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11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美国教高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5 12: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到处的帖子都是评价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贴一篇反面的给大家看看。看这篇东西的时候,真是一边看一边笑。原来美国的学生这个样子。也让大家好好看请我们的教育,也有自己好的一面。我在美国教高中<div></div><div></div><div> 那年,我知道学校开暑期班,便报名当暑期班老师。</div><div></div><div> 暑期学校我不是第一次教,我知道来上暑期班的基本是平时上课不及格,暑期来补课补学分的学生,当然就没有什么好学生。不过,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因为暑期班的学生基本是自愿来上课的,不象平时,13年义务教育,不想读书的孩子也得被政府强迫上学。</div><div></div><div> 暑期学校开学之前,照例有两天是学生注册。收到暑期学校录取通知的学生,一早就得在学校餐厅门口排队,校长在门口每次放进来十个人,这些人根据自己要读什么科目,就到教那个科目的老师的摊位前面,签名登记。每一个班35个学位,当学位都被登记完以后,科任老师就会把“名额已满”的牌子亮出来,学生就只好选另外一科了。</div><div></div><div> 我一边为学生登记,一边观察我的未来学生们:平时,林肯的学生是亚洲人,特别是华裔占多数,但是,暑期班却是黑人和拉丁裔人占多数了,因为平时不读书,不及格的基本是他们,另外,也有不少越南裔的学生。看样子,来登记的学生没有“超人”,大概不会在上课的时候发难什么的。</div><div></div><div> 暑期班的上课时间跟平时不同:每天只上两节课:早上八点到十点半是第一节,然后学生休息十分钟,到另外一个教室上第二节课,一点十分放学。每节课的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平时我们每节课才五十二分钟,因此,我们是不可以用平时上课的方式来上这暑期班的长课的,相信这也是很多高中老师都不愿意教暑期班的一个原因。另外,上面规定暑期班的课程是不可以使用跟平时学期的课本,只能用其它材料教这门课的内容。这样,便强迫教暑期班的老师自己要编一套跟平时的课程目标和要求一致,却不可以跟平时的课本相同内容的教材。这才是老师们不愿意教暑期班的最大原因。不过,对于我来说,因为我是受小学教学法训练的,教长时间的大课没有问题;而且,编有趣的教材是我的爱好,因此,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要学生不捣蛋。</div><div></div><div> 我教的是高中生物。校区统一的课本不可以用,这当然难不倒我,因为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课本,出自不同出版社的,我的系手头就有三四本,我选了一本刚好能在暑期学校这六个星期学完的,信心满满地就上班了。</div><div></div><div> 刚走出电梯,就发现我的课室门口挤满了人。糟糕,第一天就打架?</div><div> 我赶快走过去,原来不是打架,而是人都坐满了,也站满了,没有地方坐和站的只好站出课室外面。等等!我只注册了三十五个人啊,怎么现在有五十多出现在我的班里面?谁开的玩笑?!</div><div></div><div> 校长满头大汗从课室的人堆里面挤了出来,苦笑着对我说:“方先生,不好意思,因为很多学生都不及格,而今年我们暑期学校只有你一个老师教科学,所以只好安排给你了,总不能把读化学的同学安排到英语课或者历史课吧?”</div><div></div><div> 我差点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或者校长不是在说英文,而是外星语。“老大,有没有搞错?我只教生物,你把这些个笨头笨脑、傻头傻脑、无法无天的家伙全塞给我,究竟我教什么?他们的成绩单上面是生物,还是化学,还是物理,还是海洋科学?”</div><div></div><div> “辛苦了辛苦了,克服克服困难吧,算我求你了……你现在有学生物、化学、物理、海洋科学、生理学、地质学、生物技术的学生,他们都是上学年没有及格的,很多是明年毕业,等着要这个学分啊,你不教他们,难道眼看着他们不及格吗?这样吧,你有什么要求,我尽力支持你!”