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江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览】【坐着火车去西藏】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4:01:0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gcolor="#f3f3f3" border="0" valign="top"><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天峻站(1)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火车在青海湖边一直走了一个多小时,车箱里人们在乍望见那蓝色缎带时的惊呼也早已平静下来,继而被一种倦意弥漫开来。而我则乐得在沿途小站上献出点儿银子换成啤酒,优哉优哉地喝着,任心绪随着那蓝色缎带般湖水的渐行渐远也慢慢飘散。每次从拥挤的城市转换到这样的视觉空间,总是弄得自己仿佛失掉了所有记忆般恍恍惚惚。也就在这恍惚中驶进了一个荒凉的小站,它有个很硬朗的名字――天峻。火车站离县城有些许距离,远观似乎不远但汽车还是开了约半个小时才到。 天峻县位于祁连山南麓,青海湖西北侧,是海西州主要的牧业县之一。全县最高海拔5826.8米,最低海拔2850米,相对高差近3000米。 青藏铁路和国道315横穿县境南部,铁路在县境内全长95公里,设有江河、天棚、天竣、南山、二郎洞五个火车站,国道315在境内全长7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值得一提的是列车在这一段要通过的“关角隧道”,轨顶面海拔3700米,长4010米。“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仅从名字就足见地势的高峻险要,加之这里昼夜涌水达2000立方米,建设施工难度极高,因此它曾是我国铁路中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隧道。 天峻虽地处高寒、地域辽阔,但草原广袤、风光宜人,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被人们誉为“青海湖畔的香格里拉”、“西王母故乡之一”。有较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天峻山石林、卢莽沟岩画、卢山岩画、天峻石经寺、阿汉达勒寺、西王母石室遗址(仙山圣洞)、丹城绿园(红色城堡)、西王母吉祥园(扎郡神山)、布哈河民族风情园、龙门国际狩猎场等。 提示: ?列车行驶距离(距西宁)311公里,西宁首发列车均有停靠 ?县城新源镇海拔3406米 ?邮编:817200电话区号:0977 途经:乌兰站 县政府所在地希里沟镇,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40公里,海拔2960米。以汉族占多数,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辖区内有建于清代的黄教寺院—都兰寺,闻名遐迩的茶卡盐湖、柯柯盐湖,以及美丽奇特的哈里哈图原始森林旅游区和金子海旅游区。 ?列车行驶距离(距西宁)407公里,此站慢车有停靠 德令哈站 德令哈:泯灭一切妄想 “……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从地图上看到过这个地方,从海子的诗里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名字,从那时候起“德令哈”在我的印象是美丽而略带伤感的。 过了青海湖和乌兰,景色很快发生变化,绿悠悠的草甸中裸露的棕钙土逐渐增多,已开始能见到疏松的沙土和坚硬的盐土出现,告诉我前方将是浩瀚的戈壁和沉寂的星点盐湖。 迎面进入柴达木,一路走来的荒凉,少有人烟,未及夏季,黄黄的稀疏的牧草散落在戈壁上,没甚么风,望向天空,满眼的蓝,映衬下面的牧草黄的有些刺目。路边褐色的山峦,似乎也显得有些峥嵘令人不敢多望。旷野中散漫踱步的羊啊、人啊,更为这绝对荒凉的风景添了分令人心酸的味道。其实,我知道这也只是自己单方面的感觉,一个繁华都市里的人的感觉。这里的人并不会如我一样的,或许算不上多麽快乐也没那么忧伤,他们只是真实地活在自己的空间里,或许没有太多的欲望,也就不会产生太多烦恼。如我一样的行走,是喜爱大自然,抑或是对都市生活的暂时逃避?虽不为获得炫耀谈资,但也不知是否真的想要这荒凉。 看似荒蛮之地,古时这一带曾经活跃着几个唐朝的城邦,所以德令哈周围有很多的古墓。唐朝的时候,这一带长满了祁连圆柏,这一点从古墓当中四壁和顶部使用了整棵祁连圆柏树干铺就可以得到证实。而如今这种长相怪异的柏树只有在茶卡和德令哈之间的山上才可以看到了。从青海湖过来时,只能看到一些云杉树。据说在哈里哈图沟可以看到这两种树木的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因为圆柏耐旱,云杉树喜潮湿。而哈里哈图沟由于水的分布不均,造成沟谷内外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象,仅一路之隔,却一边草地青青,一边荒芜一物。只可惜这次时间不够,不能一睹奇观真容了。 提示: 1、德令哈是蒙古语,意为“广阔的原野”,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境内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形成山、川、盆、湖兼有的地貌特征。宗务隆山呈东向西,是横贯全境中部的主体山脉,也是一个分水岭,它将全市分为北部祁连山高山区地貌和南部德令哈盆地地貌两大类型。沿途可见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无碴无枕梁桥——巴音河大桥。 2、海拔2982米,列车行驶距离(距西宁)521公里,为必停站;市区西南距格尔木市387公里。 4、其他关注点 神秘的“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北角有一座白山,当地人称作白公山。