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erryh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喜还是该忧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2-9 17:42:0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老虫的这个老贴很值得仔细玩味,晚上我再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12-9 17:53:11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5-12-09 16:54-->引用:jerryhao @ 2005-12-09 16:54 Hq1966的善恶说,我部分内容是不同意的。其实善恶,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基本关系不大,但和他的生活环境关系最大。哪些读了不少书的,哪怕是硕士、博士,在善恶的事情上,可能比普通的工人,农民还要差。只是他生活的环境使得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恶深深地隐藏起来而已,表面看起来是道貌岸然的,其实内心可能更坏。
  我所说的教程程度,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环境影响。

  比如一个文盲,通过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明事理,申正义,这个人虽然不识字,没有进过学校,但同样认为教育程度好,受教育程度高。
  注意教育程度高后面还有好这条,其实说的跟你是一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12-9 18:00:55 | 只看该作者
dawnch+2005-12-09 16:59-->引用:dawnch @ 2005-12-09 16:59 找着了旧贴:
班上一个爱打人的孩子回老家一个月后又回来上课了。
这一回,这个打人的男孩子似乎成为一个偶象,带动了几个男孩子也学会了打人。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不到两岁半的男孩,打人之后,会告诉奶奶:“奶奶,我打人了。”奶奶哭笑不得。
孩子自己会说打人不对,而这个男孩子有时候自己也会成为被打的对象,但他仍然会有事没事地,得着机会就打人。毕竟这是一个新鲜的体验,毕竟打人的动作手法不熟练,看他那动作,真是滑稽!
分析内里的原因:
一、缺少人际关系处理的手法。象对待孩子之间争抢玩具这种事,大人说的道理孩子是不大听得进的。即使听得进的也扭不过心里那种势力,更何况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呢?这时候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是武力!
成年人的世界也莫非如此,只不过咱们包装得漂亮一些,要找一些“反恐怖主义”“反核弹”之类的借口,再标上个正义与不正义的标签。
二、性别的本能。
打人的现象总是男孩子多一些。这是与性别的本能有关系的。行动、力量,这些标签,无论是生物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总之是与男性分不开的。
就算大家理性上如何认为打人不道德,不文明,但内心深处,仍会认为类似的暴力是“酷”“爽”“帅”。
动物中,配偶是雄性间力量优胜的回报;人类中,一个男人为他的爱人大打出手,仍会是一断浪漫经典。
三、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
对于人类,崇尚力量,崇尚武力的天性必需要纳入社会规范中。那么,引导这种天性与社会调合成为必须。
面对这个问题,正面说教做得很多,效果并不太好。往往打架王的消失归功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惨败经验,或者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性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省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收敛起来。
然而,这些方法仍是属于压制、消磨型的方法。
我们往往赞叹雄狮、猛虎的风彩,而当发现它们只会在野生动物园里懒洋洋地捉鸡时,我们都会有一种失落的哀伤。
那么对我们人类自己呢?当男性已经失却一种本属的天性时,失去一种当英雄的冲动时,我们是否认为是一种损失?
面对班上的问题,当我从“打人不是好孩子”的思路转到了“当个小英雄”的时候,我却发现,这是个缺少英雄的时代。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榜样、偶像的,当女孩的公主样板遍地可寻的时候,男孩子的英雄形象却在哪里?我们是拿小兵张嘎,还是奥特曼、超人给孩子?
翻开幼儿教育书籍(现称为EQ教育的),满眼是“不挑食”“讲卫生”“懂礼貌”之类要求孩子被动地遵守社会道德礼仪规范的说教与示范,是否缺少了什么?
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会在内心里希望孩子聪明、读书好、进名校、当老总、挣大钱,却想不起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英雄气概。
这并不是家长方面的问题,而是时代环境的营养不良。 <font color="darkblue">修正自己的观点:
其实英雄还是有的。
比如,刘翔,杨利伟......
  老虫写了这么好的东西差点错过了,PF,PF,看了感觉非常痛快,想与你称兄道弟了。

  乱世出英雄。
  英雄不出也罢,多出人才最好了。象刘翔、杨利伟、袁隆平这样的人才,多多益善。

  一个班里要出英雄,一般是这样,先出一个魔王,乱打人,英雄出来制止,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班级内)。
  但是,魔王倒后,万一英雄觉悟不高,偶尔也会以正义的面目打人,出现又一个更难缠的魔王。所以,最好还是要以规则制度治人。
  法制社会,英雄无用武之地,除了偶尔、局部。

  宝宝仔仔在幼儿园也遇到这个问题,一个男孩子常常欺负她,宝宝妈妈想让她打回去,我坚决不同意。
  教宝宝,看着那男孩的眼睛说,“你打人,看不起你。”如果不奏效,就往老师那里跑,告诉老师来处理。
  后来问题是老师解决的,怎么解决不清楚。

  附带提一下,爱打人的孩子是一个全托的小朋友,和家长呆的时间少,心理有点问题,猜他一是打人宣泄,二是想通过打人来引人注意。全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昨天看到天妞妈妈发的一贴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52103&highlight= 值得警惕。

