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antian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田读经二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5:38:46 | 只看该作者
田田读经到了:里仁第四。本周,我读乡党第十。

《大学》,我一直在读。

我看北京大学哲学系1974年批注的《论语》,当时正值批林批孔阶段,其中的好多批真是荒谬至极,但是注还是很翔实。我只是不懂当时的人真的那么想吗?转而想,如果是我,我会也跟着那个思路走吗?一身冷汗。

最近因为写书的缘故,也翻看哲学系的《中国哲学史》,感触万端。我们常常批评圣人,因为我们把自己当圣人,所以我们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就有了指点古人的权利。这个迷信了,那个没有超越了,这个局限在这里了,那个不够彻底了。常常想起师父说的话:你是谁啊?所以渐渐理解孔子的话--述而不作。这是最近我迟迟不敢落笔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6-12-10 17:29:26 | 只看该作者

田妈真是老师啊!

我要有你这样的老师真好!
我大学时的老师就知道让同学请客吃饭!

时常光顾,光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6-12-10 20:02:19 | 只看该作者
田妈老师真是博学,真羡慕你的学生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6-12-14 14:41:5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繁体字和简体字一起教的话效果怎么样,所以也不敢贸然行动,我是觉的在简体字认识的基础上加入繁体字比较好,我是在初中的时候看了一本繁体字的史记,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由于古文水平有限放弃了,但是从此繁体字对于我来说就不再是障碍了,几乎都认识。所以我想让洋洋大一点在看,当然这和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也有关系,像田田基本已经过了识字的阶段应该没有问题。
还有一个疑问是,论语的学而第一怎么会念一个小时呢?我十分钟不到就念完了,还有如何让孩子跟读呢?有什么技巧,洋洋从来不跟着我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22: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4 phoenix 的帖子

你是说开始我们的阶段吧。因为是要孩子正是开始,就有了抵抗和对峙:)所以停停读读就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现在已经好了。比方今天田田和我用半个多小时就读了学而第一到里仁第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6-12-14 23:28:50 | 只看该作者
告诉田妈一声,我家东东28个时也开始读论语了,现在有10来天把,之前一直听普通话的,但是我自己的普通话讲得不好,况且现在幼儿园就教普通话了,所以我孩子陪孩子用方言读,其实方言也有难道啊,几乎找不到能读的老前辈了,只能凭着小时候爷爷教的印象读,孩子倒是不排斥,现在读了2小章,都是坐在我大腿读的,我给打印了80号的大字,我自己指读,孩子一起读,就是我感觉孩子没在看,但是基本能背了,旁边放个积木,读一次放一片积木,每次都读5遍,就叠成5层的高楼啦,读完孩子还很高兴的欣赏他的成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6-12-15 10:2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6 kolionk 的帖子

坛子里很少人讨论方言这个问题,用方言读书好吗?我自己就不喜欢,从前也试过用方言读三字经、弟子规,但现在全用普通话了,我的普通话也烂得很,所以全部要跟盘读。
为什么要用普通话读呢?我是这样想的:
1. 大部分人都是用这个语言,方面她将来交流、讨论、研究和参考其他辅助;
2. 没必要记方言和普通话两个版本了,通常在脑中只会浮出其中一个来,就是最常用的版本,我从前用方言背了弟子规,所以想起弟子规时是用方言的,但一开始读立翁对韵就用普通话,从来没有用过方言读,所以现在出来的都是普通话;
3. 普通话才是原版,正中;
4. 边学普通话,边学经典,一举两得。我跟宝宝可以一起学;
5. 一些主观原因,觉得方言只用来沟通,不喜欢用来读书,觉得别扭。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讨论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6-12-15 15:19:18 | 只看该作者
TO:ptsamm
我是这样认为的,自从全国普及普通话,大有扼杀方言的趋势,现在我这边的小学生,基本无法用方言读书,看报,思维了,在读论语之前一段时间,我也有意无意的拜访了一些老前辈,可他们已经不读这些东西了,也不想再提了,我也理解,他们是受时代迫害,现在的余生就喝茶聊天吧。所以我觉得方言读经也是对地方文法的传承,不过我也不知到我能撑多远,毕竟是靠爷爷当年打成右派时失落情绪教的一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6-12-18 10:0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kolionk 的帖子

对你的观点很理解。说到底我们的教育方法很受大环境的影响,你身处一个普通话的大环境,从来不用忧虑孩子的普通话输入。而我自小就在说方言的社会中长大,所以我不愁宝宝掉失这个语言。

为什么我们经常被人嗤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也说得不好,更不用说普通话了,我读书的年代学校没有教的。当我看到其他东南亚的国家的中国人为什么人民英语、广东话、普通话的水平都那么好,我就发现是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我们广东人的文化太深,所有的娱乐、沟通都以方言为主,但那些东南亚国家几乎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都是要看人家做的电影、听外国或香港的歌,人种也杂,跟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就很容易习得其他语言。这个就是大环境的影响。跑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6-12-22 09:36:51 | 只看该作者
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洋洋渐渐的大了,我慢慢觉得让孩子大声地读出书本的内容也是一种方法,当然这完全和doman背道而驰了 ,但是我想doman也不是唯一的。
    我给洋洋的功课是每天两个小儿歌,内容是全新的,但是字一定是全部或者仅有1.2个不认识的,由她自己读给我听,开始的两天还算配合,昨天是第6天了,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我只好拉下脸来说:念。这个时候洋洋就带着哭腔说:妈妈,你别生气。这时我多么的自责啊!该怎么办呢?我想田田读经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起伏,好多孩子尤其是学琴的孩子经常有这样的问题,这个低谷应该如何过渡呢?这个黎明前的黑暗也太黑暗了。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 于 2006-12-22 10: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44 , Processed in 0.139756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