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六月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0:41 | 只看该作者

1

4.让孩子决定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学会选择

  学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选择是一种能力。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选择的机会。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有意识培养自己选择的能力

,那么就有可能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如果事事都靠父母替他选择,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那么机会就会与

他擦肩而过。

  选择的能力是从小培养的。父母要对孩子一生负责,就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切不可包办代替,因为人生的路

还要靠孩子自己走。

  如今,我们自己做了父母,却习惯把“选择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未来,逼着孩子做他

们没有兴趣的事情。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只会顺从地按照父母的意见办事,自己缺少主见;二是

引起孩子的反感,总是跟父母“较劲”:你让我朝东,我偏要向西,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无法实现,还造成与孩子心理的

隔阂。

  如果我们能对孩子的选择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让孩子自己选择,那结果就大不一样。

  学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1:10 | 只看该作者

1

5.给孩子写信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巧妙地表达

  书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与人沟通的好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有一肚子话要对孩子讲,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尤其是

遇到比较敏感的问题,更不知道该不该对孩子说,怎么对孩子说  


  给孩子写信,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方法。

  我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一次我去学校开家长会,听说他对一个女同学挺有好感,但那个女同学不理他,因此他的情

绪很低落。回到家后,我把这个情况跟他爸爸说了,爸爸当时就问他:“你跟那个女生怎么着了?”儿子哭了,向我们

大吼一声:“别逼我好不好?”一摔门走了。我们俩谁也没有说话。一会儿,儿子回来了,说了声:“对不起,我刚才

太激动了!你们批评我吧!”我被儿子的“大度”感动了,反而觉得自己太不注意方法了,于是抱歉地说:“是我们太

心急了,今天不说了。”

  当晚,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一个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都来跟它建交;一个人强大了,别人就会跟他

友好;一个男人强大了,好女孩也会主动跟他交友。一个男人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团结别人的。你现在还不是很强大,你

去找人家不成功,心里很难受,这是弱小的表现。你要使自己强大起来,我相信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我把这封信

放在他的桌子上,从此没有再谈过这件事。

  书信,自古以来是人与人沟通的好方法,我们可不能把它遗忘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1:53 | 只看该作者

1

6.替孩子着想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留点面子

  孩子最害怕的是失去尊严。

  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尊严。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不是棍棒、拳头,而是失去面子、失去尊严。当你知道孩子偷

了东西,但还不能确定时,请你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冤枉孩子  
;而当你已经有证据确认孩子犯了错误时,请一定给孩子留点儿面子,孩子会为此感激你一辈子!

  我忘不了作家梁晓声写的一篇文章《橘皮》。梁晓声上小学时,家里十分困难,父亲又患了哮喘病咳得很厉害。他

听说橘皮能治哮喘病,便偷偷拿走了教室窗台上晾的干橘皮。老师发现了这件事,一直替他保密,没有对别人说起。梁

晓声说,他从内心里感激这位老师,这种感激之情持续至今,鼓励着他用一生的努力来回报社会。

  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2:50 | 只看该作者

1

7.放孩子出去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认识社会

  见识,是在实践中增长的。

  带孩子出去玩,出去见世面,扩大视野,是家里任何玩具、画册、游戏机都替代不了的。


  不到九岁的北京男孩温勃,暑假远行万里,到南非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爸爸。温勃第一次踏出国门,便是穿过一万多

公里的空间,从北半球来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从酷暑难耐的北京,走入枯黄萧索的约翰内斯堡。亲身体验给一个男孩

留下的是多么深刻的印象!

