


俺把这歪楼再顺一顺,大家各自能找到有用的就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你比我辛苦,我随手掏你四处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8-2 21:29: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看奥特曼:


看问题,要尽量往本质上看,这样才能接近真相。
看见了真相,判断才有可能接近正确。


孩子的未来,就靠这“正确的判断”了。
判断错了,下面的路,任你聪明机变也是枉然。判断正确了,下面的路其实很简单。

教育,其实真的很简单。

电视里面的垃圾,实在太多了。
有些家长也许会说:唉,动画片嘛,何必要那么多教育意义,孩子爱玩嘛,看看也无所谓。

鸟儿经不住要问:
既然童年如此珍贵而又短暂,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接受这些东西呢?
真的爱孩子,是这么爱的吗? 家长为什么就不愿意为了孩子,沉下心去,认真学点有用的、对孩子有益的知识学问呢?

两个字:懒惰。
为了掩饰这两个难听的字,就要衍生出来一大堆理由,就表现为: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我和所有家长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都认为孩子的童年很短暂,快乐是第一位的。
但是,快乐来自两个层面。

一个是后天认识层面。
玩几次玻璃球,他就建立了“玻璃球快乐机制”;看几次奥特曼傻拉叭叽窜来窜去,他就建立了“奥特曼快乐机制”。
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角度看,这和“毒瘾”没什么本质区别。后天培养出来的爱好,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意义上说,都是一种毒瘾。(为什么鸟儿要一再反对“兴趣”二字,原因就在这里)

不管你同意与否,这些瘾,虽然有深浅之区别,但本质上就这么回事。


另一个层面,是“天真”层面。
天真的孩子,本身就是快乐,他到哪里,就能把快乐带到哪里。
记得我在“初到贵地第一帖”里问过kkz,爱的本身,到底是什么?
kkz认为鸟儿说着说着激动起来,犯了所谓“小圈子”情绪,并且马上给我解释了他“认为”的爱的本身,然后鸟儿在那个问题上,就不想说了。(鸟儿不愿意拔苗助长)

爱的本身,就是天真。(体会一下,爱,就是本真的)
爱的蔓延,才有责任、勇气、承担、相濡以沫。
爱的泛滥,才有溺爱,贪恋,难以割舍。
爱的混杂物欲,才有美女爱阔佬,帅哥爱富婆之类。

爱而生智慧,则蜿蜒成就圣贤、大哲和领导群伦的宗教、政治领袖。

天真,是来自人类天性的东西,不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你也许看见过70岁依然天真烂漫的可爱的老头子老太太。
我们这个时代,天真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中年人,乃至年青人,很早很早就丧失了天真。这是文化生命枯萎造成的。(什么叫做“文化生命”? 唉,慢慢思考吧)

天真不是制造出来的,也不是后天的“教育”教得出来的。
我说的这个“后天教育”,是说现在通行的这些教育。这些教育,以及当今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都基本上是在扼杀天真。

怎样保持孩子的这份“天真”?鸟儿嘴巴都说干了,还要问吗?
静定和专注,就能够帮助孩子“恢复”天真。天真原本就在那里,不用培养,只要恢复。
读经,能够帮助孩子静定和专注,也能恰如其分地补充孩子必须的“文化生命”。文化生命能够为孩子提供“最根本的人世间生存之道”。

然后,随着孩子成长,各方面能力增强,在牢固的根基下,再选择性学习各类科学和数理知识。
鸟儿说过,人文精神是纵深的经,科学是横向拓展的纬,缺一不可,却要“适时而教”。

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聊的奥特曼干什么?我们家孩子从7岁开始,就没怎么看电视了,她自己也根本就看不上那些垃圾节目。即便偶尔看,也只看凤凰卫视或者中央10台的一些文化和科教节目。

她11岁时,我感觉她已经超越了我30岁时的见地,时常惭愧不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23:26: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经典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3067&page=2#pid1438988

答爱翅膀一:

小鸟已经多次列举了一些儒家经典的名目,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没有涉及。
但是推崇儒家,并非排斥道家佛家。

经典必须是“圆实的”。

实,是指它必须是从人性最高处着手,往下贯彻。

这个人性最高处,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是虚构或者推测,而是证量。
圆,是指它必须能圆满解答这个“最高处是如何可能的”,圆满解决生命从下到上全幅的辩证关系。这是智慧范畴。