它四面被荒漠和沼泽包围,沙梁与戈壁随处可见。“外星人遗址”和众说纷纭的神秘的铁质管状物就在白公山下的岩洞里。 紧临市区的柏树山,最高峰海拔四千多米,登上顶峰可鸟瞰德令哈市容,林区内生长着蓊郁苍翠的青海岩柏,还有被称为“国宝”的青海云杉。 </div></td></tr><tr><td class="center01"></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4:01:20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天峻站(2)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怀头他拉岩画位于怀头他拉乡西北约40公里处的哈其切布切沟内,巴音郭勒的巴尕沙是一处新近发现的远古岩画。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天文观测站位于蓄集乡境内的泽令沟小野马滩,距市区35公里(在青新公路315国道498公里里程碑,路北3.3公里处),海拔3200米。 途经:锡铁山站 祁连山脉的延续一路上都伴随在列车的北侧,过了怀头他拉草原,开始进入茫茫的戈壁和干旱的荒原,荒凉寂寞的感觉立刻袭上心头。如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看到这种景物必定会触景感怀的,当然我就是这样的。但若你不想无端弄得自己伤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那山体独特的姿态和颜色吧。走过一段平川,前方的大漠中陡然耸起一座座峻峭的滩间山群,这就是锡铁山。 锡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腹部,背靠祁连,面对昆仑,北接柴达木山,南临察尔汗盐湖,东依泉吉草原,西连绿梁山。山脉东西长而南北窄,主峰海拔4037米。 它山高沟深,崖峭壁陡,岩石裸露,整个山脉没有肥沃的土质覆盖,也没有花草树木生长,就连它的四周更是荒凉一片。但看似贫瘠的地方,却蕴含着怎样的富饶啊!仔细想想老天真的是很公平的打理着自然间万物,有了水草,矿藏一般不富有,有了矿藏,就缺绿色。那褐红色的、墨绿色的、赭紫色、青色的岩石,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烁烁,这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有色金属。有意思而想不通的是,被叫做锡铁山却不产锡也不产铁。而它的铅、锌、金、银蕴藏量及其品位和质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少有的。 矿区在离开铁路十几公里的盆地腹地,一座孤零零的规模宏大的戈壁工厂。厂院里却榆树成行,花朵竟开,充满盎然浓郁的生活气息。听矿场的人讲,八十年代曾经有几位农民在这里挖到过一块重达四公斤的天然大金块,引起不小的轰动。现如今如果走进坑道纵横的山洞,能看见洞壁的矿石会在明亮的灯光下闪耀奇异的光彩,好像走进了一座藏满珍宝的宫殿一样。是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开通真正打开了这座“聚宝盆”。 提示:南距格尔木市132公里,西北距大柴旦镇72公里,东南距青藏铁路13公里,西面距敦格公路3公里。国家级企业锡铁山矿务局所在地,矿区海拔3000~3500米,属高海拔地区。从大柴旦往北过党金山垭口可到甘肃省敦煌市,往西经茫崖可到新疆东南部。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4:01:38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青藏铁路格拉段:从格尔木到拉萨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向来不敢有“历前人未历之境,见前人未见之景”的大追求,却也总想真正能体会和发现青藏高原的灵魂与魅力。然而有一天终于明白,若非长期居住在这里,若非这里的山水、文化、信仰随着出生就印在骨子里,无论怎样设计的旅途都只能是浅尝则止。即便如此,却又是一次次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只因那刹那间的感动,让自己完全释放情感,感受到最本真的善与美,最终留于心底一份永恒的平静。 同样的路,同样的空间,却每每都能获得不同的视觉与感官体味,是因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故事,在脑海里印上了多姿多彩的记忆。它不在客意安排的旅游表演中,不在人们盲目涌去的旅游景点,不在城市里的餐馆酒吧,不在书店里买来的杂志影像中……在于大自然创造的最和谐的色彩里,在于路上途中的某时某刻不经意间的感动触怀。 地广人稀的青藏大地,有最原本自然的最和谐的色彩,到如今已是城市人早已失去而需要克意去寻求发现的可怜之处了。蓝的天、蓝的河;白的雪峰、白的羊群;绿的草和远山,黑的牛群与泛着光的柏油路;金碧辉煌的寺庙里,深沉的喇嘛红穿行于悠长的诵经鼓号声中;藏人绚烂多彩的服饰,飘扬的五色风马,更是点缀在无垠的旷野里……空气通透得毫无遮拦,阳光直直地照射下,一切未经任何雕琢,也不曾宣告和尾随任何流行与时尚,一场视觉盛宴就摆在眼前,尽可随意享用。 提示: 从青海格尔木一直到西藏拉萨,全线共设11个有人值守车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拉萨、拉萨西、马乡、羊八井、当雄、那曲、安多、沱沱河、不冻泉、南山口、格尔木),5个景观站和18个无人值守车站。 从格尔木到拉萨的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在这段旅程中不仅可以坐在车上观赏风光,还可以下车进行短暂的观光、拍摄。青藏铁路格拉段的34个车站中,有9个车站建有长五百米的观光台,可以供游人眺望。 印象格尔木 格尔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从地图上看青海省是个想当大的面积了,那它的第二大城市按常理推断应该也是很大的。还记得第一次造访这个城市前,我的脑海里就是这样的概念的。