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小米爸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田] 修炼七田真之二------让0岁孩子成为算术天才(3月16日更新1楼、52楼)与杜曼数学相关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7-3-14 14:11:0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谢谢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7-3-15 16:01:51 | 只看该作者
《七田真教育实践法》《培养幼儿读写与计算能力》节选 ,把其中实用的一些内容扫描了下来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page=1#pid116080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ythis + 2 + 2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10:25:1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讨论问题,不要总是发什么,好啊,不好啊、谢谢之类的口水贴!不用谢滴,这是版主的责任,
多转资源,多加资料.这才是正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rythis + 2 + 2 抛砖引玉不成,引来无数瓦片。郁闷之极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7-3-17 02:3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小米爸爸 的帖子

第二点我觉得不一定,我小孩4个月开始看的点卡,现在快11个月了,每次给看卡的时候超级专注,看完了还要摆弄一会儿卡片。我们每次给他看的卡不多,现在也就每次60张(百科、数学、字卡加在一起)对于小孩子来说对不新鲜的卡就会丧失热情。我家宝宝不存在厌卡的情况,只存在讨厌测试的情况,偶尔看卡时的走神(大人认为的)并不能为小宝宝是否厌卡来作定性。我现在的做法就是,不看也闪,爬走了就对着空气闪(我家人觉得我特傻)不看的话就多闪一轮,有的时候宝宝会觉得奇怪重新爬过来看看,就算不看也没什么损失,毕竟每天闪两次,每组闪3天的话也还有很多机会看到。

另外一个十分十分严重的问题是:注意用眼卫生!!!
我们光在这里谈如何开发右脑,但是忽略了身体其他要素。
在北京杜曼的第一节课上(杜曼书里也有说明)就明确指出看图应根据婴幼儿视力发育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婴幼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与眼前手动,经过的6-8年的时间,孩子的视力发育成1.2、1.5正常视力。孩子一旦视觉出现了问题,无论是近视、斜视或是弱视,要想恢复到正常是很困难的。

婴幼儿视觉发育大体进程如下:

新生儿的眼球约为大人眼球的2/3,刚出生时的视力只能辨别明暗而已;接下来的数个月便快速发展,到了3个月大的时候,视力约为0.01,已经能清楚地盯着眼前晃动的东西了;1岁时视力已经达到0.2左右,相当于成人近视约200度左右的视力(俄的神阿,想想看我现在300度近视,摘了隐性就变得模糊一片了,超没安全感。看来我裸视能看到字的大小应该差不多适合我宝宝使用)。
此后视力便逐年增加,眼球也逐渐拉长,3岁的幼儿已有0.5~0.6的视力了,两眼球大小约为2.2cm,十分接近成人眼球的2.4cm。幼儿6岁时正常视力已达1.0,视觉系统基本发育完全了。


我的疑问:
如果如上所说的视力情况属实的话,那么看圆点不就看的一片模糊了,怎么还能挑出正确的点数呢?还是因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多少点,而是把那个模糊一片的图形就此记住了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杜曼课上林东说要注意每次打乱顺序给宝宝看卡,有条件的要四边对调以免宝宝凭记忆挑选。
会衍生的问题:
可能因为不是真正理解了数量的概念,只是记住了图像所以随着视力的逐步完善,而丧失这种功能?
在视力完善前停止了这方面的刺激而逐步消失这方面的功能?
年龄大点的宝宝不爱看圆点卡的原因?


眼发育进程表:
年龄                        标准
1个月                      光感与眼前手动
2个月                       0.01
3个月                       0.02
4个月                       0.04
6个月                       0.06-0.08
8个月                       0.1
10个月                        0.1-0.15
1岁                         0.2-0.25        
2岁                          0.5
3岁                        0.6
4岁                        0.8
5岁                          1.0
6岁                       1.2


可能的视力障碍时的表现
1、经常用手揉眼睛。(睫毛倒长引起的除外)
2、头部经常向前倾斜来注视眼前的物体。
3、看远距离物体、皱眉头或眯着眼睛。
4、因一只眼视力差,看东西时总喜欢把头扭向一侧。
5、看书时将书本靠近双眼。
6、从外表上看眼睛有斜视(欲称斗鸡眼)
7、眼睛周围呈现红色、眼睛充满泪水等。


