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不去学校的理由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8-6-1 17:46:21 | 只看该作者
重温zhy2001之经典话语:

”教育有了外在目的,不管这外在目的是如何伟大高尚,如果它不是内生于人类的本性,那它都会变成一种戕害。“

(唐人按:比如我们经常讲”爱国“教育,为何要爱国?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爱国?我中华文化有智慧,从人类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仁”出发,通过激发长养孩子的“仁”心,去爱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再推己及人,去爱“四海之内”之”众生“,由修身出发,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种教育目标不论看起来多么伟大高尚,如果不是内生于人类之本性,只能是一种“戕害”!比如伪装成”爱国“的“爱dang"教育,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戕害”!)

”在一个专制社会里,罪恶和灾难来自于社会的核心权力----政治权力。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不传递反对专制的思想,我们还能传递什么。难道让孩子们不断去感恩专制、感恩罪恶?这是荒唐的。“

(唐人按:西方有“人权””民主““自由”等明确的文化内涵。我中华有”民生“”民权“”大同“等类似的文化内涵。我中华自古尚”王道“反”霸道“,自古以“内圣外王””重民轻君“为明德。现我中华沦落于西来的专制,中华儿女受奴于暴政。我们难道不应该觉醒吗?我们被愚弄被欺骗被专政,难道还会希望我们的子女遭同样的罪?)


”我们为什么还要局限于我们政府所规范出来的狭隘视野?"

唐人按反问得太好了!!!)

"在向孩子的传递中,我们当然要有所批判;否则,我们怎么可能让孩子拥有独立的反思能力。批判就是挑战固定思维。你不批判应该批判的东西,你怎么可能还希望孩子的人格和智力能真正得到发展?"

(唐人按:现代的国人最缺乏的精神之一是缺乏批判精神。有人把这归因于对孩子过多的规范约束,在下认为不然。春秋战国时期比之现代礼节规矩不知要多多少,可那时出了多少历史思想巨人和文化巨匠?相反,现代的人无法无天,但也出不了多少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创新人才。唐人认为“让孩子拥有独立的反思能力”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件大事。这种“反思”能力应该是内生于人类的本性,而决不是外在强加的。这种“反思”是一种对社会问题、外在事物与人内在善良本性-----“良知”的一直对照比较。所以,反思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良知”的启发,人性的“长善救失”教育。有“良知”而后才有真正的反思。有独立的人格而后才有独立的思维。)


"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是GDP,不是所有与这些经济直接相关的东西。世界先进国家之所以有生命力,完完全全在于其政治文化。"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不自觉地压制我们孩子的才华。“

[ 本帖最后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6-1 18: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8-6-3 21:57:33 | 只看该作者
新新唐人过奖了。
我所发言只是有感而发。而且,只是侧重了大道理。大道理虽大,若无细节的操作落实,恐怕也只是大而空,最终落于发牢骚而已。这是我从小就不想看到的。

所以,袁老师、水瓶子、susan、新新唐人等这么多人的实践实在是给了我很多指导。现在,快要进行在家教育了,心里仍是战战兢兢。说什么哈佛商学院,那并不是我要担心的事情。

担心的是,我的在家教育能否给孩子带来真正的自我力量。在我看来,信念是第一位的。怎么样让孩子形成核心的信念和为达到这个信念而不辞辛苦、不畏牺牲,则是孩子真正能有幸福和幸福感的根本。

而现在一直在考虑的事情是如何切入我的在家教育。因为我的孩子没有进行早期教育,且一直没在我身边生活。所以,虽然借鉴了各位的经验,却实在没有办法来照搬各位的做法。

[ 本帖最后由 zhy2001 于 2008-6-3 2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8-6-6 22:03:31 | 只看该作者
1、学校会让你们购买教辅,您觉得教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您不知道教辅大多数都粗制滥造,出版社的编辑不让自己的孩子读教辅。

2、教科书里的内容并不高级,很多地方可以用低级来形容。

3、如果您的孩子《语文》考试成绩总是很高,那么您要小心了,您的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了。

4、如果您的孩子《数学》、《物理》、《化学》学的很好,值得您骄傲,但您不要忘了,这些知识在他成年后,大多用不上。

5、大学里总有学生跳楼。

6、编写政治思想、道德、哲学教材的人自己的思想就很混乱。

7、天天跟您的孩子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的人自己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 不要以为读了大学就走上了康庄大道了,您的孩子在大学里干的最多的大多是谈恋爱,他出大学的那天就是他失业的那一天。

9、真正能够帮的上您的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社会上学习和培养的。

10、大学的掌权者很多都不是有责任心的知识份子,也不是管理专家,而是很粗俗的官僚。

11、中、小学里,思想和行为变态的老师比例很高,有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2、很多人办教育不是为了您的孩子,更不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而是为了赚钱。

