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百家都是家,唯独儒家不是家.若说儒家通体都是在说人心人性再表述理性.怎么反倒因为自己看不懂经典就乱说儒家"反理性"哎~~
我说您概念不清,您再次说话给我做证了,呵呵首先您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封建社会文人"的普遍现象,此中有几点逻辑概念上的基本错误.好比五四时代高喊"反帝反封建",帝国主义对中国当时的危害大家当时都切身有感受,所以可以跟着激情踊跃.然提及"封建"此则官方哲学之用词不当和浅陋,第一,若说中国本土的"封建",在历史上应指的是周朝分封诸侯井田制度的封建,这个封建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而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并非封建而不过是一专制时代的开启;第二,若说反对外国的"封建",则世界历史上对于"封建"的公认是指古罗马帝国崩溃分裂后各个小国退而自保的历史阶段,这个五四反封建本就反的莫名其妙,徒是以"故旧"为"封建",是缺乏理性之谨慎思维,不符合历史逻辑之浅薄反对,时至今日您还是只从官方的教科书上学习历史观念与基本概念,就来奢谈比较严格的国学和学术问题不免有点搞笑了哦!第三,枕着圣贤书像您这样肆意曲解师心自用或者根本都不实践圣贤经典所传之经典智慧,那和经典有什么关系,我们岂能因噎废食,自己拉不出屎怪茅房呵呵,这个在思维逻辑上您又错了!至于您说刘邦朱元璋反对儒更加是无稽之谈,刘邦朱元璋后来很重视儒,他们反对的是腐儒和伪儒,儒家本身就不是家,至于汉代因为文制的缘故重视立起儒家做为社会规范,那是因为儒家所重视的本就是天地间最自然平实贴切于生活人生现实的理性,其中自有人人皆须有的必然轨范,比如婚丧娶嫁的礼仪等,难道像现在中国这样不伦不类的才叫"礼仪之邦"吗?儒家是家常便饭儒家是中正平和,儒家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本来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片,儒家的心胸就是开朗的,见贤思齐的您自己真不懂没关系可也不能乱说啊!若一定说儒者有信仰就是信仰天地间一切合理正常的事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个请您参看另一版主转贴的王财贵博士最近在河南漯河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演讲整理稿!至于说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道家,都是针对当时周文疲惫而发出的各自因应,各有所得与所偏,儒家没有锢蔽自己的见解,儒家就是该如何之就如何之,表述的都是常道,并非玄说.至于您说统治者出于利用儒家等等显见是一种猜测,若要论严格的学术根据,恐怕很有问题.
即便退一步说有利用的居心,大家都是人要过应该属于人过的日子,必然有文制和常轨的一面,这个利用,也是大家需要的利用,并非完全因为自私啊!是人自然有父母兄弟朋友子女上下级等,那伦常之道是人自然的需要,就是现在难道你认为您就可以悖此人伦大道吗呵呵!至于您后面所述,实在还充满着学生的幼稚气,大约平常看一般庸俗浅见之辈的言论和报纸和杂志上的观念上一个囫囵吞枣的综合,全是出于主观的观念,而无客观之概念可言,说些乱七八糟的断语,那还不简单,您要反对圣贤反对自家祖宗的智慧,至少先把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思路和概念理清楚才可以.否则顺着官方哲学马列唯物观的教条去观察中国自己本身极综合理性的学问,那只是一个荒谬接着一个荒谬,都什么时代了快醒醒吧!谢谢!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