站在一个社会人的立场,要推崇儒家经典。
因为它蕴含了立身处世、经邦治国的功效,是“入世学问”,注重当下觉悟。
中国的禅宗,其实就是中国文化(以儒家、道家为代表)消化吸收印度佛教,而出现的改革派,亦是强调当下觉悟。


站在一个超脱人的立场,或者最高领导者立场,就不仅需要儒家文化做底蕴,还要畅通道家学说。
因为道家文化蕴含了深远幽深的玄智。


站在超越人的立场,佛家学问是更适合的。但却需要深厚的儒家学问根基,和幽深的道家玄智做辅佐。
因为佛家学问过于高妙繁琐,没有根基,靠学术研究型的考据和字面直解,是不能登堂入室的。

佛家道家,大体可以说是“出世学问”。
但严格意义上说,儒释道的终极高度,是没有区别的,关键在学人的立心为何。
以入世心学佛学道,出世学问亦是入世学问;以出世心学儒,入世学问亦是出世学问。



儒家经典,首选《论语》,《论语》是圆实的。其次是《孟子》、《中庸》、《易经》等。
《孟子》是纯粹的心性贯彻,《易经》更侧重解悟,《中庸》更侧重履践。但其实都是三而合一的。
有条件的(足够聪明或者根基牢固)也可学习《传习录》等宋明孔孟直系大儒著作。


朱熹学说已是歧出,不算直系,但是朱熹晚期学问,已回趋直系。朱熹的历史价值和学问价值,不懂就最好不要评价,
免得遗笑方家。
《大学》等著作,则少许等而下之,是方便权且之说。


道家经典,首选《老子》、《庄子》,蕴含了道家的圆实。
别的道家(特别是道教)学说,在没有根基之前,小鸟并不推荐。


佛家经典,首选《法华经》和《金刚经》。
《法华经》是纯粹圆实的,《金刚经》则是经由智慧而呈现圆实的。
其他佛家经典,暂时不推荐。



答爱翅膀二:

由上述,则可知,经典不存在什么“糟粕”,只有因学人错解,而生“糟粕”。
以02说的“存天理灭人欲”为例。

首先,我未曾见任何圣贤说过要“存天理灭人欲”,经典之中,没有这句话。

其次,朱子文集和四书集注中,有类似话语。但是,请仔细审看原文,朱熹的意思不是这么简单的。
存天理,是怎么
存,为什么要存,天理又是什么理?
灭人欲,是怎么灭,为什么要灭,灭的是什么人欲?这些都要仔细辨别清楚。
一旦没有审虑清楚,就容易产生02这样的错解。这些错解,流传开来,就成为很经典的糟粕

再举一例。
edu《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帖,我在4楼回帖,曾经说过,“若这个“科学的考量”,是出于崇高的人文主义情怀使然(
如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教育理论将更逼近教育的本质,这个理论在指导实用时,效果才可得到更深入更长远的拓掘和展现。”

这中间,崇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就是经典。
经典揭示的是“人的通性”,全人类共有。

但这个通性,并非“全人类都可以自觉开发出来”。

既然如此,经典怎么会与现代生活有矛盾?
经典不是理念,理念是低层次的“想法”而已。

经典只涉及“本质”,只涉及“根基”。

答爱翅膀三:

不误读经典,只有一个标准:我们是不是尽份了。
经典只强调本份,为人的本份,做事的本份,朋友的本份,父母的本份,晚辈的本份。

最本份的,就是最高的,就是最经典的。


02上面的那篇,鸟儿就不再做无谓的回复了,只对“存天理灭人欲”做一浅白解释。
鸟儿在回答斑竹大人《爱因斯坦》帖中,说过“顿悟的那些知识,并非语言可以确切表达,只能等到听者达到一定层面后,才能够理解传授者的准确意蕴。”

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要“道德感和历史感”并重,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道德感和历史感”,也是开拓美好未来的根本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23:44: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用孔子的方式解读孔子”及读经方法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3855&page=1#pid1438285

对话体,当然不失为一种有效提升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但,却不是“以孔子的方法”解读孔子。

所谓“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假设:孩子是不喜欢读古文的。

当然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大量地、老实地读经,是可以迅速而显著地,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的。
关键是要老实,也就是严格按照“一定的方法”操作。

另外,解读孔子,在儒家一路,最靠近孔子自己方法的,有孟子,陆象山、刘蕺山和王阳明等人。
他们都是从心性(第一义谛)直接纵贯下来的,比如王阳明,就是直接从“良知的呈现处”下手。
当然,这是上根利智者途径,难。