</div><div></div><div> 我几乎被他气乐了,心想,这是美国吗?这就是美国教育?</div><div></div><div> “校长,我没有要求,我一定能教好这个班的!”</div><div></div><div> 校长跟我握了五分钟的手。</div><div></div><div> 受过所谓“世界最先进的教学法”(上教师执照课程第一天我们教授说的)训练的我,岂能被这个新状况难倒?而且,五十五个学生,嗯,对于美国老师来是多了点,但是,我想起当年自己在中国读高中的时候,一个班好像有六十个人,老师还不是一样教?不可以让老美看低咱们老中啊!</div><div></div><div> 我决定不用那本生物课本了,改用“挑战式学习经验”(Challenge Learning Experience)教学法。这个教学方法是 “2061计划”大力提倡的,我在贺雷斯曼初中的时候多次尝试,效果相当不错,用在这个杂牌班里面,应该也可以。</div><div></div><div> 挑战式学习经验的主要原理是提供一个“挑战”给学生,学生需要通过小组的合作,研究性的学习,再加上老师的点拨,解决这个“挑战”的难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会从前不会的东西。挑战式学习跟平时上课不同的地方,就是学生成了知识的主人,想学什么,不学什么,都是根据“挑战”的需要而定。而老师,并不是在课堂上面讲课的专家,而是跟学生们一起探索,一起解决问题的facilitator(主持人)。(咦?怎么听起来跟国内现在正在实行的“新课程”这么象?)</div><div></div><div> 我飞快地跑回办公室,开动复印机,印了五十五份我的“挑战”说明和“工作纸”,再次跑上课室。咦?剩四十几个学生了?哪些挤在门口的人呢?</div><div></div><div> “他们看见人太多,走了吧?”一个我认识的学生告诉我。</div><div></div><div> 我瞄了一眼课室:六排椅子,有的学生在化妆,有的在吃麦当劳的早餐,有的几个在一起打扑克,有的在说笑,有的在互相打来打去,有的在玩电子游戏机,有三个黑人女孩在课室后排扭着身体跳舞……就一个胖胖的学生乖乖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 睡着了。</div><div></div><div> 我把 Mr. Fang (方先生)的字样写在黑板上面,一拍桌子,“上课!”</div><div></div><div> 化妆的继续在化妆,跳舞的继续在跳舞,说笑的开始互相推打,互相打来打去的开始说笑,玩电子游戏的继续在玩,打扑克的停了一下,有个中分头的,看起来象越南裔的男生眯着眼笑着对我说:“方先生,你会说英文吗?”</div><div></div><div> 美国学生的排外性十分严重。他们可以容忍带有浓重欧洲口音的老师上课,却无法容忍带有一点亚洲口音的英文。假如你一开口说的英文不地道,这节课基本就没法子教下去了。</div><div></div><div> 我坐到讲台上,也微笑地看着他,“妈的,我不会说英文在这旮哒干嘛呀?”</div><div></div><div> 坐在最前面的一个高大的黑人学生,脸上有条刀疤,正恶狠狠地咬一个麦当劳夹肉松饼,听见了我说的话,慢慢地把松饼放下,裂开大嘴,“嘿,行啊哥们,连咱黑鬼的话也能说?”(看官,在美国,黑人们经常自称“黑鬼”,但是,不是黑人的其他种族胆敢说这个词,那可吃不了兜着走,轻则说你种族歧视,重则把你告上法庭。)</div><div></div><div> 在后面跳舞的一个女生停止了舞蹈,尖叫了一声:“安静!XXX!听老师说话!”</div><div></div><div> 那声音实在太尖,全班都听到了,愣了一下。所有的活动都停止了。</div><div></div><div> 我对她点了点头,“谢谢!啦啦队的吗?” 我发现她最后扭的那几个动作是我们学校啦啦队最近练习的那套操。</div><div></div><div> 三个女孩同时点头,然后兴奋起来,把手同时伸出:“给我—一个L!给我一个—I……” 我知道她们的发病方向,下面就该是学校啦啦队出场的时候的口号了。</div><div></div><div> “停……”我终于稍微提高了声音喊了一下。“有机会让你们表演的,现在大家都赞坐下来好不好?”</div><div></div><div> 全班开始乱笑,“我们不是都坐着吗?哈哈哈……” “方先生……我没有地方坐,坐在这个美女的大腿上可不可以?” “去你的,想占我便宜……” 全班又乱了起来,刚才互相打的开始打,化妆的开始化妆,扑克再次拿出来。</div><div></div><div> 我走到那三个已经坐下来的啦啦队员身边,小声对刚才那个尖叫了一嗓子的女生说:“麻烦你再用啦啦队嗓子给我尖叫一次,我想大家先停下来,听我说。”</div><div> 那个女生“砰”的一下就跳上了桌子,“闭嘴!都—闭上你们的嘴!老师要说话!”