  偏题了,言归正传。
  觉得下面几位所提的方法很好。
jerryhao+2005-12-09 09:23-->引用:jerryhao @ 2005-12-09 09:23 问一问是否有人在教给孩子其他的办法呢?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
柔光宝宝+2005-12-09 13:46-->引用:柔光宝宝 @ 2005-12-09 13:46 这里就转贴一个讨论: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打还是不打?
solutions?:
Good friends can help! The solution is not to fight back or not, or tell the teacher or not. It is to make some good friends in the classes, don't stay alone. When confrontation happens, he can tell the person to stop, then walk or run to his group of friends.Bullies usually pick somebody who seems weak and has no friends.Good luck.
前车之鉴+2005-12-09 14:07-->引用:前车之鉴 @ 2005-12-09 14:07 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
我在做!不信看看我的贝贝 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12-9 18:03:55 | 只看该作者
  全托和孩子打人的问题,dyly应该有专业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12-9 18:10:02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呵呵,只想讲一个现象:我儿子很喜欢看&ldquo;大闹天宫&rdquo;和&ldquo;哪吒闹海&rdquo;,但生活中看见手指划破一点血丝会害怕,搬家会伤感地掉泪,来了小朋友会送到一楼然后因想念执意电话,被老师鼓励感动后会当众亲吻老师,善良仁义热情的一个孩子!<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但课间的时候,就象一个上弦的发条,跑动着和男孩子&ldquo;对打&rdquo;,在家拿着器械(玩具刀、枪、金箍棒)对打觉得更过瘾,但多是在空中比量,没有&ldquo;落到实处&rdquo;&hellip;&hellip;<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这就是hq1966说的人性的多样性和老虫说的男孩子性别本能特征的一面吧。<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老鼠已经说了&ldquo;其实善恶,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基本关系不大,但和他的生活环境关系最大&rdquo;,只要我们给孩子最人性的最良好的最温馨的最宽松的呵护,我想孩子不会变异得很暴力的&hellip;&hellip;<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其实接触一下日本动画片的暴力、美国动画片弱肉强食的一面,以及中国动画不良的一面,也是让孩子了解现实生活和文化的复杂多样性吧,<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孩子生长在&ldquo;净土&rdquo;中固然好,如果有一些暇疵,也可能是教育和引导绝好机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12-9 18:27:09 | 只看该作者
一袋子宁静+2005-12-09 18:10-->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5-12-09 18:10 <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其实接触一下日本动画片的暴力、美国动画片弱肉强食的一面,以及中国动画不良的一面,也是让孩子了解现实生活和文化的复杂多样性吧, <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孩子生长在“净土”中固然好,如果有一些暇疵,也可能是教育和引导绝好机会呢。
  提前打防疫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12-9 18:56:0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男人娘娘腔的太多了,不单表现在行为上,也表现在思想上,缺乏那种敢做敢为的干劲,我可不愿意儿子变成那样。如果到处都充斥着要孩子听话,懂事,守规矩,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声音,却不曾告诉他男人为什么不是女人,那么,男孩子大了,可以想象会是个什么样子。当然,男人象不象男人其实也不重要,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所以,不愿意自己儿子变成那样。

当然,我也不会整天在儿子面前唠叨你得象个男人什么的,我只是偶尔给他看看李小龙、李连杰演的一些电影,最近我把《亮剑》(36集)刻成3张DVD,儿子拿去全看完了,看了一遍似乎还不过瘾,又经常拿出来再看。

说不上什么大道理,让大家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12-9 19:15:57 | 只看该作者
dawnch+2005-12-09 16:59-->引用:dawnch @ 2005-12-09 16:59 <font color="#00008b">修正自己的观点: 其实英雄还是有的。 比如,刘翔,杨利伟......
和我儿子的两个偶像,完全一致!看到刘翔妈妈感动开心的样子,儿子希望长大也努力让妈妈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12-9 19:29:34 | 只看该作者
小灰熊+2005-12-09 18:56-->引用:小灰熊 @ 2005-12-09 18:56 现在的男人娘娘腔的太多了,不单表现在行为上,也表现在思想上,缺乏那种敢做敢为的干劲,我可不愿意儿子变成那样。如果到处都充斥着要孩子听话,懂事,守规矩,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声音,却不曾告诉他男人为什么不是女人,那么,男孩子大了,可以想象会是个什么样子。当然,男人象不象男人其实也不重要,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所以,不愿意自己儿子变成那样。当然,我也不会整天在儿子面前唠叨你得象个男人什么的,我只是偶尔给他看看李小龙、李连杰演的一些电影,最近我把《亮剑》(36集)刻成3张DVD,儿子拿去全看完了,看了一遍似乎还不过瘾,又经常拿出来再看。说不上什么大道理,让大家见笑了。


这个思路,蛮好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12-9 19:30:5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是听着三打白骨精张大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不都和战争有关吗。从中也学到不少智慧,好象不是单纯的杀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2 , Processed in 0.07989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