然而却不然,它的行政管辖区面积确实很大,但格尔木市城区却无论如何算不上个大中城市,骑个自行车可以轻松地围它转个圈。 格尔木街道宽宽的,路两旁种的是树,白天十分主要是火车站、市中心大街比较热闹,其他街道上则熙熙攘攘。夏天的晚上,市中心商场前的广场上有夜市,台球、卡拉OK、各种小吃…等等,全是在露天,很热闹很有意思。冬天夜晚的格尔木市则一派宁静,各店铺关门都比较早,要是过了十点还想找饭吃则比较困难了,只有一些小的四川饭馆可能还会接待你。 格尔木是个汉、蒙、回、藏等很多民族混杂的城市,没什么某方面特别突出的特色。既没有拉萨那样浓郁的藏族氛围,也不是兰州那样的回族味道。其实,这里是个新兴的工业交通城市,因建于戈壁滩上而显得别具一格,沿青藏公路109国道进入这里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家石油工厂,一个喷着火焰的烟囱。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中部,居住着多个民族。315国道、109国道在此交汇,北接河西走廊达甘肃敦煌,南连西藏拉萨,西至新疆若羌,地处交通枢纽的中心位置。 1952年,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修到了这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河水漫流的格尔木河畔扎下了第一顶帐篷和工棚。不久,这里出现了一个帐篷城市,后来又建起许多简易的住宅和窑洞。五十余年后的今天,这里已经是一派繁荣景象。市区整洁美观,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宽阔整齐,林带花圃艳丽多姿,城市景观井然有序。 提示: 1、海拔2800米,区号:0979邮编:816000 2、格尔木常用电话: 匪警110火警119天气预报12121医疗急救120信息台168查号台114 市急救中心0979-8490677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台122 火车问讯0979-7222222民航售票处0979-8412576 市消费者协会12315 3、改建的格尔木火车站十分引人注目,车站中心的候车大厅可容纳两千多名旅客候车,耸立在广场上的马踏飞燕雕塑标志着整个地区经济的腾飞。 4、位于城西阿尔顿曲克的格尔木飞机场,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届时完成后将大大提高这里的航空运输能力。 5、这里的饮食和西宁差不多,可以坐2路到市中心去吃,小巴招手即停,很方便。 5、住宿: 盐湖大酒店四星地址:格尔木市黄河东路46号电话:(0979)8448888 格尔木宾馆三星地址:格尔木市昆仑路157号电话:(0979)8412061 天龙酒店三星地址:格尔木市八一路1号电话:(0979)8462802 金轮宾馆三星地址:格尔木市昆仑路110号电话:(0979)8423988 由于是交通枢纽城市,除了以上几个排名头几位的宾馆外,还有很多其他中小型宾馆旅社,住宿很方便。 玉珠峰站 格尔木河 列车驶出格尔木市区不远即开始进入渺无人烟的昆仑山区,两边耸立着的姿态各异、寸草稀疏的山峦,在阳光下展示着粗犷的线条,让人不由联想起西部片中的那种荒凉雄壮。 此时如果看一下手头的地图,这里该可见那条格尔木河。但因河道大多在沟谷里,由于视线的问题可能不容易从公路或铁路上看到,走到宽阔河床的地方时就显露出来了。雨季的时候水量比较大,秋冬季时则只能看到几股涓涓细流。 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经格尔木市区。格尔木正是以此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以跨河大桥相连,河东是老商业区,河西为新区。 这条以昆仑雪山融水和泉水、雨水为补给的河流,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河,是格尔木的生命之河。正是有了这条河,使得千万军人为了一条青藏公路聚集在这里,并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兵城”,继而成为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2:48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纳赤台昆仑神泉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很快进入连绵不断的昆仑山脉,一路全是平缓上坡,虽然坐在火车中完全没有感觉,但几次青藏线上骑单车的经历让我对没一处爬坡的路段都记忆深刻。展眼向两侧望开去尽是荒凉,高原的阳光总是格外炽热,感觉远方的地面在蒸腾,记忆再度脱离视线回到往昔,仍好像觉得身上暴露的皮肤被风吹日晒得火辣辣的疼,脸颊红红的有些发皱。 开始还兜转于土堆、砾石堆中,渐渐的闻到湿润的空气了,河谷中草滩茂盛,流水与我对向行驶。在昆仑河北岸,紧邻青藏公路(109国道)旁,有一股四季不冻的清泉从地底喷涌而出,常流不竭,称为昆仑神泉(海拔3700米),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 “纳赤”为藏语,意为“放过来佛像的地方”。相传,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随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当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由于山高路遥,人马累得精疲力竭。于是,公主命令大队人马就地歇息。当夜做饭时,才发现附近没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粮,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时,发现昨晚放释迦佛像的山头被压成了一块平台,离平台不远的地方,一眼晶莹的泉水喷涌而出,淙淙流淌。