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江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览】【坐着火车去西藏】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3:36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gcolor="#f3f3f3" border="0" valign="top"><tr class="center01"><td style="ADDING-LEFT: 10px; PADDING-TOP: 10px" align="center" colspan="2"></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一部分怎样乘火车品味青藏雪域高原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坐火车去旅游,看着列车经过的地方,树叶渐渐变黄,气温渐渐降低,海拔渐渐升高,景观的变化是缓慢的,却又是明显的。这种旅途的感悟才是最深刻的。 如果在火车上,沿途的风光优美得像画卷一样不断地展开,而且列车上有舒适的床铺,有精美的食物,可以捧一杯香浓的咖啡坐在车窗前,边品味边欣赏窗外的风光……这样的旅程,又是另一种舒适的享受。 那些曾经因为赶路匆忙,或其他N多理由被放弃忽略的小城小镇,如今已经可以轻易到达。比起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这些已经日益现代化的城市,这些也许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仍然保留着更多的原汁原味,显得更加纯朴,别具特色。建议条件如果允许,一定选几站进去细细把玩个中韵味。哪怕只能是趁火车停留的间隙,也要用你的眼球去搜寻观察一番。相信这些会因了火车而串在你的记忆里。 可曾体验过“一路见四季,十里不同天”,可曾见“六月飞雪”?看那风马旗的猛烈飘动,有的更是已成撕裂状,坐在火车里也能感受到高原上风的威力和劲道。牧民们黑黑的脸庞,少女和孩童的高原红,还有那色彩已退的风马旗,该能理解高原日头的厉害了。如果只顾着打牌睡觉,又怎能感同身受。短短的时间内,列车不停穿梭在雨雪与阳光的接力跑中,这时才会看到青藏高原怎样的天气多变。伴着轰隆隆的雷鸣,闪电嘎喇喇从天边劈向大地,无丝毫遮拦的呈现在你的视野里,可曾注意到自己端着咖啡杯的手也有轻轻颤动呢。即便是在舒适的列车车箱内,这大自然的力量仍会给人真切切地震撼。只要你睁开眼睛去看。 当然最终还是会去睡觉的。高原上的朝霞日出实在是来的早、去得快,一不小心多睡了会儿就不见了。正午的大日头当空照,把大地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没有一点阴影的地方,弄得躲在太阳镜后面的眼睛还是咪了起来,那就趁着迷登登的劲儿睡会儿吧。养精蓄锐后,绝对不能错过高原上绚烂的晚霞,每每心潮澎湃想用更多的词藻来描绘修饰它,一番搜肠刮肚后却发现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形容它,还是让自己整个人也飘入那晚霞中吧。 火车行进的地域是山的海洋,湖的世界。大大小小的河流给草原冲刷出曲折回转的韵律,你可知它们从哪里来?咸水湖、淡水湖,你可知它们是哪位圣女和仙神?那些姿态迥异的群山群峰,它们已经走过了多少的岁月,皑皑雪峰后面又包容着怎样的世外神界? 坐在火车里的双目所及范围,你是否能发现那些生活在世界第三极的多彩生命?可否知道它们姓甚名谁?</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3:48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一部分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4:23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一部分车站景观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进藏旅游者将会发现,铁路沿线设计独特的车站也成为一种新的景观。 楚玛尔河车站的藏羚羊造型,站台上放置着藏羚羊的雕塑,提醒你已经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里就是藏羚羊迁徙的主要路线。 沱沱河车站以顺次设置的三组倾斜体,巧妙反映了沱沱河乃是长江之源的主题。 安多车站的设计借鉴了草原上随处可见的雄鹰形象,隐喻了安多乃至西藏的飞升之势。 在藏北第一重镇的那曲,你会发现车站主入口的雨篷造型正是羌塘地区毡房和雪山的形象反映。 无论是安多、那曲,还是当雄、拉萨,凡是青藏铁路的主要旅客上下站,设计都体现出浓郁的藏域风格和地域特点,又充满了时代感和现代感。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4:43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一部分行前功课:进藏装备全攻略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旅行装备 由于信息途径来源繁杂,造成很多旅行者对于西藏有着一种沉重的恐惧和担忧,认为多带些装备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安全,其实是不必要的。 任何旅行所带的行李都是少而精为最好,当然如果你是开车的旅行相对则宽松些,但如果是个背包客,则应以“没必要的一样都不带,必需品的一样不能少”为原则。