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月下小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的路千万里

[复制链接]
711#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10:09:32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2月8日 宝宝两岁一个月零6天
度过了非常非常累的三天。三天,听着英文加法文,学到了很多。当然不是语言。
不过说到语言,我喜欢听带有法国口音的英文,那法国口音的部分,也正是法文中发音的特点。我比较留意这一部分。很多的词,他们根本就是用法文来念的。
在日常工作中的体会,其实根本不必过份追求口语化的东西,至少在工作的环境中,没有人跟你讲非正式的语言,我所接触过的不同国家的人,无一例外。

回到家的时候,小小贝多芬仍是开着。看完我让宝宝关掉,并听BACH。关于BACH的读音,我在MSN上请教了JAMMY,他告诉我读起来像BOK,难怪我之前读这个音宝宝拍背呢,我读得像BACK。宝宝说音乐好好听的。他现在终于接受了BACH。
外婆看电视,宝宝关掉,说:不好看,不好看。

晚饭后回到房间,宝宝又问:我们听什么呢?
我当然提议听MAKING RAISINS。宝宝听了两遍CD,听的过程中要求吃葡萄干,不过也就吃了三粒。
听完两遍CD,宝宝不肯关机,说:LISTEN TO WOOD。我很吃惊,他怎么突然想听这个?不过还是满足他,因为我太累了,他听CD,我可以在一旁休息。我拿CD的时候,他又提出要自己挑,结果挑了WHERE ARE THEY GOING。听完后,又提出:LISTEN TO WOOD。看来今天不听是睡不着了,于是又把WOOD那张CD拿出来听。
宝宝晚上听CD的时间约两小时。还要求我学唱里面的歌。

晚上只读了一本I AM A LITTLE KOALA。

今天还发现了他一个顽皮的举动:把木制火车上的一块块木块拆下来,中间正好有个圆圈的,他套在奶嘴上,套上一个,试图喝水,喝不到。再把几块都叠上去,其中一块表面有个弧度的,放在最上面,叠完说:THIS IS A BYBY BOTTLE HOUSE。
我又想起前几天他把奶嘴对着耳朵,说要用耳朵喝水。尝试了一下,终于发现只有嘴巴才可以喝水的。

我剪指甲,他说:妈妈好疼的。我告诉他:妈妈不疼,不剪才疼。
他拿出一支棉签,对折了做成一个NAIL-CLIPPER,硬要帮我剪指甲。那形状还真够像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学习一下。
ptsamm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2#
发表于 2007-2-9 14:01:34 | 只看该作者
Bach以德语读音是:ba:h.后面是h的轻音,中文翻译是准确的。很多美国人读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3#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14:32: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终于弄明白了!

在网上也查到这一段:Most people pronounce Bach as though it were spelled Back (as in the friendly Welsh address) Other common pronunciations include Batch, and Baache, used by Dr Bach's daughter, or Bach as in the German composer.

还有:The point is that if you are going to pronounce Bach and Mach with a Germanic "-ch" full of spit and crackle, should we not say Richter in the same way?

Dr Wordsmith writes: No.

Dear Dr Wordsmith, Why not?

Dr Wordsmith writes: Because the man who gave his name to the Richter Scale, Charles Francis Richter, was not German or Austrian, but American, and Americans never pronounce European names properly if there is a wrong alternative to choose. They always say "the Rikter Scale", for example.

Yes I pronounce Bach more like the chicken "bock," but Arnold has that sometimes heavy German accent which makes his back and Bach rather similar. It is a very good joke, it is just that Arnold's "I'll be back" line is so infamous it is almost painful to hear anymo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4#
发表于 2007-2-9 22:00:04 | 只看该作者
我才搞笑,从未查过BACH的真正读音,也不管中文叫"巴赫".我一直叫"ba chi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发表于 2007-2-12 09:46:26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两个COMPOSERS的PPT,你知道PALMCHRISTY吗?有一个我是从他那边下的(那里也有BACH)。
去寻寻宝吧!
www.palmchristy.net/baby

这是我之前上传的一些PPT,希望你用得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7723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epingpan + 2 + 2 非常感谢.你的PPT做的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6#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0:16:03 | 只看该作者
周末听彭懿的讲座
很不好意思,我迟到了。讲座部分内容如下:
如何跟孩子读图画书?
大人读故事、小孩一边用眼睛看画,一边用耳朵听大人的声音。这就是图画书最正确的读法。也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温馨一刻。
请你每天花十五分钟到半小时,握着孩子的手,来一起共读一本书。
爸爸妈妈带着情感朗读的声音,在孩子的记忆里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自己喜欢的书才读给孩子听,不喜欢的书不要读给孩子听。