  对一个初到非洲的中国孩子来说,温勃最感陌生、好奇又有些恐惧的莫过于满眼都是黑人。

  爸爸带温勃去了一个极为贫穷的黑人村镇。那天,村里的黑人正蜂拥着参加庆祝集会。上千名男女老少载歌载舞,

大喊大叫,逐渐把他们父子俩围在中间。这样张扬奔放的迎客方式令父亲深受感动,然而温勃却是一脸的恐惧。事后,

温勃对爸爸说:“我哪儿见过这种阵势呀!我真怕他们把咱们抢了。”这是九岁的中国男孩对黑人的最初认识。

  减少偏见,客观地了解另一种肤色人群的最好办法,便是多同他们交流。于是,父亲把温勃带到一个民俗文化村。

文化村内有几个典型的黑人部族村落,各村落中都有一群身穿本民族服装的黑人。每到一个村落,都有酋长给客人讲解

各自的习俗。温勃虽然听不懂他说什么,但一脸的恐惧逐渐消失了。

  文化村最后一个节目是和黑人们一起跳舞。一位脸上涂着几个白点的黑人妇女拉着温勃的手,加入了歌舞的队伍。

温勃已经不再害怕,他大方地学着黑人的舞姿扭起来。

  这样的接触渐渐冲淡了原有的陌生、好奇和恐惧,温勃在与黑人的交流中变得大方多了。在祖鲁族部落,上百名祖

鲁族黑人以狂歌劲舞的传统方式迎接各国宾客。男人手持兽皮盾和长矛,身上仅仅遮着一块兽皮,而那些女人则赤裸着

上身,他们跳着、舞着、唱着,是那么地尽兴、那么地奔放……歌舞完毕,这些黑人又在手持权杖的酋长带领下呼啸而

去。要是在以前,这个阵势准又把温勃吓坏了,会远远地躲开,而这次,他竟然毫不胆怯地迎上前去,站在那位祖鲁族

酋长的身边,留下了一张难得的合影。

  一个中国男孩,有幸踏上远隔万里的南非大地,有幸从亲身的体验中了解那里黑人的生活,和陌生的人群进行交流

,这是他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

  人类是一个巨大的“部落”,认识整个人类,需要一个博大的胸怀,尤其面对与自己民族差异很大的群体,需要以

坦诚的胸怀走向对方,了解对方。

  孩子认识人类,是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来认识的。让孩子多交一个朋友,实际上是在帮助他多打开一个窗口。这

样的窗口打开得越多,孩子的视野就越开阔,心胸就越宽广,胆量就越大。相反,如果把孩子封闭起来,不让他与人交

往,那么孩子或者变得孤独、冷漠、不合群、不自信,或者变得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与别人格格不入。慢慢地,对人

越来越疏远、陌生,心灵的世界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自己,其结果是相当可怕的。

  请不要把孩子关在狭窄的空间里,放他们出去,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多认识社会,多结交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3:16 | 只看该作者

1

8.向孩子道歉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说声对不起

  大人做了错事,不妨大胆地认错。

  大人有时会错怪孩子,这很正常,因为许多大人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孩子犯了错,要向大人认错,向被冒

犯的人道歉;可大人犯了错,错怪了孩子,却很少向孩子说声对  
不起,这就不正常了。

  “人无完人”,谁都免不了会有过失。我们总不能像蜗牛一样,把所有的错误都装进一个大壳子里,天天背着,那

有多累啊!其实,大人做了错事,也应该像孩子一样大胆承认并立刻改正。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轻装上路,那有多轻

松啊!

  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人犯了错误,面对孩子,应该怎样解释呢?比如说,孩子做了一

件错事,我知道了就责备他,骂他。以后通过找老师,我发现错怪了他,但没有勇气向孩子承认错误,这一点让我们大

人很难办。”

  我回答说:“大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大人也要实话实说。如果能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我错怪你了!’我想

,孩子是会非常感动的。有时,家长老是放不下架子,觉得自己是大人,怎么可以随便向孩子说‘对不起’呢!我倒是

觉得,我们跟孩子可以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有来有往,谁做得不对谁就认错。这样,反而显得大人很光明磊落,在孩

子眼中也很有分量。那些只知道修饰自己的人肯定是很虚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3:41 | 只看该作者

1

9.向孩子学习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能者为师

  放下架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

  我过50岁生日那天,儿子送我一件礼物--他亲手将我家的电脑升级,装入语音录入系统软件。


  在儿子的指导下,我乖乖地坐在电脑前,学习语音录入。

  “专心,别走神!”