毕竟在高原上背负沉重的背包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应充分利用当地提供的设施和服务。而且,考虑到经常换地方,行李也尽量不要超过两件。否则,要麽是带的东西越多丢得也越多,要麽是每天都要把自己埋在各种包袋里搜寻东西。 最终,装备用品的选择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人的事,此处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写点建议供参考罢了。 背包: 背包的大小和种类由你给自己所计划行程的时间长短、难易程度等综合因素决定。假若你要去的地方比较偏远,或者参与一些野外活动,如转神山、在圣湖旁边徒步野营之类的,那么一大一小两个背包应该是更合理的选择。假若不是长途的旅行,并不需要一个超过45升的背包。我比较习惯再带一个小腰包或挎包,里面放点现金、证件、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等在行走中随时会用的东西,但要小心记住别把它放在身体的后面,而且最好不离身。 服装: 青藏高原的气温最大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快,尤其在山口和高海拔地区,所以行囊中的衣服基本上是一年四季的都有。 羽绒服重量轻且可压缩到体积较小,基本属于必备,或也可用冲锋衣加抓绒的组合替代。如果你够勤快爱洗衣服,那么两三套排汗透气的内衣裤和几双袜子也够替换的了。如果不怕晒,一两套短衣裤可以在艳阳高照时穿。 七八月间各地雨水较多,如果条件允许,你全身的装备(包括上衣、裤子、鞋子)也可选用具备防水功能的。其实以前没有这些先进技术的东西时,不是也照样到处行走吗?当然,有了这些会让你身体的旅行更具舒适性,比如雨水季节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极度潮湿和闷热中,抑或是在雪山雪地行走,就显出其必要性了。 睡袋/防潮垫: 两种情况下可不带,第一如果你不打算野外露营,第二你的行程中不涉及特别偏僻没有接待条件的地方。 如果你的行程中会到一些很偏僻的小村镇,带个睡袋会感觉更卫生些。一个最低舒适温度在零下七八度就可以了,而且防潮垫则尽可以不带,如果是住在卫生条件差的旅店或借宿老乡家公路道班什么的,可以利用那里的被褥或盖在上面或垫在下面,以达到防潮保暖。 鞋: 有登山涉水涉雪内容时,我会选择硬底高帮、带防水功能的登山鞋,它会减轻长途行军脚部的疲劳,还可以保护脚踝避免崴脚。如果只是一般的长途旅行,可选一双普通的矮帮爬山鞋,价格便宜又比旅游鞋强。如果仅是个城际间旅行,一双舒适的平底鞋都可以的。 帐篷及其他露营装备: 除非是你真的打算在高原野外露营,就一定选用抗风防寒、质量结实的双层帐篷,再选择合适的气炉气罐等其他炊灶配件,只要不是登雪山也就够用了。否则就不必携带了,若是单层帐篷也是不行的。 太阳眼镜/遮阳帽 高海拔地区强烈的紫外线和冰雪反射都容易损伤眼睛,所以一付好的太阳眼镜是必要不过的。高原上的天气多变,遮阳帽又可以防止太阳晒,又可以防风保暖。 旅行水壶 一个耐热、抗摔、轻便甚至保温的水壶,将会是你的旅途更舒服,这里不分国产还是进口货,只要功能达到就好。 防晒霜/护唇膏 高原地区多寒冷干燥,紫外线照射强烈,这两样东西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 详细的地图 对于背包客,一份详细的最新的地图是在必要不过了。 其他(可从以下列表选择携带自己真正需要的): 文件类:机票车票,护照,身份证,介绍信,旅游指南手册,地图,旅行日程表,地址电话通讯册;地图、笔记本、书、纸笔、相关资料 小用具:望远镜,手机(充电器),相机,胶卷,随身听,旅行闹钟,手电筒,计算器,电池,指甲刀,开罐器,针线包,吹风机、密封袋;扑克牌 穿戴类:爬山鞋一双、轻便鞋一双、拖鞋一双;羽绒服、冲锋衣裤、抓绒衣、户外内衣裤、一次性内裤、睡衣、泳衣;遮阳帽、抓绒帽、手套、围巾;太阳眼镜;电热毯 日常用品类:生理用品(卫生巾)、漱洗包(洗浴用品)、防晒油(霜),护唇膏、化妆皮肤保养品;凉衣绳(扁带)、衣架/夹子、小袋洗衣粉、消毒湿纸巾,卫生纸,垃圾袋 户外装备类:防潮垫、睡袋、抓绒睡袋、帐篷、野外炉/锅、气罐/挡风板、头灯(电筒)、铁锁(快挂);贴身证件袋、防潮袋、防雨罩(车顶用编织袋)、旅行保温水壶;无线对讲机和GPS卫星导航仪;刀具、火柴、指南针 必要的药品:镇痛药、牙痛药、清火药、红景天/高原安、肠胃药、抗生素类消炎药、感冒药、退烧药、葡萄糖、抗组织胺类药(过敏症、蚊虫叮咬和毒虫螯刺等)、抗疟疾类药、晕车药、嗓子药、藿香正气丸(水);维生素、西洋参含片;体温计、氧气、急救盒;外伤类(云南白药、创可贴、绷带、胶布、伤湿止痛膏);风油精、眼药水(清洗伤口) 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有多种用途。将它加入水中搅拌,水溶液成淡红色时可以消毒,至深红色时可灭菌,至紫红色则可用来治疗真菌病,比如脚气。 礼品: 可准备一些用于馈赠的礼品,从某个角度讲烟酒自是统销物品;还可以备一些小礼物(如巧克力、糖块、铅笔、本子等)送给沿途的小孩子,尤其是偏远牧区和乡村的。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4:58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一部分关于高原反应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1、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也会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由于空气干燥还会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情况。 