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素描算不算?)书法~~ 拼图 讲(编)故事
就像小米爸爸所提的,如何保持这种能力,我想不仅仅就是一直延续着七田镇或者杜曼的方法。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开发右脑,或者大了一点就是开发全脑(开发全脑在婴儿期无从谈起,主要看大脑发育进程),一段时间之内,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所以无从谈学了什么,能记住什么,记不住给人多大的打击之类的话。家长给小朋友输入的时候要像傻子一样的不求回报)。
在我看来,需要把很多零散的东西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杜曼——七田真——铃木——蒙台梭利——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的成长)进入常规的成人开发右脑方法。
但这些对于杜曼宝宝来讲似乎就不叫右脑开发了,只能叫持续刺激。
大家都在稀里糊涂的随大流,八成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些东西,周围的人给我的几种感觉就是:学这些是为了艺多不压身、掌握一种技能、陶冶情操、或者人家学了,咱不学就会落后、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原理,光知道能开发脑力。所以导致了很多家长的填鸭式教育,又因为社会现象如此,很多父母痛恨与此,于是乎又有了放羊论,认为孩子的童年就该自由自在的玩,认为这就是“爱和自由”!!!
我想进行填鸭了的家长可能还会能碰到一个半个的全脑开发成功的个案,那放羊论下的孩子,是否就全靠先天聪颖或后天刻苦努力了呢?
其实这些教育都是玩,
我的结论:
早期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对于家长来说如果选择了系统工程,任务是很艰巨的,要分阶段,讲策略,合理化的安排进程。
从出生:杜曼+音乐熏陶
会讲话后:七田真
3岁以后:绘画(这个座位爱好可持续下去)、音乐启蒙(小提琴、钢琴之类,要等到手发育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灵活度,也能够坐住了才可以)
4-5岁:珠心算(不能错过10-12岁)、围棋启蒙(据说太早了孩子坐不住,而且领悟能力有限,常昊6岁,聂卫平8岁得到的启蒙)
光这些就够了吧哈哈,还有什么我也没想起来呢,弄精这些就够忙活几年的了。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在年龄段上没有什么常规定论,只是孩子发展到那个适合的阶段了,就可以引入适当的兴趣点进行强化左右脑协同工作的巩固。根据孩子到时候的兴趣可以随意挑选组合的,看灵性吧(象美术,舞蹈,运动...都需要不同的天赋),以及后天家长的保护和开发.不管是婴儿时期还是幼儿时期,还是儿童时期,如果有可能都应该让孩子进行快乐的学习,遵循杜曼的原则,再不想学之前停下来。保护好宝宝的兴趣点,细水长流~~~
别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孩子没到那个年龄,一切的这些我可以假设,预备并储蓄,到关键时刻能修改来用就行了。每个宝宝都不同,没必要找到任何方法或者它山之石就当成金科玉律。早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适应孩子要求的过程而不是孩子服从要求的过程。
不管孩子学什么,如果我们都能像杜曼所说的那样,不断输入,不问结果那么孩子学是快乐的,家长肯定是辛苦的(要挖空心思哈哈)。为了持续开发全脑能力,揠苗助长是不可取的。
还有就是玩也是必要的,开阔眼界,开阔思维这些好处我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爬树和泥玩沙子甚至河小朋友打架都挺好,IQ要高,EQ也要高——突然想起了,多多妈妈的博客里有一篇,5岁进行职业教育的小文,说得很有趣,也很有道理:)从侧面说了一下EQ问题。
打算尝试着结合起来。希望我我孩子以后不用背那么大的拉杆箱书包,不用带那么厚重的眼睛,不用买在那么高高的书堆里面:)
关于兴趣爱好,可以学习的技能大家可以展开来谈,开阔一下俺的思路(米爸:我不是来抢地盘的,我来借用贵宝地)。
不过写完这些发现,如果我不辞职简直太难做到了!!也需要思路!
再编辑一下,也是突然想到的。
刚睡醒有了点想法怕忘了就赶快记录下来,现在常常使用电脑,用笔写就会思绪不连贯,大脑和手不能协调,非要通过电脑输入才不至于落后太多。
这是不是脑功能的萎缩啊。怕怕~~~~~
所以,锻炼全脑再增加一个书法~~
[ 本帖最后由 trythis 于 2007-3-17 08:5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