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fsmzl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育儿百科(出生,婴儿,儿童...数百个问题,应有尽有)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28:46 | 只看该作者
影响宝宝正常独自行走的不利因素

  个人在门诊中的多年经验,可以将此一问题条列于下,供父母们参酌。如果能够小心谨慎地注意,勿使努力学习中的宝宝到压抑甚至剥夺,则孩子们的成长自然顺利可期。

  A.宝宝的衣物穿得过多或过厚,以致影响活动性。

  B.宝宝很少有机会在地上活动,因为太常被抱抚。

  C.宝宝体重过重,超过同龄婴儿,以致缺乏「动机」。

  D.宝宝生长不良,慢于同龄婴儿,以致肌肉骨骼不足。

  E.宝宝对攀扶曾有不好的经验,以致畏惧不肯学。

  F.宝宝十分着迷各种手部动作,以致减少走的机会。

  G.环境中无法让宝宝扶着走,以致缺乏兴趣。

  H.宝宝常被放置在学步车之内,以致没有走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29:09 | 只看该作者
多爬有益于婴幼儿的健康


  "爬",看来是一种很简单的活动,但对婴儿来说并不简单,要尽一翻努力才能完成。"爬",对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担心会出危险,当孩子爬的时候,即加以阻止,这是不对的。开始婴儿只会仰卧,最多也只能坐,所接触的范围极小,不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更多属性。

  婴儿会爬后,所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扩大到整个床,以至整个房间,使婴儿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接触的声音刺激和事物刺激,有利于发展幼儿听觉、视觉、平衡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大大地扩大婴儿的认识范围,为婴儿建立、扩大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创造了条件。

  可以给婴幼儿练爬的方法有:

  "定向爬"。即婴儿趴着,把球具放在婴儿面前适当的地方,速引他爬过去取。待婴儿快拿到时,再放远点。如果婴儿开始不会前进,成人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

  "自由爬"。即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场地(水泥地应铺上棉毯或席),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脏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婴儿在地上抓玩。但必须在成人的视线内活动,以免意外。

  "转向爬"。即先将有趣的玩具给他玩一会儿,然后将玩具当着他的面藏在婴儿的身后,引诱他转向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29:34 | 只看该作者
贝贝自己走


1岁左右的贝贝开始学习走路了,他可以沿着沙发、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是这样走了几个月都还是不能迈出真正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只要不借助东西,贝贝就不敢走路。这怎么办?爸爸妈妈想了好多办法,都解决不了问题。有一天,一位邻居拿了一个球放在贝贝前面滚,贝贝急于想拿到那个球,一松手就蹬蹬地跑过去,从此,贝贝不再要摸着东西走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每当贝贝在走路时,爸爸妈妈都会说:“当心,扶好,别摔了。”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你总是这样说,贝贝的潜意识里就产生了一种怕摔的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无形中也就阻碍了贝贝的行为。 

  想想看,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做过这样的消极心理暗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29:58 | 只看该作者
贝贝爬楼梯,不用紧张


你家刚会走的贝贝,遇到台阶或楼梯时是怎么上去的呢?一定是爬上去的。l岁的贝贝刚学会了走路,但他没有能力扶着栏杆走上楼梯,因而遇到楼梯就立刻俯身开始爬。 

  可是,妈妈见到贝贝爬楼梯就大惊小怪:“贝贝,太危险了,楼梯怎么能爬着上?快下来!”殊不知这个年龄的贝贝在爬楼梯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他不仅能手脚并用爬上楼梯,而且还会爬下楼梯。贝贝自己爬着上下楼梯,进一步锻炼了他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同时也锻炼了他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如果一味地限制贝贝去做他能够做的事,只会使贝贝对自己的环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无形中妨碍他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所以,我劝你,千万不要限制贝贝爬楼梯。如果你不放心,可在旁边鼓励并悄悄地保护。当他有扶栏杆上楼梯的能力时,爬楼梯的行为自然就会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30:18 | 只看该作者
蹒跚学步的孩子常惹麻烦怎么办?


蹒跚学步的孩子是最令人喜欢的,然而确实也会给大人带来种种麻烦,比如总爱摸来摸去,凡是手够得着的东西就想拿过来放在嘴里咬一咬,或把东西拿来扔一扔,等等。其实这不是他们故意搞破坏,而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是他们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父母不能用粗暴的态度去压制这种好奇心。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需小心呵护外,也是需要教育的,但应尽可能避免打骂。在他们不听话,例如故意把正在喝的牛奶杯摔在地上、用手捏蛋糕、在该睡觉时大声喊叫时,应当耐心地教导他们要听大人的话,有时也可以稍加惩罚,例如,用手轻轻拍拍他的手,这样也可使他有所领悟。有时他执意要拿取一些贵重的物品,家长不必大声吆喝,较为明智的方法是,用别的东西来分散他的注意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30:46 | 只看该作者
婴儿学走七大要点