2、如何避免和减轻高原反应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跟本身体制的好坏没有绝对关系,反应因人而异各不同。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反应症状都与心理作用有关,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或过度自信而缺乏思想准备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如红景天(至少提前三天服用)、高原安、西洋参含片和诺迪康胶囊(对缓解极度疲劳有用)、百服宁(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另外,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可备上速效救心丸和丹参丸、葡萄糖等。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即可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 如果能适应酥油茶的味道,也可以多喝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3、到达高海拔地区后有高原反应怎么办? 出现高原反应后,应多休息,减少活动,坚持进食,可服用一些缓解高原反应的药品,或通过自行携带的氧气装置来缓解,建议轻微的高原反应尽可能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一般宾馆或大些的城镇都有医院或卫生院,严重的可以看医生。 严重的高原反应,比如出现:浮肿、肺水肿、重感冒等症状,建议一定到医院输液、吸氧等治疗,并尽快离开高原或下撤到海拔较低的地区。 塔尔寺 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宗喀巴,藏语意思是“湟水流域的人”。他三岁拜师,七岁出家学经,十六岁赴西藏求学,博学显宗、密宗教义,不到四十岁就成了闻名遐迩的佛学大师。当时他看到喇嘛教流弊甚多,僧人追逐世俗权势财富,在民众中信誉低落,便立志改革。他严密寺院组织,恪守僧人戒律,禁止喇嘛娶妻饮酒,脱离农事,固定活佛转世制度,规定学经次第,使世俗贵族不能操纵寺院事务,从而形成喇嘛教的格鲁派。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拉萨东郊兴建甘丹寺,为黄教祖庭,从此形成以宗喀巴为首的一代宗风,并在藏、蒙等地区广为流传,后来在西藏便逐渐成为执政教派。宗喀巴收的一世达赖喇嘛和一世班禅喇嘛,是他的上首弟子。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逝世后,达赖和班禅以宗喀巴名义转生,后成为西藏的宗教首领。 相传在宗喀巴出生的地方长出一棵菩提树,树上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出现一尊狮子吼佛的形象,树皮上也出现过许多天然身像和字迹。后来他的母亲用绸缎包裹着这棵菩提树,在旁边建了一座莲聚塔,以纪念宗喀巴的诞生。由于是先建塔而后成寺,故“塔尔寺”的名字由此而来。 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5:22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塔尔寺的艺术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塔尔寺的酥油花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集塑雕艺术之大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 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及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色泽鲜艳且保持时间长。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 八宝如意塔 位于寺前广场,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造型大同小异,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件大事的: 1.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初生时步行7步,步步生莲花之意。 2.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宣讲四谛要义。 3.和平塔,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众争论。 4.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正觉。 5.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的种种奇迹。 6.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重返人间超度众生。 7.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魔军。 