人们一下子明白,这是释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压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抛在泉眼里,泉水变得更加清凉甘甜。由此,人们把纳赤台称为“佛台”,把昆仑泉称之为“珍珠泉”。 不管究竟出自哪一个传说,作为格尔木进藏的第一个景点,且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值得在此留连驻足。泉上有亭,亭内立有昆仑泉碑,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水很旺,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浪花,然后从旁边的出口奔向滔滔昆仑河。泉水为昆仑山雪水潜流24年后形成,蕴藏海拔高、时间长,无污染并合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誉为“冰山甘露”。趴在泉边畅饮,泉水清凉直透心底。 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道教圣境?西王母瑶池 昆仑山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青、新交界处的新青峰(布喀达板峰),海拔6860米,也是青海省最高点。 因昆仑山横亘在亚洲大陆中部,又是中国内陆重要的地理气候分界线,故有亚洲脊梁之称。昆仑山是中国古代众多神话起源的地方,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书中记载的“瑶池”所在的地方。 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而昆仑河源头的黑海也就被认定是西王母瑶池。过了纳赤台向西拐下青藏公路,一直沿着昆仑河走就可以看到昆仑山门、玉虚峰道场。西王母瑶池其实是一个天然的高山平湖,海拔4300米,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5000米。一泓碧水在蓝天雪山的衬托下,尽情揣想那些久远的神话故事。每年都有很多道教信徒从海外来这里朝拜,兴建祭坛。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3:04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玉珠峰、玉虚峰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离开西大滩继续前行,透过车窗即可优哉游哉地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山,即使是盛夏时分山顶依然白雪皑皑,分外妖娆。先看到的是玉珠峰,它是东昆仑山脉的主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蒙古语:“美丽而危险的少女”),海拔6,178米。山脚下是戈壁和半干旱草原,其周围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盛产黄金、昆仑玉和宝石。由于交通便利,登山季节长,海拔高度适中,山体难度较底。玉珠峰也已成为初级高山探险者的首选山峰,现每年在这里都会举办登山大会。 再往前行,从火车的另一侧望向窗外即可看到与玉珠峰互为姊妹峰的玉虚峰。它位于昆仑山中段,昆仑山口西侧约15公里,海拨5933米。传说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在此居住,因而得名。两峰相距25公里而遥望对峙,青藏公路和铁路即从两峰之间的昆仑山口穿过。 提示: 1、纳赤台前行30公里就到达西大滩,海拔4200米的玉珠峰车站,格拉段第一处观景台就设在这里。 2、景观:昆仑山、纳赤台昆仑神泉、玉珠峰 3、沿途地貌:格尔木至南山口属柴达木盆地南缘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为戈壁裸地生态系统;铁路溯格尔木河、昆仑河、小南川而上,南山口至昆仑山属坡降较大的昆仑山河谷区。 4、虽然这里的海拔比起唐古拉等后面的路来还不算高,但因为从格尔木出发短短百余公里距离中便从两千多一下子上升到四千多米,如果在这里停留多数人都会出现一定的高原反应症状,要做好预防措施。 5、这里有饭馆、发廊、修车店,还有铁路的医疗站,是格尔木与五道梁之间位置较好的加油就餐点。 楚玛尔河站 提示:楚玛尔河火车站距格尔木约230公里,是青藏铁路沿线观景站台之一。车站的藏羚羊造型,站台上放置着藏羚羊的雕塑,提醒你已经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里就是藏羚羊迁徙的主要路线。 沿途景观:清水河特大桥、索南达杰保护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看野生动物、楚玛尔河保护站 索南达杰保护站 过了不冻泉,铁路与公路几乎是平行地穿行于广袤的可可西里保护区。你会看到紧临青藏公路109国道2952公里处(海拔4500米),有一处红白相间的房屋,门前的高杆上旗帜飘扬,房后面一个高高的瞭望铁塔,这就是索南达杰保护站。它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由绿色江河环境保护组织集资建立,以在反盗猎斗争中牺牲的烈士、青海省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杰桑?索南达杰同志的名字命名,现划归为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六个保护站之一,在反盗猎藏羚羊的生态保护进程中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红色板房架空而建,房后还有一排采暖用的太阳能设备,两架风车用于风力发电。不远处有一处积水湖,站里的一切用水就都从这里出。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3:22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以发音不同而有另一说为“美丽的少女”,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昆仑山南鹿红水河横穿博卡雷克拐弯处,海拔4200米。