宝宝到10个月左右的时候,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就是宝宝学走的开始,但从扶走到独自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无疑要起到辅助作用,同时,父母还要学习一些宝宝动作发展方面的知识,以做到科学合理的辅助孩子学走路。

  一、发展状况

  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0-11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二阶段 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 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 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阶段 13-15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二、意义

  当宝宝开始走路时,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以下三项能力:

  1、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

  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

  3、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三、骨骼的问题

  一些宝宝在学步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专家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如果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不必过于担忧。。

  许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专家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四、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依以上五个阶段走路动作发展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

  五、学步辅助工具

  学步车是最常用的学步辅助工具,但使用学步车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等宝宝七个月大以后,能够支撑颈部并平稳坐立时再使用。

  2、学步车的高度须适合宝宝的身高,不宜过高或过低。

  3、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分钟为原则。

  4、使用学步车应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另外,楼梯、小板凳等,也可以当作宝宝的学步辅助工具。

  六、学步安全措施

  正处于学步宝宝所碰到的危险比前面几项动作接触的危险来得更多了,在环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费更多的心思。

  阳台:宝宝一旦学会行走,“到处乱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时父母就特别留意宝宝走到阳台上。没有围栏或栏杆高在85厘米以下,栏杆间隔过大 超过10厘米以上,或者阳台上摆小凳子……容易使宝宝误爬上,而导致危险。

  家具:家具的摆设应尽量避免妨碍宝宝学习行走,父母宜将所有具危险性的物品放置高处或移走,并且须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锐的角,以防宝宝去碰撞。

  门窗:宝宝容易在开关门中发生夹伤,父母可使用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至于窗户方面,最怕宝宝走到窗边玩窗帘绳,如此容易发生被绳子缠绕造成窒息的危险。

  七、把握辅助时机

  整个婴儿期宝宝的动作发展是否正常,关系着生理健康及日后的认知发展,如果宝宝动作发展受阻,不但会影响日后的学习,也会形成心理的障碍,所以父母该时时注意宝宝每个阶段的动作发展情形。

  另外,宝宝每个动作的发展都代表着一层意义,如果能在最佳时机给予适当辅助,这将对宝宝的动作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31:42 | 只看该作者
训练孩子走路的自然和协调


2岁孩子走路时,应该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但有的孩子走时不自然、不协调,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

1、平时养成不良习惯。从幼儿刚学会走路时,成人未注意到孩子走路时不正确的姿势,没能及时地纠正。

2、心理过分紧张。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正常情况下,通常是不会出现走时不协调的。只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会出现。如在周围气氛很严肃及听口令“齐步走”时,孩子就会由于心理过分紧张,而出现不自然、不协调的走路姿态。

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指导纠正。

1、指导幼儿观察成人的走路姿势,让幼儿知道正确的走路姿势看上去很美观,使孩子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需求。

2、让大一点的幼儿做示范动作,并说明要领:“上体正直,上下肢自然协调地走。”

3、成人可带领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一起念儿歌做游戏进行练习。“来来来,大家来排队,快快快,跟着朋友走。”每次游戏的时间不能太长,以防幼儿乏味和过分疲劳。成人要及时对幼儿进行鼓励,让幼儿用愉快的心情参加练习。

成人在带领幼儿练习时,要用正面、积极的方法进行诱导,切忌采用单调、重复、强硬的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33:23 | 只看该作者
对学步车说“NO”


妈妈宝宝都爱学步车

  一般的婴儿学步车是由底轮、车身架、座椅等组成,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

  自由自在的运动是每一个小婴儿的梦想,婴儿车帮他们圆了这个梦。那些才能坐稳的宝宝,一坐上学步车,立刻在家里飞驰了起来,借助于学步车,他们无处不到。一坐上学步车,孩子就着了迷,自如的移动让孩子陶醉,速度使孩子激动。

  妈妈们真心感谢学步车这个好帮手。坐上学步车,原本哭闹烦躁,时时需要陪伴的宝贝自己开心地玩上了,妈妈可以轻松一下,或安心地料理家事。

  有的报把不到半岁就坐上了学步车,据估计美国5-15个月龄的婴儿中至少有一半使用学步车,每年学步车的销售量高达三百万。

  理想和现实很遥远

  理想:学步车可以帮助孩子练习走路,促进孩子发育。

  现实:长期适用学步车的孩子运动发育不如未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很多妈妈都以为学步车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被动锻炼,练习走路,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去甚远:学步车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跟踪调查显示:常用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分别是6.73个月、6.68个月和11.66个月,明显晚于不坐学步车的婴儿会坐,会爬和会走的平均时间5.39个月、5.84个月和10.82个月。

  7、8个月是婴儿练习滚、爬的最佳时机,坐上学步车,行动自由被大大地限制了,练习的机会减少了;由于凭借学步车,孩子在家里可以移动自如,滚、爬对宝宝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由于缺乏兴趣和练习,孩子运动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学习行走是需要眼、手、足协调,学步车前面的安全大托盘,挡住了孩子的视线,宝宝看不到自己走动的脚,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动。学步是需要花“力气”的,但由于有车轮的滑动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随车滑动而“行走”,依靠学步车宝贝很容易从坐椅上站起来,缺乏真正的锻炼,自然不利于孩子学站练走。