注意注意再注意!!!!
1、要保证宝宝在读书时光源充足,由左方照射,防止强光线直接刺激眼睛。(看卡的时候如室内采光不好,可将台灯光线直接照射在卡片上,确保光线充足)
2、看书时间一次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1小时,就要休息或玩玩具、做游戏,不要使眼睛过度疲劳。
3、平时要常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既可培养宝宝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又能放松眼肌,恢复眼睛疲劳,对保护宝宝视力大有益处。
4、建议还是按照杜曼书上设定的进程看相关的卡片,比如刚出生的小宝宝还是应该看轮廓图,因为仅有光感和眼前手动感,你给他看圆点——太小,除非你做个大~~~~~圆点。轮廓图现在很多出版社也有出,而且印刷的还很精美。(好像这点在我放的杜曼开篇的讲座里面有提到为什么给小宝宝看黑白平面图,而不是彩色立体图)
5、注意字的大小,循序渐进的作字从大到小的过渡,不同大小的字体尽量避免混着看。(这是我最近得到的忠告)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可儿 + 2 + 2 学习一下。
fengNwei + 15 + 15 《对着空气闪》 当初我比你还傻!^_^
小米爸爸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7-3-17 03:00:40 | 只看该作者
投机取巧一下:)
左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缺乏,但是右脑却具有奔放无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想象力、创造力会自发性的成为映像而出现。

但是左脑的思考训练只能锻炼逻辑性而已。真正想要得到想象力与创造力,必须要开发右脑的映像力。

例如,即使左脑的计算力再优秀,也没有办法提升真正的数学能力。

IBM的数学家贝诺特.孟戴耳布洛特提出新的数学理论“结晶几何理论”。结晶几何理论是说明别扭的自然界形态的法则理论。这个理论首先是他的右脑形成了一种映像,再将想象上的结论转移到左脑,加以计算,使其理论化、体系化。

我们一味只想从外界寻求知识,但是应该学习的全都在内心深处,也就是一再强调右脑的世界。

就数学而言,重要的不在计算力,而是灵感。物理学方面著名的迈可.波郎尼说:“所谓科学家就是制造问题,然后从中得到预感。因为这些预感而兴奋不已,就好象为了实现预感而持续探索一般。”

“在数学的领域,一切的论证或是定理,最初都是由直觉的预测所引导而发现的”

在高中时代因为数学计算非常拿手,而进入大学数学系就读的学生,通常会陷入迷惘中,感觉跟不上课业而遭遇挫折。原因在于大学的数学是必须具备右脑能力才能够跟得上的水准。

在解答数学或物理学的难题时,重要的不是逻辑的思考,而是灵感。


——七田真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可人妈妈 + 2 + 2 精品文章!
小米爸爸 + 10 + 10 精品文章!都来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7-3-17 03:07:08 | 只看该作者

天上纷纷掉瓦片~~

有很多东西是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通过下面的例子对于实施杜曼或七田真的家长来讲应该是很好理解的。
发散开来左右脑协同还能想到什么呢?
背五线谱——练琴?背棋谱——下棋?。。。。



左右脑协同开发的方法主要有运动肢体法(手指快速计算、体育训练、书法训练)、脑电波法(通过物理方法,引导大脑出现a波,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精神放松法、汉字教学、珠像心算法等。

左右脑协同工作例子:
1、珠心算被称作儿童大脑的“体操”,就是因为这项活动正是使左右脑并用、协同的有效手段。珠心算可以说是珠算形式 + 形象记忆,在模拟打算盘中,孩子逐渐形成珠算的脑映象,最后脱离算盘在“脑子里打算盘”。孩子这种脑映象记忆的能力十分惊人,成人望尘莫及。概念心算纯粹是左脑的功能,而珠心算叫实物心算,在心算时,大脑借助一件有形的实体(算盘)在进行这种运算,是具体物象化的形象运算。

换句话说,传统的运算是“符号――符号”,而珠心算是“符号――形象―― 符号”,更清楚的表述是前者是“左脑――左脑”的模式,而后者是“左脑―― 右脑――左脑”的模式,由于右脑的介入,从而达到左右平衡,所得到的效果让人目瞪口呆。

2、幼儿识字,汉字是符号,同时又是图象,当我们说这个字的音和同时出示这个字时,孩子们左右脑同时运转,达到“音形重合”。当然,这里指的是汉字,拼音文字没有这种优势,所以在三岁以前轻而易举地认识三千字的孩子大有人在, 其原因就是左脑和右脑同时进行工作。

“左脑 + 右脑 = 无限潜能”,我们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我们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多艺”的孩子一定“多才”,为什么“心灵”者一定“手巧”,为什么从小进行音乐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智商高?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我的物理之所以取得重大的成就,得益于我小时候的小提琴教育。”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3-17 09: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可儿 + 2 + 2
小米爸爸 + 10 + 10 大家都来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7-3-17 08:49:25 | 只看该作者
绘画(素描算不算?)书法~~  拼图  讲(编)故事