</div><div></div><div> 尖叫声震得耳朵嗡嗡响,真不愧是啦啦队的,能喊。</div><div></div><div> 趁大家一愣,所有动作都停止了,所有人都来不及再说什么话的当儿,我站在课室中间,很快地说:</div><div></div><div> “诸位,我们现在要上课了。假如谁不要学分的,我不强迫,这个班人数太多了。假如想要学分的,把课室外的行为收起来,否则你们留在这里玩,我走人。我讲完了。”</div><div></div><div> 全班目瞪口呆了一阵。那个凶巴巴的黑学生把最后一块松饼塞进嘴巴,把纸袋塞到书包里。看见我没有说话,就裂裂嘴,对我说:“嘿,老师,说话啊,我们都在听你上课呢。” 全班都在点头。</div><div></div><div> “好吧,既然没有人不想要学分的。我们应该可以上课了。不过……”</div><div></div><div> 越南人丢过来一句:“你要宣布一下课堂纪律了是不是?妈的真没劲,老师都这样,没劲透了。”</div><div></div><div> “我不宣布课堂纪律。暑假本来就是应该玩乐的。今天的天气多好,应该是到海滩的好天气啊。”</div><div></div><div> 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因为这给了学生们一个松弛的机会,于是很多人开始谈论海滩的问题,班里面马上吵成一片。我给了啦啦队一个手势,她砰地又跳上了桌子,很多人马上就闭上了嘴,捂着耳朵。课室马上静了下来。</div><div></div><div> “我不说废话了。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六个星期都开心愉快。假如你不想拿学分,没有必要在这里受苦。但是,假如你想留在这里,就得按照游戏规则来做。这个规则不是我订的,我们一起来订,怎么样?”</div><div></div><div> “我们怎么才能得到A?”一个学生问。</div><div></div><div> “开学的第一天,你们都有A。要做的是,你们要负责保住这个A,不要丢了。比如说什么都不做,上课就来社交,让大家都无法读书等,你的A就很快会被扣分,变成C甚至D甚至F,不及格了。”</div><div></div><div> “我没有听错吧?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就拿了一个A?”</div><div></div><div> “我给你们每日一个A,你们负责给我保管好,行不?”我大声宣布。</div><div></div><div> 黑大汉喃喃地说:“哇,A啊,我长怎么大还没有人给我A呢。老师,等一下放学,你能不能给我妈写张条,说我今天拿了一个A?”</div><div></div><div> “当然可以。”</div><div></div><div> “那,我们做什么?”另外一个学生问。</div><div></div><div> “我们先规定一个手势好不好。我可不想让珍妮丝再跳上桌子了。这个班人数这么多,有一半人说话,我就没法讲话了,我一举手,大家就帮忙闭上嘴,行不行?”</div><div></div><div> “行。”大部份人都答应了。</div><div></div><div> “你们还想要什么游戏规则?”</div><div></div><div> 黑大汉站起来,“我要学分毕业,我高中四年没有好好上过一天学,现在我爸给抓进牢里了,我不想学他。谁不让我拿学分,我跟谁急!”</div><div></div><div> 班里面几个黑人都拼命点头。</div><div></div><div> 一个戴耳环的,矮胖的拉丁裔男生在座位上说:“帮派的颜色都不许出现。”</div><div></div><div> 我点点头:“谁把红的蓝的带到课室,我跟谁急。”</div><div></div><div> 所有的拉丁裔学生都拼命点头。</div><div></div><div> “方先生,你都知道红色跟蓝色的事情啊?” 胖学生一脸佩服的样子,吊儿郎当的样子收了起来。我在贺雷斯曼教了四年,拉丁裔聚居区的黑社会标志,怎么会不知道。</div><div></div><div> “没有了吗?我加一条:互相尊重。你不把别人当人看,别人也不会把你当人看。”</div><div></div><div> 大家沉默了。</div><div></div><div> “谁帮我点名?” 在加州教书,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名字,因为很多是西班牙语,俄语或者阿拉伯语翻译过来的名字,按照英文的读音规则根本就读不出来,或者读错。老师读错学生的名字,就会引来全班爆笑,又会开始大乱。</div><div></div><div> 一个很漂亮的拉丁裔女孩把我的名单接了过去,先用铅笔给自己签了到,她叫莎利.胡里压塔。