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人行:Angella、Dylan和Tony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5:35 | 只看该作者
(1)We are so accustomed to newspapers and books and magazines that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world has always been able to read and write. (2)As a matter of fact , writing,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inventions, is quite new. (3)Without written documents,we should be like cats and dogs, who can only teach their kittens and their puppies a few simple things and who, because thay cannot write, possess no way in which they can make us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se generations of cats and dogs that have gong before.以上是Angella今天默写的,仍然用图像联系记忆法。她仍有spelling的错误,第三幅图像内容较多,我教他们用延伸出去的方法,把有关内容挂钩展开,就像翻连环画似的——不知节奏能否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6:03 | 只看该作者
In the first century before our era, when the Romans came to Egypt, they found the valley full of strange little pictures which seemed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country. But the Romans were not interested in "anything foreign" and did not inqire into the origin of these qeer figurs which covered the walls of the temples and the walls of the palaces and endless reams of flat sheets made out of the papyrus reed. The last of the Egyptian priests who had understood the holy art of making such pictures had died several years before. 这是我复述出来后再默写出来的《人类的故事》中的一段英文。(Angella)11前两天晚上,我很认真地找Angella谈她的学习,中心意思是批评她最近的学习状况不佳。其主要表现是,上课走神,几乎不怎么听讲解,练习也走过场,不甚用心。我还指出,Dylan在大踏步前进,Tony也悄悄快步跟进,唯独她在吃老本。她当时似触动不小,还留了眼泪。这几天学习表现得也主动了,几天的默写练习,她做得很积极,也有成效。在复述的基础上,转向默写,为下一步的英文写作奠定基础。这些天主要对孩子们的记忆训练作为重点进行指导,由此导入记忆复述和默写。在我看来,这是训练必要的“童子功”。Dylan和Tony兄弟俩,以前因为对字母组合与读音的联系尚未形成较好的感觉,估计在其默写上还需进一步的训练,但早晚都应推进到像Angella那样,凡能读出的都应该能写出。希望在Angella的示范下,兄弟俩能够尽快跟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6:24 | 只看该作者
12从今日起,给孩子们又加一本书《资治通鉴》。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书,孩子们学得很有兴趣,从那里能得到世界史的知识,也籍此建立英语的阅读能力。《通鉴》则能提高孩子们对文言的阅读能力,并增长中国史的知识。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来认识人类社会,并从经典的中英著作学得语言文字,无疑是一条捷径。《通鉴》的学习方法:每天一段文字,讲解、诵读、抄写和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7:0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 以下是引用<i>把握节奏</i>在2006-5-9 11:20:35的发言: 。待瑶瑶小学毕业了,利用假期,让瑶瑶把古文的经典诵读拣回来。袁先生觉得是选一些单独的名篇(可能对中学语文直接有帮助),还是读整本书(如《资治通鉴》)好?</div>各有各的好处。我之所以选《通鉴》,是因为除了文字,还能了解历史。再说,与其读乱七八糟的教科书,不如读一本《通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7:3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蓝姐 在2006-5-8 12:07:54的发言:<div class="quote">记得沙龙的网友孙秀峰老师说过,即使做不成伟人,也要做个培养伟人的人。还记得蓝也在孙老师的帖子后回复说“能培养伟人的就是伟人”。这样看来,我们的袁老师是一定能够培养出伟人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袁老师一定是个伟人的。我们期待并相信着。</div>伟人,不敢当,也没想过。我只是在尽我的责任,并根据自己的感悟做些尝试。感谢你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8:01 | 只看该作者