  “自然点儿,就像平常说话一样……”

  “不行,您感冒了,鼻音太重。妈妈,您需要重新录……”

  面对电脑,我是一个小学生,儿子却俨然是一位严格而耐心的老师。

  想起几年前,我还可以做他的老师,而今,他利用知识的优势以及所享有的信息、技能,使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不得不老老实实拜他为师。

  能者为师。拜孩子为师,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今天的孩子非常幸运地成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获取信息的能

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家长的想像力。一件新的电器买回家,我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孩子几分钟就能让功能多得令

人眼花缭乱的电器听从他们的指挥,并教给我们如何使用;到商场买东西,你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地挑来选去时,孩子

会马上告诉你,哪种式样的衣服最流行,哪种已经过时,让你不得不听他的……在有些方面,孩子确实比我们懂得多。

  拜孩子为师,好处很多。

  一、能使大人变得年轻。好像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激活自己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够做父母的老师,让父母听自己的,这是多么神气的事情!孩子自然会从心里发出“我

能行”的正信息。

  三、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父母拜孩子为师,就自然会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受到大人的尊重,反过

来会更尊重大人。这样,家庭气氛会变得更加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4:12 | 只看该作者

1

第十六章 家庭和谐呼唤什么--三个善待  
   
  在家庭成员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快乐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那么欢声笑语便会充满你家的小屋。



写在前面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快乐的家庭有快乐的生活气氛,快乐的生活气氛要靠快乐的人去营造。

  在家庭成员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快乐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那么欢声笑语便会充满你家的小屋。

  人要怎样才能获得快乐?那就是必须学会善待,而善待起源于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


  人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心灵的世界里,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编织着自己的心理网络。

  我在前面曾提到过,有的人编织的是快乐的网络,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微笑着说一声“太好了!”有这种心态的

人,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能够把负信息变成正信息,把不利变为有利,把坏事变成好事。靠这种力量,他每天都生活在

快乐中,这叫“善待自己”。如果他把这种快乐心情传达给孩子,传达给家人,那就叫“善待孩子”,“善待家人”。

  可是,有的人却在编织痛苦的网络,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皱紧眉头:“太糟了,糟透了!”“烦死了,别理我!

”有这种心态的人,每天和烦恼打交道,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快乐的事也会变成痛苦的事。他每天生活在愁苦中,这叫

“虐待自己”。如果他把这种“惨相”带给孩子和家人,那就叫“虐待孩子”,“虐待家人”。

  家庭和谐呼唤什么?

  善待。

  要做到善待,请你常常使用这三个字--太好了!

  家,是任何一个为事业奔波、辛劳的人最好的归宿。为了全家的幸福和安宁,当你迈进家门的时候,建议你把烦恼

关在门外,一脸轻松地走进去,带给亲人一份恬静,一份欢愉。

  别忘了微笑着说一声:“太好了!我回来了!”


1.善 待 自 己(1)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保持好心态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好的礼物,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就好像诗之于诗人,羊群之于羊童

,亲手绣的罗帕之于女孩。”

  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不是靠别人给予,而是靠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如果想让你的孩  
子拥有快乐的人生,你自己首先要拥有快乐的人生。用乐观代替悲观,善待请从自己始。让孩子从你的感受中看到:人

活在世上多么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5:18 | 只看该作者

1

喜 欢 自 己

  一个人美不美,不在长相而在心态。

  “人必其自爱,然后人爱之;人必其自敬,然后人敬之。”西汉扬雄的话,今天读起来仍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不

自爱,又怎么承受得起别人的爱呢?所以“欲信人必先自信,欲知人必先自知,欲爱子必先爱己”。

  做父母的给孩子上的第一课,便应该是“喜欢自己”。

  我认识一位女教师,热情,开朗,富有才华,可是4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我很丑。

”我大吃一惊。眼前的她,五官端正,眼睛大而有神,气质高雅,只是嘴巴略大了些,但是整体看上去挺不错的,怎么

会认为自己长得丑呢?

  她指着窗台上的一张照片,问我:“你看这个人漂亮吗?”

