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jh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终于知道老鼠为何痛恨中医了---终结答案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4-25 11:2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4-25 11:03 发表
我觉得科学的事,只能讲事实,与逻辑无关.任何一样科学的事不经成千上亿的考证,不能说明问题,不能以个别来看全面.口舌之争更是要不得.说赢了科学实际可能却输了.

  今天东风大呀,俺也风凉一下
   大家的共识:科学要看事实。    那什么是事实?眼见为实吗?看得见的实验数据吗?
   大家的共识:中医看经验,西医看实验。    但 经验是以往的事实,实验是个别的事实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10 + 10 我很赞同。
susan_1201 + 5 + 5 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4-25 11:25:19 | 只看该作者

我力挺中医

中医是国粹,我们要保护它,支持它,而不是打击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4-25 11:3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米爸爸 于 2007-4-25 10:28 发表


这话我很赞同,但是西药在国内生产的是否与国外的一样严格,我觉得有问题,同时如果中药按西药标准来制药,不知老鼠认为如何,韩国与日本已在作了.中医需要的是改进制药方法及医生的培养制度吧.我是这的想法.


你说得非常对,其实国内早已经有费医存药的说法,不过呢,中国的穷人太多了,政府也需要有些虚幻的东西,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人以安慰。

这个不需要出国考察,我给你点资料吧。

下面简单介绍一点汉方药的现状。

4-1)汉方药的生产厂家
现在主要有TSUMURA,KANABO,小太郎汉方制药,帝国汉方制药,三和生药等生产汉方药,供应医院和药店。药典中收录的药物中只有148种汉方药可以使用医疗保险。相对于我国遍地开花的药厂,日本的汉方药厂家可谓屈指可数。当然也不会出现那种在国内经常看到的医院自己制造无标号无批准号的中药。

4-2)汉方药的配方
笔者查阅了日本药典,没有在任何汉方药中发现剧毒物质如雄黄,朱砂等。汉方药基本上是配伍固定的粉剂或者汤剂。比如桂枝茯苓丸含有桂枝4克,茯苓4克,牡丹皮4克,桃仁4克,芍药4克,经过萃取提炼精制成粉剂或片剂。厂家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出厂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分析测定各有效物质的准确浓度。偶尔也有极少数医生开煎剂。国内常见的中药配方用一个“等”字就包含了许多信息了而省略了必须让患者知道的药物成分。

4-3)汉方药的毒副作用
所有的汉方药都严格标注了毒副作用。比如KANABO出品的黄连解毒汤注明副作用为升高GOT,GPT值,食欲不振,打嗝,腹泻,腹痛。猪苓汤合四物汤(联想起金庸的花雕茯苓猪)的副作用为胃涨,发疹等,严重副作用为食欲不振。小柴胡汤的常见严重副作用为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偶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血压增高,乏力,手足痉挛麻痹,GOT,GPT数值升高,黄疸,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脉搏加速,排尿痛,血尿,残尿感等等。五苓散的副作用为发疹和瘙痒等。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为胃部不适,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等。市场上流通的健康食品或者不需要处方的汉方药也都严格标注了注意事项。

4-4)处方药
在医院,医生在开处方之前必然会询问患者最近服用过什么药物。如果患者服用过,或者正在服用汉方药,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一般情况下会要求患者停服汉方药,以免与西药相冲突。在药店自行购买药物的时候,药剂师(获得药剂师证书需要正规大学4年本科药物学专业毕业并需要经过国家统一的非常严格的考试,和国内穿上白大褂站在柜台后就成药剂师不一样)也会仔细询问患者用药的情况,这和国内药店卖药多多益善又有很大区别了。

4-5)对汉方药的态度
面向普通读者的几乎所有的汉方药相关的资料,书籍等都严格说明汉方药有副作用。在一些教科书类型的书籍中提到中国人的“中药治本,西药治标”的说法,但是日本的观点是否定和批判性质的。汉方药学继承中医药的扶本驱邪的观点,但不认为汉方药神奇到能够超越西药。汉方药现在基本上处于民间领域,制药公司也在开发健康食品和汉方药,但是药物浓度低于药典处方药的浓度数值,就是因为对毒副作用的顾虑。最近20年,有些大学附属医院使用汉方药对癌症晚期病人进行安慰性质的治疗,主要出发点是有些汉方药有提高病人体质的功效。现在的大学药学和医学部门以及制药公司在汉方药研究上投入不少,他们的目的是从传统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而不是开发包医百病的万灵丹。

综观日本的汉方药学,可以看到日本基本上放弃了传承于中国的医药学,而接受并发展了现代医学。汉方医学在日本没有什么市场,因为没有谁会在现代诊断手段如CT,B超,X射线,内窥镜已经非常普及的时代去接受望闻问切的诊断。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世界第一(81岁),不是汉方医药的功劳,而是来自于先进的医疗水平,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汉方药在民间依然存在,盖因日本文化深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汉方药市场销售额很高,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物价远远高于中国,而且相对于中国的原料粗加工而言,日本更注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开发。日本的药店或便利店有很多健康药品健康食品销售,主要是因为部分日本人持有“医食同源”的观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小米爸爸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4-25 11:3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jh_xtz 于 2007-4-25 11:25 发表
中医是国粹,我们要保护它,支持它,而不是打击它了.


你是用药物治病呢,还是用国粹治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4-25 11:34: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7-4-25 11:13 发表
susan_1201   2007-4-25 11:09   威望   +5   非常赞成!
susan_1201   2007-4-25 11:09   金钱   +5   非常赞成!
我非常赞成后面一句话。


我觉得科学的事,只能讲事实,与逻辑无关。科学最终应该遵守符 ...


没有逻辑那还叫科学么,那就做玄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7-4-25 11:3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25 11:30 发表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世界第一(81岁),不是汉方医药的功劳,而是来自于先进的医疗水平,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呵呵,难不成楼主解剖研究了高龄日本人,这么断言
   难不成欧美国家比不上日本“先进的医疗水平,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4-25 11:4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25 11:34 发表
没有逻辑那还叫科学么,那就做玄学。

条条大路通罗马,难不成逻辑只有一条道?
指鹿为马时,说马的一定正确,说鹿的就错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理解你的意思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7-4-25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25 11:32 发表


你是用药物治病呢,还是用国粹治病?

  你是用药物治病呢,还是用崇洋治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4-25 11:48:45 | 只看该作者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4-25 11:4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4-25 11:30 发表


你说得非常对,其实国内早已经有费医存药的说法,不过呢,中国的穷人太多了,政府也需要有些虚幻的东西,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人以安慰。

这个不需要出国考察,我给你点资料吧。

下面简单介绍一点汉方药的 ...

  日本人向来势利,谁强傍谁,医药方面也一样。没啥好研究的。但是西医确实能保证我们的健康,和中医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2:17 , Processed in 0.150254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