  理想:学步车是宝宝安全的保姆。

  现实:每年有很多宝宝因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有很多爸爸妈妈使用学步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步车可以保证婴儿的安全,而统计结果却动摇了人们对学步车的信心,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学步车赋予原本不擅移动、不知危险的婴儿以快速运动的能力。坐在学步车中宝贝每秒的移动距离可达1米,孩子的头部所占比重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此外,由于孩子能够快速进入危险地带(包括利器、火炉、热水、有毒物品存放处等),令妈妈猝不及防,因此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手指夹伤、擦伤、划伤、烫伤和意外中毒。

  理想以外的现实

  学步车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谁也不会想到学步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研究显示:使用学步车的孩子智力发育测验方面的分数低于没有使用过学步车的孩子。

  孩子是通过接触、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学习认识物体,自由的探索有助于孩子智能的发展,学步车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活动,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过早助走的害处:欠脚走路

  宝宝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与神经、肌肉发育的成熟程度及视力发育密切相关。俗话说:“7滚8爬周会走”,而很多妈妈早早地给小宝宝准备了学步车,宝宝才能坐稳就坐上学步车,妈妈认为这样自己既可以做家务,又可以让婴儿学习走路。过早或过多或使用学步车不当,违背婴儿生长规律人为“助走”,会对婴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才满7个月的小宝宝就坐学步车,因个子小,坐垫过高,脚不能完全着地,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前脚掌触地的欠脚走路姿势。经过一段时间,欠脚走路的姿势多可以纠正。

  学步车的安全策略

  学步车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无疑是弊大于利,妈妈爸爸在给宝宝添置玩具时,还是将学步车放一放吧。如果一定要尝试一把,保证孩子的安全是首要的。

  ·妈妈爸爸严密监护

  婴儿学步车不是安全的保姆,宝宝坐在车上时,妈妈要时刻留意孩子,因为任何障碍、坎坷都可能使学步车倾倒、翻个。

  ·将通往楼梯口的门关好

  一遇楼梯,学步车常会翻下,因此妈妈一定要将通往楼梯的门关好,以免发生意外。

  ·让学步车在平坦的地面上运动

  不要让学步车中的婴儿在不平的地面上活动以免翻倒,在使用学步车以前,拿开地上的所有小东西。

  ·避开危险物品

  火炉、热水、电源等都可能对婴儿造成上海,孩子活动的场所,应远离危险品。远离厕所及其它水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34:03 | 只看该作者
学步的宝宝,安全第一


学走路时,宝宝更成熟了,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多,活动力更强,会坐、会站、会扶着物体移动身子、能独立摇摆着行走,肌肉的控制越来越自如,这时家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他特别喜欢外出。因此,照顾宝宝的范围已经纵家庭延伸到户外了。

1、随着乳牙的增多,宝宝的啃咬能力也得到加,给宝宝的杂物、玩具更要留意。

2、宝宝刚学步,重心不平稳,大人应尽量清除孩子活动范围内的物品,如玩具、家中杂物、绳索、地毯等,以防受伤。

3、移走有尖锐边、角的桌椅、橱柜及易碎物品。

4、准备适当的鞋子,如无带鞋、塑料粘胶鞋、胶底鞋,防止孩子跌倒、滑倒。

5、热菜、热汤绝对禁止放在桌边或孩子碰得到的地方,避免孩子因好奇酿成伤害。

6、孩子因为好奇,有可能把手里的小东西塞进鼻孔、耳朵内,应时时注意。

7、为孩子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更要防止孩子单独在浴缸、澡盆中玩得忘形而摔倒。

8、湿漉漉的地板,容易使人打滑、跌倒。地板干燥前,注意不要让孩子乱跑。

9、孩子常喜欢爬上爬下或钻到桌椅下、柜子后,因此,这些地方也应注意,勿留有危险物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09:35:07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教小儿学走路?


小儿如同小小探险家一样,什么都敢拿,什么都敢扔,什么都往嘴里放。因此在他会走路之前,就应对所能涉足的房间重新安排室的摆设,凡是孩子拿得到的,大部分应是允许玩的东西,不能玩的应该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具体来说,应该把易碎器具,如烟灰缸、花瓶、各种饰物等,从低处移到高处;书籍应放到书架的上层,不重要的杂志或小儿书放到下层;药品一定要放到高处或放进带锁的抽屉里,写字台的下层抽屉里可放一些旧衣服、小玩具或其他好玩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翻弄。另外,热水瓶一定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桌上,桌子上不要铺桌布,以免小儿拉动桌布弄倒热水瓶,造成烫伤。厨房里碗架的下层放些锅壶等物,瓷器和食物要放在上层。

对于那些不能移动的东西,如桌上的台灯、炉子、煤气,要教育他这些东西不能动,最安全的力法就是看得紧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3 21:46 , Processed in 0.07630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