果然是会说西班牙话的学生就不同,很多很难的名字她都很轻松地叫出来,原来,在这个班的学生,大部份不是来自林肯的,而是来自城东的那些成绩很差的高中,难怪我没有一个认识的。莎利读到了中国学生的名字,就遇到困难了,“张期迅”她就读不出来了,因为英文里面的“Q”和“X”都不象汉语拼音,是不能发音的。不过,我们两个人合作,很顺利地就把全班点了一次名。暑期学校的点名跟平时不同。平时用点名纸点名,没有到的学生,或者迟到的学生才要记下来。但是,暑期学校的点名纸却是要在格子里面填每一个学生在上课开始的第一个十五分钟有没有来,第二个十五分钟有没有到,最后的半小时在不在,每天都由电脑处理,然后送上州教育部,州政府根据这样详细的出勤报告拨款给每间学校的。因此,点一次名都得花半小时。学生们哪里坐得住?扑克,电子游戏……等,又开始玩了。不过,这次我有了信号,手一举,所有东西都收了起来,大家都闭嘴了,看来不错。</div><div></div><div> “大家合作一下。象扑克啦,电子游戏机啦,CD机MD机之类最好不要出现,否则校长巡过来,没收了,你不好过,我也不舒服,是不是?”</div><div></div><div> 然后,我开始统计,有多少个学生需要什么学分。统计完了,学生们马上就问:</div><div></div><div> “你这节是什么课?你准备用多长时间教生物,多长时间教化学………”</div><div></div><div> “我们先分组,要生物学分的举一举手?好,你们都坐到一起,人太多?分三个组好吗?要化学学分的举一举手?好,你们坐在一起……”</div><div></div><div> 很快,四十人分了三个生物组,一个生物技术组,两个化学,一个物理,一个海洋科学组。有两个学生是要上生理课的,我让他们加入了生物技术组去了。</div><div></div><div> 教美国学生比教中国移民学生容易的地方,是美国学生从小就习惯了美国式的课堂环境和老师的教学程序(routine),一百个美国老师上课,routine都是一样的,因为在美国的师范读书的时候教授就是这样教的。要是在中国,可能一百个老师上课,会有一百个不同的routine。西方人相信把一切东西都规范化,包括如何教书,都有固定的程式,这样就方便传授和学习。因此,西方人遇上中国厨师,教他们“放一点盐”,“放一点糖”的时候是最头疼的,因为无法用精确的称来量这个“一点”究竟是多少。美国的学生发现老师按照他们熟悉的程序来做,就自然感到亲切,问题也少点,但是,中国移民学生就未必适应这种教学程序,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觉得无所适从。</div><div></div><div> 学生的小组分好了以后,我让他们选出一个组长,一个口头报告员,一个书面记录员,一个时间监测员,一个材料员,要求每三天轮换一次角色。学生们马上进入了角色,开始用各种办法选举职位了 – 这一个程序是他们非常熟悉的课堂活动程序。</div><div></div><div> 我的这个“挑战性学习”的内容是这样的:一队科学家准备到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研究当地的生态和动植物资源。但是,当他们到达了塔斯马尼亚附近的一个无人岛的时候,因为飞机的故障,他们迫降到了一个地方,所有的对外联络都中断了,而且,其中一个科学家被一只爬行动物咬了一口,出现中毒的迹象;另外一个科学家则被一只全身是刺的动物刺了一下,不知道有没有毒。幸好,飞机上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室,而且,电脑里面有百科全书和相关的工具书,还有一些简易的工具和医疗箱。全班的任务就是:分成不同的小组,一个组负责找出究竟他们迫降的地方的生态环境是怎么样的,定出整队人生活的方案(吃野果?捕鱼?捉野兽?有猛兽威胁吗?天气会威胁生存吗?有干净水吗?等等)。一个组则负责研究,究竟伤害了同伴的那只爬行动物和全身是刺的动物是什么?假如可能的话,配出解药。一个组则负责进行生态和资源的研究,在这个地方,会找到什么特别的动植物呢?这些生物,在进化上跟澳洲大陆的生物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最后一个组是要利用当地的资源和飞机上有限的工具,要制作几艘能把全队人渡过海峡的船,通过模拟试验,选择最好的那艘,让大家至少能登上塔斯马尼亚,获得救援。(怎么样,这个项目牛吧?)</div><div></div><div> 这个挑战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由我提供的,因为我在接受“2061计划”训练的时候,曾经专门收集了组织这个挑战性学习的课程资料,因此,所有的资源我都有,包括电脑的百科全书,有照片和录相的CD,地图,以及塔斯马尼亚地区的动物和植物志卡片等。