地势为南北高而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地势平坦的宽谷湖盆带,冰川分布面积较广。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 保护区内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其中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嘱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清水河特大桥 在昆仑山下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建筑在高原冻土地段上以桥代路的世界最长铁路桥。以桥代路是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地带路基稳定,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还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真的希望那些曾经自由奔弛在广阔荒原的可爱的生灵们,能够适应呼啸而过的列车,也能学会如何穿越铁轨下方的水泥涵洞,最终得以在人类社会的夹缝中获得生存。 楚玛尔河 楚玛尔河附近的山坡和靠近河的公路旁的开阔地是藏羚羊交配集聚地,而除却交配产羔期母藏羚则更喜欢生活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因此,母羚羊就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但公路、铁路刚好将它们隔开,加之奔跑的汽车和列车让胆小的藏羚羊恐慌而不敢轻易穿越道路。所以在设计修建这段铁路的时候就建了很多个涵洞,以便保证它们正常的迁徙;在这一段青藏公路上还设有红绿灯,在迁徙季节时红灯会亮起让车辆停下,藏羚羊才敢从公路上通过。虽然是做了这些弥补措施,但很多专家保护者还是心存忧虑。 楚玛尔河,中国长江的北源,又称曲麻莱河、曲玛河,藏语意为“红水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东南麓,在青海曲麻莱县以西的楚拉地区注入通天河,全长约515公里。它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高的河流,整个河床都在青海高原上通过。 青藏铁路从横跨楚玛尔河的大桥上通过,从车窗向外望就能看到如红色漫流的河水。河谷足有五六百米宽,满是砂粒的河床浅浅的、干干的,平静而萧条。直到走出很远,走到近处才能发现有股股水流在平坦的河床中无声无息地慢慢流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在公路大桥以北20多公里处建有楚玛尔河保护站</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3:35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学会怎样发现和观察野生动物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每次经过这里都能见到有成群珍惜的藏羚羊、藏野驴出没,只可惜没有了它们在草原上成群结队地或奔驰,或悠闲地吃草休息的美好景象,它们的群体已很小,少则六七只,多则不过二十只左右,而且离公路较远,肉眼看不清楚,盗猎者的疯狂捕杀已使它们对人类倍加警惕,望见有人或车辆停下,立刻飞奔逃跑,此种情形令人心痛。 一直到楚玛尔河、沱沱河的广袤地区,都是观察藏羚羊、黄羊、藏野驴、狼等野生动物的好时机。对于热爱动物的人们一定不能错过的,因为这里地广人稀,可以看到动物的机会很大。但是我们如何去发现和观察呢,象藏羚羊、黄羊这种体型较小,又具有很好的保护色的动物,对于在没有任何野外动物观察经验的人们来说实在不算是件容易的事。夏天草绿的时候还好些,其他草黄的季节就很困难了。 记得望远镜是必要的设备,因为动物多数距离较远,肉眼不能完全看仔细。另外,最好提前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动物的形态、体色、生活习惯等基本常识。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知道到什么样的地方寻找,也更容易发现到它们的身影。 当然,如果是坐在火车里,加之手中的相机又不够硬气的话,想拍到清晰的图片是机会不大的。所以可做些随笔记录,或文字描述,或来个素描涂鸦,记录下所见到的种类、种群数量、所处位置时间等等信息,也是另一种收获呢。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濒临灭绝的世界珍稀动植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一起来更好地保护它们!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附录:藏羚羊(1)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羊黄褐色到灰色,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黑斑记,最醒目的是其头部长而直的角;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无角。多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徒,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 保护现状:近年来至少已有2.5万头藏羚被非法猎杀,如果把未被缴获的数量估算在内,可能有10万头羚羊被杀害了。偷猎者之所以非法猎杀羚羊,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取藏羚的绒毛,由绒毛加工成的一条围巾在国际黑币上价值5000~30000美金,可以获取暴利。