  照片上是一位女士,眉目清秀,脸上还带着一点儿腼腆。

  “那是我妈。我妈年轻时是出名的美人,可我却是‘丑小鸭’。从小我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丑,嫁不出去。”说完

,她自嘲地笑了。

  长相可以给人带来自信,也可以带来自卑;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也可以带来烦恼。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喜欢自己的

孩子,无论他的长相如何,你都要告诉他:你有你的优势,不必去羡慕别人。

  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往往对自己的长相相当在意。有个上中专的女生来信说:“打我学会照镜子的那天起,我就埋

怨爸妈:为什么把我生得这么丑,黄黄的头发,大大的鼻头和一个厚嘴唇。从我发现自己丑以后,就不爱照镜子了。我

是上中专以后才开始注意长相的,是因为受了同学的影响。她们时常在一起讨论哪个女生长得好,然后就埋怨父母为什

么不把自己生得漂亮点儿。起初我想得挺开的: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比长相的。但慢慢地,我也学着她们使劲往脸

上抹化妆品。连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成绩开始一个劲儿下滑。当我第一次捧着40多分的数学试卷时,我哭了。我

痛下决心,把我的镜子给砸了,发誓要好好学习……”

  我回信告诉这个姑娘,应该砸的不是那面镜子,而是自卑的“心镜”。如果你能用自信的“心镜”照自己,怎么照

都会觉得自己怎么美。你看,那些很受人喜爱的歌星、演员,也不全是长着大大的眼睛,也不全是那么漂亮呀!有不少

人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可是他们的表演却有那么多的观众喜欢!

  有一次,我到云南昆明去采访。一位年轻的女辅导员来找我。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很高,瘦瘦的,大嘴巴。

她给我讲了好多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快乐:“每次过队日,同学们都要给我梳许多小辫子,头上挂许多美丽的小花。孩子

们管我叫‘花仙子’……我四岁的儿子很喜欢我,老是自豪地跟别人说他妈妈很漂亮。他还对他爸爸说,妈妈每天要化

妆,早晨你得多干活儿!”说完,她爽朗地笑了,那笑声像银铃,清脆动人。当我再次打量她时,发现她的大嘴真的挺

美,因为她的嘴角泛着笑容,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快乐。

  我忽然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美不美,不在于长相,而在于心态。心态好的人,自己活得潇洒,孩子也会喜

欢他;而那些把所有烦恼都写在脸上的父母,哪个孩子也不愿意接近。

  高兴点儿,别跟自己较劲。接受自己,喜欢自己,也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5:46 | 只看该作者

1

珍 重 自 己

  珍重自己,就要给自己留点时间。

  珍重自己,就是珍惜生命。

  有一次,我去浙江温岭开会,听说两名五年级的女孩在队干部改选中落选,双双跳楼自杀。我从心底里为她们惋惜

,同时也在思考,难道在她们11年生命的历程里,就没有人告诉过她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这

个最基本的生命道理吗?联想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轻生事件,我迫切地感到:“该为生命补课了!”

  如果想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我们大人先要懂得生命的价值。

  儿子上中学时,一天焦急万分地对我说:“出大事了!我们乐队老师把他从香港买的萨克斯(名贵乐器)丢在出租

汽车上了!”

  “你们老师一定特别着急吧?”我关切地问。

  “我们大家都急得要命,可老师却平静地说:‘大家别急。人的生命是个1,金钱是个0,其他东西像萨克斯什么

的也是个0。丢了萨克斯,也只是丢了个0,为丢失的0而着急上火,伤了身体就会丢那个1,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又喜出望外地告诉我:“真绝了!出租车司机千方百计把老师的萨克斯送回来了!”

  替他们高兴之余,我也实在佩服这位老师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想想我们自己,平时常常为职务、职称、房子、工

资、待遇等等而烦恼,不是着急上火,便是气急败坏,甚至因此损害健康……这是多么不值得呀!因为,当一个人情绪

愉快时,人体会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物质,使人产生快感。当一个人情绪不愉快时,人体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类的毒性

激素。活动身体可以把这种毒性激素消耗掉,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你的心情不愉快,又不通过活动让

肌肉把那些毒性激素发散掉,就会使身体内产生“活性氧”。这种活性氧会破坏遗传因子。受到破坏的遗传因子开始制

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甚至可以致癌,就连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遗传因子受损伤引起的。所以,我们遇事要

尽量保持一种“太好了”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0:26:31 | 只看该作者

1

1.善 待 自 己(2)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珍重自己,还要给自己留点时间。

  我们实在太忙了,忙得竟然忘记去注意周围世界是那么美好。白天,我们匆匆忙忙地在奔波;夜晚,我们忙着做这

做那,仿佛有干不完的活儿,真是很累很累。不知不觉之间,我们的生活中少了欢乐,脸上少了笑容……这难道就是我

们的人生?我们不该为自己留点时间吗?