就像小米爸爸所提的,如何保持这种能力,我想不仅仅就是一直延续着七田镇或者杜曼的方法。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开发右脑,或者大了一点就是开发全脑(开发全脑在婴儿期无从谈起,主要看大脑发育进程),一段时间之内,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所以无从谈学了什么,能记住什么,记不住给人多大的打击之类的话。家长给小朋友输入的时候要像傻子一样的不求回报)。
在我看来,需要把很多零散的东西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杜曼——七田真——铃木——蒙台梭利——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的成长)进入常规的成人开发右脑方法。
但这些对于杜曼宝宝来讲似乎就不叫右脑开发了,只能叫持续刺激。

大家都在稀里糊涂的随大流,八成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些东西,周围的人给我的几种感觉就是:学这些是为了艺多不压身、掌握一种技能、陶冶情操、或者人家学了,咱不学就会落后、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原理,光知道能开发脑力。所以导致了很多家长的填鸭式教育,又因为社会现象如此,很多父母痛恨与此,于是乎又有了放羊论,认为孩子的童年就该自由自在的玩,认为这就是“爱和自由”!!!
我想进行填鸭了的家长可能还会能碰到一个半个的全脑开发成功的个案,那放羊论下的孩子,是否就全靠先天聪颖或后天刻苦努力了呢?
其实这些教育都是玩,


我的结论:
早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对于家长来说如果选择了系统工程,任务是很艰巨的,要分阶段,讲策略,合理化的安排进程。
从出生:杜曼+音乐熏陶
会讲话后:七田真
3岁以后:绘画(这个座位爱好可持续下去)、音乐启蒙(小提琴、钢琴之类,要等到手发育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灵活度,也能够坐住了才可以)
4-5岁:珠心算(不能错过10-12岁)、围棋启蒙(据说太早了孩子坐不住,而且领悟能力有限,常昊6岁,聂卫平8岁得到的启蒙)
光这些就够了吧哈哈,还有什么我也没想起来呢,弄精这些就够忙活几年的了。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在年龄段上没有什么常规定论,只是孩子发展到那个适合的阶段了,就可以引入适当的兴趣点进行强化左右脑协同工作的巩固。根据孩子到时候的兴趣可以随意挑选组合的,看灵性吧(象美术,舞蹈,运动...都需要不同的天赋),以及后天家长的保护和开发.不管是婴儿时期还是幼儿时期,还是儿童时期,如果有可能都应该让孩子进行快乐的学习,遵循杜曼的原则,再不想学之前停下来。保护好宝宝的兴趣点,细水长流~~~
别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孩子没到那个年龄,一切的这些我可以假设,预备并储蓄,到关键时刻能修改来用就行了。每个宝宝都不同,没必要找到任何方法或者它山之石就当成金科玉律。早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适应孩子要求的过程而不是孩子服从要求的过程。

不管孩子学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杜曼所说的那样,不断输入,不问结果那么孩子学是快乐的,家长肯定是辛苦的(要挖空心思哈哈)。为了持续开发全脑能力,揠苗助长是不可取的。

还有就是玩也是必要的,开阔眼界,开阔思维这些好处我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爬树和泥玩沙子甚至河小朋友打架都挺好,IQ要高,EQ也要高——突然想起了,多多妈妈的博客里有一篇,5岁进行职业教育的小文,说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从侧面说了一下EQ问题。

打算尝试着结合起来。希望我我孩子以后不用背那么大的拉杆箱书包,不用带那么厚重的眼睛,不用买在那么高高的书堆里面:)


关于兴趣爱好,可以学习的技能大家可以展开来谈,开阔一下俺的思路(米爸:我不是来抢地盘的,我来借用贵宝地)。

不过写完这些发现,如果我不辞职简直太难做到了!!也需要思路!

再编辑一下,也是突然想到的。

刚睡醒有了点想法怕忘了就赶快记录下来,现在常常使用电脑,用笔写就会思绪不连贯,大脑和手不能协调,非要通过电脑输入才不至于落后太多。
这是不是脑功能的萎缩啊。怕怕~~~~~

所以,锻炼全脑再增加一个书法~~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3-17 08: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sailingwang + 5 + 5 好爱你啊!hoho
可儿 + 2 + 2 学习一下。
小米爸爸 + 10 + 10 写得不易,大家都来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7-3-19 14:02:41 | 只看该作者
大感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7-3-20 12:54:36 | 只看该作者
修炼,不是个好词,换掉吧。

佛家讲的是修行。

邪魔外道,包括FLG都是讲修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米爸爸 + 10 + 10 那就给俺一个好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7-3-21 13:22:30 | 只看该作者
未看過此書, 但可否舌知該先看那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5:07 , Processed in 0.092908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