学习的步骤是这样的:学生们先在小组里面讨论,明确了他们的任务,然后把任务分成几部分,写出每一部分他们需要的资料和知识、技能是什么,看看得到了以后能否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就继续分析任务,重复上面的讨论,直到他们得到了足够的资料、知识、技能,可以完成任务为止。在开头的第一天,小组向全班,也向老师报告他们初步讨论的结果。从第二天开始,老师每天只向全班讲大概十五分钟的背景资料课,给大家看看那个地方的录相,让大家有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就是小组工作。老师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6-5 12:41:49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趣。不过好像没有反面教材的作用。描写的学生素质都不太好。整本书在哪有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6-5 13:04:25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6-5 14:07:31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美国的高中老师很好哇!能让这些学生有收获,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6-5 14:09: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教学方式还真的是特别,不过我有点不敢相信读到高三的学生连分数都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6:11:42 | 只看该作者
借用方老师的话:学生的成绩不是靠公立学校来保证的。美国的学生有一半上私立学校,得到非常全面的照顾,要求也非常严格。公立学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不读书的,这些人成为社会垃圾,根本不会妨碍国民素质。假如公立学校的教师教到这些不读书的学生,睡觉也不会影响什么人的素质。常有人说为什么美国的中小学基础那么差,还有那么多人得诺贝尔奖,国力还那么发达,其实基础差的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跟中国的学校差不多,都是经常考试,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从来不会搞什么“素质教育”的。美国的中小学私立学校基础一点都不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6-5 21:53: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老美这种较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不过就整体来看他们较完整的保护了孩子的个性,并且他们相信:人的价值就在于不同的个性,由此形成的多元的社会才是良性的。。。能力其实并不在于我们知道或记住了多少,而在于能运用多少,这也就是为啥老美的罪犯都讲就“独特”的原因吧,哈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snicker.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6-6 06:34:38 | 只看该作者
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6-6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方老师《我在美国教中学》另一部分选段看这里: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63576这个贴子二楼有方老师和国内一些老师关于教育的讨论,很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6-6 10:58:5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要遇到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03 , Processed in 0.08583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