  留出时间做什么呢?什么也不做,只要独处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休养生息”。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到处找人提供建议,而是不受干扰的地方,这里有安静的环境,供自己来清理思路,感

受平时在嘈杂的环境里不曾感受到的东西,也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意念。

  如果你发现自己竟然无法专心地处理一些事情,就表示你需要有一个独处的环境,需要有一份宁静的心绪--沉思和

反省对人们来说,真的是很重要!

  不要犹豫,马上行动吧!

  超 越 自 己

  现代父母要有超越自己的紧迫感。

  21世纪,有人称它是创新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成功者是终身学习的人。

  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凭着热情,凭着苦干实干、流血流汗,能够干出一番成绩,创出一番辉煌,能够赢得孩子们

的信任和爱戴。但是到了今天,还是像原来那样工作就远远不够了,孩子们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新知识、拥有

新思维、掌握新方法、展示新技能的父母,需要这样的父母陪自己一起进入新的世纪。怎么办?我们必须学习,而学习

,正是我们超越自己、跟上时代的前提。

  人们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今天,即使是“顺水行船”,只要不再读书学习,也会被甩得远远的。

  今天,教育的对象不再只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了,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终生接受教育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日

子里,作为孩子的父母,既要帮助孩子学习,又要跟孩子一起学习,甚至向孩子学习。

  时代不等人,孩子们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作为父母,必须有这种超越自我的紧迫感。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不要

再回味昔日的辉煌,要马上行动,学习!学习!再学习!


2.善 待 孩 子


--------------------------------------------------------------------------------



连载:好父母 好孩子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卢勤  


  --成为好朋友

  善待孩子,就是要体谅孩子,给予孩子自信,帮助孩子找回失去的尊严;善待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在尊重中长

大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别人;善待孩子,就是要锻炼孩子,教会孩子给自己打气,把孩子培养成敢于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

战者。


  体 谅 孩 子

  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蓝天;

  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

  我遇到过一个“没有家”的小女孩。

  那是我在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开办“知心热线”时发生的事情。

  热线直播间设在西安市一个大商场中央,玻璃墙外围满了人。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

  忽然,我从电话里听到一个甜美的声音:“知心姐姐,我想问问你,一个女孩没有家怎么办?”

  “孩子怎么会没有家?没有家,哪有她?”我十分诧异。

  “她原来有家,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但是后来,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一走了之,她被判给爸爸抚养,爸爸

把她放在奶奶家,自己住到别处去了。她天天盼望爸爸来看她,可爸爸没有来。”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叙述着,一个严肃

的话题却讲得十分平静。

  “那这个女孩还爱她的爸爸妈妈吗?”我有意这样问。

  “她很爱她的爸爸妈妈。她爸爸很高大,很帅,很有才华;她妈妈很漂亮,脸上长了一颗黑痣。有人说,谁跟这样

的女人在一起,谁就很富有。她的爸爸就很有钱。”

  “那她爸爸为什么要和她妈妈分手呢?”

  “因为另一个女人看上了她的爸爸,另一个男人看上了她的妈妈……”女孩讲得很清楚。

  “你怎么对那个女孩这么了解?”我问她。

  “因为我就是那个女孩。”女孩的坦率、沉静,使我早就含在眼里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被她的善良、真挚深

深地感动了。

  父母离婚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孩子怎么办?孩子心里的感受,父母理解吗?怎样才能减少家庭破裂对孩子的

伤害呢?离异的父母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孩子呢?

  有一位父亲离婚不久,就深深感到对不起五岁的女儿,他说:“没有了父爱,她的幸福也是打折扣的。我甚至怀疑

,女儿不可能再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父亲在她的心中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而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对婚姻

的不够善待和珍惜。离婚,或许使我们从苦海上岸了,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是输家。对此,我无法宽恕自己。”

  这位父亲的“忏悔”让人感动。他表达出这样的“忏悔”,原因是他很在乎自己的女儿。

  父亲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父亲的作用是母亲很难替代的。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那一片

蓝天;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天地合一,万物才能和谐健康地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界

发展的规律。

  父亲应该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孩子,体谅孩子,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与孩子相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7:59 , Processed in 0.08173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