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其它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1983年成立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羌塘自然保护区。在立法方面,藏羚被划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濒危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CITES)列入重点保护的附录I。 藏野驴 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亚州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 藏野驴头短而宽,吻部稍圆钝,鬣鬃短而直,四肢粗,蹄较窄而高。吻部呈乳白色,体背呈暗棕色(夏毛略带黑色),肩胛部外侧各有一条明显的褐色条纹,腹部及四肢内侧呈白色。 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由雄性头驴率领过群居游移生活。清晨从荒漠或丘陵地区来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大部分时间集合在水源附近的草地上觅食和休息,傍晚回到荒漠深处。藏野驴的行走方式是鱼贯而行,很少紊乱,雄驴领先,幼驴在中间,雌驴在最后。 交配期在7至8月间,怀孕期350天左右,6-7月份产仔,每胎1仔。 藏野驴视觉、听觉、嗅觉均很敏锐,奔跑能力强,时速可达45公里,喜欢与越野汽车赛跑。 藏原羚 别名黄羊,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个体较小,体长不超过1米,体重不超过20公斤,体格矫健,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敏捷。吻部短宽,前额高突,眼大而园,耳短小,尾短,雄性有一对较细小的角,雌体无角。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白色的臀部。 雌雄、成幼终年一起生活,一般多集小群活动,但在夏季也有单只活动的个体,而冬季往往结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一起游荡,上百只的大群目前已很难见到。 它生性机警好奇,行动敏捷,视、听觉灵敏。遇到异常情况时,总是先抬头凝视,发现危险后,迅即奔驰逃跑,奔跑的姿势比较特殊,看起来好象一颠一颠的。 野牦牛: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分布高度在海拔4000-5000米之间。终年以游荡的方式栖息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山间盆地、高原草原等环境中,所以在铁路和公路沿线一般是看不到的。 体魄强健,身躯硕大,雄健异常,力大无比,大者体长3米左右,犄角粗壮气派。野牦牛极善爬山过河,踏雪履冰,生命力坚韧卓绝。身披长而厚的黑毛,腹部裙毛长可及地,走起路来像战袍一样摆动,威风凛凛。野牛多刺苔的舌头十分厉害,与犄角、蹄子一起是它的三大武器。野牦牛喜欢群居,但也有独自生活的孤牛,往往孤牛更厉害且易怒。 野牦牛性情凶猛,难以驯养。却仍伺机与家牦牛“认亲”,藏族牧民常从野牦牛群中找到失散的家牦牛,而野牦牛有时也在高山上混入家牦牛群中。家牦牛同野牦牛交配下的第一代牛犊,藏语叫“踵擦”,体格强健、生长迅速,但野性十足。 棕熊: 体长1.8m以上,体重180kg。头宽,吻部长,鼻阔。尾短,四肢粗壮。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500-5000m。生境适应性很广。多活动于山间谷地、山地阳坡、河溪旁,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途经:五道梁站 “纳赤台得了病,五道梁要了命!” “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 “五道梁,冻死狼,上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这样一些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话都是形容这个地方的。 位于号称“天路”的青藏公路中段,109国道3007公里处的五道梁,因附近有五道山梁而得名。这里地高天寒、长冬无夏,以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多变著称。海拔4665米,还没有昆仑山口高,比5010米的风火山口和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更是矮了很多。但由于这一带土壤含汞量较高,植被较少,空气中含氧量相对更低,一般高原反应会在五道梁处非常显现,很多人到了五道梁都不能适应。所以通常认为五道梁是进高原的门槛,被认为是青藏线上最难的地段,如果在五道梁感觉没有大碍,那过唐古拉山口进藏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处居民点,有兵站、泵站、公路段、气象站、加油站,还有杂货店、小饭店。夏季有曲麻莱的牧民在周围放牧,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在此设有一个保护站。 途经: G109/3047秀水河火车站 G109/3049北麓河大桥 风火山口(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口,位于青藏公路109国道3076公里处,海拔5010米。火车在这里穿过风火山隧道而通过山口。 