13最近,Dylan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随着英语语音的提高,对英语的感受能力日益增强,学习效果日益提高,复述和记诵已不使他感到为难,他的自信心也就更强了。学通鉴,她与Angella抢着抄书,觉得我布置的量不过瘾,便主动把次日的内容也先抄完了。今日晚上的英语课上,练习听写,他的spelling明显提高,看来抄写《人类的故事》的方式对提高spelling还是有用。他的这种状态恰好与我逐渐加大学习量和学习强度的安排不谋而合。Dylan的进步,对Angella也有促进,使她感到有人在向她挑战,她也必须多多用功了。能够调动孩子们的主动积极性,形成一种彼此比拼的学习氛围,这是我竭力引导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8:27 | 只看该作者
近来注意让孩子们多动笔,除了抄写,也开始大量做听写。教授美国《国家地理/探索丛书》“科学背后的数学”一套书时,我采用听写的方式,待孩子们记下来后,再让他们核对原文,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想这样的方式会比简单抄写多费点时间,但效果要强很多。只是Tony的速度太慢,还不能跟上这样的方式,因此也还保留了部分的抄写。以后包括《人类的故事》等精读内容,也将部分地采用默写的方式,即先让孩子们看黑板朗读和理解,再记诵并默写在孩子们自己的本子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8:54 | 只看该作者
大脑为我们的记忆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记忆又建构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人生一切美好的记忆伴随着偶尔的酸楚与痛苦,使我们理解了真善美的真正含义,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的记忆,使我们学会了创造。脑的潜能是巨大的,记忆的能力是无限的,但这一切都必须由于学习来实现。——以上引自一篇很好的文章,讨论介绍了脑科学以及记忆的问题,因为太长,先做个链接,以便复看:http://www.fli.com.cn/brainandmemory.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9:17 | 只看该作者
14在我的安排和引导下,孩子们在精读的时候,利用快速复述、长时记忆、乃至默写的形式,结合反复理解,不断深入。我认为,这实质上体现了学习的一种境界。Tony今日主动要求学着两个大孩子的样子也来复述,当他把下面的句子复述出来后,他异常兴奋地对我说:我也行了!(他复述的句子:Let us return for a moment to the little fellow with the saw. The word &quot;saw&quot; either means a certain tool which you will find it in a carpenter's shop, or it means the past tense of the verb &quot;to see&quot;.)前两天,当我要求孩子们用默写的形式消化一些学过的文言时,Dylan又开始表现出烦躁,他现在的英文记诵能力已提高很快,但记忆的能力并不能完全迁移,由于他对古汉语的感受较少,对文言的记诵和默写,就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以前对汉字形体从未认真地记忆,导致他对很多常用词都不能准确写出,这方面也是他的一块短板。Angella的中文感受要好过Dylan,但她也需要进一步的基本功训练。在训练他们记诵文言时,我强调用理解并顺着文章内在逻辑的方式进行,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文言的学习特点,体会文言的文义和文思。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功训练,实际上决定了他们今后是否具有长期的后劲,决不能忽略。<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7 11:09:42编辑过]</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1:49: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文章,正确了解文义当然是首要。不过,进而要求孩子体会作者的文思,一是为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内在逻辑)而学习写作;二是通过对文思的理解、深入感受文章的结构布局而便于记诵。某种角度,在记诵的同时,把自己设为作者,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意识、表达特点。比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因不知其籍贯、姓、字而用其号,从个性特点(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到其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食(箪瓢屡空)、穿(短褐穿结)、为(常著文章),最后总体概括(忘怀得失,以次为终)和评价(“赞曰”部分)。沿着上述文思,就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也学到了写人物的一些笔法。此文单线的白描,形象生动,趣味高雅。文字洗炼自然,几不能增减一字。情感上则有写五柳先生而自况的体现。昨天,Angella顺着上述文思,诵读、默写都非常愉悦。她还告诉我,她接着想记诵、默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因为读起来的声调和那二十一个“也”字,觉得很有味道。我能感到,她的这种学习,已开始有一种美学上的境界:情趣性的欣赏感受。这样的学习,当然乐在其中。2006-5-18 4:50:15http://www.chinathink.org/forum/dispbbs.asp?boardid=3102&star=2&replyid=24911......6&skin=0&page=1此帖由 huge57 在 2006-06-14 11:50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14 , Processed in 0.07591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