13、我们的教育内容里严重缺乏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即便有,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您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就不奇怪了。

14、学好汉语比学好英语更重要,可惜的是,您的孩子被要求在拚命地学习英语。

15、中国人最应该读的《金刚经》、《道德经》等经典,没有特殊情况,您的孩子一生都不会去读。

16、如果您的孩子初、高中时英语成绩很好,常常在95分以上,按照这个标准,他的英语比美国人都好。可是,您的孩子基本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就是常说的哑巴英语。而有的,一生都没有什么机会使用英语。

17、大学学费这么高,并没有真正地用在学生和教育上。

18、您的孩子在学校里常常浪费粮食。责任不在您的孩子,在学校,因为学校没有意识也没有手段让孩子懂得粒粒皆辛苦,所以,中午晚上大学食堂里学生们丢弃的馒头和米饭不是一般的少。

19、研究生教育更是扯淡。

20、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没有关于幸福的人生教育和启迪,所以,孩子们在成家立业之后,大多数处理不好自己的婚姻、家庭的关系。

21、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是唯物主义绝非真理,至少,科技最发达的那些国家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当作真理,至少,短短几十年树立起来的唯物 主义世界观破坏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却没有成功地再为我们建立一套体系。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榜样以及他们那些伟大的言行在多年后会被 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是被夸张甚至造了假。

22、我们学的历史很多是伪史。

23、那些教科书里动不动就说他们是这个家那个家的历史名人们,比如林则徐、戚继光、司马光、范仲淹、白居易、苏东坡等等等等,其实,他们都是坚定的佛教信仰者和实践者。我们的电影《鸦片战争》拍的如此拎不上台面是因为没有宗教知识,不大理解林则徐的信仰背景。

24、儒家文化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这个主流会找到一个和西方民主精神的融合点。形成新的文化体制,比如台湾、新加坡。

25、学校里频繁的评比、测评、达标等活动大多都是表面文章,背后充满了无知和腐败。

26、像张伯苓这样的真正的教育大家在如今的社会上,一个都没有。

27、科学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真理,而且科学的疯狂发展和人类没有节制的欲望的趋势下,贪婪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破坏环境,其最终结果是将人类带向绝路,人类最终还是要通过探索自己的内心而找到真正的归宿。

28、我们的教育严重缺少宗教教育,哪怕是简单的宗教知识的教育,都没有。

29、最不幸的还不是以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如果地震来临,最靠不住的学校的建筑。

转载自《博客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8-6-6 22:32:44 | 只看该作者
BS本文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8-6-6 22:5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6-6 22:03 发表
1、学校会让你们购买教辅,您觉得教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您不知道教辅大多数都粗制滥造,出版社的编辑不让自己的孩子读教辅。
  
  总要讲点证据吧,哪个出版社的编辑说的?

2、教科书里的内容并不高级,很多地方可以用低级来形容。

  教科书里的内容本来就不高级,高级的那是研究论文

3、如果您的孩子《语文》考试成绩总是很高,那么您要小心了,您的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了。

  恐怕语文成绩不好的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4、如果您的孩子《数学》、《物理》、《化学》学的很好,值得您骄傲,但您不要忘了,这些知识在他成年后,大多用不上。

  胡说八道

5、大学里总有学生跳楼。

  大学外没有人跳?

6、编写政治思想、道德、哲学教材的人自己的思想就很混乱。

  写这个文章的人思想也很混乱.

7、天天跟您的孩子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的人自己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本来就该自己造就

8、 不要以为读了大学就走上了康庄大道了,您的孩子在大学里干的最多的大多是谈恋爱,他出大学的那天就是他失业的那一天。

没上大学可以去当当搬运工

9、真正能够帮的上您的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社会上学习和培养的。

那还在家学什么呀,自己出去到社会上当小混混

10、大学的掌权者很多都不是有责任心的知识份子,也不是管理专家,而是很粗俗的官僚。

  你能说出几个大学校长不是教授?