这里是修建青藏铁路最艰苦地段之一,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高度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4:29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附录:藏羚羊(2)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江河栋站(二道沟) 二道沟是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都能找到的地方,但最初却不过是几处帐篷和几处简陋的房屋。近几年才建有多几家食宿点,至今住宿条件仍很差。如果不是在白天经过,你几乎注意不到它的村在。以这样的规模能在中国地图上有一席之地,足见它的重要性。实际上它是过往青藏公路的车辆、游客的一个补给站,也是进出可可西里的主要路口之一。附近不远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沱沱河保护站 途经: G109/3096.5雅玛尔河桥 G109/3104雅玛尔河南桥 G109/3107日阿尺曲火车站 唐古拉山站 提示: 1、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作为青藏铁路的最高点,在这里稍作停留,留影做个纪念还是值得的。 2、铁路通过垭口海拔5072米,距车站500米。 3、站点距公路的唐古拉山口约20公里,青藏公路通过的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有挂满风马旗的公路建设者纪念碑、山口标志碑和一个很大的玛尼堆。 4、要注意的是此处海拔高,空气含氧量只有水平线的六成,所以如在此停留一般都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加之天气变化莫测,时晴时雨雪交加,下车拍照观景时应做好防备天气突变和应对高原反应的准备,并且避免剧烈运动。 离开沱沱河,向南走203公里,便翻越全线的最高点——唐古拉山口,同时也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 青藏铁路在这一段与一直纠缠在一起的青藏公路终于分开,从相对低缓的布曲、扎加藏布和日阿拉藏布河谷地区的另外一个垭口通过。 唐古拉山口两面被两座雪山夹持着,西边是海拔为6022米的唐古拉,东边是海拔为6104米的龙亚拉峰,这两座雪山都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可以攀登的雪山,去攀登它们的进山路线皆从唐古拉山口附近出发。 据说因为唐古拉山常常不是风雪弥漫就是雾气腾腾,远远望去,山与天相连,云在山间飘,天显得格外低,似乎伸手即可模到,所以藏民们称其为“唐古拉,伸手把天抓”。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气温长期处于冰点以下,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令路面很容易损坏,无论对于修建公路和铁路都是个挑战。在此驻留远望唐古拉山冰峰林立,峰顶终年积雪不化,数十条远古冰川纵横奔泻,正所谓“近看是山,远望成川”。云朵似棉絮般落在山尖上、山谷中,分不清哪是雪哪是云,似仙山幻影,又气势磅礴。 格拉丹冬 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海拔6621米,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南坡的姜根迪如冰川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格拉丹冬冰山群属于山岳冰川,高达六七十米的冰塔林众多,还有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有野牛、野驴、藏羊羚、雪鸡等珍禽异兽和水晶石,周围是优良的天然草场,生活有多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山体中还蕴藏有被称为“江源瑰宝”的冰山水晶石。 那曲站 汽车翻过唐古拉山口后,高度逐渐下降,高山反应也舒缓了。但还是要再翻过海拔4880米的申格里贡山口,此一段铁路一直是在公路的西面数十公里开外。距离那曲还有五六十公里时,两条巨龙终于又再次相伴在一起。到了那曲,就意味着距离拉萨只有数小时的路程了。 那曲镇海拔4507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镇。东去昌都、西通阿里、北上西宁、南下拉萨,是藏北的行政、经济、交通中心。那曲藏语意为“黑河”,黑河是怒江的上游,水色发黑因而得名。藏北名寺孝登寺就在镇中,它的不远处还有一座尼姑庵。 镇内商店、旅馆、银行、邮电、医院、学校等设施齐全,是拉萨、格尔木之间最重要的补给站,也是较理想的住宿地。 提示: 1、火车站位于那曲西面约两公里的门地乡俄玛迪格村,紧临青藏公路,车站主入口的雨篷造型正是羌塘地区毡房和雪山的形象反映。 2、那曲可作为旅游的中转站和补给站,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很方便在短时间内集中游览。 3、交通:长途汽车站内有定期班次行走拉萨、当雄、索县、格尔木等地。因交通网络发达,车次较多,而且不受四季气候变化影响,故只需在停车场或路旁等候即可,很容易找到便车。除拉萨和安多每天都有固定双向的班车外,去其他县的班车班次基本每周1—2班,出发前先去车站打听清楚,电话:0896-3822159。那曲的出租车在镇内通价是10元。 4、食宿:那曲县城的生活设施比较完善,银行、邮政、电信、网吧、医院等等非常齐备。餐厅和娱乐场所都很多,高中低档,总体价格相比拉萨便宜很多。 那曲仅有两家级别稍高的宾馆,其中那曲饭店是这里的老字号,价格较高且设施已陈旧,希望经过重新整修后有所改观,其余大多是较普通的宾馆招待所和设施简单的旅社。青藏公路边的消防招待所,是一家新开的店,比很干净整洁,价格在30元-100元之间。旅游旺季和遇到政府开会的时候,住宿就会显得很紧张。 5、那曲常用电话: 公安外事0896-3822379 旅游投诉0896-3822991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9:04:42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三部分那曲恰青赛马节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那曲是纯牧业县,其节庆也因牧区的特点跟拉萨多了些不同:有藏历三月中的雷声节、藏历三月的阉羊节、初生小牛节、藏历四月的剪羊毛节、藏历九月的采药节等。