不是贬低对话体,只是解释“孔子自己的方法”。

-----------------------------------------------------
实际上,这个方法很简单。
越简单的东西,越能接近本真。

1、声音平,气息连续。一口气接一口气地读,换气时意念还在继续往下读,只是不出声而已。
2、时间长,一个小时为一个节拍。
3、读速快。(熟能生快)

理由嘛,今天鸟儿时间紧,明天来解释

之所以要“这样读”,首先我们必须认定: 专注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就。人绝大部分潜力,来自于“专注”的引发。(天才除外,但是天才天生就会对某一领域十分专注)

专注有两个层面。
1、通过外部设定的引诱,引发孩子的兴趣,这个兴趣,引导孩子专注于某事。这是由外而内的,是通过“他律”,引发“自律”。


2、孩子自觉意识到“专注”的身心状态,并停留其中。这是由内而外的自律。

但是,第一种专注并不能自然转变成为第二种,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很多家长停留在“引发孩子兴趣”这个层面,往往就随着孩子走了。
兴趣是会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是他律,靠不住的。

因此,培养孩子的第二种专注,最好不要以“兴趣”为引导点。以兴趣为引导点,有流弊,可能导致孩子“习惯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个习惯不见得好。
这类似于为泳池加明矾,明矾起作用时,水清。明矾效应过期时,渣滓又起。


最好直接从“孩子不思考”处下手。
让他重复去做一件适合他成长规律的、真正有价值的事,反复又反复,自然可以沉静下来。
这如同让泳池静置,久而久之渣滓自然沉淀,让它自行筛滤(因为自觉,故能自行筛滤)。


用5楼的方法读经,就是直接从“不思考”处下手的好方法,既培养了孩子的定力,又为孩子提供了人生必要的文化生命材料,一举多得。


如果真的是气息接续,则一般不会出现“东看西看”的问题。
之所以要如此“气息接续”,是因为“气息接续”比较容易导致孩子进入“定静状态”。

但“定静状态”分多层次,层次越深,气息越细,则渐次无声,渐次入定。

孩子读经,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深层入定”情况。
一是因为延续时间不够。
二是因为监督者要提醒孩子持续出声。(为什么要这样,以后再说)

持续、稳定的配合呼吸进行读经,还不至于伤气。
一是还不到那个“伤气”所必需的程度;
二是按此方式读经(换气时只要意念到即可,不要“随换气”而吞字),培养的正是元气,无有损伤一说。关键是要老实执行方法。


如果孩子读半个小时,即行主动停止中断,说明还没有体会到轻安状态。(我太太带一严重多动症孩子读经,那孩子经常说:哇噻,怎么一个小时这么快)
不知道孩子几岁,也不知道他的根基,我只能说,读经的过程,是以孩子“是否喜悦安乐”为标准。(这是对上根利智孩子的标准,普通孩子,能读就好)


但是,读半个小时,也是非常好的。
您严格按照这个方法实施,细致地、慢慢地观察孩子的根基。

这很正常,一般的孩子都这样。熟练了脑子就容易七七八八转悠。
一方面说明孩子没进去;
另一方面说明孩子很聪明。

但这个聪明是“逐物”的外放式聪明,俗话就是“反应快”,不见得是好事。
却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个聪明,也是很难得的,也是悟性的启动处。

这样的孩子,家长比较累(我的孩子就是这样)。要求家长要细致盯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逐渐养成习惯,也就好了。(我的孩子每天读经十好几个小时呢,老师盯得都累死了)


孩子还小,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上路。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 2 没想到这个你也找到了,厉害!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8-16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8-17 22:55:15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论坛,了解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其中【读经】这一方法,不但是孩子受益,而且还教育家长,做为孩子的母亲,我只是想提供给孩子最好的,这是天下所有母亲父亲想做的事情。

简单实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8-22 09:15:56 | 只看该作者
为方便查找,鸟儿把这歪楼顶上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已进行了主题分割 其它内容已移出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8-22 09:24:28 | 只看该作者
鸟儿,孩子不会自己读之前,是否我应该如你之法读给他听?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8-22 14:2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2 子云 的帖子

是的,你读给孩子听,孩子收益,你得便宜。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8 收起 理由
子云 + 3 只能给钱了!我还可以卖乖,:)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8-24 07:30:32 | 只看该作者
对一些讨论,进行了“主题分割”操作,请到另一楼继续: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4987&extra=page%3D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28 , Processed in 0.121425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