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TRYTHIS的精彩发言:
莎士比亚太深了吧。
俺觉得《百万英语》介绍的内容还是比较有实际操作性的,语言素材需要逐步进阶,只有先学了语言才能深究其语言艺术。
另外环境很重要!这个环境俺觉得不是专门指每天给孩子放纯英文磁带,听纯英语那么简单,最主要的仍然来自交流,如果没交流就算听再多的纯英文磁带,可能也只觉得天外来音!(英汉互译类的除外,还是会有效果的。)举俺自己的例子:
tt学法语,tt姥姥每天都给他放录音,俺法语底子有限,基本属于level 0.
tt姥姥给tt说法语快两年了!期间也是天天放法语dvd,听法语磁带!俺当然也是每天都在受着熏陶!但是到今天tt已经会和姥姥对话了,那些dvd,磁带也都明白,而俺除了最简单的以前tt姥姥解释过的对话外还是听不懂任何一句,听过的能背下来就是不明白意思。
差别其实在于日常交流!tt和姥姥是互动的!而俺是单一的听!
另一个突然想起来很绝对的例子,俺从小养猫到现在20多年,天天在听猫咪说话仍然不能全部明白其意思,渴了,饿了这些有反馈的语言或者身体语言或许俺还能明白,其他的听一辈子恐怕都不会了解。
所以俺的感觉是学习语言,单纯听是听不会的,情景英语还要沟通和交流,输入仅仅是一个基础!如果是学英语,中英文对照的读物和背诵恐怕免不了。
俺不像小楼那样造诣深,对于英文经典的问题俺谈不来,但是俺觉得如果有条件英文经典是必要引入,要了解,不过是否应该建立在一定的英文基础之上呢??
一个tt、我看书引发的思考:
记得我给tt念《鸭子当总统》念到鸭子要当总统,于是组织团队,四处亲吻小孩,然后召开了若干场只有鸭子才能懂得演讲......当时笑得我前仰后合的,可tt一点感觉都没有,他最喜欢的段落则是:农场主不乐翁每天身上都沾满了羽毛、饲料屑、.....咖啡渍!
当时俺的感觉就是:国外有些绘本没有文化背景一些隐含的意思恐怕理解不了!小孩子看也就是看看表面的热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