11、中、小学里,思想和行为变态的老师比例很高,有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社会上流氓比例也很高

12、很多人办教育不是为了您的孩子,更不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而是为了赚钱。

  更多社会上的混混也不是为了您的孩子,更不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而是为了赚钱。

13、我们的教育内容里严重缺乏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即便有,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您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就不奇怪了。

  

14、学好汉语比学好英语更重要,可惜的是,您的孩子被要求在拚命地学习英语。

  统计过没有,学汉语的时间多,还是英语的时间多

15、中国人最应该读的《金刚经》、《道德经》等经典,没有特殊情况,您的孩子一生都不会去读。

  什么叫盲目,这就叫盲目

16、如果您的孩子初、高中时英语成绩很好,常常在95分以上,按照这个标准,他的英语比美国人都好。可是,您的孩子基本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就是常说的哑巴英语。而有的,一生都没有什么机会使用英语。

17、大学学费这么高,并没有真正地用在学生和教育上。

18、您的孩子在学校里常常浪费粮食。责任不在您的孩子,在学校,因为学校没有意识也没有手段让孩子懂得粒粒皆辛苦,所以,中午晚上大学食堂里学生们丢弃的馒头和米饭不是一般的少。

19、研究生教育更是扯淡。

再扯淡也比当混混好

20、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没有关于幸福的人生教育和启迪,所以,孩子们在成家立业之后,大多数处理不好自己的婚姻、家庭的关系。

  自己不教育孩子,怪学校

21、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是唯物主义绝非真理,至少,科技最发达的那些国家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当作真理,至少,短短几十年树立起来的唯物 主义世界观破坏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却没有成功地再为我们建立一套体系。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榜样以及他们那些伟大的言行在多年后会被 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是被夸张甚至造了假。

  逻辑混乱,英雄、榜样以及他们那些伟大的言行和唯物主义教育毫无关联

22、我们学的历史很多是伪史。

历史本就是人写的,你的难道就保证是真的?

23、那些教科书里动不动就说他们是这个家那个家的历史名人们,比如林则徐、戚继光、司马光、范仲淹、白居易、苏东坡等等等等,其实,他们都是坚定的佛教信仰者和实践者。我们的电影《鸦片战争》拍的如此拎不上台面是因为没有宗教知识,不大理解林则徐的信仰背景。

24、儒家文化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这个主流会找到一个和西方民主精神的融合点。形成新的文化体制,比如台湾、新加坡。

看了我想笑,看看那些大德的嘴脸

25、学校里频繁的评比、测评、达标等活动大多都是表面文章,背后充满了无知和腐败。

  呵呵,那些读论语1000遍的不是表面文章

26、像张伯苓这样的真正的教育大家在如今的社会上,一个都没有。

  当然张伯苓一共就只出现一个

27、科学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真理,而且科学的疯狂发展和人类没有节制的欲望的趋势下,贪婪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破坏环境,其最终结果是将人类带向绝路,人类最终还是要通过探索自己的内心而找到真正的归宿。

好,你今天开始不要坐车,不要看电视,还上什么网,发什么谬论

28、我们的教育严重缺少宗教教育,哪怕是简单的宗教知识的教育,都没有。

如果你在美国,敢在讲台上进行什么宗教教育,等着异教徒家长送你上法庭

29、最不幸的还不是以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如果地震来临,最靠不住的学校的建筑。

转载自《博客中国》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8-6-10 23:10:0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它成功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老师的问题。老师的目光看到的只是前十名或二十名。因为老师的成绩取决于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录取率是老师的生命线。这是教育的最大问题。仔细想来中国目前教育资源有限,只有通过考试才能主部分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因而老师就以此为中心。可是教育是平等的,没有孩子教育不好而是没有被教育好。是教育者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6-11 16:54:24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当然也有责任,他们也需要再教育。而主宰教师命运的教育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再教育。但谁来发动这样的改变呢?教师当然可以先从我做起。但你不要忘记了谁让老师不能成为一个老师,谁让老师不能心甘情愿的做一回老师。这当然也有老师个人的责任。
       不想进入这样的制度----机制----个人的循环论证。也许无奈之中只好从老师个人做起,正如我们只好从在家教育做起一样。我们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与这个万恶的教育制度做正面的抗争?
       我都不想讲这个话题了。我想我的冷淡就是最好的抗争、最有力的控诉。

[ 本帖最后由 zhy2001 于 2008-6-12 00: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8-6-13 10:27:37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抱着这样一个观点:孩子去学校是和小朋友玩的,让他放松的,回家才是学知识的。所以我不太在乎他从学校学到了多少书本知识。只要他高兴去那个地方就成,哪天他不高兴了,也可以回家来。虽然儿子在校成绩不错,老师也总拿他去争脸,但我觉得他从学校得到的并不如人意,因为学校除了教书本上的东西和考试外,没有更有价值的了 。所以,我在想,我是否在耽误儿子的前途呢?请各位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8-1 15:10:55 | 只看该作者
说点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是我的孩子,我绝对不会把他放家里.你觉得你一定能比老师教得更好吗,我觉得未必,你有足够的财力,耐心,学识吗,问问自己,如果答案是非常肯定.那行,就在家里吧,否则,赶快送进学校.学校也是一个大染缸,你的孩子能成什么样,这也是他 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09 , Processed in 0.07489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