每年八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那曲赛马节(公历8月1日)和大型物资交流会在那曲镇举行。 还在安多的时候就打听到此行刚好能赶上那曲的赛马节,运气还真是不错。沿途能看到很多车上都坐满了藏族牧民,年轻的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后座上载着漂亮的姑娘,还有的是农用车好像是举家出动,都是往那曲方向,想来一定是去参加赛马节的。在路旁休息时一打听,敢情那曲所辖共八个县的人都会去参加,可想而知那该是多麽大的场面呢。于是,我也加快了骑行的速度,生怕错过一刻。 我向来对草原文化存有浓厚的兴趣,翻过很多资料和书籍,到内蒙古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时候就对草原上的蒙族人民悠久的马文化有了更实际的了解。同样,马是青藏高原上逐水草而居的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忠实伴侣,马在藏族的生活和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对马也有着特殊的感情。“草原滩连滩,马群象云彩,牧人套马备金鞍,要问谁是我的朋友,胯下的骏马就是我的朋友”,他们无时不歌唱着自己与马为伴的生活。 藏族的神话里有个说马的故事,我很喜欢。故事中说,从前九重天里有一对马夫妇生的一匹小马来到了人间,与人间的马王结合生了三个小马。后来这三个小马兄弟分别去了三个地方,某天大哥因为与野牛相斗而被挑死了,三弟知道了就要帮大哥报仇,但二哥却不肯。最后它找到了人类帮忙杀死了那只野牛,后为报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它的二哥则变成了到处流浪的野马。看来早在产生神话的时代,马就已经与人为伴了。 而藏族节日中的赛马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格萨尔王传》中记载,当年格萨尔就通过赛马并且一举夺冠而成为岭国国王。藏族对赛马活动极为偏爱,也是重要的带有竞技性质的狂欢节。 来到举行赛马节宽阔的草坝子上,早已是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了。中央活动区周围排满好几百个各式各样的帐篷,再往外围还有进行民间物资交流的贸易集会,从生活用品到民族服饰,从食品到水果到小家电,应有尽有,场面甚为壮观。我挤到赛马道旁边,看来还没开始比赛,但长长的夹道两旁已经站满了人。孩子们常忍不住钻到警戒线以内,被大人捻了出去又钻进来。男男女女都穿着盛装,尤其是年轻的姑娘们,个个都极尽所能的把自己装扮起来,全身戴满了自己最值得炫耀的珠宝首饰,在场内走来走去明艳夺目。如要比较哪家牧民更富裕,就是在这天看女人身上的饰物,有的妇女身上的装饰物价值超过十万,甚至几十万。帐篷里,亲朋好友也借着节日凑在一起,聊着天、喝着酒,听说好多都是从很远的地方举家来到这里的。 有的年轻小伙子已经整好行装跨上了马背,身穿华丽的服饰,腰间佩戴着漂亮的藏刀,威武非常。和藏族民歌中唱到的一样:“英武的青年骑上骏马,锋利的长刀别在腰里,三宝祝吉祥”。他们视骏马、青年、长刀为吉祥三宝的象征。还有的小伙子在疏理马毛和调试马鞍,他们给马佩戴上漂亮的马鞍,连马头、鬃毛和尾巴上也缠挂了五色的彩带。藏族人的生活中对马也甚是呵护关爱,他们每日饮马、喂料、给马洗澡。在役使马匹时更是注意各种防护措施,备鞍马镫、护蹄打掌、驾车套嚼,都是小心翼翼有加。可见马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 说话间,一阵锣鼓响,赛马会开始了。先是速度赛马,然后是马术表演,也是我认为最好看的。大约五十余骑,都是身穿镶金锦缎的盛装,腰挎箭袋,背负硬弓,骑着由哈达、缎带、羽毛和铜铃打扮起来的马匹,华丽而不失飒爽。骑手们依次从夹道一头飞奔至另一端,中间各展其能,有的单边侧骑,有的飞马弯腰拾哈达,有的驰马拔旗或斩旗,还有的表演打靶射箭等骑射技术,争相展示他们是最棒的骑手。老人多坐于土坎之上居高望远,美丽的姑娘们则在夹道两旁为小伙子们加油。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手中的相机都不知该瞄准哪一个好了。 狂欢的一天过去了,入夜是露天歌舞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择偶的时候。赛马节一般要举行五到七天,在这个恋爱的季节,大家跳起锅庄,情窦初开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就在此间寻找合适的对象,如果双方感觉都很好,就会双双到远离人群的僻静地方互诉倾心,好一个浪漫的民族。当然我也不会错过这浪漫的机会,追寻着早已相中的几个英俊的骑手,找个时机就和他们搭起讪来。 藏区的赛马一般是在藏历七、八月间,往往比藏历新年还热闹。“恰青”在藏语里是夏天的意思,八月的羌塘草原,绿草茵茵,野花遍野,往日里严酷的寒冷多风气候此时也变得格外温和宜人,所以都称八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赛马节上除了传统的速度赛马、马术表演,还有文艺表演、牦牛比赛,此外也进行一些拔河、跳远、抱石头等类的民间体育项目。为了方便旅游者,现在那曲赛马节固定为公历的8月10日举行。 各地赛马节时间也略有不同,甘孜州康定县是在四月初八的转山会(浴佛节)中举行赛马活动;拉萨、昌都、日喀则每年五月初到中旬的逛林卡(藏语&quot;赞朗结桑&quot;)有时也会举行赛马活动;还有的地方要在元月廿至廿六日间进行赛马。旅游者出行之前最好先打听一下,以免错过如此盛会。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10 , Processed in 0.39020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