怎样读图画书?以一些图画书为例讲述如何读图画书,如:
看它怎样用图说故事
看它角度的变化:拉近、拉远、俯瞰、仰视
看它的光影
看它隐藏着的画面
看它的方向性
某些书看故事的拆解与重建
某些书看书中书的结构(如WOLVES)
看颜色的变化
看角度
看文字排列方式与画面的关系找出一个隐匿得很深的角色(THE NAPPING HOUSE)

讲座中谈到图画书不仅属于孩子,也属于大人,是0-100岁的人都能欣赏的艺术。并以“我的爸爸叫焦尼”为例。这是一个讲述单亲家庭孩子的图画书,彭老师配的音乐非常伤感。我流着泪听完这个故事,回家后讲给LG听,他也很感动。

彭老师还强调一定要保存孩子小时候的涂鸦作品。

听完讲座,我的收获并不止于读图画书,更重要的是珍惜宝宝的童年时光,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他一个快乐的、值得回味的童年。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学习一下。
ptsamm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7#
发表于 2007-2-12 11:1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月下小楼 于 2007-2-12 10:16 发表
周末听彭懿的讲座
很不好意思,我迟到了。讲座部分内容如下:
如何跟孩子读图画书?
大人读故事、小孩一边用眼睛看画,一边用耳朵听大人的声音。这就是图画书最正确的读法。也是拉近亲子关系的温馨一刻。
请 ...

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8#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1:15:56 | 只看该作者
这三天的零星时间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的书:《上学记》。强烈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是何兆武先生口述自己上学的经历,尤其是西南联大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们能够清楚客观的了解那段历史以前当时的知识分子及学生的真实生活。书中提到多位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如:梅贻琦、胡适、钱钟书、金岳霖、沈从文、杨振宁、冯友兰、吴晗等,还有我们也许不太熟悉,其实却是世界级的学者如王浩等,使我们能从一个侧面去了解一个人的人品及风度。其中吴晗给我的感觉真是180度的大转弯了。
书中有何先生自己对幸福、对人生、对读书的目的等的思考。我喜欢何先生的世事的态度及对读书的目的等的看法。“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功利的标准来衡量的。”
还有他对图书馆的看法。

读这本书期间,LG数次与我争书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发表于 2007-2-12 16:4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月下小楼 于 2007-2-12 11:15 发表
这三天的零星时间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的书:《上学记》。强烈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是何兆武先生口述自己上学的经历,尤其是西南联大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们能够清楚客观的了解那段历史以前当时的知识分子及学生的真 ...


小楼推荐的书,一定不错.以前跟着你买了一些书,感觉很好.以后再多给我们推荐一些吧.记得我生宝宝以前看的最多的是言情小说. 现在基本上完全给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7:19:59 | 只看该作者
宝宝的涂鸦及命名
1.  一个很宽大的,边上是花边状的,里面有些圆圈及不规则线条的,宝宝说是:BEAN的床。在中间又画了几条,说:像个鱼,吃鱼的鱼。

2.  画了一个小小的,像个雪人的图,说是:DUCK。

3.  一个很像青蛙的图,宝宝命名为:青蛙在咬鼻子。我不知道在咬谁的鼻子,不过那青蛙的轮廓像极了。

4.  一个小小的三角状的东西,里面有不规则线条,宝宝命名为:它掉下去了。不知道是谁掉下去了。

5.  又画了像是一个人举着双手,还拿着两把刀的,说:国旗的旗,戴帽子的国旗。

6.  画了一些很复杂的线条,说是鱼。又画了一个相似的,说:两个鱼,小鱼、大鱼。

7.  画了一个小小的图,命名为:小小立体鱼。(难道还有平面鱼?)

8.  还涂了几笔,像只侧面的山羊,宝宝却说:像个CHUAN。我不知他指的是“船”还是“床”。

9.  接着是一个很小的,像是KFC或M记的雪糕的形状,宝宝说:像个蘑菇。

10.              接着画了一些,说是:CO CO鱼,QI QI鱼,QI QI船。我到现在没搞明白什么是CO CO鱼,QI QI鱼,QI QI船

11.              更过瘾的是画了两个挺大的点,说:小小猎犬,又有一个小小猎犬。什么时候小猎犬进化成这个样子了?

12.              宝宝画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东西,说是:上去、滑下来。这个命名可真够稀奇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 金币 +9 收起 理由
jessielyf + 2 + 2 真好哇!
ptsamm + 2 + 2
云起 + 5 + 5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0:55 , Processed in 0.13962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