8.涅槃塔,纪念释迦牟尼圆寂。 大金瓦殿 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塔尔寺的主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汉式宫殿三檐歇山式建筑,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 小金瓦寺 是塔尔寺的护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殿内有造型怪异的金刚力士佛像十数尊,及小型佛像、小型铜质馏金宝塔、经卷若干。两侧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相传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到青海塔尔寺骑的。 大经堂 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 九间殿 九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是供奉五方如来的地方。殿内有一块数百斤重的大石头,上面有个脚印的图案,传说是宗喀巴年幼时脚踏此石留下的,石上还有一对很深的手指印,也是他儿时用手指抠的。殿前大院系喇嘛讲辩经典和法会(观经)跳法王舞(藏语叫跳“欠”)的地方。 小花寺 又名长寿佛殿,是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故名长寿佛殿。 大拉浪 又称大方丈室,藏语称扎喜杭赛,在塔尔寺的最高处,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达赖、班禅来塔尔寺就住在这里。 过门塔 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昔日进出塔尔寺必经此塔,因而得名。相传这里是宗喀巴之母下过帐房的地方。 菩提塔 与过门塔同时修建,塔内有雕像砖十万块,每块砖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尔寺内有十万佛像”之意。相传当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设在这里。故塔旁有狮子雕像一对,象征当年的看牛狗。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3:55:38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海藏咽喉”――湟源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火车离开古城西宁不久就开始在一条长达55公里的湟源峡谷中穿行,峡谷两侧,群山相峙,峭壁千仞,可想像到为何这里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称。在冰雪消融的春夏之际,便可见湟水河(西宁河)“湟流春涨”,这曾是西宁古八景之一,可惜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难以见到。 沿途可看见路边村庄中紧凑整齐的农家小院――庄廓。高大的土筑院墙、厚实的大门,庄廓是当地方言,在青海人们也称这种院子为四合院。这里曾是古羌人聚居的地方,如今这一地区居民主要为汉族,并有很少的回族和藏族聚居。黄河的重要支流湟水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喇家遗址、柳湾彩陶以及卡约文化等远古遗迹说明河湟谷地也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提示:湟源县,农业区,是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的接壤地,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汇处;海拔在2470-4898米之间,距西宁市51公里。旅游景区除“日月山”外,还有“东科寺”、“扎藏寺”、“北极山”、“城隍庙”、“大黑沟”、“宗家沟”等人文及自然“八景”。 ?火车行驶里程58公里,多数列车在这里都有停留站 ?县城海拔:2635米 ?邮编:812100 ?电话区号:0971 ?到湟源旅游可随日月山、青海湖一线顺路游览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4:00:10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青海湖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湖中共有五座小岛,蛋岛、海西皮、海心山、沙岛和三块石岛。湖区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犹如四面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在不同的季节里,青海湖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点缀着五彩野花的草原如碧绿的地毯一直铺到天边。湖畔大片整齐的农田麦浪翻滚,金黄色的油菜花芳香四溢……而当寒冷冬季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或在夕阳下被染成金色,或被冬雪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若此时站在湖边那股寒冷似乎片刻就能把你冻僵。 提示: 1、青海湖一年四季都可以旅行,但是由于气候的原因,旅游者大多集中在夏季前往,因为夏天的青海湖气温较高,夜间常有降雨,因此也较为湿润。每年八九月份,青海湖北岸有大片的油菜花开放,成为青海湖的一处主要景点。但如果旅行的主要目的是鸟岛的话,以五月份为最佳。 2、如果是坐火车进藏,建议在西宁停留时安排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一线先行游览完毕。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4:00:23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海心山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位于湖中心略偏南,距南岸约30多公里,距鸟岛约25公里。全岛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0.8公里,形如螺壳。山顶海拔约3300米,山体略呈乳白色。古人曾有诗赞道:“一片绿波浮白雪,无人知是海心山”。 很久以前,青海湖周围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泉眼,上有石盖,泉水因而常流不溢。后来两个道人去西天途中路过此地,师父让徒弟到泉中取水并特别嘱咐要盖好井盖。而心急口渴的徒弟取水后却忘了盖井,结果潮水汹涌而出。师父赶忙抓起附近的一座小山扔进水中,才将泉眼压住。但原来的草原早已变成汪洋一片,周围的人家也被淹没一空。后来,人们便把青海湖称为“赤秀洁莫”,意为“万户消失的地方”。而把这座压住泉眼的海心山称为“错宁玛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这当然是个有意思的传说故事,其实海心山是形成于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也就是青藏高原隆起的时候。唐朝时还曾在岛上修筑过城池,随着历史长河的风雨吞没了所有陈迹,如今岛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庙宇、僧舍、嘛呢堆等建筑了。 提示:在青藏公路(109国道)帐房宾馆处有游船可载去海心山,如果时间有限亦可放弃,因为虽然传说很有意思,但其实不过一个湖心岛而已,没甚么特别值得登岛一看的。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04:00:44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 《坐着火车去西藏》 第二部分信仰民俗:玛尼堆(玛尼石刻) <div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垣,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 玛尼堆常常呈方形或圆形置于山顶、山口、路口、渡口、湖边或寺庙、墓地,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们的保护神。玛尼石也是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按照高原上人们的传统习惯,凡路过玛尼堆时,会口中念念有词,呼唤天神,祈求上苍的恩赐与神灵的保佑,去除灾难,得到幸福,并围绕玛尼堆转一圈,再添上一块石头。即使没有石头,也会添上动物头颅、角或羊毛,甚至自己头发之类的东西,由此日积月累而成堆。 刻在玛尼石上的内容一般都与藏传佛教有关。有佛经,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还有其他一些吉祥语言,还有佛像、神像等,也有动物或妖魔鬼怪,内容非常丰富。人们不仅将玛尼石置于自己经常转经或出入的地方,而且有些人还会把玛尼石当作圣物供在家中,或者带到遥远的朝圣之地。 提示:为了尊重宗教习俗,建议旅游者们不要随意从玛尼堆上取走玛尼石留作纪念,可以到专门出售的地方购买。 信仰民俗:风马旗(经幡) 除了玛尼石,西藏还有随处可见的挂在山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各处被认为有灵气地方的五彩经幡。被称作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经幡有长有短,图案也各不相同。一般为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每种颜色各有其含意,一般认为蓝色象征天空的,白色代表白云,红色代表火焰,绿色代表水,黄色是土地的象征。因此从上到下的排列也遵从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顺序。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有镶边的星火无字幡,多用于挂在民居房顶,颜色代表了这个家庭中最受尊敬的长者的生辰年号,铁年用白色,土年用黄色,木年用绿色,火年用红色,水年用蓝色。 新年里,几乎同一时间,家家户户都会换上新的经幡。此外,在所有重要的日子,人们也都会升挂经幡。还有许多地方,更换经幡有固定的日子,在更换经幡的这一天,人们会把众多的旧五彩经幡换下,再换上新的五彩经幡。据说,挂了一年的旧经幡可以消灾避难,于是众多的人还要加入争抢旧经幡的行列。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10 , Processed in 0.24411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